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一种新型三相四桥臂控制策略
罗耀华 , 赵旺彬
哈尔滨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要: 针对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带不平衡和非线性负载的各种控制策略,文中对逆变器在有源阻尼和重复控制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简化控制器提出了一种用有源阻尼代替电流环和陷波器的控制策略,能有效节约微控制器的资源,减轻电源重量。第四桥臂调制方式采用类似SVPWM调制,不需要进行解耦。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所构建的逆变器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三相四桥臂     有源阻尼     重复控制     比例谐振     电压前馈    
A new three-phase four-leg control strategy
LUO Yaohua, ZHAO Wangbin
College of Automatio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In regard to the three-phase four-leg inverter with unbalanced load and non-linear control strategy, this paper studied the inverter control strategy under the active damping and repetitive control, proposed active damping control instead of current loop and notch filter, which simplified the controller and reduced the weight of the power supply. The fourth leg needs modulation, which is similar to SVPWM and no decouple is needed. A Simulink model was built for three-phase four-leg inverters, then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verified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Key words: three-phase four-leg     active damping     repetition control     PR     feed forward voltage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在传统三桥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桥臂,通过增加一个桥臂来直接控制中性点电压并且产生中性点电流流入负载,这就增加了一个自由度,使得三相四桥臂逆变电源可以产生3个独立的电压,从而使其有能力在不平衡负载下维持三相电压的对称输出。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具有电路形式简单、体积小、电压利用率高等突出优点。传统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常采用的控制策略主要有:第1种方法是在dq0坐标系下用比例积分控制,dq之间存在耦合,需要解耦,因为负序分量的存在,需要用对称分量法才能控制负序分量,这样就会造成控制器数量多,微控制器计算时间紧张,而且三相四桥臂带的是不平衡负载,三相电流不平衡,在dq0坐标下控制,会影响电流环的控制效果[1-3]。第2种方法是在αβ0坐标系下用PR或PI控制,该方法优点是αβ0之间没有耦合,相互之间可以独立控制,但是三相电流也是不平衡电流,在αβ0坐标下,电流环控制效果不好,而且相比abc静止坐标下,带宽也不能达到很大[4-5]。第3种方法是在abc坐标系下,采用三次谐波注入的方法,三相可以独立控制,但是第四桥臂中性电感的耦合没有考虑,实际中需要解耦,解耦会增加控制器的负担,解耦的好坏会影响控制系统性能[6-9]。文献[10]提出了一种基于载波的调制方式,计算简单、便于实际操作,可以提高电压利用率,减少输出电压谐波,而且第四桥臂不需要解耦运算,文中采用这种调制方式。

实际生活中的用电设备大多是非线性负载,产生的谐波含量较大。为了抑制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文中采用了重复控制器 (repetitive control,RP)。重复控制器的陷波器用于消除谐振峰值,但是同时它也会让重复控制对谐振峰值周围很大一部分频率的谐波增益减小,导致重复控制对一些谐波没有控制效果,导致系统电压的谐波有所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采用了有源阻尼代替陷波器的方法,这样就可以省去陷波器,同时,为了尽量简化控制器,用有源阻尼代替电流环。

1 abc坐标系下三相四桥臂模型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主电路如图 1L1L3为滤波电感;C1C3为滤波电容;L4是中线电感,第4桥臂的中点和3个电容连接;Z为负载。当带不平衡或者非线性负载时,第4桥臂可以为零序电流的流动提供路径,可以保证三相输出电压的平衡,中线电感可以滤除中线电流的高频分量,根据文献[11],选择中线电感的大小为滤波电感的一半,可以满足体积和滤波的要求。

图 1 三相四桥臂主电路图

Vj(j=1、2、3、4) 是2个桥臂之间的电压;ij(j=ABCN) 是电感上的电流;VAVBVC是三相输出电压。由图 1可以得到

根据式 (1) 可以看出中线电感和前三桥臂在abc坐标系下是耦合的,为了不解耦、减少运算,文中采用类似SVPWM的调制方式,根据文献[10]可得式 (2),第四桥臂电感的电压v4调制方式可以由式 (2) 算出,其中vmax是三相输出电压中最大值,同理,vmin是三相输出电压中最小值。

2 三相四桥臂的控制策略 2.1 准比例谐振控制

因为在abc坐标系下控制效果最好,我们采用图 2的控制方式。电感的等效电阻非常小,所以文中分析时忽略了电感的电阻,以A相的控制来说明,其他两相也是一样的,电压单环控制框图见图 3,其中:GV是电压环的传递函数;k为有源阻尼;kpwm是逆变桥的比例系数。

图 2 三相四桥臂控制
图 3 A相电压单环控制框图

因为PI控制交流有稳态误差和相位差,所以采用准比例谐振控制电压环,关于PR控制的形式,我们采用式 (3) 的形式。文献[12]对其进行了说明,其中kp是比例系数;kr是谐振系数;ζ是阻尼系数,ω0为基波角频率。准比例谐振在离散时,基波频率的谐振点位置特别容易偏移,而且离散后系统容易不稳定。为了保证谐振点位置的不变,离散后对基波频率有很大的增益,文献[13]对几种离散方式进行了对比。表 1是几种离散方式的表达式,其中T为采样周期,因为双线性变换法运算简便,而且离散后和离散前的增益及谐振点都一致,因此选用双线性变换离散比例谐振控制器,离散效果比较好,其中PR的比例系数kp取10,谐振系数kr取6 000,阻尼系数ζ取0.01,式 (4) 是离散后的比例谐振。

表 1 比例谐振不同的离散方式
离散类型 离散表达式
零阶保持器
向前差分法
向后差分法
双线性变换法
零极点匹配法
脉冲响应不变法

2.2 重复控制器

为了控制逆变器带非线性负载时的谐波含量,需要加入额外的谐波控制,对谐波控制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第1种就是重复控制,第2种是负载电流前馈,即减少电源内阻,使外界的负载扰动对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文献[14-15]提出了另一种方法,但是效果不如重复控制效果好。因此文中决定采用重复控制,补偿器S(z) 见式 (5),补偿器是重复控制器中很重要的部分,它对重复控制器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有效消除系统的谐波,重复控制器输出的校正量的幅值和相位都必须准确,如果相位补偿的不对,重复控制增益kr就会很小,稍微增大kr,系统就会震荡,所以相位补偿尤其要注意,超前环节的选取决定了相位补偿的程度。二阶低通滤波器f(z) 见式 (6),主要是对滤除高频干扰,增强系统的抗扰动能力,f(z) 的转折频率选择955 Hz,采用零阶保持器离散,采样周期为10 kHz,每个基波周期采样的点数N取200,低通滤波器Q(z) 选择为0.9,重复控制增益kr选择为0.25,超前5个采样周期,k1选择为5。

图 4 重复控制器
2.3 基于有源阻尼控制的分析

因为逆变器空载时阻尼较小,系统容易产生震荡,而且为了省去陷波器,因此采用了有源阻尼来消除LC滤波器的的谐振峰值,

为了简化控制器设计,采用有源阻尼代替电流环。电流环的作用是对电压环的增益进行放大,当电流环的采样来自电感电流时,在发生负载短路时,可以有效的进行保护,有电流环时,系统的动态性能也会很好,文献[5]证明了采用有源阻尼代替电流环的可行性。图 3中先忽略重复控制 (RP) 和电压前馈,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阻抗Z和闭环电压增益G

由式 (7) 可以看出,当有源阻尼k变大时,系统的输出阻抗也会变大,系统应对负载扰动能力减弱,当带非线性负载时,谐波压降会变大,输出电压畸变会更严重。由式 (8) 可以看出随着有源阻尼的变大,系统的闭环电压增益会逐渐变小,为了让逆变器对负载有良好的抗扰动能力,并且电压增益足够大,虚拟电阻取值不可以过大。

图 5 空载下不同阻尼比的伯德图

现在分析一下带非线性负载时,重复控制器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图 6是双闭环的控制框图,其中的电流环变换了一下位置,其中Gi是电流环的传递函数。

图 6 双闭环控制框图

图 6可以得到

图 3可以得到

当逆变器带非线性负载时,负载电流中奇次谐波含量特别多,电感电流中含有大量谐波,会给双环控制中带来大量谐波,从式 (11) 中可以看出重复控制器输出与采样电流做差,然后乘以电流环增益。而式 (12) 中可以看出,电感电流放大了k/kpwm倍,然后重复控制器与放大后的电感电流做差,可见重复控制器的效果明显弱化了,所以我们需要对重复控制器也放大k/kpwm倍。涉及重复控制的文献都会说明放大倍数kr在0~1之间,可见在有源阻尼和重复控制结合的控制器中,最后还要有一个k/kpwm的放大倍数,这样才能对电感电流的谐波进行控制。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见式 (13)。

由式 (13) 可以看出,当系统空载的时候,电感电流iL会比较小,电压偏差经过重复控制输出后,与电感电流做差,会减弱有源阻尼消除谐振峰值的作用,甚至会大于电感电流,电感电流的负反馈作用被抵消,导致系统空载震荡,因此既要重复控制充分抑制输出电压谐波,又要有源阻尼充当电流环和陷波器的作用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需要在空载或轻载时不加重复控制。

由式 (13) 可以推算出,负载电流小于多少值时,加上重复控制会震荡。我们来计算出这个电感电流,图 3中先忽略重复控制 (RP),可以得到电压闭环增益见图 7。重复控制器增益见图 8

图 7 电压闭环伯德图
图 8 重复控制伯德图

图 7可以得到在基波频率50 Hz时,闭环电压的放大倍数为-0.054 dB,可以得到输出电压的稳态误差值。LC谐振峰值是在频率为1 130 Hz时。在图 7中可以看出,在900 Hz时重复控制增益较大,并且距离谐振频率点1 130 Hz也较近,因此选择重复控制在900 Hz时的放大倍数作为空载或轻载增益,由伯德图可得2.33 dB,给定电压峰值是311,根据式 (14),可以得到空载或轻载时经过重复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峰值为4.1,因此,只要电感电流峰值大于4.1 A时,再加上重复控制器,系统就可以保证稳定。

2.4 电压前馈控制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电感电流峰值要大于4.1 A,才可以保证加上重复控制时,系统不会产生震荡。为了减小系统震荡的临界值,可以加上电压前馈控制,增大闭环电压增益,也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这里选择参考电压前馈值增益kv为9.7,使电压前馈增益占到系统数字量的0.75,式 (15) 是增加电压前馈后,系统的闭环电压增益,由图 9可以看出加入参考电压前馈后,系统的电压闭环增益变大了。

图 9 前馈电压对比
3 仿真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采用SIMUINK进行仿真,搭建了5 kW三相四桥臂仿真平台,仿真参数参照表 2中数据,表 2是系统的参数。比例谐振和重复控制参数都已经在上面给出。图 10是三相空载输出电压。

图 10 三相空载输出电压
表 2 系统参数
参数 数值
开关频率/kHz 10
基波频率/Hz 50
滤波电感/mH 1
滤波电容/μF 20
电感等效电阻/Ω 0
直流侧电压/V 700

图 10中可以看出,空载时三相电压平衡,电压谐波也很小。图 11给出了没加重复控制时,三相电压的波形,其中A相和B相带非线性负载,C相空载,图 12给出了加上重复控制时,三相电压的波形。表 3中第2行给出了图 11对应的电压谐波,表 3中第3行给出了图 12对应的电压谐波。

图 11 三相未加重复控制输出电压
图 12 三相加入重复控制输出电压
表 3 输出电压谐波对比
%
A B C
8.42 8.45 8.38
2.29 2.52 2.44

表 3可以看出,加上重复控制之后,在带非线性负载时,三相输出电压谐波明显减小很多,证明利用有源阻尼代替陷波器的策略可行,系统带非线性负载的能力大大提高。

图 1314为相突加负载后电压波形和相突加负载后电流波形。由图 (13) 可以看出,A相在0.065 s时突加负载,B相在0.072 s时突加负载,C相在0.078 s时突加负载,由半载到满载,电压降落很小,并且在不到一个基波周期内,三相的输出电压就恢复了,可见系统的动态性能良好。由图 (14) 可以看出,突加负载后,三相电流的波形上升到额定电流大小。因此我们利用有源阻尼代替重复控制和陷波器的控制策略可行。

图 13 相突加负载后电压波形
图 14 相突加负载后电流波形
4 结论

1) 文中提出了带非线性负载的一种控制策略,外环采用准比例谐振控制,为了减少陷波器带来的部分谐波增加,同时减轻微控制器负担,选择有源阻尼功能代替电流环和陷波器,该系统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很好。

2) 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基于abc坐标系下的,不需要解耦;同时利用类似SVPWM的调制方式,电压利用率高,因为重复控制器的陷波器不用了,这样一个三相四桥臂可以少计算3个陷波器的时间,节约了微控制器的资源,虽然加入了电压前馈,只是加入了3个比例控制,而且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闭环电压增益都好了。

参考文献
[1] 宋淼.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0-23.
[2] 周啸. 三相四桥臂微网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31-35.
[3] 孙驰, 鲁军勇, 马伟明. 一种新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控制方法[J]. 电工技术学报, 2007, 22(2): 57-63
[4] LEI He, FEI Lanling, XIONG Jian, et al. Research on paralleled three-phase four-leg voltage source inverters based on dual-loop control in αβο coordinate[C]//Proceedings of 2011 IEE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ECCE Asia. Jeju: IEEE, 2011: 2913-2915.
[5] 周啸, 金新民, 唐芬, 等. αβο坐标系下带不平衡负载的三相四桥臂变流器控制策略[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19): 3105-3113
[6] 官二勇, 宋平岗, 叶满园. 基于三次谐波注入法的三相四桥臂逆变电源[J]. 电工技术学报, 2005, 20(12): 44-45
[7] 刘秀翀, 张化光, 陈宏志. 四桥臂逆变器中第四桥臂的控制策略[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27(33): 87-92 DOI:10.3321/j.issn:0258-8013.2007.33.016
[8] 董锋斌, 钟彦儒.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第四桥臂解耦研究[J]. 电力电子技术, 2015, 49(5): 11-12
[9] 韦徵, 陈凯, 陈轶涵, 等. 一种新颖的三相四桥臂逆变器SAPWM控制实现方法[J]. 电力技术学报, 2013, 28(7): 200-204
[10] KIM J H, SUL S K. A carrier-based PWM method for three-phase four-leg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4, 19(1): 66-75 DOI:10.1109/TPEL.2003.820559
[11] JAHNS T M, DE DONCKER R W, RADUN A V, et al. System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a high-power aerospace resonant link converter[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1993, 8(4): 663-672 DOI:10.1109/63.261040
[12] 王亚威. 基于双闭环准比例谐振控制的逆变器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 41-49.
[13] YEPES A G, FREIJEDO F D, DOVAL-GANDOY J, et al. Effects of discretization methods on the performance of resonant controll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0, 25(7): 1692-1712 DOI:10.1109/TPEL.2010.2041256
[14] 陈敏. 非线性负载条件下的逆变器特性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6: 50-53.
[15] CHEN Min, ZHONG Congfeng, QIAN Zhaoming, et al. The analysis of inverter under rectifier load using a Nonlinear Rectifier Model[C]//Twenty-Seventh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2005. Berlin: IEEE, 2005: 455-458.
[16] CHEN Xin, WEI Zheng, WANG Huizhen, et al. Research of three-phase four-leg rectifier[C]//IECON 2012-38th Annual Conference on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Montreal, QC: IEEE, 2012: 719-723.
[17] 林金燕, 王正仕, 陈辉明, 等. 一种高性能三相四桥臂逆变器控制器的设计[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27(22): 101-105 DOI:10.3321/j.issn:0258-8013.2007.22.017
[18] 徐德鸿. 电力电子系统建模及控制[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6-52.
[19] 陈轶涵, 任磊, 邓翔, 等. 一种基于三次谐波注入的并联三相四桥臂逆变器均流控制策略[J].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1(4): 104-113
[20] 马海啸, 邵宇, 龚春英.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非数字化控制策略[J]. 电工技术学报, 2014, 29(12): 26-32 DOI:10.3969/j.issn.1000-6753.2014.12.004

文章信息

罗耀华, 赵旺彬
LUO Yaohua, ZHAO Wangbin
一种新型三相四桥臂控制策略
A new three-phase four-leg control strategy
应用科技, 2017, 44(2): 89-94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44(2): 89-94
DOI: 10.11991/yykj.201606016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06-25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3-27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