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 | ![]() |
2.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3.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2.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3.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我国于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一方面表明了中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取得里程碑的突破;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与世界先进教育接轨,高校的专业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坚持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课程是实现毕业要求的基本单元,它能否有效支持相应毕业要求的达成,是衡量课程体系是否满足认证标准的重要依据。《数字地形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数字测图的基本技能。本文就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数字地形测量学》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作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设计等进行探索[1, 2]。
1 问卷调查与翻转式教学在课程开始之前设计以下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征求学生对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设计的问卷题主要为了了解学生对AutoCAD掌握的程度、对教学形式(理论教学和课堂实验)的建议,是否愿意主动承担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讲授,对考试方式、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有什么建议等。
为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教学中,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课程开始之际,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由学生自己申请进行讲解。学生按照选择内容和教学次序走上讲台,他们事先都非常认真地进行准备,精心制作了PPT, 在讲解过程中还不时回答其他同学提问,有效地实现互动。每一位同学讲完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一方面肯定好的方面;另一方面对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准备,自己对课程的内容就非常熟悉,另外可以提高他们的PPT制作能力、表达能力、演讲能力等,这样的形式贯穿于整个数字地形测量学的课程中[3, 4]。
2 考试改革根据《数字地形测量学》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作用,设计考题,然后综合学生的课程作业、实验成绩、笔试成绩评定出其最后成绩。以下为《数字地形测量学》对相关毕业要求达成支撑点的考题设计。
1) 对工程知识的考核。《数字地形测量学》对工程知识为强支撑,权重为0.10,具体内容为:能够应用数学理论与知识进行坐标计算、坐标旋转、地形图绘制等工作。
设计的考题为:某小组在测图综合实验时,布设了控制点A、B,A、B的独立坐标为:A1(368.786 m, 296.668 m),B1(687.765 m, 465.258 m),用独立坐标将地形图测完后,通过联测得到A、B在城市坐标系中的坐标为:A2(5 152.685 m, 2 486.569 m)、B2(5 465.220 m, 2 666.825 m), 如何将测好的地形图转换到城市坐标系之中(试以A为基点计算出平移和旋转参数),以考核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坐标转换的计算能力[5]。
2) 对问题分析的考核。《数字地形测量学》对问题分析为强支撑,权重为0.25,具体内容为: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数字地形测量学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设计的考题为:图 1为某组布设的二级导线与图根导线示意图,AB、CD为附合导线的已知边,支1、支2为附合导线上的支导线点。问:(1)该导线需要观测几个水平角、几条导线边(包括支导线)?(2)请把需观测的水平角和导线边标于图中(要求观测左角)。(3)已知αAB=11°45′00″,αCD=83°00′00″,则该附合导线的∑β理为多少?(4)若二级导线的测角中误差mβ=±8″,则附合导线的fβ容为多少、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应为多少?(5)已知B点的坐标为(687.765 m, 465.258 m),现测得∠AB1=50°35′18″右角), 距离SB1=254.356 m,试计算点1的坐标。以考核学生分析等级导线与图根导线的布设、精度与限差、坐标计算等方面的能力[6]。
![]() |
图 1 某组布设的二级导线与图根导线示意图 Fig.1 Layout of Secondary Traverse Control and Mapping Control Measurement by a Team |
3) 对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考核。《数字地形测量学》对设计/开发解决方案为强支撑,权重为0.25,具体内容为:能够设计测绘小地区数字地形图的具体方案,并能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设计的考题为:某城市规划区需要测绘1 km2 1:500数字地形图(规划区为正方形)。(1)试设计用电子全站仪实测法进行数字测图的具体方案(写出整个项目的主要步骤);(2)若测图的图幅为50 cm×50 cm,那么总共需要测绘多少幅1:500数字地形图?(3)测区内有一四边形地块,其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为:A(686.381, 1 135.182)、B(615.711, 1 308.548)、C(828.325, 1 256.036)、D(825.946, 1 111.681),单位为m,试计算该地块的面积。以考核学生设计数字地形图测图方案的能力,并通过计算图幅数和地块面积估算测图的工作量[7]。
4) 对研究的考核。《数字地形测量学》对研究为强支撑,权重为0.20,其具体内容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数字地形测量学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设计的考题为:根据已知导线点M、N,在地面放样设计点P的平面位置。已知点M、N和设计点P的坐标如下:M(658.256 m,843.438 m)、N(916.787 m,838.765 m)、P(785.869 m,1 158.956 m)。(1)计算在测站M,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数据;(2)简述测设P点的过程;(3)若要求P点的测设误差不超过±16 mm,试设计出一种测设方案。以考核学生根据精度要求设计放样方案的能力[8]。
5) 对使用现代工具的考核。《数字地形测量学》对使用现代工具为强支撑,权重为0.20,其具体内容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先进的测绘仪器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针对数字地形测量学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3 结束语课程教学能否坚持OBE的教学理念,即以学习效果为导向,是保障工程教育得以实施、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建立课程教学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确定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针对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考核的方式、内容与评分标准,有效证明课程目标的达成。按照工程教育毕业要求标准,把课程整体教学目标细化为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目标,明确了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与“学得如何”。以学生切实掌握数字地形测量学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提供保障[8]。
[1] |
宁津生, 王正涛. 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测绘科学技术新进展[J]. 测绘科学, 2010, 35(5): 5-10. |
[2] |
刘春, 程效军. 注重能力培养的"测量学"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 2010(1): 105-108. DOI:10.3969/j.issn.1006-9372.2010.01.026 |
[3] |
周克宁, 罗朝盛, 康敏. 植入"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体系改革探[J]. 中国大学教学, 2016, 18(10): 51-54. DOI:10.3969/j.issn.1005-0450.2016.10.010 |
[4] |
周华, 姜少杰, 康剑梁, 等. 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31): 250-251. |
[5] |
程效军, 刘春, 吴杭彬. 数字地形测量学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4): 1-6. DOI:10.3969/j.issn.1009-0479.2018.04.001 |
[6] |
潘正风, 程效军, 成枢, 等. 数字地形测量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
|
[7] |
顾孝烈, 鲍峰, 程效军. 测量学(第五版)[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6.
|
[8] |
冯甜甜, 程效军. "卓越计划"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 38(1): 27-29. DOI:10.3969/j.issn.1672-5867.2015.0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