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湖北省中药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 430065
2. Hub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Wuhan 430065, China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3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1]。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因目前味连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且产量大,因此选取味连饮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味连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喹啉类生物碱化合物,且结构相似,其中小檗碱(berberine)含量最高,此外还含有药根碱(jatrorrhiz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表小檗碱(epiberberine)、黄连碱(coptisine)、巴马汀(palmatine)和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等生物碱[2]。黄连因其4个生物碱(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作用而受到关注,目前对于黄连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质量评价均以这4个成分作为指标[3]。但现代研究表明,黄连中其他生物碱类成分也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如药根碱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的作用[4],而非洲防己碱、木兰花碱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5]。为此,笔者将一测多评法运用到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测定中,采用1个对照品实现对味连6个有效成分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同步测定,以全面控制味连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
1 仪器与试药安捷伦公司Agilent 1200 HPLC系统(自动脱气机、四元泵、自动进样器、检测器、化学工作站)。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K7200HP超声清洗器,METTLER TOLEDO公司XSE105DU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AL204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味连药材:2批采自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1批采自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1批采自湖北省利川市建南镇,由湖北中医药大学鉴定教研室张秀桥教授鉴定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茎,即味连。
对照品非洲防己碱(批号W30M7Z15501)、药根碱(批号Y1003S1)、黄连碱(批号Z24F4B1)、表小檗碱(批号H25F3X1)、巴马汀(批号ZM0520XA14)、小檗碱(批号Y11A6W1)均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纯度均>98%;乙腈为色谱纯,水为双重蒸馏水,三乙胺、磷酸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水(含0.3%磷酸及0.2%三乙胺)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线性梯度洗脱(0~10 min,80%A;10~40 min,80%A→45%A;40~60 min;45%A→10%A),流速0.7 mL·min-1,柱温20 ℃,检测波长268 nm,进样量20 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经Agilent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检测,所有目标色谱峰纯度角均小于纯度阈值,表明各色谱峰无杂质干扰,方法专属性强。见图 1。
取味连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后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即得。
2.2.2 姜味连饮片取净味连饮片,加姜汁(每100 kg味连,用生姜12.5 kg)拌匀,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2.3 萸味连饮片取净味连饮片,加吴茱萸煎汁(每100 kg味连,用吴茱萸10 kg)拌匀,闷润,待吴茱萸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3 溶液的制备 2.3.1 供试品溶液取味连不同饮片粉末(过2号筛)约0.2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盐酸(100:1)50 mL,密塞,称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40 kHz)30 min,放冷,再称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 mL,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2 单一对照品溶液及混合对照品溶液取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103、0.059、0.095、0.136、0.099、0.49 mg·mL-1的单一对照品溶液;依次精密吸取上述6个单一对照品溶液各1 mL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摇匀,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
2.4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2.3.2”项下各单一对照品溶液2、5、10、15、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进样量X(μg)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结果见表 1。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计算出6个生物碱成分峰面积的RSD为0.11%~0.15%。
2.6 稳定性试验按上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12、24 h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依法测定,记录峰面积,得6个生物碱类成分峰面积的RSD为0.14%~0.18%。表明处理后的样品在1 d内稳定。
2.7 重复性试验称取同一批味连饮片样品粉末约0.2 g,共6份,按“2.3.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测定,测得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6%、0.88%、1.02%、2.43%、1.93%、8.92%,其RSD为0.26%~0.67%,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8 回收率试验取同一批已知含量的样品约0.1 g,共6份,精密称定,按照与所取样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比控制在1:1左右浓度水平精密加入对应的对照品,按“2.3.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 2。
取“2.3.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重复进样6次,以小檗碱为内标,按公式f=As×Ci/(Ai×Cs)(式中Ci为内标物浓度,Ai为内标物峰面积,Cs为组分s浓度,As为组分s峰面积)计算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351、1.094、1.304、1.361、1.451。
2.10 校正因子的重现性考察 2.10.1 色谱柱考察精密吸取“2.3.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考察Agilent Extend C18(250 mm×4.6 mm,5 μm)、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 2种色谱柱,结果采用不同的色谱柱所得到的校正因子基本一致,表明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
2.10.2 进样量考察取“2.3.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不同体积,测定峰面积,计算小檗碱与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和巴马汀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351、1.094、1.304、1.361、1.451,RSD分别为0.24%、0.63%、0.49%、0.19%、0.23%,表明在不同进样量下,小檗碱与各成分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良好。
2.11 待测成分的色谱峰定位色谱峰的准确定位是保证一测多评法应用的前提,参照色谱定位方法,以相对保留时间(待测成分与内标成分保留时间之比)作为定位标准,并在不同品牌色谱柱下对此参数进行考察,各成分的相对保留时间波动较小,表明可将此参数用于目标峰的定位。
2.12 样品测定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混合对照品溶液及小檗碱对照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依法测定。首先按照建立的QAMS法进行生物碱类成分色谱峰的定位,并对其含量进行实际测算,再以外标法进行测定,以验证QAMS法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保留时间定位方法可行,采用一测多评法与外标一点法所测得的黄连中6个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基本一致,相对误差(RE)<5%,说明本方法在味连生物碱成分检测中的适用性良好。结果见表 3。
黄连的HPLC指纹图谱的检测器多为紫外检测器,紫外检测图谱的特征峰较多,信号强,能较好地反映黄连饮片的整体特征。乐巍等[7]建立了雅连的指纹图谱,所用条件为磷酸缓冲盐溶液与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参比波长360 nm,结果共分离检测得到8个共有峰。黄小平等[8]以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为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杨林[9]采用流动相乙腈-50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检测波长268 nm,确定了11个共有峰,并对其中6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分别为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格兰地新(groendicine)。故选择紫外检测器,比较了不同检测波长(268、230、270 nm)的图谱。结果表明,采用268 nm检测,色谱峰形好,基线平稳,各成分分离度好。
3.2 流动相和流动相比例的选择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黄连中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析时,多采用乙腈和一定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10]。但由于黄连中所含成分复杂,保留时间长且分离度较差,流动相中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不便采用梯度洗脱,故本文选用乙腈和磷酸三乙胺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的方式。
3.3 黄连多种成分测定研究现状文献调研发现,已有测定黄连中5个生物碱含量的报道[11],但这些文献所报道的方法不易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因要获得每一种对照品较困难,尤其是表小檗碱(纯化难度极大)和黄连碱,直接限制了用常规的外标或内标法来实现其多指标质量控制的设想。卿大双等[12]提出建立一测多评法对黄连进行质量控制,但其所用流动相呈弱碱性,对色谱柱损耗较大。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一部[S]. 2015: 304 ChP 2015. Vol Ⅰ[S]. 2015: 304 |
[2] |
匡艳辉, 朱晶晶, 王智民, 等. 黄连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 2008, 43(15): 1121. KUANG YH, ZHU JJ, WANG ZM, et al. Advances in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medicinal plants of Coptis[J]. Chin Pharm J, 2008, 43(15): 1121. |
[3] |
贾恒明, 李耀武, 马冬雪,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黄连胶囊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含量[J]. 中国医药, 2010, 5(9): 854. JIA HM, LI YW, MA DX, et al. Determination of compound berberine alkaloids in Rhizoma Coptidis capsules by HPLC[J]. China Med, 2010, 5(9): 854. |
[4] |
KONG LD, CHENG CH, TAN RX.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 from rhizoma of Coptis chinensis[J]. Planta Med, 2001, 67(1): 74. DOI:10.1055/s-2001-10874 |
[5] |
刘仁俊. 黄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浅谈[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13): 83. LIU RJ.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Phellodendron chinense[J]. Chin Med Mod Dis Educ China, 2011, 9(13): 83.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13.052 |
[6] |
龚千锋. 中药炮制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198. GONG QF. The Science of Processing Chinese Materia Medica[M]. Beijing: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ublishing House, 2012, 198. |
[7] |
乐巍, 刘训红. 雅连HPLC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5, 19(3): 22. LE W, LIU XH. Study on HPLC fingerprint of Radix Coptidis Deltoideae[J]. Res Pract Chin Med, 2005, 19(3): 22. |
[8] |
黄小平, 李隆云, 瞿显有, 等. 石柱黄连指纹图谱研究[J]. 中药材, 2006, 29(7): 666. HUANG XP, LI LY, QU XY, et al. Study on fingerprint of Shizhu Huanglian[J]. J Chin Med Mater, 2006, 29(7): 666. |
[9] |
杨林. 云南黄连和西藏黄连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D]. 成都: 四川大学, 2007 YANG L. Study on Fingerprint of Yuannan Huanglian and Tibetan Huanglian[D]. Chengdu: Sichuan University, 2007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1212058 |
[10] |
晁若冰, 张浩, 庄燕黎,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药材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 2003, 23(5): 354. CHAO RB, ZHANG H, ZHUANG YL, et al. Determination of berberine alkaloids in Coptis chinensis by HPLC[J]. Chin J Pharm Anal, 2003, 23(5): 354. |
[11] |
FANG QM, ZHANG H, LI ZC. Determination of coptisine and epiberberine from diferent species of Coptis chinensis by RP-HPLC[J]. West China J Pharm, 2003, 18(4): 290. |
[12] |
卿大双, 罗维早, 孙建彬, 等. 一测多评法测定黄连及其炮制品中6种生物碱[J]. 中草药, 2016, 47(2): 324. QING DS, LUO WZ, SUN JB, et al. Determination of 6 alkaloids in Rhizoma Coptidis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 by QAMS[J]. Chin Tradit Herb Drugs, 2016, 47(2): 324.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16.0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