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   2022, Vol. 47 Issue (3): 173-175
0
资源环境审计分析平台研究[PDF全文]
刘浩1, 马红1, 李波1, 刘昌振1    
1.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401121
摘要: 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手段,设计了“一库一平台多应用”的审计分析平台总体框架和功能体系,提出了构建审计证据链获取体系、基于大数据的疑点问题自动筛查、可定制的专项审计分析模型等关键技术。平台构建及应用实践的初步成果表明,所提出平台建设思路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先进性,与审计业务实际需求联系紧密。
关键词: 资源环境审计    审计分析平台    GIS    大数据技术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udit Analysis Platform
LIU Hao1, MA Hong1, LI Bo1, LIU Changzhen1    
1. Chongqing Survey Institute, Chongqing 40112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 design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 functional system, which includes"one database, one platform, multiple applications". And we propose some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construction of audit evidence acquisition system, automatic screening of doubtful problems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customized specific audit analysis model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practice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struction idea has good operability and advancement,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ual needs of audits.
Key word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udit    audit analysis platform    GIS    big data technology    

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机关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角度开展的审计工作的总称。审计分析是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和范围不断扩大,审计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其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成为一个主流方向[1-4]。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大数据辅助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成为创新审计方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5, 6]

在资源环境审计分析技术研究方面,王振铎等[7]结合实例研究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调查草原资源资产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流程;陶金梅等[8]基于测绘地理信息、国土和环保等数据,探讨了在ArcGIS平台和Feature Manipulate Engine(FME)软件支持下的审计方法;潘琰等[9]阐述了搭建审计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架构和应用层的4个系统;沈大勇等[10]建立了自然资源资产评价信息化平台;黄铭等[11]研发了一套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系统,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分析。以上审计平台构建思路多偏向信息化建设,对审计分析系统如何紧凑式服务于审计业务各环节的研究偏弱。本文结合审计部门的实际需求,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出资源环境审计分析平台建设思路和相应的技术方法。

1 资源环境审计内容与需求 1.1 资源环境审计内容

资源环境审计涉及内容广泛,包含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5类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3大环境,森林、草原、荒漠、河流、湖泊、湿地6大生态系统。每个类型均有相应的审计内容,例如,自然资源方面,土地资源主要关注征地用地、违法违规用地、复垦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耕地和草地占用等情况,林业资源主要关注森林资源变化、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变化、退耕还林、严重毁林等情况;环境方面,大气环境关注空气质量下降、大气污染防治、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影响等,水环境关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等情况;生态方面,森林生态系统关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生态退化的影响等,湿地生态系统关注湿地生态退化、水体污染、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造成生态退化的影响等。

1.2 审计业务工作流程

审计主要业务流程如下:①确认审计项目,编制审计方案;②搜集整理审计内容相关的数据资料;③根据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梳理本次项目的审计内容;④从整体审计内容体系中,筛查重点问题和疑点问题;⑤根据筛查的重点和疑点问题,制定相应的专项审计任务;⑥开展数据处理、计算和分析,完成内业取证;⑦开展外业勘查和现场核查核实;⑧开展审计综合分析以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估;⑨基于综合分析及评估结果,编写审计分析报告;⑩对审计分析结果进行成果管理。

1.3 资源环境审计对分析平台的需求

1)庞杂的数据搜集、处理与管理。资源环境审计包含的内容广泛,涉及的数据资料非常庞杂,利用审计分析平台可统筹相关行业部门数据,实现审计数据常态化获取和集中管理。

2)直观的数据展示和审计场景展示。审计分析平台可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审计数据和审计场景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审计人员直观了解审计场景、叠加展示审计数据及开展审计分析可视化工作。

3)高效的证据链提取与审计分析。利用审计分析平台可将审计证据链提取流程规范化,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高效的审计取证和审计分析技术流程,在人工干预下实现半自动化审计取证和审计分析。

2 资源环境审计分析平台构建

将资源环境审计业务工作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丰富的数据资源深度融合,构建资源环境审计分析平台。平台总体框架见图 1

图 1 平台总体框架 Fig.1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Platform

2.1 资源环境审计综合数据库

1)资源环境审计数据资源体系。根据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体系,结合各行业部门掌握的数据资源,建立资源环境审计数据资源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数据、行业数据、采集数据及其他数据。基础数据是用于辅助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遥感影像、三维模型等;行业数据是从行业部门搜集的相关专题数据,包括自然资源、规划、林业等部门获取的各类数据;采集数据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传感器等采集的各类数据;其他数据包括各类政策性文件、控制指标及相关报告、统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

2)资源环境审计综合数据库。对获取的各类数据资源进行集成和融合,按照数据入库管理标准体系建立包含地理空间数据库、行业专题数据库、政务管理数据库、社会经济数据库、审计业务数据库、审计成果数据库的审计综合数据库,并通过不断积累丰富数据库内容,同时研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海量数据的统一管理、快速检索和动态调度,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提供坚实的大数据支撑。

2.2 系统平台功能模块

1)二三维高清审计场景展示系统。利用电子地图、遥感影像、三维模型[12]等地理空间数据构建高清审计场景,以多种形式(二维、三维、静态、动态、透明、剖视等)展示多层级审计场景[13],高清审计场景可为下一步叠加各类审计数据、开展审计取证和综合分析提供基础的可视化展示平台[14]

2)审计业务管理系统。对审计业务相关的各类信息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包括审计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实施人员、项目涉及行业部门、项目关联数据资源、审计实施流程、项目实施状态等各类信息,集中统一管理有助于实时查看审计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当前状况,支撑审计项目统一监管、调整部署和高效实施。

3)审计综合分析系统。该系统对已明确的审计重点以及存在疑点的审计专项和审计专题开展多方位取证,将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具体项目红线图、定位坐标数据等各类空间数据进行批量处理和叠加分析,查找疑点区域、疑点图斑。

4)审计成果管理系统。利用审计分析平台可扩充审计成果形式,包括审计过程中采集、处理、挖掘和分析的大量成果,如高清影像、GIS专题图、视频、三维模型、现场勘查路线图等。审计成果管理系统不断积累审计成果,可用于分析共性问题,为新的审计项目提供参考信息。

2.3 系统平台关键技术

1)审计证据链获取技术体系。审计证据链获取突破传统审计取证以查阅文件为主的方式,制定以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的资源环境审计取证工作流程,主要包含重点疑点问题筛查、内业取证分析、现场勘查取证、取证记录报告自动生成等。

2)基于大数据的疑点问题自动筛查。从被审计地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自然资源禀赋特点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等方面,明确审计重点。将互联网信息、政务管理数据等纳入疑点问题捕获的数据源,开发基于互联网信息的疑点问题捕获、基于行业大数据的疑点筛查、基于时空大数据的疑点筛查等核心技术,实现审计疑点问题的快速、准确查找。

3)可定制的专项审计分析模型。依据审计分析的具体需求,研发各类审计分析功能模块,实现功能模块可定制化,通过不断积累形成审计分析工具集;进一步根据专项审计和专题审计需求,在审计分析工具集基础上,通过组合、串联、集成相应的功能模块,按需组装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审计分析模型。

3 平台构建与应用实践

本文采用Oracle大型空间关系数据库存储和管理海量空间数据,审计分析系统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构建支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数据和功能服务,面向审计分析业务提供统一的空间数据存取、检索、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审计证据提取等功能。

平台基于项目组前期参与重庆市xx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庆市河长制执行情况审计等项目的实践经验建设,目前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目前可实现二三维审计场景展示和部分审计分析功能,如图 2所示。建成后平台可被广泛应用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和各类专项审计项目。

图 2 应用示例 Fig.2 Examples of Application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资源环境审计分析平台建设总体思路,设计了平台功能体系和审计分析中用到的部分重要技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源环境审计分析平台构建思路和功能体系。目前平台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将在实际审计项目中不断积累数据,突破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快速智能化处理、审计疑点图斑快速提取、审计证据链半自动化获取等关键技术,不断扩展功能模块,形成面向不同专项审计任务的专项审计模型,提升审计工作的智能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晓忠, 何巍, 詹远增, 等. 国土审计空间辅助系统的实现[J]. 测绘科学, 2016, 41(6): 140-143.
[2]
李威, 黄铭, 刘晓燕, 等.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设计与建设[J]. 测绘地理信息, 2020, 45(1): 76-79.
[3]
张斌才, 李克恭, 张忠江.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J]. 国土资源情报, 2018(12): 48-52. DOI:10.3969/j.issn.1674-3709.2018.12.009
[4]
周胜利. 地理信息大数据审计技术应用及深化路径[J]. 中国审计, 2017(6): 26-27.
[5]
毕秀玲, 陈帅. 科技新时代下的"审计智能+"建设[J]. 审计研究, 2019(6): 13-21.
[6]
韩静, 李艳平, 禹勇, 等. 用户可动态撤销及数据可实时更新的云审计方案[J]. 软件学报, 2020, 31(2): 578-596.
[7]
王振铎, 张心灵. 地理信息技术在领导干部草原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中的运用[J]. 科学管理研究, 2019, 37(3): 30-34.
[8]
陶金梅, 王勇, 徐贵阳.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应用研究[J]. 现代测绘, 2021, 44(4): 34-37.
[9]
潘琰, 朱灵子.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大数据审计模式探析[J]. 审计研究, 2019(6): 37-43.
[10]
沈大勇, 许瑞玲, 龚建辉, 等. 自然资源资产评价信息平台建设思路探讨[J]. 测绘, 2019, 42(1): 8-12. DOI:10.3969/j.issn.1674-5019.2019.01.002
[11]
黄铭, 李威, 汤琢, 等. 基于多元遥感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系统[J]. 测绘地理信息, 2020, 45(5): 97-100.
[12]
张帆, 黄先锋, 高云龙, 等.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2021版)解读与思考[J]. 测绘地理信息, 2021, 46(6): 171-174.
[13]
刘浩, 薛梅. 虚拟地理环境下的地理空间认知初步探索[J]. 遥感学报, 2021, 25(10): 2027-2039.
[14]
汪俊峰, 王星东, 闫明洋. 基于WorldWind三维可视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 2020, 43(8):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