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张宁静, 张晓曙, 付鸿, 安靖, 陈瑛, 金娜, 张秉玲, 李慧. 2014.
- Zhang Ningjing, Zhang Xiaoshu, Fu Hong, An Jing, Chen Ying, Jin Na, Zhang Bingling, Li Hui. 2014.
- 甘肃省<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 Study on the risk factors of measles among the 8-month-olds and children ≥15 years of age in Gansu province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10): 1095-1098
-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4, 35(10): 1095-1098
- http://dx.doi.org/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4.10.004
-
文章历史
- 投稿日期:2014-6-4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在 “疫苗前时代”,我国95%以上的人群在5岁前就已 患过麻疹,主要发病人群是儿童;而“疫苗时代”,麻 疹发病人群向“两级”发展,易感者的判断也显得更 为复杂[1, 2]。甘肃省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麻疹疫苗 接种以来,随着疫苗广泛接种,尤其是近年来消除麻疹各项措施的落实,发病年龄特征发生了较为明显 的变化,全省<8月龄及部分地区≥15岁病例发病 构成明显增高。为了解甘肃省<8月龄儿童和≥15 岁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措 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12-2013年6月麻疹病例进 行调查分析。 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病例来自“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 系统”(麻疹专病系统)中报告的数据。麻疹病例依 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中的定义,将疑似麻疹病例 分为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以及排除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均为麻疹病例。采 用1∶ 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麻疹专病系统 中报告发病日期在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 日<8月龄和≥15岁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病例纳 入标准:①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②现住址在甘肃省 内;③经知情同意;④出疹前7~14d未接种过麻疹 成分疫苗。病例排除标准:①拒绝接受调查;②出疹 前7~14d接种过含麻疹成份疫苗;③病例现住址在 外省,无法完成现场调查。本次调查共收集116例, 其中<8月龄42例,≥15岁74例。
对照为与病例年龄相匹配、现住址为同村或同 社区个体。3名对照的调查在完成病例的入户调查 后同时进行,以病例住所为起点,随机选择一方向, 从最近的一户邻居开始寻找,选取符合条件的对照 并进行调查,若同一家庭有1名以上符合选择条件, 则选取年龄与病例最接近者作为对照。对照纳入 标准:①与病例年龄相匹配(<8月龄或≥15岁),其 中≥15岁对照与病例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②调查 前3个月内无发热伴出疹病史者;③经知情同意。 对照排除标准:①拒绝接受调查;②调查前3个月内 有发热伴出疹病史;③接受调查后2周内发病的实 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本次调查共收集348例对照, 其中<8月龄126例,≥15岁222例。
2. 调查方法:对病例和对照利用统一调查表,采 用入户面对面调查,根据专业知识筛选出影响麻疹 发病的可能因素。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医院暴 露史、疫苗接种史、患病史、发病前接触史、<8月龄 儿童胎次、父母亲患病史及接种史、父母亲受教育程 度等。
3. 质量控制:至少2名专业人员参与调查,调查 实施前对调查员培训并开展预调查。调查完成后当 场检查填写的信息,发现缺项及时补充。数据采用 双录入,进行一致性校验,剔除不符合入选对象及题 目漏答率>20%的调查表。
4. 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双录入和 数据校对,利用Excel2010及SPSS17.0软件进行数 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结 果
1. 发病概况:2012-2013年1-6月甘肃省麻 疹发病243例,实验室诊断226例(93.00%)。<8月 龄及≥15岁病例共153例(62.96%),其中<8月龄 62例(25.51%),≥15岁91例(37.45%)。243例中, 由市级综合医院报告185例(76.13%),县级综合医 院报告31例(12.76%),省级综合医院报告15例 (6.17%),专科医院报告8例(3.29%),乡镇级卫生院 报告4例(1.65%)。153例<8月龄及≥15岁病例中 150例(98.04%)有发热,152例(99.35%)有出疹,同 时具备发热出疹者148例(96.73%),69例有柯氏斑 (45.10%),145例有咳嗽(94.77%),123例有卡他症 状(80.39%),118例有结膜炎(77.12%),42例有关节 疼痛(27.45%),18例有淋巴结炎(11.76%)。同时有 发热出疹症状的148例中,发热当天和发热后1d出 疹 各12例(8.11%),发 热 后2~4d出 疹105例 (70.95%),17例(11.49%)发热后5~8d出疹。从发 热到出疹时间最短0d,最长8d,平均3.03d,中位数 3d。
2.发病危险的单因素分析:
(1)医院暴露:本文将病例在发病前7~21d、 对照在调查前1个月(与病例同时完成调查)到医 疗机构就诊、探视等均定义为有医院暴露史。结果 54.31%(63/116)的病例和21.62%(48/222)的对照 有医院暴露史,<8月龄及≥15岁病例的OR值及 95%CI分 别 为43.25(5.77~323.94)、7.89(3.98~ 15.65),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表 1、2)。有3例 (4.23%)从就诊到诊断,最多经历4家医院。
(2)疫苗接种史:因<8月龄儿童未到麻疹疫苗 初免年龄,故对≥15岁病例和对照进行疫苗接种情 况调查。6.76%的病例有疫苗接种史,16.22%的对 照有疫苗接种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30,95%CI:0.10~0.86)(表 2)。41例有接种史的 调查对象中,24例(58.54%)接种了1剂次,1例 (2.44%)接种了2剂次,16例(39.02%)种剂次不详。
(3)与发热出疹病例接触史:本文将病例在发病 前7~21d、对照在调查前7~21d,与麻疹或发热出 疹病例临时共处一室、共同居住、共同工作学习,或同室玩耍定义为有接触史。21.43%的<8月龄病例 及5.56%的对照有接触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32.04,95%CI:3.24~317.28);32.43%的≥15岁病例 及13.51%的对照有接触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4.46,95%CI:2.11~9.43)(表 1、2)。
(4)人口流动及其他因素:464例调查对象有 436例(93.97%)一直在现住址居住,28例(6.03%) 从其他地区搬至现住址;在现住址居住时间最短为 7d,最长>5年。是否一直在现住址居住,<8月龄 和≥15岁病例及其对照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发病前21d是否去过其他城市,<8月龄和≥15岁 病例及其对照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前 21d去过其他城市是麻疹发病的危 险因素,OR值及其95%CI分别为 25.08(3.16~198.90)和5.40(1.81~ 16.11)。对<8月龄儿童母亲接种 史和患病史、民族、看护者、胎次、父 母亲受教育程度及≥15岁调查对象 民族、教育程度调查,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表 1、2)。
3. 发病危险的多因素分析:在 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取α=0.05水 平,对<8月龄调查对象筛出3个危险因素(医院暴 露史、与发热出疹病例接触史、发病前是否去过其他 城市),对≥15岁调查对象筛出4个危险因素(医院 暴露史、与发热出疹病例接触史、疫苗接种史、发病 前是否去过其他城市),分别进一步进行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暴露史”是<8月龄儿童 发生麻疹的唯一危险因素,“医院暴露史”及“发病前 7~21d去过其他城市”是≥15岁人群发生麻疹的危 险因素(表 3)。
近年来甘肃省麻疹发病年龄分布出现小月龄儿童及成人麻疹发病构成明显增加的“两级增高”现 象。为此本研究对2012-2013年1-6月甘肃省<8 月龄儿童及≥15岁病例麻疹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调 查,结果显示“医院暴露史”是<8月龄儿童唯一的 危险因素,“医院暴露史”和“发病前7~21d去过其 他城市”是≥15岁人群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
调查发现,病例在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到确诊 最多经历4家医院,且集中就医趋势明显,大多数病 例由市、县级医院诊断上报。有研究表明,如果室内 通风不良,含麻疹病毒气溶胶可在空气中存留至少 1h,就诊时感染麻疹的风险要高于流行性感冒和肺 结核[3, 4]。麻疹病例在出疹前(前驱期)即有传染性, 而此时往往还未确诊[5]。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就诊 空间不足,部分还无独立的传染科[6],如未落实发热 病例预检分诊制度,加大了麻疹病毒的传播,尤其对 于无免疫史的小月龄儿童更易感染麻疹。
本次调查“母亲患病史和接种史”对于<8月龄 儿童发病无意义,与其他调查结果不一致[7],可能与 大部分儿童家长不清楚是否患过麻疹以及是否接种 过疫苗有关。有研究显示[8],儿童在6月龄前主要依 靠母亲胎传抗体的保护,而在“疫苗时代”,母亲抗体 主要来自疫苗接种,抗体滴度及其持久性均不高,母 传抗体水平较低,至婴儿6月龄时,其抗体滴度已降 至保护水平以下,易感染麻疹病毒。接种疫苗是预 防麻疹的有效手段[9]。此次调查中≥15岁对照组有 麻疹类疫苗接种史的比例高于病例组;而有接种史 的对照中,大部分只接种1剂次,表明接种1剂次已 经可以产生很好的保护效果。
一般认为人口流动是影响麻疹发病的危险因 素[10]。此次调查对人口流动因素设计了2个调查信 息,其中“是否一直在现住址居住”无意义,“发病(调 查)前7~21d去过其他城市”是≥15岁人群麻疹发 病的危险因素;而<8月龄儿童中,病例组在发病前 去过其他城市的比例远高于对照组。表明在麻疹高 发季节,局部麻疹暴发疫情时,流动人口或发病前有 其他城市暴露史的病例,其传染源的意义不容忽视。
[1] Wu T. Measles susceptible people[J]. Chin J Vacc Immun,2003,9(1):59-61.(in Chinese)吴霆. 麻疹易感者[J]. 中国计划免疫,2003,9(1):59-61. |
[2] Yu WZ,Shui TJ,Li L,et al. Analysis o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ge distribution of measles in China during 2004-2006[J]. Chin J Vacc Immun,2006,12(5):337-341.(in Chinese)余文周,税铁军,李黎,等. 全国2004-2006 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337-341. |
[3] Botelho-Nevers E,Gautret P,Biellik R,et al. 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measles:an updated review[J]. Vaccine,2012,30(27):3996-4001. |
[4] Beggs C,Shepherd SJ,Kerr KG. Potential for airborne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n in the waiting areas of healthcare premises:stochastic analysis using a Monte Carlo model[J]. BMC Infect Dis,2010,10:247. |
[5] Wang JY,Zhao YJ,Di J,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asles in adult and infant[J]. Med Philos: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Forum Edition,2010,31(9):19-27.(in Chinese)王静艳,赵亚娟,狄佳,等. 成人和婴儿麻疹临床特点和治疗[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9):19-27. |
[6] Fan 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of epidemic measles in medical units at all levels:a prevalence survey[J]. Chin J Nosocomiol,2009,19(2):168-169.(in Chinese)樊玲. 各级医疗单位麻疹医院感染控制现况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68-169. |
[7] Ma ZC,Zhou XT,Wu TS,et al. Epidemiolog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measles for children under 7 years old in Baoan district,Shenzhen city[J]. J Trop Med,2011,11(2):208-211. (in Chinese)马智超,周小涛,吴泰顺,等. 深圳市宝安区0~7 岁麻疹流行病学多因素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2):208-211. |
[8] Liu DL,Sun MP,Hou WJ,et al. Risk analysis for measles cases under 2 years old children in Beijing[J]. Chin J Vacc Immun,2007,13(5):437-439.(in Chinese)刘东磊,孙美平,侯文俊,等. 北京市≤2 岁麻疹病例发病危险因素研究[J]. 中国计划免疫,2007,13(5):437-439. |
[9] Ze WY. Plan Immunology[M]. 2 ed. Beijing:People's Health Publishing House,2000:377-378.(in Chinese)迮文远. 计划免疫学[M]. 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77-378. |
[10] Chen EF,He HQ,Li Q,et al. Case-control study on epidemiology factors of measl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2008[J]. Chin J Vacc Immun,2010,16(1):11-14.(in Chinese)陈恩富,何寒青,李倩,等. 浙江省2008 年麻疹流行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1):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