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驱动的遥感影像修复方法 | ![]() |
2. 福州市勘测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2. Fuzhou Investication and Surveying Institute, Fuzhou 350000, China
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 提升影像质量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之一[1, 2]。修复模糊、部分信息丢失的遥感影像对于影像的拼接、融合和分析决策具有重要的价值。迄今为止, 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也对修复遥感影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陈仁喜等[1]采用GIS辅助数据修复遥感影像; 吴传庆等[3]利用遥感影像光谱信息的空间域自适应滤波修复影像; 张继尧[4]基于结构和纹理的遥感图像修复技术; 朱长明等[5]基于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的ETM+ SLC-OFF影像修复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噪点, 提高了影像的质量。但由于GIS数据的时效性较差, 难以找到与图像相匹配的GIS数据。基于空间的方法通常不能用于重建大面积的丢失信息。修复遥感影像的主要难点有以下两点:①识别地物类型困难, “缺失”区域边界的不确定性; ②地物相互遮挡时, 其相互关系, 致使难以用一个算法自动完成。近些年, 以全卷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在遥感目标识别、分类上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
1 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修复在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驱动下的遥感影像修复方法主要有以下3个步骤。
1) 利用高斯模糊(Gaussian blur)获取不同尺度影像[5], 利用FNEA(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算法将影像进行分割减小计算机的运算负担与计算时间[6];
2) 利用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CN)识别修补目标与非修补目标, 通过大量样本训练得到卷积层之间的激活函数来寻找最佳匹配像素;
3) 采用全卷积网络反向传播, 对缺失区域像素进行填充, 其主要流程如图 1所示。
![]() |
图 1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修复方法流程图 Figure 1 Flow Chart of Method of Multi-scale Total Convolution Network Driven Remote Sensing Image Repair |
1.1 多尺度空间构建
多尺度空间构建的目的是:模仿图像的不同尺度, 分别突出细节部分与轮廓部分。卷全积网络中, 卷积核在图像中逐像素滑动扫描, 卷积核与缺失区域的自适应性对特征提取影响较大, 决定着卷积运算的准确性。本文采用多尺度变化, 首先将影像通过高斯模糊变换, 建立高斯金字塔(Gaussian pyramid)得到不同尺度影像[7]。对尺度变换后的影像进行全卷积运算。其原理是设一副图像的尺度空间L(x, y, a), 定义原始图像形式为l(x, y)与一个可变化尺度的高斯函F(x, y, a)卷积运算的尺度空间表达形式如下:
$ L\left( {x, y, a} \right) = F\left( {x, y, a} \right) \times I\left( {x, y} \right) $ | (1) |
$ F({x_i}, {y_i}, a) = \frac{1}{{2{\rm{ \mathsf{ π} }}{a^2}}}\;{\rm{exp}}(-\frac{{(x-{x_i}) + (y-{y_i})}}{{2{a^2}}}) $ | (2) |
建立高斯金字塔, 首先要将影像扩大一倍, 然后在该尺度下进行高斯模糊, 几副模糊之后的图像构成一个八度, 对八度下最模糊的一张进行下采样, 长和宽分别缩小一倍, 这也是下一个八度的初始图像。以此类推构建满足整个方法所需要的尺度。为了获取层级(i+1)层级的金字塔, 图像金字塔化一般包括两个步骤:
1) 使用低通滤波器平滑图像;
2) 对图像进行降采样(水平, 竖直方向1/2), 得到一系列尺寸缩小的图像。
1.2 深度全卷积框架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是当前计算机当前视觉与语音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8]。传统CNN将输入影像通过卷积层来提取特征点, 由于特征点维度的不断升高, 为保证计算效率与准确度, 加入池化层使之降维。全链接层权值的确定需要多次实验才可确定, 训练与修复的效率低下, 本文采用深度全卷积神经网络, 即将传统的CNN中的全链接层转化为卷积层, 将整张影像进行卷积, 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1) 首先将输入的影像数据进行多次卷积, 层层提取影像特征点;
2) 利用设计的损失函数对卷积结果计算损失值, 基于损失值沿着卷积方向进行反向传播, 进一步更新卷积核的权值。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实验参数为了更好地评价全卷积法的实验效果与影像质量精度, 本文实验在64位Window 7系统, Intel-I5处理器, 内存为8 G的计算机上, 使用Matlab R2015b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尺度变化, 进行FENA分割后得到约10 000张遥感影像做为实验训练样本, 每张影像尺寸大小为65像素×65像素, 并放入全卷积神经网络中训练学习。两个相邻的子图像之间滑动距离为16个像素。可以获得大约26万个像素训练数据并验证其训练精度, 从每一层单个卷积核的简单网络结构开始训练, 逐渐在每层增加新的神经元并修改链接权重, 直到达到训练预期后停止[9]。对训练样本子区域进行分类比较。本文在对应输入训练样本与输出样本的灰度均值相关度达97.31%后完成训练, 生成全卷积神经网络修复算法模型。
2.2 实验过程为了验证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修复效果, 本文模拟两种因传感器故障时的遥感影像, 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变换后分别进行全卷积修复, 首先选择一副原始影像, 缺失黑带宽设置为2, 间隔为5。随机噪音参数设为15%。卷积核选择4像素×4像素, 对于原始灰度原图像(T0), 经过建立高斯金字塔, 将高斯模糊后的影像尺度逐次减小1/2, 得到1/2T0、1/4T0、1/8T0等分别进行训练。如图 2所示。
![]() |
图 2 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修复结果 Figure 2 Result of Method of Multi-scale Total Convolution Network |
由图 2(c)、2(e)可以看出, 利用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基本上修复了原始影像中黑色条带, 图 2(d)、2(f)消除了随机噪音, 由于在构建高斯金字塔时将原影像扩大一倍后, 进行模糊下采样。在卷积运算时, 注重边缘信息的采样, 所以随机噪音影像修复结果与黑色横带相比亮度较低, 纹理信息较模糊。1/2T0尺度修复目视效果优于1/8T0尺度, 证明了卷积核与待修复区域像元的关系, 影响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黑色条带大致消除, 对影像进行平滑处理, 尤其在像素差较大的相邻边界点修复目视效果良好。
2.3 结果对比分析为更加精确评价本文方法的修复精度, 通过比较不同尺度下(1/2T0、1/4T0、1/8T0)与插值法和线性平滑法进行其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的比较来衡量修复精度, 如表 1所示。
表 1 图像质量衡量精度表 Table 1 Image Quality Measurement Accuracy Table |
![]() |
由表 1、图 3可以得出本文方法得到的影像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值和目视效果均强于其他两种方法。因为不同尺度下修复的效果存在差别, 所以利用这一特性, 针对待修复影像的特点, 选择最佳尺度。通常采用的插值法、扩散法和基于整体的修复方法, 会造成严重的模糊。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对遥感影像的修复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
![]() |
图 3 3种方法的结果比较 Figure 3 Result of Three Methods |
综上所述, 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驱动下的遥感影像修复方法, 其修复精度高于常用的修复方法, 其灵活多变的尺度与自适应性, 无尺寸限制的输入影像是其显著的特点, 实现了遥感影像修复的自动化。
3 结束语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驱动下的遥感影像修复, 构建高斯金字塔实现多尺度变换后进行FNEA算法分割来提高效率, 利用卷积层之间的激活函数值来寻找最佳匹配像素, 最后通过全卷积神经网络反向传播对缺失像素进行填充, 其自动学习遥感影像特征、可选择性的尺度, 使得该算法更加灵活。在修复遥感影像的领域内,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 |
陈仁喜, 李鑫慧. GIS辅助数据下的影像缺失信息恢复[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 33(5): 461-464. |
[2] |
胡炜, 刘永学, 李满春, 等. 基于局部相关分析法的ETM+影像修复方法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27(5): 29-32. |
[3] |
吴传庆, 赵永超, 童庆禧, 等. 基于光谱信息的遥感图像空间域自适应滤波[J]. 遥感学报, 2004, 8(1): 51-55. DOI:10.11834/jrs.20040108 |
[4] |
张继尧. 基于结构和纹理的遥感图像修复技术[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
[5] |
朱长明, 沈占锋, 骆剑承, 等. 基于MODIS数据的Landsat-7 SLC-off影像修复方法研究[J]. 测绘学报, 2010, 39(3): 251-256. |
[6] |
李乐, 宋维静, 陈腊娇, 等. 遥感数据的高斯金字塔尺度上推方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 19(5): 682-691. |
[7] |
赵孟银, 郑小慎, 刘文静. 基于相似像元替换的遥感影像厚云去除方法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6, 33(11): 3 509-3 512. |
[8] |
闫青. 基于预测算法的快速多尺度金字塔时空特征点计算算法研究[D]. 青岛: 青岛科技大学, 2016
|
[9] |
Shen H, Li X, Cheng Q, et al. Missing Information Reconstruction of Remote Sensing Data:A TechnicaL Review[J]. IEEE Geoscience & Remote Sensing Magazine, 2015, 3(3): 6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