北斗卫星系统静态观测数据精度分析 | ![]() |
2. 青海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青海 西宁, 810000
2. Qinghai Center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Xining 810000, China
随着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到2020年全球将有大于100颗导航定位卫星和12种不同的频率的载波信号[1]。
10.61版本的GAMIT/GLOBK已经能够支持GNSS数据处理,可以单独处理GPS(美国)、BeiDou(中国)、Galileo(欧盟)、IRNSS(印度)的观测数据,暂不支持GLONASS(俄罗斯)和QZSS (日本)的解算[2, 3]。截至2018-02-04,北斗在轨可用卫星数达到24颗[4],其中北斗二代卫星15颗,北斗三代卫星9颗。本文利用GAMIT/GLOBK 10.61版本,解算中国MEGX(the multi-GNSS experiment)项目大陆地区测站2017年001-200间北斗静态连续观测数据,同时对比GPS解算的精度,分析了北斗独立高精度解算效果,为今后北斗系统广泛的科研及工程运用做准备。
1 RINEX 3RINEX 3.x与2.x版本相比,对文件类型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将文件格式精简为观测文件、导航文件和气象文件3种,并能够更好地支持多卫星系统。新的RINEX格式不需要在文件扩展名中加入观测年,只包含两种扩展名:.rnx表示标准的RINEX文件,.crx表示压缩过的Compact RINEX格式。统一的后缀名更易于被操作系统、文本编辑器和人类识别。新的RINEX文件命名方式为:
< SSSS> < MR> < CCC>_ < S>_ < YYYYDDDHHMM>_ < NNN>_ < FRQ>_ < TT>. < FMT>.gz
其中,< SSSS>为观测站点名;< MR>为接收机编号;< CCC>为三位ISO 3166-1标准的国家代码,标识站点位置,中国代码CHN;< S>为数据源,即数据来源于接收机(R)还是数据流(S);< YYYYDDDHHMM>为观测开始时刻(年、年积日、时、分);< NNN>为观测时段长度,01D=1 d;< FRQ>为观测时的采样间隔;< TT>为包含的卫星系统和数据类型,第一位表示卫星系统(M:Mixed、G:GPS、R:GLONASS、C:BeiDou-2/COMPASS、E:Galileo、J:QZSS、I:IRNSS);第二位为数据类型,即观测文件(O)、导航文件(N)或气象文件(M);< FMT>为扩展名,扩展名只有两种:.rnx或.crx。.gz为压缩格式。
广播星历(broadcast ephemerides)文件名中不包含 < FRQ>观测时的采样间隔或采样频率,统一都是15 min间隔。
最新的GAMIT/GLOBK 10.61程序已经能够处理RINEX 3格式的文件输入,能够在不进行格式转换的情况下,直接对RINEX 3的观测或星历数据进行处理。但目前的程序尚不能支持RINEX 3格式命名的文件名。为了处理这个问题,GAMIT/GLOBK 10.61提供了sh_rename_rinex3脚本。该脚本可以将RINEX 3格式的文件名更改为RINEX 2格式的文件名:sh_rename_rinex3-f rinex3/*.rnx-d rinex/。
2 GAMIT解算北斗卫星观测数据解算示例使用了MGEX项目于2017-01-01~2017-07-19观测的多系统GNSS数据,包括多系统混合广播星历文件p文件、IGS的CDDIS数据中心多系统精密星历sp3文件。因为WUH2(武汉站)和TWTF(桃源站)不包含北斗卫星接收数据,固只下载其他8个观测站的RINEX 3格式观测文件。文件下载方法如下:
1) 混合广播星历文件p:sh_get_nav指定下载机构CDDIS,另外需要指定参数navdir(从CDDIS下载的目录,navmgex是多卫星的,navalt仅是GPS的);
示例:sh_get_nav-archive cddis-yr 2017-doy 001-ndays 200-navdir navmgex
2) 多系统精密星历sp3文件:sh_get_orbits指定下载机构CDDIS,在命令参数中必须指定类型-type msp3,-center com,也就是合并后的精密星历。
示例:sh_get_orbits-archive cddis-yr 2017-doy 001-ndays 200-type msp3-center com
3) RINEX 3.x格式观测数据:从如下网址ftp://igs.bkg.bund.de/IGS/obs/选择相应天数的数据。
解算数据准备好以后,GAMIT多系统独立解算过程大同小异,只是在解算北斗卫星数据时加入-gnss C参数(GPS解算,默认为-gnss G)[5]。
sh_gamit-expt chen-s 2017001 200-orbit COM1-gnss C-noftp-pres ELEV-dopt D ao c x>sh_gamit.log
其中,-expt:指定4个字符的项目名称;-s:指定需要处理的时间序列,例如-s 2018 001 005指处理2018年第1~5 d;-orbit:卫星轨道类型,多星用COM1,单独GPS可以使用IGSF;-gnss:设置解算卫星系统(G、R、C、E、J、I,默认为G);-noftp:处理过程中不连接ftp下载数据;-pres:设置绘制卫星天空图、相位与高度角关系图,默认No;-dopt:数据处理完成后待删除的文件类型,例如-dopt D ao c x。
3 北斗与GPS独立解算精度评估GAMIT分别独立解算北斗和GPS观测数据,获得两种星座定位基线结果,两个系统的每日解NRMS(normalized root-mean-square value)均在0.2左右,相差无几,且都满足要求。图 1为2017年200日JFNG站分别观测到的北斗和GPS卫星天空图,其中红色表示卫星轨道,黄色和绿色表示正负残差;同一个地点在各个的时间段有高残差预示着存在多路径效应,同一个地点在特定的时间段有高残差预示着存在水波折射。在24 h观测周期内,时间窗口为4 h(6个天空图),一共观测到北斗卫星14颗(4颗MEO、5颗IGSO、5颗GEO)、GPS卫星32颗。
![]() |
图 1 JFNG站2017年200日的卫星天空图 Fig.1 JFNG Station 2017-200 Satellite Sky Map |
图 2为相位与高度角评定精度。图 2(a)中北斗数据整体趋势线在某些高角度离开蓝色中线,表明卫星信号受到了电磁干扰[6, 7]。图 2(b)中GPS数据红色线整体趋势线平缓,在蓝色中线上下均匀波动,表明数据质量较好。
![]() |
图 2 JFNG站相位与高度角评定精度 Fig.2 Accuracy of JFNG Station and Height Angle |
对比JFNG站2017-200北斗和GPS观测数据的整周模糊度解算[8],北斗有较低的窄巷百分比,表明有较差的伪距观测值,这是因为只观测到4颗北斗MEO卫星。另一方面,北斗数据整周模糊度解算的窄巷与宽巷相比有较低的百分比,表明北斗卫星几何分布较差或存在大气误差。
评价站坐标精度的指标是多时段基线重复性和多时段坐标重复性[9, 10],因此求取了2017年001~200之间的每日解,以此求得北斗和GPS独立解算的整网基线重复性。表 1的解算结果显示,本次解算GPS的整网基线重复性精度较高,各方向均比北斗好。
表 1 基线重复性的常数部分和比例部分 Tab.1 Constants and Proportions of Baseline Repeatability |
![]() |
4 结束语
本文利用最新GAMIT 10.61版本独立解算北斗数据,为今后北斗系统广泛的科研及工程运用做前期准备。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多星座接收机还只能接收14颗北斗二代卫星,接收机观测的卫星数据质量以及解算精度与GPS相比存在差距。随着北斗三代全球组网完成后,北斗卫星系统独立解算精度将与GPS相当,北斗系统将在高精度地壳监测与工程运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 |
杨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对比分析[J]. 无线互联科技, 2013(4): 114. DOI:10.3969/j.issn.1672-6944.2013.04.087 |
[2] |
Berglund H, Blume F, Estey L H, et al. The Effects of L2C Signal Tracking on High-Precision Carrier Phase GPS Positioning[C]. AGU Fall Meeting, San Francisco, 2010
|
[3] |
Montenbruck O, Schmid R, Mercier F, et al. GNSSSatellite Geometry and Attitude Models[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15, 56(6): 1015-1029. DOI:10.1016/j.asr.2015.06.019 |
[4] |
中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EB/OL].[2017-08-08].http://www.beidou.gov.cn/index.html
|
[5] |
Herring T A, King R W, McCluskey S C. Introduction to GAMIT/GLOBK, Release 10.4[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2015
|
[6] |
Bos M S, Fernandes R M S, Williams S D P, et al. Fast Error Analysis of Continuous GNSS Observations with Missing Data[J]. Journal of Geodesy, 2013, 87(4): 351-360. DOI:10.1007/s00190-012-0605-0 |
[7] |
Mccaffrey R, Qamar A I, King R W, et al. Fault Locking, Block Rotation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J]. Geophysical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0, 169(3): 1315-1340. |
[8] |
卢立果. GNSS整数最小二乘模糊度解算理论与方法研究[J]. 测绘学报, 2017, 46(9): 1204. |
[9] |
黄功文, 王斌, 王延伟. 高精度GPS控制网基线重复性检验与质量分析[J]. 测绘通报, 2011(7): 9-11. |
[10] |
杨登科, 安向东. 基于GAMIT的GPS基线解类型分析[J]. 测绘地理信息, 2016, 41(5): 2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