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质量工程”背景下的教学督导模式研究与实践 | ![]() |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肩负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教学督导就是高校为提升教学质量而构建的一种机制[1, 2]。这种机制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形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3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为“质量工程”),随着高校“质量工程” [3]的实施和推广,如何全面推进观念、制度、管理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面临的一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教学督导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学督导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如何开展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并与时俱进,在督导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工作理念、工作内容,成为教学督导人员面临的问题。为此,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教学督导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 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提出了基于督教、督学、督管、督评的教学督导模式[4],实现了从以督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转变,督导结合; 从传统的督导拓展到培养交叉复合型优秀人才的全过程督导。
1 教学督导模式教学督导本质就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督导工作是全程跟踪式、常态性、长期性的工作,具有诊断性、评价性、监督性、服务性等特点。教学督导[5]包括督(监督和督促)和导(指导和导向)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教学督导必须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以督学为目的、以督教为主导、以督管为保障、以督评为手段,建立全方位的教学督导模式,从而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督教即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为目的,以课堂与实践教学为中心,覆盖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与指导。督教的重点在于导教,强化指导的作用,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发展才能的机会,从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督学即督导、引导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多方位指导。督学的重点在于导学,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督管即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环境、教学各环节的管理进行监督,重点对教学管理部门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引导及评价,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以促进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督评是利用建立的指标标准体系把握现状、引导发展、促进提高的一种手段。对教师的督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要有发展性评价理念,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的教师应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激励制度; 对学生的督评除了考察日常学习巡视检查外,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进行可靠的评价; 对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督评应根据所反馈的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评价。
2 教学督导模式实践和成效根据学校“两级双督导”精神,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于2003年成立教学督导组,督导组成员由最初的老教师、甚至退休后的返聘人员组成,现已改变为由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担任工作。经过十多年的教学督导工作探索与实践[6],学院教学督导组深入教学第一线,积极发挥督管、督学和督教的作用,在提升教学督导的理念,创新教学督导方式与内容,完善教学督导的功能,加强教学督导团的自身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督导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1 创新教学督导方式与内容,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学院教学督导组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教学督导工作方式。由最初的只注重“督查” [7],逐步发展为日常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督学与督教相结合、督管与督评相结合等,积极展开专项调研、专题考察、访谈、座谈会等,深化督导工作层次,使督导工作过程更加人性化,提高了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督导工作实际工作效果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同时,在督导工作中,不断丰富和拓展教学督导内容[8]。首先,从初期的侧重于日常教学检查的常规督导(听课或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发展到对教学各个环节(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等)实施全方位督导,对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等影响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建立了以促进学风建设为目的的信息反馈机制。其次,对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学科评估、专业评估和测绘工程专业认证、本科教学及实践教学计划制订与修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等实施专项督导。在2006年武汉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16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学院督导组从教学质量角度出发,开展各项工作,迎接评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12年和2018年的工程教育认证中,学院教学督导组按照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总体要求,遵循专业认证持续改进内涵标准,通过督教、督学、督管理,发挥内部质量监控对于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促进与保障作用[9]。
2.2 建立本科教学全过程督导机制,实施全面质量监控教学督导工作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督导组深入教学第一线,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等各教学环节过程的督导进行全面质量监控,掌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了解教学条件是否满足教学需要等,并对教学质量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为学校、学院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 课堂教学的督导。课堂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督导工作从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入手,使得督导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学院督导组在全院范围内听课,每年听课50多次,既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也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注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等的检查和评价,对教与学双方的情况进行综合检查督导,全面监控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听课后督导组与主讲教师、学院、管理部门等及时沟通,并根据听课情况写出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2) 实践教学的督导。学院督导组对各类实验实践教学环节[10, 11]进行检查,不仅检查、督导校内实习基地的教学状况,还深入到校外实习基地现场检查,并撰写评价报告。同时,学院督导组按照学校相关文件精神,每学期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和完善方案。此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给予学生科研思维训练辅导,参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创新创业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这类检查更能体现督导的服务和指导的新特点。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级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资助23项,在全国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中成绩优异,2016、2018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2016年张箫团队获得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决赛金奖和全国总决赛银奖; 2017年王梦媛团队获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2017年赵旺宇团队获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
3) 考风考纪督导。学院督导组每学期对每场考试均进行巡视,检查考试组织和考场纪律的执行情况,了解考风情况,如考生是否按时到达考场、是否按规定要求就坐、是否携带证件以及主监考人员是否履行监考职责等。确保考试公平,不仅有助于优良教风与学风的形成,还有助于客观公平地评价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依据学校颁发的“武汉大学课程考试及阅卷工作规范”文件,每学期均进行学生考试试卷命题检查、试卷检查,并分析评阅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和完善方案。
4) 毕业设计(论文)督导。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检查则是从选题开始,贯穿毕业设计的前期、中期、后期全过程。前期检查开题情况,中期检查工作进度,后期检查论文撰写质量及毕业设计整体的规范性。按照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进行整改。严把论文质量和答辩关。对于优秀论文作者,通过全院公开答辩优秀者的方式推荐其参与省优秀学士学位评选。近年来,有34篇被评为湖北省本科生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2.3 以督教为主导和督学为目的,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督教和督学是督导工作[12]能否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教学督导组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以督教为主体和切入点,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以督学为中心和归宿,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督教的重点在于导教,教学督导组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评课,帮助教师发现其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克服并改正,发挥导的作用。对于学生评教分数不高的教师进行重点听课,找出不足,鼓励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反映上课存在问题比较多的老师的课程,根据学院教学办反映的信息,教学督导组及时跟踪听课并反馈授课老师的课堂授课与学生学习情况,指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办法。组织参加新课老师的试讲,对新课老师进行讲课指导。教学督导组主动关注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成长,以鼓励、指导、帮助为主,将自身的优良作风、技能、经验和方法传授给青年教师。2017年,为了迎接“南方测绘杯”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学院教学督导组全程参与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指导工作,并根据比赛规则和要求,指出选手们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7月28日至30日,我院选派的4名青年教师在“南方测绘杯”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发挥出色,荣获了3个特等奖和1个一等奖。
在“督教”的同时, “督学”[13]更重要。一方面,学院教学督导组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专业思想、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对教学上的意见等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激情。每学年遴选学业优异的学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活动,指导学习方法。另一方面,督学的重点在于导学,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并对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和全面发展给予指导。通过导学,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得到了普遍提高,构建学生学业评价的科学体系,促进优良学风、校风、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我院2013级卓越工程师班在党团建设、学风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习成绩、推免人数、学科竞赛获奖等指标分别位列专业第一、年级第一、学院第一,荣获武汉大学2015~2016学年度“先进班集体标兵”荣誉称号。
2.4 以督评为手段,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督评包括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及部门的评价。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是督导工作的依据。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国家专业认证、教师教学发展和专业综合改革,按照督导主体的不同和课程性质的不同,分类制定各有侧重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断修正督导方案和评价标准,建立一套科学评价学生学业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督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严格实施,保证专业教学达到专业培养标准,保证专业培养的学生达到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
通过督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开展重点听课和教学检查、抽查,以对教师教学工作给予公正评价和重点帮扶,准确把握学院教学运行的实际状态。学院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教学过程中的“隐患”,对检查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形成督导评价建议,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和管理水平的建议。
3 结束语基于督教、督学、督管、督评的教学督导模式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效果的有效保证,是教学督导工作规范化的有效方法,它促进了学院教风、学风建设。学院教风端正、学风良好、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增强, 教学保障到位。在“新工科建设” [14]背景下,如何发展新工科教育和教育改革,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强化通识教育;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从而培养交叉复合型优秀人才是高校面临的一大挑战。督导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督导工作理念,明确督导职责、权力和义务,正确处理好督导与教师、学生和管理部门的关系,建立有效的教学督导反馈机制,改进教学督导的内容,使教学督导跟上教学改革,引导创新创业教育。
[1] |
段先华, 王建华. 高等学校教学督导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05(10): 46-47. |
[2] |
叶翠. "三督一体全方位"教学督导模式探索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4): 71-74. |
[3] |
朱永江. 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持续发展的思考[J]. 高教探索, 2011(5): 23-25. |
[4] |
王岩, 杜少杰, 李娟, 等. 建立"四督一体"教学督导模式完善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1): 72. |
[5] |
王红云, 黄桂成. 构建高等学校有效的教学督导新体制[J]. 江苏高教, 2008(2): 81-82. |
[6] |
汪志明, 郭际明, 花向红. 督导制对提高学院教学质量作用的研究与实践[J].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8, 33(6): 48-49. |
[7] |
万思志. 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制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3): 51-53. |
[8] |
申金霞.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创新与发展的路径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4): 71-73. |
[9] |
朱惠延, 杨勇, 张新华, 等. 教学督导在专业认证持续改进质量监控中的作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2): 94-97. |
[10] |
彭春丽. 教学督导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7): 317-320. |
[11] |
董庆伟, 张永振, 仝克勤, 等. 加强实验教学督导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7): 147-149. |
[12] |
白解红, 袁俏. 新教学督导机制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新活力[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4): 70-76. |
[13] |
王丽娟, 谷鸿喜, 韩玉霞.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创新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6(8): 43-45. |
[14] |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