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12GHz超宽带功分器的设计
郭峥1, 池少腾2, 杨自强2
1. 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36;
2.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应某雷达系统射频前端提出的对超宽带功分器的应用需求,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节Wilkinson结构的超宽带功分器,并使用ADS与HFSS软件进行仿真设计。首先利用ADS软件快速综合出功分器的初始尺寸,然后在HFSS软件中进行精确的仿真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功分器在2~12 GHz工作频率内,插入损耗小于5 dB,端口回波损耗大于10 dB,输出隔离度大于20 dB。
关键词ADS     HFSS     超宽带     功分器     Wilkinson    
Design of 2~12 GHz ultra-wideband power dividers
GUO Zheng1 , CHI Shaoteng2, YANG Ziqiang2     
1. Southwest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of China (SWIEE), Chengdu 610036, China;
2.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Abstract:The ultra wide band power divider is required by the RF front-end of a radar system. A UWB power divider using multi-class Wilkinson structur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advanced design system and 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 software are both used to simulate the power divider. The initial size of the power divider was obtained using the ADS software, and then the power divider was simulated and optimized by the HFSS software accurately. A prototype of the power divider was fabricated and measur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sertion loss is less than 5 dB, the port return loss is more than 10 dB, and the isolation is more than 20 dB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2~12 GHz.
Key words: ADS     HFSS     UWB     power divider     Wilkinson structure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对射频电路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现在超宽带通信等的超宽带系统的发展,对超宽带射频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1, 2, 3, 4, 5]。在射频微波电路中,功分器是将信号的功率分成两路或者多路的器件,根据输出端口的功率大小可分为等分或者不等分功率分配器,并可分成两路或者多路。

先进设计系统(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支持系统和射频所有类型的设计,仿真速度快,但三维电磁仿真精度较差。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为Ansoft公司推出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设计精度较高,但仿真时间较长。

1 Wilkinson功分器结构的基本原理

二等分功分器是三端口网络,普通的无耗互易三端口网络不可能达到完全匹配,且输出端口间无隔离。而Wilkinson 功分器在简单功分器中引入隔离电阻R,从而实现各端口的匹配及输出端口间的高度隔离。基本的Wilkinson结构如图 1所示。

图 1 单节Wilkinson功分器的结构

隔离电阻R的引入可以实现输出端口之间隔离。输入输出的3个端口的特性阻抗均为Z0,端口之间的两路为特性阻抗为 Z0的微带线,长度为λ/4,两根线实现阻抗的变换[6]

由于电路的对称性,当信号从端口1输入以后,会在两路输出端口得到功率相同、相位相同的两路信号,由于电阻R的两端电位相同,因此没有电流通过。而当端口2输入一个信号后,信号分两路达到端口3,一路直接通过电阻R达到端口3,另一路通过传输线达到端口3。如果R的位置合适的时候,两路信号相位会相差180,并相互抵消,达到信号隔离的效果。为实现输出端口的高驻波比,隔离电阻R的阻值为2 Z0

由以上介绍可知,该结构的功分器与工作信号的电长度直接相关,因此工作频率较窄。因此可采用多节阻抗变化级联的形式实现宽带功率分配,多节Wilkinson的结构如图 2所示,利用Wilkinson结构前后级联,各节的特性阻抗Z1Z2、…、Zn和隔离电阻阻值R1R2、…、Rn各不相同。各节传输线的长度仍为λ/4,各节因阻抗变换产生的反射信号在每节之间相互抵消,从而将工作频带展宽,实现宽带的匹配。理论分析认为功分器的节数越多工作带宽越宽,但引入的插入损耗也越大,应根据设计指标,合理地选择功分器的节数[7, 8, 9, 10]

图 2 多节Wilkinson功分器的结构
2 2~12 GHz功分器的设计

文中要求设计一个超宽带的等功率两路分配器,具体设计目标为:工作频率为2~12 GHz;传输损耗<5 dB;端口隔离度>20 dB;端口驻波比<1.5。

根据设计指标采用多节Wilkinson结构实现该超宽带功分器,传统的设计方法是采用理论分析计算,得出功分器各支节的具体尺寸和各隔离电阻的阻值。该方法设计周期长,设计精度较差。文中使用ADS和HFSS软件设计该功分器,结合ADS软件的快速仿真和HFSS软件的精度,快速设计出该功分器的尺寸。

首先利用ADS软件的DesignGuide菜单下的passive circuit工具初步综合出该功分器的初始尺寸,功分器板材选择Rogers 4 350高频板,板厚为0.254 mm,介电常数为3.66。根据设计指标功分器的节数设置为5,保证一定的宽带特性和传输损耗。设计模型如图 3所示,ADS软件可以直接综合出各节的微带线线宽、线长和各隔离电阻的阻值。ADS模型仿真结果如图 4所示,从结果可知该模型在2~12 GHz的设计频带内,带内传输损耗小于4 dB,各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图 3 功分器的ADS仿真模型

图 4 功分器的ADS仿真结果

将ADS软件得到初始尺寸在HFSS软件中建立模型,设置仿真腔体和端口激励。为防止腔体自激,屏蔽腔体的尺寸选择为20 mm×23 mm。初步仿真可发现仿真结果与ADS软件仿真结果有所偏差,主要是ADS软件仿真基于二维仿真,仿真精度较差。将HFSS模型中功分器各节的线宽和线长以及各隔离电阻设置成变量,分别为WnLnRn(n分别为1,2,…)。改变各变量的值,通过优化仿真得到最优的设计结果。

HFSS的设计模型如图 5所示,优化后的仿真结果如图 6所示。优化后的隔离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150 Ω,R2=188 Ω,R3=287 Ω,R4=420 Ω,R5=367 Ω。从仿真结果中可知,该功分器的仿真带内损耗小于4.1 dB,带内回波损耗大于15 dB,端口隔离度优于20 dB。

图 5 功分器的HFSS仿真模型

图 6 功分器的HFSS仿真模型
3 功分器的加工与测试

按照仿真时使用的板材和微带线尺寸加工该功分器,由于其工作频率较高,隔离电阻统一采用0402封装电阻,减少分布参数的影响。使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功分器的屏蔽腔体,腔体的尺寸与HFSS模型中的腔体保持一致,腔体材料采用铝材,并作表面氧化处理。功分器的输入输出接头采用SMA高频接头,装配好的功分器实物如图 7所示。

图 7 功分器实物图

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该功分器进行测试,主要测试功分器的传输特性、端口驻波特性、输出端口隔离度等性能。测试结果如图 8,由图可知该超宽带功分器在2~12 GHz的超宽带内的传输损耗小于5 dB,端口回波损耗大于10 dB,输出端口隔离度大于20 dB,均满足设计要求。从测试可知在高频段的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差较大,主要是接头和测试匹配负载在高频段工作性能较差引入的,同时实际的电阻分布参数对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图 8 功分器的测试结果
4 结束语

本设计中充分利用了ADS软件和HFSS软件的设计优点,采用多节阻抗变换Wilkinson功分器结构,可在短周期内设计出一款性能优良的超宽带功分器,提高了设计效率,保证了精度。从本设计的2~12 GHz超宽带功分器的测试结果可知,该功分器的各设计指标与仿真的结果大致相同,并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李嗣范. 微波元件原理与设计 [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82:1-5.
[2] 廖承恩. 微波技术基础 [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1-6.
[3] 杨自强, 陈涛, 彭浩, 等. 一种基于微带与槽线过渡结构的超宽带功分器[J]. 压电与声光, 2013(6): 907-909.
[4] ZHONG Furu, CHEN Feng, TIAN Min, et al. Design of a ultra wide-band 1:4 Wilkinson power divider [J]. 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s, 2010, 31(5): 716-722.
[5] 黄森, 谢小强, 延波. 18-40 GHz宽带Wilkinson功分器设计[C]//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上海,中国,2011: 150-153.
[6] 喻梦霞, 李桂萍. 微波固态电路 [M].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2-33.
[7] 赵兰, 廖斌. 宽带Wilkinson 功分器的研制 [J]. 材料导报, 2007,21(11): 195-197.
[8] 张中雷, 张任. 宽带Wilkinson 功分器的设计与仿真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15): 91-92.
[9] 俞海波. 一种通信用宽频带Wilkinson功分器的优化设计[J]. 雷达与对抗, 2011(4):44-46.
[10] 陈伟, 项铁铭, 骆新江. 一种宽带功分器的设计与实现[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6): 52-55.

文章信息

郭峥, 池少腾, 杨自强
GUO Zheng, CHI Shaoteng, YANG Ziqiang
2~12GHz超宽带功分器的设计
Design of 2~12 GHz ultra-wideband power dividers
应用科技, 2015, (04): 34-36,57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04): 34-36,57.
DOI: 10.3969/j.issn.1009-671X.20150200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02-03
网络出版日期:2015-07-27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