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 Vol. 39 Issue (12): 1660-1660   PDF    
http://dx.doi.org/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8.12.023
中华医学会主办。
0

文章信息

吴寰宇, 林声, 吴凡.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 39(12): 1660-1660
http://dx.doi.org/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8.12.02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8-10-15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
吴寰宇1 , 林声1 , 吴凡2     
1. 200336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200125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发传染病以空前的速度被发现,至今已超过40种。全球每年死亡人口中约1/4死于传染病,在非洲这一比例高达60%以上。据统计,1951年全世界仅有约700万国际乘客,而到2016年则增到约38亿。全球范围人员大规模跨区域流动使原来仅限于局部的传染病迅速传播与蔓延,不但会引发社会恐慌,甚至会导致经济衰退和政治动荡。无论是新出现的急性传染病,还是已控制又再次流行的传染病,其防治研究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工作中的重点和热点。WHO在《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

疾病全球化趋势迫切需要构建全球统一行动和紧密协调合作的工作框架,以有效应对包括传染病在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为此,美国国家医学院在2015年成立“未来全球健康风险框架(Global Health Risk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GHRF)委员会”,以应对近年来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出血热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及其他潜在的新发传染病的大规模暴发。GHRF旨在制定适用于全球各国的建议方案,以识别和减少传染病流行对全球人口带来的威胁,其成员包括17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经济财务、政策管治、科技研发、卫生系统和社会科学等方面专家,获得诸多基金会和组织的支持,具有国际性、独立性、循证性、权威性。

《全球安全被忽视的领域——有效应对传染病危机的工作框架》一书是GHRF的学术结晶。该书在全面梳理传染病对人类生命和福祉威胁的基础上,从制度、政策和财政等多维度对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系统,直至最终构建全球健康安全体系进行了阐述。该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论述加大防备传染病大流行投入的原因。每次传染病大流行如同一场极具毁灭性的战争,造成大规模死亡的同时,还造成如同全球金融危机一般毁灭性的经济冲击。因此GHRF建议每年拨出约45亿美元,为消除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响应的传染病提供必要的投资,减少对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造成的潜在风险。

其次,讨论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坚实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是抵御潜在传染病大流行暴发的第一道防线。有效的公共卫生系统既需要监测系统、实验室网络和临床能力,也强调社区参与以及与社区的沟通。鉴于公共卫生部门在卫生系统中普遍被忽视,因此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应该是卫生安全的重中之重。

再次,倡议加强全球协作与能力建设。在加强国家层面第一道防线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协作和能力建设。一个国家在疫情暴发识别、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薄弱不仅危及本国居民,也会危及其他国家。传染病大流行没有国界,健康安全是全球的共同利益而非零和博弈,因此需要全球携手共同行动。

从次,加快抵御传染病的研发工作。全方位协调推进医疗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包括疫苗、治疗方法、诊断工具、个人防护用品和仪器设备)对应对传染病威胁十分重要。GHRF提议WHO作为发起者建立传染病大流行相关产品开发委员会,以动员、优化、分配和监督与具有大流行可能性的传染病相关研发资源,配套制定更强有力的研发战略。

最后,阐述建设全球健康安全框架的必要步骤。埃博拉危机提醒我们在如何保护人类免受传染病威胁的相关方面都存在不足:疾病监测能力薄弱,暴发预警不及时,卫生系统摧毁后社区失去信任,WHO响应缓慢且缺乏能力和资源,国际响应耗时长且协作性差。同时在诊断、治疗、疫苗、防护设施方面以及在物流、沟通和管理方面都存在差距和不足,亟需建立一个更强大、更灵活的对抗传染病威胁的全球框架。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公共卫生系统在防控和应对传染病方面仍存在传染病发病风险大,经费投入不足,研发应用不足,传染病跨境挑战严峻,健康安全框架亟待建立等问题。我国显然不能对健康风险和传染病全球化掉以轻心,如何在充分利用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的健康安全框架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

《全球安全被忽视的领域——有效应对传染病危机的工作框架》一书强调了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际合作和协调能力以及科研创新应用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完善我国的传染病和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实现卫生外交、提升国际形象和扩大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相信,如果现在做好准备,在下次传染病大流行来临时,我们能更有效应对,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