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   2020, Vol. 45 Issue (5): 138-141
0
基于物联网的校园绿地湿度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PDF全文]
刘海庆1, 杨东方2, 姜永增1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后勤管理处,山东 青岛,266580;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山东 青岛,266580
摘要: 为了解决校园绿地管理中何时何地需要灌溉、灌溉多少的问题,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校园绿地湿度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在校园绿地布设传感器实时获取土壤湿度数据,基于OpenLayers开源地图框架设计开发了湿度数据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土壤湿度数据的可视化管理、统计分析和预警功能。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构,用户在浏览器端可查看绿地湿度状态、分析湿度变化趋势、获取干旱预警信息,提醒养护人员及时开展干旱区域的绿地灌溉,并可根据湿度数据判断灌溉量是否足够。系统运行一年来,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提升了校园绿地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关键词: 土壤湿度    物联网    决策支持    WebGIS    
Campus Green Space Humidity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LIU Haiqing1, YANG Dongfang2, JIANG Yongzeng1    
1. Logistics Management Servic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266580, China;
2. College of Oceanography and Space Informatic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26658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hen, where and how much irrigation is needed in campus green space management, constructing a campus green space humidity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umidity sensors are installed in the campus green space to obtain soil moisture data in real time. Based on the open source map framework of OpenLayers, a humidity data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is designed, including manage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early warning functions of soil moisture data. B/S architecture is adopted by the system and users can check the humidity status of the green land, analyze the humidity change trend, obtain the drought warning information on the browser side. The system can remind the managers to carry out the irrigation of the green land in time and judge whether the irrigation is su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 humidity data. The system has been running for one year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good. It improves the scientificity and accuracy of campus green space management effectively.
Key words: soil moisture    internet of things    decision support    WebGIS    

校园绿地是学校对外的窗口,是实施环境育人的重要保障[1]。绿地灌溉是校园绿地管理的基本工作,传统的灌溉方式以定时、大水漫灌为主,没有考虑是否所有绿地都需要浇水、需要浇多少水,不可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实现校园绿地的科学、精准灌溉,是绿地管理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自动检测等技术的发展,智能系统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实时监测土壤湿度,进一步通过灌溉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土壤湿度,使农作物处于最佳生长环境[2]。当前,精准农业在美国、荷兰等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智慧灌溉已有先例[3],通过检测调节土壤湿度,结合植物生长特点,制定合理的灌溉条件,为不同作物的生长营造合适的湿度环境[4]。但校园绿地分布散乱且大小不一,而且植被种类众多,适用于成片规模化、较单一物种的智慧灌溉方式难以直接应用。

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校园绿地湿度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湿度传感器实时获取土壤湿度信息,为绿地灌溉提供辅助支持,并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部署应用。

1 湿度传感器布设 1.1 湿度传感器选择

数据传输方式、供电以及可靠性等问题是本系统选择湿度传感器首要考虑的问题。本系统选择的湿度传感器外观如图 1所示,具备以下特点。

图 1 湿度传感器 Fig.1 Humidity Sensor

1) 具备GPRS/WiFi/LTE多网接入方式。由于绿地内布设网线难度大,而数据传输量很小,本系统采用了GPRS数据传输方式,网络可靠且成本低廉。

2) 配置超大容量电池,不充电可连续工作一年,并提供USB与太阳能两种充电方式。本系统拟进行露天安置,采用太阳能充电方式,尽量减少后期的维护工作。

3) 湿度数据监测频率可自定义设置,可达min级。本系统设置为1 h监测1次,满足数据应用需求,且功耗低。

1.2 湿度传感器埋设

由于本文选择的湿度传感器不受数据传输网络和供电限制,位置设置较为灵活。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的绿地分布状况,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区,覆盖校内花园、大块绿地和重点关注的成片植被(如牡丹)等区域,设置埋设点17个。为保障传感器的安全,根据传感器结构自行设计制作了不锈钢外壳(图 1),将传感器置于外壳内,挖长宽深为30 cm×30 cm×30 cm的土坑,将探针插入坑一侧15 cm深处,然后底部用水泥覆盖5 cm,上部压土埋实。

2 系统研发 2.1 系统架构设计

传感器监测到土壤湿度数据后,经过GPRS网络传输到数据服务器,通过与Web服务器和GIS服务器连接[5],实现数据管理、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和干旱预警等功能,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整个温湿系统。系统整体框架如图 2所示。

图 2 系统架构图 Fig.2 System Framework

2.2 系统功能设计

1) 数据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传感器湿度实时数据获取与入库、历史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以及成果导出等功能。

2) 数据可视化模块。在地图上以特定颜色圆状符号表示传感器位置的实时湿度状态,能够展示当前传感器的埋设位置照片以及湿度数值、电量等参数。

3) 统计分析模块。对最近24 h、最近一周、最近30 d和最近1 a的湿度数据进行报表统计,并计算分析土壤的干旱频率。

4) 干旱预警模块。根据经验,当土壤湿度值小于15%时,判定该区域处于干旱状态。对当前处于干旱的区域、最近24 h持续干旱区域、最近48 h持续干旱区域进行数据抽取与提醒。

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的数据库采用轻量级的MySQL,根据系统功能需求,设计相关数据表如下。

1) SensorRecord表。传感器数据记录表,存放从传感器获取的所有原始数据,包括传感器编号、湿度、光照强度、获取时间、传感器电量与备注。

2) SensorStatus表。传感器实时状态表,记录传感器的位置信息并更新当前的传感器状态参数,包括传感器编号、传感器位置文字描述及坐标的x值和y值、最近一次的温度、湿度、电量、光照强度等。

3) SensorDay表。传感器每日数据统计表,该表对后续相关的日分析、月分析、年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记录编号、传感器编号、每日平均温度、每日平均湿度、当日日期以及判断当天是否大部分时间处于干旱状态的值。

2.4 系统开发

本系统依托Java和JavaScript开发语言[6],使用OpenLayers开源地图框架,实现了对校园土壤湿度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主要解决以下3个问题。

1) 湿度数据实时获取。传感器设置每小时监测1次土壤湿度,通过GPRS传输至云数据服务器,利用SpringBoot框架实时接收湿度数据,SpringBoot大大简化了冗长的配置过程,使开发人员更加专注于代码实现的逻辑和算法,能够快速构建Spring项目工程,并可直接打成jar包或者war包部署在服务器上[7]。将实时获取的湿度数据写入系统数据库的传感器数据记录表,并更新传感器实时状态表。另外,每天定时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自动计算24 h平均数据,为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2) 基于OpenLayers的湿度数据渲染。湿度数据的地图可视化是通过在OpenLayers地图上添加的传感器图层实现的[8]。OpenLayers是一种用来开发WebGIS客户端的完全开源的JavaScript工具包,可以在绝大部分主流浏览器中加载,用来实现加载地图服务、显示地图、编辑地图、地图分析等相关操作。利用OpenLayers Geometry Point类添加每一个传感器的具体坐标信息,将所有传感器加载到校园地图上;利用OpenLayers的StyleMap类,定义传感器的样式属性,样式符号由外白色圆环与相应的红、绿、黄内圆组成(红色代表土壤干旱,绿色代表土壤湿度适宜,黄色代表土壤湿度过大),StyleMap类同时定义鼠标悬浮在符号上、点击符号时与离开符号时的传感器图层的不同状态。将定义的StyleMap属性赋予到sensorLayer传感器图层上,再添加所有Point类,最终实现湿度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3) 湿度数据动态表绘制。随着时间的增长,湿度数据越来越多,挖掘大数据中的潜在价值,对实时与历史的湿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绿地的管理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本系统中有关湿度数据的分析均是基于ECharts[9]实现的,ECharts是商业级数据图表,内嵌在HTML5代码中,可以流畅运行在浏览器端和移动端,为用户展示出各种美观动态图表,并能准确展示出不同类型的数据。通过在JavaScript中定义ECharts图表的option属性,包括图表的样式、标题、图例、x轴与y轴属性、背景范围等属性,并在HTML页面中定义div标签,定义的ECharts图表在此div中显示。

3 系统应用效果与分析 3.1 绿地湿度信息可视化展示

1) 湿度信息查询。通过地图界面,用户可以直观查看传感器的位置分布,通过传感器符号颜色了解每个传感器的湿度状态。点击某个符号,即可查看对应传感器的实时土壤湿度信息。用户还可以查看湿度变化趋势图。利用ECharts工具对数据进行可视化[10],美化湿度显示的效果。主要参数包括地点、温度、湿度、编号和了解更多湿度信息的超链接,还有24 h温湿度趋势信息,便于用户了解该湿度传感器的总体信息。

2) 传感器状态查询。传感器总体状态是利用ECharts图表的柱状图工具,加载了最近一次所有传感器的湿度数据。图表中蓝色柱状图代表对应传感器湿度信息,坐标纵轴为湿度数值,背景的黄色、绿色、粉色区域代表过涝、适宜、干旱的区间,如图 3所示。

图 3 传感器总体状态 Fig.3 Overall Status of Sensor

3.2 数据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模块针对每个传感器可以绘制最近24 h、最近一周、最近30 d与最近1 a的湿度数据分析,如图 4所示。y轴表示湿度数值,x轴表示具体时间。系统还提供了每个传感器安放位置的干旱频率分析功能,可从中分析出易涝和易旱区域,为养护管理部门提供重点关注信息。图 5为干旱频率图,x轴表示传感器编号;y轴表示干旱频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区域干旱频率较低,土壤含水量正常,不需要过多的人工浇水;而在某一个区域干旱频率较高,需要后勤人员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含水量,提高植物成活率。

图 4 传感器最近24 h湿度趋势变化图 Fig.4 Humidity Trend of Sensor in Recent 24 h

图 5 土壤干旱频率分析图 Fig.5 Analysis of Soil Drought Frequency

3.3 数据统计分析

干旱预警模块是本系统的特色之一。除了能根据实时数据直接判断当前干旱区域外,还能根据序列数据,挖掘出最近24 h和48 h持续干旱区域,通过系统提醒,绿地养护部门24 h内快速反应,若是该区域处于48 h持续干旱,则代表养护部门不作为,记入数据库,成为养护部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另外,预警信息中还包括电量低的电量异常传感器、3 h未接收到数据的信号异常传感器,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处理,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将湿度传感器和无线传输应用于校园绿地土壤湿度信息的获取,构建了绿地湿度数据库,研发了校园绿地湿度数据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实现了基于校园地图的土壤湿度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与预警功能,为校园绿地的科学、精准养护提供了辅助决策,也为绿地养护人员工作效果监管提供了有效方法,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系统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部署运行一年,湿度数据具备很强的指导意义,提高了养护区域的针对性和养护作业的及时性,植被成活率高,整体长势良好,没有出现长期干旱区域。另外,由于灌溉针对性强,不会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况,较往年节约了绿化用水。下一步将在校内增加湿度传感器的密度,进一步实现校园绿地的全覆盖,同时基于积累的长时序湿度数据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易旱、易涝区域以及与植物覆盖类型的关系,提升系统的决策支持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云岭, 薛雨, 贾沛哲, 等. 基于ArcGIS的大比例尺植被专题地图制作——以山东科技大学校园为例[J]. 测绘地理信息, 2018, 43(3): 55-58.
[2]
王珂. 基于PLC的土壤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 电子制作, 2018(17): 26-28.
[3]
Ren Y, Shen R Y, He Q, et al. Soi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for Farm Land Based on ZigBe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 Proceedings of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Power, Environment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ICEPECA 2019), Wuhan, China, 2019
[4]
张博文, 张正炳.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系统设计[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 13(28): 66-70.
[5]
刘敏.基于SpringBoot框架社交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长沙: 湖南大学, 2018
[6]
冀潇, 李杨. JavaScript与Java在Web开发中的应用与区别[J]. 通信技术, 2013, 46(6): 145-147.
[7]
张峰. 应用SpringBoot改变Web应用开发模式[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23): 193-194.
[8]
赵慧芬. 基于MapServe和Openlayer的WebGIS开发[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 36(9): 100-101.
[9]
王子毅, 张春海. 基于ECharts的数据可视化分析组件设计实现[J]. 微型机与应用, 2016, 35(14): 46-48.
[10]
宋佳慧, 刘远刚, 林琳, 等. 基于eCharts的动态统计图表绘制技术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 13(12): 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