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董彦会, 蒋家诺, 陈力, 刘婕妤, 张奕, 蔡珊, 陈子玥, 王若琳, 张依航, 宋逸, 马军.
- Dong Yanhui, Jiang Jianuo, Chen Li, Liu Jieyu, Zhang Yi, Cai Shan, Chen Ziyue, Wang Ruolin, Zhang Yihang, Song Yi, Ma Jun
- 中国13~18岁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对超重/肥胖与心理困扰关联的修饰作用研究
- Research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mediated by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aged 13-18 years physical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 44(10): 1558-1566
-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3, 44(10): 1558-1566
- http://dx.doi.org/10.3760/cma.j.cn112338-20230512-00295
-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23-05-12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WHO统计,全球约14%的儿童青少年患有精神障碍,并且呈上升趋势[1]。近年来,国内调查也发现,儿童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约为5%~30%[2]。这不仅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危害,也会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已有研究显示,超重/肥胖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或加重,如抑郁、焦虑等[3]。近年来,全球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WHO的数据,1975年以来,世界肥胖人数已增长近3倍,2016年,全球有超过3.4亿名5~19岁儿童青少年患有超重/肥胖[4]。而在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率也在不断上升。最新数据显示,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检出率由1985年的1.2%增长至2019年的23.4%,增长了18.1倍[5]。研究表明,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出现自尊心低下、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6]。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有研究表明,肥胖和情绪问题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即肥胖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同时情绪问题也可能加剧肥胖[7]。
目前,有关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还不充分,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在这方面,体育锻炼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有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的情绪状态,减轻他们的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8]。体育锻炼可能对减轻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所带来的心理困扰和危害具有一定作用。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往往面临着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肥胖状态会导致儿童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和自卑等情绪问题的出现。肥胖儿童青少年也更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歧视和排挤,导致社交困难和自我孤立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9]。本研究采用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旨在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心理困扰的流行状况及其两者关联,同时探索体育锻炼在两者关联中的作用,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治和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该调研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具体方法见文献[10]。本研究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包括西藏自治区)儿童青少年进行分析,考虑到心理困扰调查量表在高年龄段有更高的有效性,最终纳入了13~18岁的初/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样本量为95 280名。
2. 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均完成了身体测量,包括身高和体重,在问卷调查中完成心理困扰调查量表和体育锻炼时间,并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调研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复核工作手册》统一对各地的调查测量进行质量控制,测量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由全国、省、市、县多级监督人员对调研过程进行督导检查。该项目采用点校集中体检的方式收集资料,所有体检人员需完成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按照统一的标准操作流程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体格测量数据。每日体格检查的数据需要经过专门检测人员的检查,确认数据无缺、无误、无疑后方可提交。在每日检测过程中,以随机的方式按照3%的比例抽取复测对象进行复测,以检验检测误差。对于误差较大的测量员需重新测量当日学生的数据。体格检查仪器均通过计量部门认证,每次使用之前均进行了校正。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后由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逻辑核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3. 研究指标和评判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基于全国统一的标准进行体重和身高的检测,并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BMI。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判定学生超重、肥胖情况,将BMI≥同性别、年龄组BMI的P85定义为超重,将BMI≥同性别、年龄组BMI的P95定义为肥胖[11]。同时,参照文献[12],计算每个学生的BMI,再按照WHO标准参照人群各年龄男女生的身高和BMI的x、s计算各个学生性别和年龄别的身高和BMI Z评分(BMIZ)。
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对初/高中生的心理困扰程度进行判定,要求受试者填写与正常情绪波动相关的精神和身体症状方面的10个条目的状况:“你是否经常无缘无故地感觉到疲累”“你是否经常感到紧张”“你是否经常紧张得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使你平静下来”“你是否经常感到无助”“你是否经常感到休息不好且很不安”“你是否经常感到坐立不安”“你是否经常感到沮丧”“你是否经常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你是否经常感到任何事情都不能激起你的兴趣”“你是否经常感到没有什么价值”。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点计分(几乎没有=1,偶尔=2,有些时候=3,大部分时间=4,所有时间=5),而后将10个条目的得分进行求和,总分范围在10~50,分值越高说明心理困扰程度越严重。K10总分≤19、20~、25~、≥30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重度心理困扰[13],将中、重度心理困扰合称高心理困扰,将无心理困扰或轻度心理困扰定义为低心理困扰[14-15]。本研究中,K10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9,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57,共提取1个特征值,解释总方差的68.834%,各条目因子负荷为0.612~0.757。
问卷调查由检测队人员在现场会同班主任共同组织学生填写。本研究涉及的学生体育锻炼通过问卷对初/高中生进行收集,问卷中通过将一周时间分为上学日和周末,分别在上学日和周末中询问每周有几天做体育锻炼,平均每日体育锻炼的时间,通过将两个时间段进行汇总,从而计算每周平均每日体育锻炼的时间,并进一步分为平均每日体育锻炼时间 < 1 h和≥1 h两组。通过问卷收集,获取研究中所涉及的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地级市的区域生产总值、人均年总收入、人均食物消费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区域社会福利指数共5项指标,在每个省内将各地级市的社会经济水平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为3段,每段内随机抽取1个地级市,分别定义为选择高、中、低片区),根据出生日期和检测时间计算学生的具体年龄,并以整数年龄纳入研究。城乡信息,以所居住地区城乡属性为依据进行划分调查。
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22.0和Stata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平均每日体育锻炼< 1 h和≥1 h两组中的分类变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两组中的连续性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在不同BMI分组中,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不同体育锻炼时间分组之间的心理困扰K10评分差异。通过将BMIZ基于性别进行百分位分布计算,等比例划分为10个百分位组,以10个BMIZ百分位分组为自变量,以 < P10分组为参照,并以高心理困扰为因变量,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BMIZ与心理困扰K10评分的关系,同时,以BMI为自变量,其中BMI正常为参照,以高心理困扰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不同BMI分组与高心理困扰的关系,模型调整年龄、性别、城乡、省份变量,并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和男女生中进行亚组分析。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1. 基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95 280名13~18岁儿童青少年,其中男女生分别为47 877名(50.2%)和47 403名(49.8%),13~15岁和16~18岁的初、高中生分别为50 113名(52.6%)和45 167名(47.4%)。研究人群有50.5%来自于城市地区,有49.5%来自乡村地区。研究对象整体的心理困扰K10评分为22.9±8.9,高心理困扰率为37.6%,BMI和BMIZ分别为21.04±0.01和0.02±0.01,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5%和7.6%。儿童青少年平均每日体育锻炼的时间≥1 h的比例为17.1%,13~15岁和16~18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每日体育锻炼时间≥1 h的比例分别为19.4%和14.7%,男女生分别为19.2%和15.1%,城、乡地区分别为18.0%和16.3%,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片区分别为17.8%、18.4%和15.1%。每日体育锻炼时间 < 1 h和≥1 h群体的高心理困扰率分别为38.8%和31.4%。见表 1。
2. 儿童青少年BMIZ与高心理困扰的关联:以BMIZ < P10组的人群为参照,P60~、P70~、P80~、> P90组人群高心理困扰概率增加,其OR值(95%CI)分别为1.08(1.02~1.14)、1.09(1.02~1.14)、1.10(1.03~1.16)、1.16(1.09~1.23)。儿童青少年BMIZ与高心理困扰正相关的关联关系仅在每日体育锻炼< 1 h的人群中呈现显著结果,尤其是在BMIZ百分位分组P60~组开始至 > P90组,两者的OR值逐渐增加,而在每日体育锻炼≥1 h的儿童青少年中未显示有统计学关联的结果。见表 2。
3. 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BMI分组与心理困扰的调节作用:超重组、肥胖组中的心理困扰K10评分的平均水平均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且在不同的BMI分组中,每日体育锻炼时间 < 1 h的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困扰K10评分均高于体育锻炼≥1 h的群体,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男女生呈现相同的结果。且在肥胖分组中两者的心理困扰K10评分差异最大。BMIZ和体育锻炼之间对心理困扰K10评分具有显著交互作用,交互β=0.133(P=0.041),该交互效应仅在男生中存在统计学意义,交互β=0.213(P=0.010)。见表 3。
总体上,以BMI正常为参照,超重和肥胖均与儿童青少年高心理困扰呈正相关,肥胖更为明显,而消瘦与其呈负相关(表 4)。BMI正常组青少年的高心理困扰率为37.6%,而消瘦组为37.0%,OR值为0.93(95%CI:0.89~0.98),超重和肥胖组青少年高心理困扰率分别为38.2%和38.7%,其OR值分别为1.06(95%CI:1.02~1.10)和1.12(95%CI:1.07~1.18)。在平均每日体育锻炼时间 < 1 h的儿童青少年中,BMI正常、消瘦、超重、肥胖组高心理困扰率分别为38.8%、38.1%、39.5%和40.1%,以正常组为参照,消瘦、超重和肥胖组总高心理困扰的OR值分别为0.93(95%CI:0.88~0.98)、1.05(95%CI:1.01~1.10)和1.13(95%CI:1.07~1.19),在平均每日体育锻炼时间≥1 h的群体中BMI与高心理困扰之间无统计学关联。此类结果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片区和不同性别人群之间呈现类似的结果,但在平均每日体育锻炼时间 <1 h的儿童青少年中更为明显,不同BMI分组中,经济发展水平低片区儿童青少年高心理困扰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片区儿童青少年高心理困扰率较低。
讨论本研究采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心理困扰的关系,并探索了每日体育锻炼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同时面临着超重/肥胖和高心理困扰的问题,同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高心理困扰存在正相关,但这类正相关关系可能被较高水平的体育锻炼所抵消,从而致使较低水平体育锻炼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肥胖时可能存在更高风险的高心理困扰问题,这类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以及女生中可能更为明显。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心理困扰问题的关系,并阐明体育锻炼在其中的影响,强化了进一步关注体育锻炼在减轻儿童青少年肥胖带来的心理困扰和危害方面的作用,从而在制定干预措施时,更好地指导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防控和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儿童青少年肥胖与心理困扰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与各种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探讨了这两个问题的关联性,但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国内有关儿童青少年肥胖与心理困扰之间关系,特别是在阐明体育锻炼在两者之间联系方面的作用。既往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心理困扰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一项针对11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Meta分析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是导致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生率升高的风险因素之一[16]。与此同时,来自于全球32项研究汇总的Meta分析也发现,超重/肥胖对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认为自己超重/肥胖[17]。另有研究发现,家庭沟通和功能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此外,儿童青少年身体形象满意度通过自尊和抑郁间接影响心理健康[18]。虽然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心理困扰之间的关联,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目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两个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而对于这种关联性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了解不够深入。其次,多数研究集中在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与心理困扰之间的关联还需要更多研究。最后,当前的研究大多是横向研究,缺乏长期追踪和干预研究,难以确定肥胖与心理困扰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本研究将进一步加深对儿童青少年肥胖与心理困扰之间关系的理解,明确这两个问题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影响因素。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干预方式,可以在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和心理困扰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研究已经明确了体育锻炼对于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的有效性[19]。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体育锻炼对于降低儿童青少年心理困扰的有效性[20]。本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可能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带来的心理困扰,其中潜在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既往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降低心理困扰的机制可能包括改善自我形象、增加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以及降低应激反应[21]。在实践中,增加体育锻炼可以减少儿童青少年肥胖导致的心理困扰问题。一方面,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提高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身体活动来降低肥胖率,从而降低心理困扰的风险。另一方面,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社交交往、提高自尊心等方式,增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适应能力,减轻心理困扰。相反,缺乏体育锻炼可能加大儿童青少年肥胖导致的心理困扰的问题。既往研究发现,缺乏体育锻炼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出现肥胖相关的身体形象不满、自我价值感降低等心理问题,同时,缺乏体育锻炼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22]。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明晰体育锻炼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带来的心理困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探究更多关于体育锻炼在干预儿童青少年肥胖和心理健康问题共病方面的实质性研究证据。
随着儿童青少年肥胖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加剧,政府逐渐推出一系列有关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促进方面的政策和文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建立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倡导全民健身,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23]。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其他的政策和文件,例如,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了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的措施,如开展儿童青少年学校健康促进行动、推广校园体育文化、鼓励儿童青少年参与各类体育比赛等[24]。此外,2008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5],2014年教育部修订的《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26],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27],均对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身心健康方面进行了规定和指导。同时首次推出了1 076所学校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明确动态监测、研判与干预学生心理和营养发育等健康状况作为全国健康学校建设目标任务之一[28]。这些政策和文件的出台,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政府、家庭、学校等各方应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肥胖防控和身心健康促进工作,推动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性难题,我国同样也不例外,肥胖和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扩展延伸至大中小学生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加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病共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本研究采用大样本的全国儿童青少年健康调查,发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可能增加高心理困扰的风险,并且此类关系可能被儿童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行为加强,被较高水平的体育锻炼所抵消,虽然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未能在因果论证方面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支持,但结合既往文献也可进一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阐述体育锻炼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流行病学证据。同时,本研究纳入的协变量信息有限,仍需要进一步纳入多种信息进行综合调整和分析,如饮食、生命早期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信息。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制定以学校和家庭为基础的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防控肥胖和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政策实施提供了重要基础。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董彦会、宋逸、马军:论文撰写、项目设计与经费支持;蒋家诺、陈力、刘婕妤、张奕: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蔡珊、陈子玥、王若琳、张依航:数据审核、资料收集与核查、论文框架与整理
[1]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EB/OL]. [2023-05-11].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mental-health.
|
[2] |
傅小兰, 张侃, 陈雪峰, 等.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Fu XL, Zhang K, Chen XF, et al. Report on National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in China (2017-2018)[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9. |
[3] |
邓贞志, 刘峥. 儿童肥胖与心理健康关联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 34(1): 21-25. DOI:10.3969/j.issn.1673-5293.2023.01.005 Deng ZZ, Liu Z.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obesity and mental health[J]. Chin J Woman Child Health Res, 2023, 34(1): 21-25. DOI:10.3969/j.issn.1673-5293.2023.01.005 |
[4]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besity and overweight[EB/OL]. [2021-06-09].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
[5] |
董彦会, 陈力, 刘婕妤, 等. 1985-2019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及预测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3, 57(4): 461-469. DOI:10.3760/cma.j.cn112150-20220906-00881 Dong YH. Chen L, Liu JY, et al. Epidemiology and prediction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7-18 years in China from 1985 to 2019[J]. Chin J Prev Med, 2023, 57(4): 461-469. DOI:10.3760/cma.j.cn112150-20220906-00881 |
[6] |
Öz B, Kıvrak AC. Evaluation of depression, anxiety symptoms, emotion regu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elf-esteem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obesity[J]. Arch Pédiatr, 2023, 30(4): 226-231. DOI:10.1016/j.arcped.2023.02.003 |
[7] |
Puder JJ, Munsch S.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childhood obesity[J]. Int J Obes, 2010, 34(Suppl 2): S37-43. DOI:10.1038/ijo.2010.238 |
[8] |
Belcher BR, Zink J, Azad A, et al. The roles of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fitness in promoting resilience during adolescence: effects on mental well-being and brain development[J]. Biol Psychiatry Cogn Neurosci Neuroimaging, 2021, 6(2): 225-237. DOI:10.1016/j.bpsc.2020.08.005 |
[9] |
van Vuuren CL, Wachter GG, Veenstra R,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overweight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adolescents,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victimization[J]. BMC Public Health, 2019, 19(1): 612. DOI:10.1186/s12889-019-6832-z |
[10] |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2019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Chinese Student Physique and Health Research Group. Report on the physical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of Chinese school students in 2019[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22. |
[11] |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2): 97-102. DOI:10.3760/j.issn:0254-6450.2004.02.003 Group of China Obesity Task Force. Body mass index reference norm for screening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Chin J Epidemiol, 2004, 25(2): 97-102. DOI:10.3760/j.issn:0254-6450.2004.02.003 |
[12] |
Kuczmarski RJ, Ogden CL, Guo SS, et al. 2000 CDC growth charts for the United States: methods and development[J]. Vital Health Stat 11, 2002(246): 1-190. |
[13] |
Gray NS, O'Connor C, Knowles J, et al. The influenc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mental well-being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mpact upon a single country[J]. Front Psychiatry, 2020, 11: 594115. DOI:10.3389/fpsyt.2020.594115 |
[14] |
Huang JP, Xia W, Sun CH, et 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its correlates in Chinese adolescents[J].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09, 43(7): 674-681. DOI:10.1080/00048670902970817 |
[15] |
Hoare E, Milton K, Foster C, et al.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Internet use among community-based Australian adolesc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 2017, 17(1): 365. DOI:10.1186/s12889-017-4272-1 |
[16] |
Wang SM, Sun Q, Zhai LL,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among overweight/obese and non-overweight/non-obese children/adolescents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9, 16(3): 340. DOI:10.3390/ijerph16030340 |
[17] |
Haynes A, Kersbergen I, Sutin A, et al. Does perceived overweight increase risk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uicidality beyond objective weight sta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lin Psychol Rev, 2019, 73: 101753. DOI:10.1016/j.cpr.2019.101753 |
[18] |
KavehFarsani Z, Kelishadi R, Beshlideh K. Study of the effect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and func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body image,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obese girl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Ment Health, 2020, 14: 39. DOI:10.1186/s13034-020-00345-3 |
[19] |
Salam RA, Padhani ZA, Das JK, et al. Effects of lifestyle modification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and manage child and adolescent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Nutrients, 2020, 12(8): 2208. DOI:10.3390/nu12082208 |
[20] |
Rodriguez-Ayllon M, Cadenas-Sánchez C, Estévez-López F, et al.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 in the mental health of preschooler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ports Med, 2019, 49(9): 1383-1410. DOI:10.1007/s40279-019-01099-5 |
[21] |
Kandola A, Ashdown-Franks G, Hendrikse J,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pression: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antidepressant mechanisms of physical activity[J].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9, 107: 525-539. DOI:10.1016/j.neubiorev.2019.09.040 |
[22] |
钱青文, 孙莹, 王彩红, 等. 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对心理认知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12): 1479-1481.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2.12.027 Qian QW, Sun Y, Wang CH, et al. Impact of aerobic exercises and sedentary behaviors on psychology and cognition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Bengbu, Anhui province[J]. Chin J Sch Health, 2012, 33(12): 1479-1481.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2.12.027 |
[23]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2016-10-25)[2023-05-12]. https://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
[2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 (2016-06-15)[2023-05-12].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6/23/content_5084564.htm.
|
[2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08-12-01)[2023-05-12]. https://www.gov.cn/zwgk/2008-12/26/content_1188650.htm.
|
[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EB/OL]. (2014-07-07)[2023-05-12]. 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938/moe_792/s3273/201407/t20140708_171692.html?eqid=ec44e3d0001800c1000000056427759f.
|
[2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EB/OL]. (2023-05-11)[2023-05-12]. http://wap.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305/t20230511_1059224.html?eqid=ea9acb560000abab00000006647804de.
|
[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的公示[EB/OL]. (2023-05-08)[2023-05-12]. 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5/A17/202305/t20230508_1058770.html?eqid=d47c2b3300015d8d00000006645c8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