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管理与入库更新一体化 | ![]() |
随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使得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管理和入库更新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EPS(encapsulated postscript)地理信息工作站基于信息化全新架构,综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技术与GIS技术,以数据库管理为核心[1],集成数据采集、数据编辑、数据监理、跨平台数据转换、数据管理和数据更新入库等功能[2],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融为一体,实现了GIS数据生产与建库的一体化,从数据生产源头支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管理的信息化变革[3]。
本文以EPS2012地理信息工作站为平台,依托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一体化生产管理与入库更新工作,实现了数据生产管理与入库更新的一体化、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现势数据与历史数据的一体化[4],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动态更新入库。
《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建库标准》规定了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数学基础、分类标准、编码规则、图层设置、要素符号化表达规则等内容。涵盖内容包括:①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数字化测绘中,除管线设施以外的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附属设施、交通、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7大类数据。②房产要素数据:面向房产管理专业特点和拓扑分析要求的房屋点要素类、房屋线要素类、房屋界线要素类等数据。③房产项目要素数据:面向产权产籍管理的房屋幢、层、单元、功能区、分摊区、房屋基本单元(户)等6类要素数据。
《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建库标准》的编码原则是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6位编码的基础上,扩充要素细类码和几何类型标识码,采用8位十进制数字码标识。在完成要素编码的基础上,制定《要素分类代码与地图表达符号对照表》,用以规范各类要素的符号化规则。
1 数据生产管理与入库更新一体化技术流程1) 源数据分析。依据《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建库标准》,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管理与入库更新工作,主要是进行济南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和房产要素数据的生产管理和入库更新工作。其中,济南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生产入库工作主要指济南市地理空间框架历史(GDB格式)数据和修补测(DWG格式)数据到EDB数据的转换、整理、入库和动态更新工作。
2) 技术流程。在深入研究EPS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基于EPS提供的MDT工程模板技术、符号描述语言和VBScript脚本程序等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5],设计了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管理与入库更新工作的技术流程,如图 1所示。
![]() |
图 1 数据生产管理与入库更新一体化技术流程 Fig.1 Integrated Technical Process for Data Production and Database Update |
2 关键技术实现 2.1 定制生产模板
EPS通过开放的模板控制技术,将数据生产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用模板封装地理信息数据标准[6],规模化强制生产成果的标准化[7]。依据《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建库标准》进行济南市1:500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模板JNFC_500.mdt的定制。
1) 通过UserLayerTB(用户层表),进行数据层码定义,设置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图层属性、显示顺序及相关点、线、面要素类的内联属性表。
2) 通过FeatureCodeTB_500(编码特征属性表),将《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建库标准》中的要素分类代码(客户编码)与EPS编码进行逐一匹配,并设置要素的实体类型、所属图层、几何类型、颜色、线宽等属性。
3) 通过SymbolScriptTB_500(符号描述表),对地物要素进行符号化规则定义,并通过Code(编码)字段与FeatureCodeTB_500表进行关联。
4) 通过NoteTemplateTB_500(注记分类定义表),对注记的字体、大小、颜色、所属图层等进行定义,设置EPS注记与标准中注记数据的转换参数。
5) 通过用户扩展属性表,对各图层各要素类对应属性表依据标准进行属性字段的定义。
2.2 制作地图符号库EPS提供了丰富的地图符号制作工具和开放的二次开发接口,采用“骨架线+基本属性+动态符号化”表示方法进行要素符号定制[8]。利用EPS提供的符号描述语言结合“地物编码属性设置与符号编辑”功能,通过对系统提供的基本符号进行组合、缩放、位移、编辑、嵌套子码等,制作了完善的符合《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建库标准》的符号库,获取全要素符号样图,并将EDB格式的全要素数据转换成MDB格式,导入数据库中进行了SDE数据库要素图层的创建。
2.3 EPS调入方案设置通过调入方案的设置,实现ArcGIS的GDB数据和CASS的DWG数据依据《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建库标准》调入到EPS平台中,以实现在EPS平台上进行数据的生产整理工作。
1) 定制调入模板。调入模板是将调入数据的GDB编码、DWG编码与EPS编码创建一一对应关系,并设置要素所属图层、符号等属性,完成对照表FeatureCodeTB_mdbin和FeatureCodeTB_cassin的创建。
2) 制作调入脚本。通过制作调入脚本,设置数据转换参数和图层对照关系,执行数据导入将GDB和DWG格式的数据以EDB格式调入到EPS中。
2.4 数据整理1) 丢失地物添加。将GDB、DWG格式的数据调入EPS后,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查漏补缺工作,将数据调入过程中丢失的要素补充到数据库中。具体操作中,通过调入外部数据的方式,将原始GDB数据和DWG数据以工作底图形式添加到EPS操作界面,通过待整理数据与底图数据的对比分析,将丢失的地物通过要素分类代码矢量化方法进行添加。
2) 未对照地物归层。分析待整理数据情况,对存储在DEFAULT层中的未对照地物进行正确的归层处理。查看DEFAULT层中0点、1线、2面等未编码对象的几何形状和相关信息,确定其编码和归属,通过数据调入分类器,进行换码操作,实现所有要素的正确归层处理,如图 2所示。
![]() |
图 2 未对照地物归层 Fig.2 Place the Unmatched Features to the Right Layer |
3) 自动交互处理。通过VBScript脚本编码技术,进行数据批量整理功能的定制,如房屋拓扑构面处理、控制点合并、围墙调整方向宽度、房屋注记合并、房屋属性提取等,运行脚本即可实现相关要素的自动批量处理。
4) 手动分图层数据整理。为力求图面合理清晰[8],同时保证要素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对无法运用脚本程序进行批量处理的要素,还需分图层进行数据整理,主要内容包括:①要素构面:在选择集状态下将鼠标十字丝放置在需要构面的要素内,通过快捷键Shift+G,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构面要素对应的分类代码,完成要素的构面;②断线连接:选择断线对应的分类代码,通过快捷键F拾取断线两端点完成断线连接;③重复地物删除:通过选择过滤功能和导航功能,删除重复地物;④有向地物符号修改:对台阶、棚房、围墙等有向地物要素进行反向或重新绘制;⑤要素属性编辑:在属性窗口中进行属性添加、编辑或通过VBScript编码方法实现,如图 3所示。
![]() |
图 3 VBScript编码实现要素属性编辑 Fig.3 VBScript Encoding for Implementation of Feature Attributes Edition |
2.5 增量更新入库
EPS数据库采用基于时态的增量更新技术,自动维护时间信息,可实现现势数据与任意时刻历史数据的同步浏览与对比分析。并通过权限管理,实现数据下载、上传、冲突检测、更新入库等,同时允许离线状态下的多个更新业务的相互独立进行[8]。
在进行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入库时,是通过EPS的SDE更新管理模块进行实现。首先根据作业范围划定更新区域,上传更新区域范围线,下载当前更新区域库数据,供外业修补测,对修补测完成后的数据,经数据检查无误后,执行冲突检测与更新入库操作,完成数据的更新入库工作。
3 结束语济南市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由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的有益转变,一体化的生产管理和入库更新机制,克服了传统“CAD图库+GIS库”图库两体化模式的弊端,统一了作业标准,简化了工艺流程,全面解决了数据生产管理与入库更新的一体化、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现势数据与历史数据的一体化等技术难题,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成果数据库的现势性和完整性,实现了房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既能看又能管,真正满足了智慧房管、智慧社区和应急保障等领域的数据服务需求。
[1] |
王东旭. EPS地理信息工作站基础平台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J]. 北京测绘, 2014(2): 128-133. DOI:10.3969/j.issn.1007-3000.2014.02.034 |
[2] |
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模板控制技术[R].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 2012
|
[3] |
陈育新. 泉州市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测绘地理信息, 2014, 39(6): 74-76. |
[4] |
孙大龙, 张艳华. 基于EPS脚本语言二次开发CAD注记转换为GIS属性[J]. 城市勘测, 2013(1): 98-99. DOI:10.3969/j.issn.1672-8262.2013.01.024 |
[5] |
徐开明, 朱凤敏. 简谈信息化测绘的业务体系建设[J]. 测绘地理信息, 2012, 37(5): 16-19. |
[6] |
胡志超, 张鸿儒. 基于EPS2008测绘建库一体化的地图符号库设计[J]. 城市勘测, 2013(6): 54-58. DOI:10.3969/j.issn.1672-8262.2013.06.017 |
[7] |
薛阿亮. DGN到EPS数据的格式转换及实现[J]. 测绘通报, 2013(S1): 244-245. |
[8] |
戴劲松, 文学东.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研究[J]. 城市勘测, 2009(2): 36-39. DOI:10.3969/j.issn.1672-8262.2009.0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