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翟晶, 牛瑾, 宋丽军, 梅静远, 肖民扬, 罗红兵, 马艳玲, 张建梅, 李文华, 杨庆伟, 贾曼红.
- Zhai Jing, Niu Jin, Song Lijun, Mei Jingyuan, Xiao Minyang, Luo Hongbing, Ma Yanling, Zhang Jianmei, Li Wenhua, Yang Qingwei, Jia Manhong.
- 云南省部分县(市)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高危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 Prevalence of high risk behaviors in HIV infected persons aged ≥50 years in selected counties of Yunnan province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3): 371-374
-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6, 37(3): 371-374
- http://dx.doi.org/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6.03.016
-
文章历史
- 投稿日期: 2015-09-23
2. 650022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所;
3. 654300 建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661000 个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661100 蒙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AIDS/STD Department, Yun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unming 650022, China;
3. Jianshui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Jianshui 654300, China;
4. Gejiu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ejiu 661000, China;
5. Mengzi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engzi 661100, China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HIV感染者也逐渐呈现老龄化趋势[1]。≥50岁中老年HIV感染者群体由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干预困难等特点,导致该群体在感染HIV后高危行为时有发生。近年来,红河州中老年报告病例在云南省表现较为显著,为了解≥50岁HIV感染者艾滋病高危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课题组在云南省红河州,选择疫情最重、报告≥50岁病例较多的3个县(市)开展现况调查。
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查询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筛选出检测发现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红河州个旧市、建水县、蒙自市报告的、确证HIV抗体阳性时年龄≥50岁、现存活可随访到的HIV感染者。于2015年6月开始调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县抽取15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共450名调查对象,其中包括70对阳性夫妻,92.9%的调查对象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全部调查对象中,89.3%的调查对象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
2.研究方法:参考《云南省老年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指南》的老年人调查问卷,补充家庭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在当地CDC感染者随访责任人的配合下,征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生活经济来源、性行为、吸毒行为、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等。
3.质量控制:因本次调查对象人员信息和调查内容均较为隐私,由调查对象较为熟悉信任的随访责任人对调查对象进行动员,同时由随访责任人作为调查员。双阳家庭者完成问卷调查后,核实双方所提供信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及时重新询问调查对象核实信息,直至双方所提供信息一致,确保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
4.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 3.2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数据的整理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行为学指标采用 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当单因素分析P<0.05时,则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检验标准α=0.05。
结 果1.基本人口学特征:共调查≥50岁HIV感染者450人,男女之比为2.28 ∶ 1,平均年龄(61.16±7.63)岁;已婚者占65.8%(296/450),其次为离异或丧偶(28.7%);居住地以农村为主,占68.7%(309/450);文化程度均较低,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占58.9%(265/450);月均收入普遍较低,无月收入高于4 000元者;主要生活来源为子女供给和低保。
2.艾滋病相关行为:婚内性行为:296名有配偶的调查对象中,41.2%(122/296)在最近1年内曾发生过婚内性行为,城镇感染者婚内性行为比例(30.6%)低于农村感染者(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6,P=0.005);与配偶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6.4%,男性安全套使用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81,P=0.002),单阳家庭安全套使用率(84.2%)高于双阳家庭(50.8%),见表 1。
商业性行为:313名男性调查对象中,8.9%(28/313)在最近1年有商业性行为,城镇男性感染者商业性行为比例高于农村;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17.9%(5/28);137名女性调查对象中,2.9%(4/137)曾有过商业性服务行为;0.7%(1/137)的女性感染者在最近1年继续有商业性服务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100%。见表 1。
临时性行为:7.1%(32/450)的感染者最近1年有临时性行为(非商业的婚外性行为),城镇感染者临时性行为比例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17,P=0.000);临时性行为者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18.7%(6/32)。见表 1。
吸毒行为:5.1%(23/450)的感染者曾有过吸毒行为;4.0%(18/450)的感染者最近半年有吸毒行为,男性高于女性,5.6%(1/18)的感染者最近半年有共用针具行为。见表 1。
同性性行为:313名男性感染者中未报告最近1年男男同性性行为。
3.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1)非婚性行为发生影响因素分析:①将最近1年发生非婚性行为作为因变量(是=1,否=0),性别、年龄、民族、婚姻、文化程度、居住地、月均收入、家庭/社会支持(指接受过家庭/社会的经济支持/身体照顾/心理支持)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向前法筛选变量,当单因素分析P<0.05时,则纳入多因素分析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50~59岁、城镇感染者、收入较高、缺乏家庭/社会支持为感染者发生非婚性行为的危险因素。见表 2。
(2)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将最近1年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作为因变量(1=坚持使用,0=不坚持使用),性别、年龄、民族、婚姻、文化程度、居住地、月均收入、家庭/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向前法筛选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时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村感染者、收入较高、缺乏家庭/社会支持是不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见表 3。
讨 论中老年人是特殊、易被忽视的群体,经常被公众、研究者和决策者忽略[2]。但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中老年人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开始受到关注[3]。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均寿命延长,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较好。而中老年人的性需求又容易被大众和家庭忽视,且该群体性行为时缺乏使用安全套的意识,易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4]。
本次调查显示,≥50岁HIV感染者艾滋病高危行为主要是无保护的异性性行为,吸毒行为和同性性行为相对较少。中老年HIV感染者的商业性行为(8.9%)和临时性行为(7.1%)比例较高,高于2012年许艳等[5]在江西、广西、四川等地的调查结果(商业性行为4.5%;临时性行为4.1%),坚持使用安全套率的比例(商业性行为17.9%、临时性行为18.7%)低于其他地区(40.0%、30.0%)。其他调查发现老年男性感染者由于性需求得不到满足,促使其通过找小姐、婚外性行为(包括临时性行为)等解决生理需要[6]。本次调查结果发现58.8%的感染者最近1年无婚内性行为,个案访谈时部分感染者自述配偶不愿意与其继续有性行为,这可能是感染者发生婚外性行为的因素之一。调查结果提示艾滋病高流行区≥50岁HIV感染者的后续阳性预防工作亟待加强,目前我国HIV感染者的管理要求偏重于身体体检和治疗等医学方面,阳性预防工作相对薄弱,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随访责任人咨询和阳性预防的能力,督促感染者履行法律义务,注意强调HIV重复感染的危害,针对中老年性功能的特点,指导其实施安全性行为。在工作中应特别关注50~59岁年龄段、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高的城镇男性感染者。由于中老年感染者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场所多为小旅社、出租屋等低档性服务场所[7],今后卫生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强与社区综合管理部门的合作,加大对低档暗娼场所行为干预的力度,减少HIV通过暗娼桥梁人群继续传播[8]。
本次调查发现,在有婚内性行为的感染者中,坚持使用安全套使用的比例较低,为66.4%。中老年单阳和双阳家庭感染者配偶间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84.2%、50.8%)均低于齐金蕾等[9]2010年在云南省普通HIV感染者单阳、双阳家庭间调查结果(90.5%、60.9%)。在个案访谈中发现,部分中老年双阳家庭感染者存在“双方都已感染,没必要用安全套”的错误认识,但由于中老年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易造成不同毒株间的交叉感染[10]以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11],从而影响生存质量和期望寿命。因此应关注中老年HIV双阳家庭重复感染问题,指导其实施安全性行为,避免重复感染。此外,在实施安全性行为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单阳家庭感染者的早期抗病毒治疗工作,减少配偶间HIV传播[1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缺乏家庭/社会支持是中老年感染者发生高危行为的危险因素,因此今后工作中应加强对感染者家属、社会大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积极倡导感染者家属参与对感染者的日常关怀,鼓励中老年人感染者参加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营造支持性社会环境,减少感染者的高危行为。本次研究尚存在不足,因本次调查仅选择红河州疫情较重的县/区,并不能代表云南省老年HIV感染者高危行为现状的总体水平。
利益冲突 无
[1] 周应育,黄道平,周权,等. 常德市≥50岁年龄组人群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与灰色系统G(1,1)模型对流行趋势的预测[J]. 实用预防医学,2013,20(9):1072-1074. DOI:10.3969/j.issn. 1006-3110.2013.09.016. Zhou YY,Huang DP,Zhou Q,et 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HIV/AIDS among people fifty years or older and prediction of its trend with G(1,1) grey model in Changde[J]. Pract Prev Med,2013,20(9):1072-1074. DOI:10.3969/j.issn.1006-3110.2013. 09.016. |
[2] 徐勤,吕繁,原野,等. 艾滋病对老年人的影响[J]. 人口研究,2005,29(3):70-77. DOI:10.3969/j.issn.1000-6087.2005.03. 016. Xu Q,Lv F,Yuan Y,et al. Impact of AIDs on the elderly people[J]. Popul Res,2005,29(3):70-77. DOI:10.3969/j.issn.1000-6087.2005.03.016. |
[3] 黑发欣,许艳,王璐,等. 6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报告病例较高地区的艾滋病流行因素调查[J]. 疾病监测,2011,26(11):879-881. DOI:10.3847/j.issn.1003-9961.2011.11.013. Hei FX,Xu Y,Wang L,et 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risk factors in area reporting high incidence of HIV/AIDS among old men aged ≥60 years[J]. Dis Surv,2011,26(11):879-881. DOI: 10.3847/j.issn.1003-9961.2011.11.013. |
[4] Kearney F,Moore AR,Donegan CF,et al. The ageing of HIV implications for geriatric medicine[J]. Age Ageing,2010,39(5):536-541. DOI:10.1093/ageing/afq083. |
[5] 许艳,黑发欣,惠珊,等. 中老年HIV/AIDS病人确诊前后高危行为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5):515-518. Xu Y,Hei FX,Hui S,et al. Comparison of high-risk behaviors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HIV/AIDS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diagnosis and the impact factors[J].Chin J AIDS STD,2011,17(5):515-518. |
[6] 李月宜,李幼丽,刘静,等. 郴州老年艾滋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4):429-430. DOI:369/j.issn.1006-3110.2014.04.014. Li YY,Li YL,Liu J,et 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V/AIDS in Chenzhoucity[J]. Pract Prev Med,2014,21(4):429-430. DOI:369/j.issn.1006-3110.2014.04.014. |
[7] 武培丽,王玉,冯献湘,等. ≥50岁嫖客不安全商业性行为的定性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10):745-747. Wu PL,Wang Y,Feng XX,et al. Qualitative study on unsafe commercial sexual behaviors among whoremasters aged 50 years and over[J]. Chin J AIDS STD,2014,20(10):745-747. |
[8] 董薇,周楚,王玉,等. 低档暗娼对女用安全套和暴露前预防用药的虚拟接受意愿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21(2):138-142. DOI:10.13419/j.cnki.aids.2015.02.15. Dong W,Zhou C,Wang Y,et al. The hypothetical willingness to use female condom and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among low-fee female sex workers[J]. Chin J AIDS STD,2015,21(2):138-142.DOI:10.13419/j.cnki.aids.2015.02.15. |
[9] 齐金蕾,罗红兵,马艳玲,等. 云南省家庭内配偶经性传播HIV影响因素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2):173-178.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2.02.010. Qi JL,Luo HB,Ma YL,et al.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HIV transmission in married spouse in Yunnan province[J]. Chin J Epidemiol,2012,33(2):173-178. 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2.02.010. |
[10] 杨绍基,任红. 传染病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121. Yang SJ,Ren H. Epidemiology[M]. 7th ed. Beijing:People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8:112-121. |
[11] Nguyen N,Holodniy M. HIV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J]. Clin Interv Aging,2008,3(3):453-472. |
[12] 刘勤勤,刘瑛,杨咏梅,等. 上海市普陀区老年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干预对策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9):755-758. Liu QQ,Liu Y,Yang YM,et al. The epidemic situation and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elderly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Putuo district,Shanghai city[J]. Chin J Dis Control Prev,2012,16(9):755-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