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 |
2. 青海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810000
2. Key Laboratory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Qinghai Province, Xining 810000, China
地图是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作品,往往以科学性、艺术性两大概念性质来定义地图设计。李政道认为科学和艺术是同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它们具有相同的特点,创造力即它们共同的基础,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地图是来源于绘画艺术的科学作品[1]。随着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加深以及对地图作用的要求提高,地图绘制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从绘画艺术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具有严密的数学基础、独特的语言系统和需要专业技术手段的科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性在地图中消失。在呈开放势态的现代地图学中,美学领域的相关知识逐渐渗入地图学,地图的艺术性仍然是现代产品综合质量要求的一部分。
地图艺术性的提高通过地图艺术化设计来实现[2]。早期地图编制过程中,Christophe[3]应用名画艺术规则来思考色彩在地图设计中的用途;Jenny等[4]扫描优秀手绘作品中的地形纹理并进行重新组合,将重新组合的纹理应用于为远足和滑雪设计的数字全景地图中;萧沁等[5]对古地图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明清朝代彩绘地图的艺术特征,对中国古地图文化资源设计变换途径进行了探讨。波普艺术追求雅俗共赏,极具感染力,它可以接纳万事万物,融合生活中的各种事物[6]。本文对波普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从视觉符号、表现手法等方面梳理波普艺术风格的艺术特征,并将波普艺术风格融入地图的视觉艺术设计,绘制波普艺术风格地图作品。
1 波普艺术与地图设计 1.1 波普艺术概述波普艺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主要来源于商业美术形式。波普艺术大胆而夸张,融合了多种风格,追求新奇的形式,并且强调设计的原创性,往往用鲜艳的颜色来强调独特的外观。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安迪·沃霍尔和罗伊·利希滕斯坦。安迪·沃霍尔擅长通过重复、放大、组合等方式重新展示生活中的广告、招贴画,尝试完全消除艺术创作中的手工操作观念[7],其作品制作方式都是丝网制版印刷技术,图形形象能够重复很多次,作品画面具有一种独特的呆板感;罗伊·利希滕斯坦作品模仿通俗流行的连环画,采用大量平涂的色块、深色画面边框[8],通过研究现代主义艺术大师的作品来寻求最大限度传播艺术的途径。
1.2 波普艺术风格的视觉符号特性1)线条和班戴点。线条和班戴点是波普艺术风格独特的标志性符号,在许多波普艺术风格作品中作为关键元素出现。在波普艺术风格的作品中常用粗黑线条来勾勒轮廓,线条明确且硬朗,大胆而又简洁;班戴点是根据效果、颜色和所需的光学感觉,设置不同间距的圆点,甚至将圆点重叠组合成为不同的颜色。
2)名人形象图案。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名人形象图案逐渐被用于波普艺术作品中。作品中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被重复排列成行,使用复制的手法增强人物头部的形象,并配以浮夸的色彩,呈现出独特的波普风格。
3)色彩、字母和涂鸦。波普艺术风格作品的色彩都非常明亮大胆,华丽夸张的色彩使整幅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却又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字母、涂鸦等简洁、直观的图形语言元素,是易于处理的低门槛的艺术创作形式,使得波普作品成为一种流行而有趣的风格。
1.3 波普艺术的表现手法1)挪用。波普艺术将生活中存在的事物直接挪用,展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视觉图像。但是波普艺术的挪用并不是对现有事物的呆板应用,而是对现有事物的再创造[9],对色彩和纹理进行变换,使现有事物具有新鲜感。
2)重复。例如,安迪·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Campbell’s Soup Cans)通过丝网制版印刷技术印制出来,以连续重复的形式来呈现罐头形象,目的是取代原罐头。虽然看起来简单又无聊,但是显示出一种讽刺的感觉,代表了现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内在的某种淡漠、空虚、疏远的感情。
3)拼贴。波普艺术在创作方式上基本舍弃了绘画性问题,艺术家添加适合甚至不适合的图像到作品中进行叠加、上色,图像素材来源一般是杂志、漫画、广告等。拼贴可以快速完成非现实的重组和观念的瞬间呈现,是一种巧妙的混合艺术,对20世纪后的艺术创作形式、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1.4 波普艺术对地图制图的启示波普艺术接受一切,它能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融合在一起,不仅渗透到了绘画与视觉传达领域,在空间设计领域也迅速发展。Christophe[3]曾指出,只要选择的颜色不会干扰地图读者的感知或造成误解,海图的颜色不一定会根据地图制图者的意图而为蓝色。所以自然就会思考到,波普艺术是否能应用到地图制图设计中。采用波普艺术风格的高对比度色彩颠覆传统的视觉呈现方式,大胆的配色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地图的视觉冲击力,并迅速吸引读图者的注意力。强烈的色彩对比还创造出一种撞色搭配,能够迎合读图者独特的个性审美心理。并且,对于地图制图者来说,易于识别、多为高饱和度的波普风格色彩能够轻易上手操作。
由视觉符号,班戴点通过演绎和设计所得到的不同颜色、不同尺寸和不同组合方式的效果,可以用于渲染大面积区域,在创建视觉颜色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柔化其他颜色明亮的区域,并且可以展示出浮雕感和颗粒效果,这样的纹理效果使地图图面更加生动。波普艺术通常强调图形的形状美和轮廓美,非常重视对轮廓线条的处理,在地图设计中,轮廓线条粗细、浓淡和轻重的变化,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节奏。
2 波普艺术风格色彩的应用 2.1 波普艺术风格地图找到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波普艺术风格图像作为参考,使读图者在面对具有多种鲜明互补色配色的地图时,能够正确识别波普艺术风格。本文选择的是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如图 1所示。根据地图用图目的,地图制图者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或增加地图要素之间的视觉对比,来营造不同的整体印象或感觉,使得波普艺术地图更具可读性。
![]() |
图 1 安迪·沃霍尔绘制的《玛丽莲·梦露》 Fig.1 Marilyn Monroe by Andy Warhol |
波普艺术风格的代表性图像证明,明亮的色彩和互补的色彩对比是波普艺术两个相关的视觉特征,根据《玛丽莲·梦露》的互补色对比来改变地图色彩的色相和明度,使得每幅地图都能与《玛丽莲·梦露》有相似的视觉效果。如图 2所示,在制作对应地图时保留了互补对比、色彩比例、排列方式。
![]() |
图 2 《玛丽莲·梦露》配色在深圳市南山区地图中的应用 Fig.2 Application of the Color Matching of Marilyn Monroe in map of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
在相同对比度的情况下,人眼在观察颜色时往往会首先感觉到它对应的互补色,而色轮上彼此靠近的两种颜色并置时,对比刺激将得到增强,从而使得视觉效果非常鲜明。如图 1左下角的玛丽莲·梦露肖像呈现出蓝橙色的互补对比,在图 2左下角地图中,能够感受到陆地部分得到了增强,因此互补色对比有助于在地形图上突出显示数据。
2.2 地理数据对波普艺术地图效果的影响针对波普风格艺术效果对不同种类的地理数据集的影响,分别在街区图、镇域图、交通图 3类地图中应用波普艺术风格。
1)街区图。街区图灵感来源为Greg Guillemin创作的《迈阿密梦》(Miami Dream),它以极其简约的技巧和浓厚的幽默感重塑了波普艺术的风格,所使用的地理数据为深圳市坪山街道区域。如图 3所示,整体图幅为蓝色调,水体非常规地采用了纯白色来填充,正红色道路突出了坪山街道的整个交通脉络以及居委会的划分,建筑物是形成街道的主要部分,使用灰蓝色使得整个图面协调。
![]() |
图 3 街区图 Fig.3 Block Map |
2)镇域图。镇域图参考的是安迪·沃霍尔的《美元符号》(Dollar Sign),地图数据为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区域。如图 4所示,该镇域图大胆采用红绿对比,能够较好地反映东风镇域内居民地到耕地由西北向东南过渡,土地肥沃且面积数量大,东凤镇村民建房选址喜靠河涌,所以临河区域建筑密集的特征;水域用的是浅紫色,能够与陆地的红棕色形成较强对比。
![]() |
图 4 镇域图 Fig.4 Town Area Map |
3)交通图。交通图使用的数据为深圳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域,参考的波普艺术作品为安迪·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如图 5所示,交通图的海域线使用比普通海域线更粗的深蓝色线条描绘,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范围内的陆地分别使用橙色和粉色表示。作为交通图主体的道路使用的是黑白主调,白色将橙色的明亮稍稍柔化,黑色可以带来波普艺术风格的丝网印刷效果,与粗海岸线轮廓配合既可以为地图赋予卡通风格,又可以凸显平衡的海洋土地对比,配合白色粗体的道路注记,能够提高可读性。
![]() |
图 5 交通图 Fig.5 Traffic Map |
2.3 波普艺术在专题地图设计中的应用
波普艺术风格的地图直接使用分级统计图表法会使地图风格难以协调,甚至可能破坏波普艺术风格,所以考虑用班戴点来传达定量信息。图 6中,两张地图展示的数据均为2018年末深圳市各区常住人口。由图 6(a)可知,太大或太突出的班戴点会影响地图的效果可读性。为了能够有更加明显的层次性和区分度,需要进一步尝试改变班戴点纹理的间距及放置位置。图 6(b)中班戴点之间适当留白,可以改变班戴点传达的视觉效果。
![]() |
图 6 深圳市各区常住人口专题图 Fig.6 Thematic Maps of Permanent Population in Each District of Shenzhen |
3 结束语
本文在艺术领域中寻找灵感来源增强地图的表现力和美学特征,以丰富多彩、明亮、极富表现力的波普艺术为切入点,梳理其发展历程,系统地概述了波普艺术的风格特征及表现手法;并且进行实践,将波普艺术风格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探讨波普艺术风格色彩符号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尝试在地图艺术设计过程中逐步找到增强美感的方法,证明波普艺术风格在提高地图表现力方面的可行性,为地图制作者进行地图艺术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1] |
俞连笙. 地图的艺术美和科学美[J]. 地图, 1990(2): 1-5. |
[2] |
凌善金. 地图注记的艺术化设计研究[J]. 测绘地理信息, 2014, 39(2): 9-12. |
[3] |
Christophe S. Creative Colours Specification Based on Knowledge(COLorLEGend System)[J]. The Carto‐ graphic Journal, 2011, 48(2): 138-145. |
[4] |
Jenny H, Jenny B. Challenges in Adapting ExampleBased Texture Synthesis for Panoramic Map Creation: A Case Study[J].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 mation Science, 2013, 40(4): 297-304. DOI:10.1080/15230406.2013.795001 |
[5] |
萧沁, 封倩. 明清彩绘地图的艺术特征及设计转化[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2(5): 121-127. |
[6] |
蔡颖君, 万本瑶. 波普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0): 56-57. |
[7] |
东石. 解读二十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J]. 艺术生活, 2007(6): 33. |
[8] |
刘宇, 刘虹. 图像的背后: 罗伊·利希滕斯坦波普艺术及影响[J]. 美术, 2014(2): 129-133. |
[9] |
刘梦. 对波普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关系的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4): 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