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层建筑的室内外一体化路径规划算法 | ![]() |
2. 国网思极神往位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0031
2. National Internet extremely fascinated Location Services Co., Ltd., Beijing 100031, China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型建筑物内部构造变得更加复杂,加重了人们的空间认知负担,室内寻路变得更为困难[1]。因此,室内地理信息的研究越来越重要[2]。
目前,室内导航系统相关技术大多着眼于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对完整的室内导航系统所必须的室内地图模型(室内信息组织)的研究则相对薄弱[3]。事实上,室内信息的有效组织和存储是实现系统导航功能的基础,如采用拓扑路网构建的方式可以对路径规划起到辅助作用[4],室内语义信息可以用于路径搜索等。
室内地图模型可以对室内各种空间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存储,为室内定位、室内信息查询、路径规划等功能提供数据支持[5]。目前,面向室内导航的空间模型有符号模型[6]、对偶图的方法构建3维室内拓扑数据模型[7](主要用于构建室内道路网络[8, 9])、“门-门”的建模方式[10]、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11]、从建筑物模型自动生成导航模型以支持室内地图匹配的算法[12]以及面向BIM的室内和室外组合路线规划室内网络模型[13]等。
室内路径规划算法[14]是路径规划技术的先关研究。路径规划方案建立在室内地图模型数据的基础之上,室内-室外组合的路网为室内外一体化的总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持,室内外一体化的无缝定位技术与路径规划成为了研究热点[15, 16]。
本文设计了面向导航地图的概念模型。该模型以可视化的方式将室内信息完整、直观、及时地传递给用户;另外,提出了一种利用出入口连接室内-室外网络的算法,实现了室内外一体化路径规划。最后,开发了移动端室内导航APP,实现了室内外地图一体化视图模式、多楼层地图的分层可视化、多层室内导航路径规划和室内外一体化路径规划。
1 室内外一体化导航算法 1.1 关键技术1) 数字化:构建室内地图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包括室内地图元信息、多层、多级室内地图基本地物要素信息、室内定位元信息、室内路径拓扑连通关系以及室内外连通点要素信息等。
2) 质量检查与自动化构建数据。室内导航专题地图的工艺制作流程如图 1所示。
![]() |
图 1 专题地图模型构造流程 Fig.1 Flow Chart of Thematic Map Model Construction |
3) 模型数据构建。多层导航数据的构建主要包括各个楼层独立的拓扑数据构建、各楼层道路格网索引数据构建以及各层层间连通关系的构建。
1.2 室内外一体化路径算法室内外一体化无缝导航算法主要分为室外导航、室内导航以及室内外一体化无缝衔接3部分。室内外一体化导航算法如算法1所示。
算法1:GetNaviPath(startPoint, startStatus, endPoint, endStatus, naviData)
Input:起点;startPoint:起点状态;startStatus(true为室内,false为室外);终点:endPoint; 终点状态:endStatus; 室内导航数据:naviData
Output:路径结果点集List < Point> pathPoint
1.If startStatus then
2.If endStatus then
3.pathPoint←IntoIn(startPoint, endPoint)
4.else
5.Point: nearest←findNearestEntrance(startPoint, naviData.entrances)
6.List of point : inPath←InToIn(startPoint, nearest)
7.List of point : outPath←OutToOut(nearest, endPoint)
8.pathPoint.addAll(inPath)
9.pathPoint.addAll(outPath)
10.end
11.else
12.If!endStatus then
13.pathPoint←OutToOut(startPoint, endPoint)
14.else
15.Point: nearest← findNearestEntrance(endPoint, naviData.entrances)
16.List of point : outPath←OutToOut(startPoint, nearest)
17.List of point : inPath←InToIn(nearest, endPoint)
18.pathPoint.addAll(outPath)
19.pathPoint.addAll(inPath)
20.end
21.end
22.return pathPoint
该算法根据起点与终点状态判断当前路径规划的情况。判断完成后,若是室内到室内的路径规划,则直接采用Dijstral算法,进行室内路径规划;若为室内到室外,则需要先搜索室内外连接点,然后分别进行室内路径规划和室外路径规划,其他情况类似。本算法主要通过出入口节点作为连接点划分室内外,将室内路径与室外路径分割,最后再对结果数据进行无缝衔接,达到室内外一体化路径规划的效果。
2 实验与效果 2.1 开发框架建模工具使用ArcMap,插件采用ArcGIS Add-in的开发方式,使用C#语言开发,包括建模工具中所有窗体以及与用户的交互、信息的选择与展示等,而核心功能部分采用Java编程,包括模板图层的创建、所有的自动化处理、专题地图模型数据的持久化等。室内外一体化导航APP使用Java语言编程,开发工具为Android Studio。
2.2 实验区域与效果展示以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试验区域,以该实验室地图数据为实验数据,按照本文方法进行室内导航专题地图建模,获取室内导航专题数据,并对该地图数据进行可视化,利用导航专题数据进行室内外一体化路径规划测试,与传统的室内外独立的路径生成模式对比。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与传统的室内外分割路径规划模式相比,一体化的路径规划主要有以下两个优势:
1) 数据完整性。出入口数据模块可以准确地在路径规划时找到建筑物入口,如图 2(a)所示;室内外分割的路径规划由于缺乏建筑本身准确的数据(如出入口信息等),无法计算出合理的路线,如图 2(b)所示,不能根据路线进入建筑物内,路径规划结果不符合用户期望;
![]() |
图 2 试验效果图(标注地方为建筑物正确出入口) Fig.2 Test Effect Diagram (the Place Marked is the Correct Entrance of the Building) |
2)一步到位操作模式。室内外一体化的路径规划模式中,可以在路线选择时,直接查看室内地图,对室内空间进行选点,对室内楼层进行选择,并且一步到位获取室内外一体化结果,相比于传统的分割模式,提供了更简易的操作模式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3 结束语针对现在室内指引不清晰、地形复杂造成室内找路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室内导航的专题地图模型的构建方式,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设计了一套完善的标准的工艺生产流程,用于规范化、统一化的建模工具开发。此外,基于该模型提供的多层拓扑导航数据,设计了一种室内外一体化的导航算法。为了测试该模型与导航算法的有效性,开发了一款APP,并进行测试,显示效果良好。
[1] |
卢伟, 魏峰远, 张硕, 等. 室内路网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与实现[J]. 导航定位学报, 2014, 24(4): 63-67. |
[2] |
张倩雯, 孙卫卫. 浅谈室内导航技术[J]. 发展, 2015(8): 108-108. |
[3] |
赵旋旋, 韩李涛, 郑莹, 等. 室内导航模型研究综述[J]. 软件导刊, 2016, 15(5): 1-3. |
[4] |
吴海涛, 张贵军, 洪榛, 等. 进化树拓扑路网构建及多停靠点路径规划方法研究[J]. 计算机学报, 2012, 35(5): 964-971. |
[5] |
张鹏, 赵齐乐, 李由, 等. 基于PDR、WiFi指纹识别、磁场匹配组合的室内行人导航定位[J]. 测绘地理信息, 2016, 41(3): 29-32. |
[6] |
Brumitt B, Shafer S. Topological World Modeling Using Semantic Spaces[C]. Ubicomp Workshop on Location Modeling for Ubiquitous Computing, Heidelberg, 2001
|
[7] |
Lee J. A Spatial Access-Oriented Implementation of a 3-D GIS Topological Data Model for Urban Entities[J]. Geoinformatica, 2004, 8(3): 237-264. |
[8] |
Thill J C, Dao T H D, Zhou Y. Traveling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City: Applications in Route Planning, Accessibility Assessment, Location Analysis and Beyond[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1, 19(3): 405-421. |
[9] |
穆宣社, 游雄. 支持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建筑物内部交通网络分析[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06, 23(6): 408-410. |
[10] |
Yuan W, Schneider M. iNav: An Indoor Navigation Model Supporting Length-Dependent Optimal Routing[M].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10: 299-313.
|
[11] |
Isikdag U, Zlatanova S, Underwood J. A BIM-Oriented Model for Supporting Indoor Navigation Requirements[J]. Computers Environment & Urban Systems, 2013, 41(3): 112-123. |
[12] |
Taneja S, Akinci B, Jr J H G, et al. Algorithms for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Navigation Models fro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to Support Indoor Map-Matching[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6, 61: 24-41. |
[13] |
Teo T A, Cho K H. BIM-Oriented Indoor Network Model for Indoor and Outdoor Combined Route Planning[J].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016, 30(3): 268-282. |
[14] |
季勍雯, 张立贤, 蔡林浩, 等. 静态室内路径规划的改进A-Star算法[J]. 测绘地理信息, 2017, 42(5): 77-80. |
[15] |
张胜利, 常守峰, 张书雨. 室内外一体化无缝定位的一种技术方案[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6): 162-164. |
[16] |
张文元, 丁京祯, 杨丽娜, 等. 室内外一体化最优路径分析算法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8, 54(18): 58-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