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报  2016, Vol. 32 Issue (6): 1591-1595   PDF    
赵宗溥先生的治学理念——纪念赵宗溥先生从事地质工作80周年
翟明国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On Professor Zhao Zongpu's philosophy of scholarly studies: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Professor Zhao Zongpu's career in geology
ZHAI MingGuo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明年(2017年)是赵宗溥先生诞辰100周年和从事地质工作80周年。

赵宗溥先生是中国地质的一代巨匠,他对大陆地质和陆内造山的研究有深刻理解,成果卓著,特别对早期陆壳的形成和演化独树一帜,形成了独到的地球观,对推动中国地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1997年,叶大年、刘嘉麒和我联合署名的一篇祝贺赵先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60周年和80寿辰的文章,发表在《地质科学》上,对他的主要科学贡献进行了评述。指出,作为一个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和岩石学家,赵先生的研究领域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大陆形成和构造演化。其研究范围之广博和研究程度之深入,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他从矿物学、岩石学和岩石化学到构造地质、地层学,直至大地构造学,从早前寒武纪的陆核形成和陆壳生长、显生宙的重大构造事件(如海西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到新生代玄武岩和矿物材料,无一不理解深刻,内涵深远。尽管受到当年科技水平特别是测试分析方法的影响,他的论述并不都是完全准确的,现在重新拜读,仍有新意,令人在深受启发之际,拍案叫绝。这篇文字,我不想再累述他的学术成就,而着重谈一下他的治学理念,这对于我们仍活跃在第一线的地质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地质工作者和学生,有重要的启示、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赵宗溥先生的治学理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句话:实践第一,博采众长,独立思考,淡泊名利。

1 实践第一

地质工作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地质现象,和其它自然科学学科相比,实践第一更加重要。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的观测与测试分析手段是在地质研究中必须使用的工具和手段。在现代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使得地质研究如虎添翼。但同时又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就是今天的地质界或多或少出现了忽略-轻视地质实地考察的倾向。这就等于丢了根基,如果地质不清楚,样品的代表性不够或者采样有错误,玩出的数据文章,即使刊登在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也是经不住时间验证的,有些还把原来的认识搞乱了。这是不少地质界前辈高度关切的。有些年轻的学者(不是全部)对地质理解不够,读不懂地质图件,出门要请地质队的同志带路,不然找不到露头,到了现场也不认识岩石或构造,这些人终归只是数据的使用者和归纳人,担当不起地质工作者的大任。

赵先生始终坚持实践第一,他在长期的野外考察中,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有岩石和构造的深入分析和详细的区域对比,使得野外的地质在他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生动的地质图件和地质剖面。实践出真知,这是他在很多地方能提出真知灼见并经受时间考验的原因。

这里举三个实例。一是对中国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前寒武纪岩石大多经历了复杂的变形和变质,其中深成侵入岩和表壳岩的地质关系被改造,因此是地质研究中的难点。解放初期,维理士和葛利普的意见占上风,并有日本学者小林贞一和富田达的影响,出现了“片麻属泰山,片岩比五台,不变或浅变属震旦”的定式思维。赵先生指出,中国学者在地质普查的基础上,提出在泰山地区构成“泰山系”主体的泰山片麻岩应为相对较新的火成侵入岩, 这就首先推翻了“泰山系” 的层位问题。在五台地区分布的“五台系”, 也已确认大部分是滹沱系的变质产物,就根本否定了“五台系” 的分层。因此,从前传统的中国前寒武纪地层分层法发生了基本的动摇。赵先生在1954年的文章中,客观地描述了五台地区不同岩石及其组合、产状和构造、以及已经被构造改造的地质关系包括不整合等,创造性地提出,“五台系”是“除去峨口花岗片麻岩之外的含条带状铁矿(BIF)的绿色片岩系”,该岩系可以和辽宁的太古宙鞍山铁矿岩系对比,将峨口花岗片麻岩对比于弓长岭花岗岩和泰山花岗岩,将滹沱系划为不整合于五台系和峨口花岗片麻岩之上的早元古代沉积地层,并将桑干片麻岩置于五台系之下,这样就明确地提出和建立了以五台运动和滹沱运动为代表性构造不整合,将华北早前寒武纪划分为太古宙末期、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的地质-岩石-地层-构造格架。当时虽然没有先进的同位素定年方法,但赵宗浦先生的地质划分,至今仍表现出明确的地质意义而不能被否定。

燕山运动自翁文灏先生提出以来,被广泛关心和引用。赵宗溥先生在1959年指出,大家所指的燕山运动的地质时代和含义井不一致,这样也就使燕山运动这个用得非常广泛的地质名词,无论在概念上或者在意义上都很含混,使后来应用时无所适从。赵先生通过严格的地层对比,对北京西山、冀北、北票、阜新、胶东、黑龙江东部-大兴安岭,以及中国南方一些地区,和外贝加尔、日本飞弹、朝鲜洛东江和马来半岛做了比较。除了地层古生物的对比,还有详细的构造样式、不整合以及火山岩和侵入岩,明确提出了中国东部燕山运动之发生时期应在早、中侏罗纪, 最晚亦应在晚侏罗纪以前。在京西及宣化等地所见事实,皆可征明中生代的主要褶皱在九龙山组沉积以前就已完成。因此燕山运动划为不同幕,并不是简单地以早白垩纪的火山活动为内涵。

另一个重要实例是他对中朝准地台太古宙与元古宙划界年龄的见解。他不同意机械化的把二十八届地质大会通过的25 亿年作为中朝准地台的太古宙与元古宙划界年龄。他通过大量的地质事实指出,在太古宙末, 中朝准地台的克拉通化最终完成是以山海关花岗岩的形成和侵位为代表的,也就是克拉通这个事件的完成标志着太古宙的结束, 而后才出现新一轮的元古宙的地壳增长与稳定的过程。山海关花岗岩的年龄是24.5亿年左右, 因此这个年龄代表了中朝准地台太古宙与元古宙的分界。他的这一见解得到国内外许多地质家的赞誉和公认。在后来的研究中,不少国内外学者也是用这样的原则来确定太古宙克拉通化过程的,并通过文字在不少国际著作和国际会议的报告中加以阐述。太古宙与元古宙的界限,在本质上是太古宙末稳定的克拉通形成,它表现为壳熔花岗岩的大量侵入,以及岩墙群和克拉通盖层沉积。因此世界上主要陆块的克拉通化结束不完全一样,大致从27亿年到24亿年,高峰值是25亿年。其划分原则是地质事件,与显生宙的地层的划分原则是不同的。

2 博采众长

赵宗溥先生学识渊博,是中国地质界有名的活字典。他酷爱读书,除能熟练的阅读英、俄文之外,还可大致读懂北欧一些文字和日文。他在图书馆阅读,总是手里拿着过期的台历,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要点,有自创的符号,别人难以读懂,这些“卡片”会保存在他的卡片盒中。我们看着他的卡片盒觉得无从下手,而他在和我们讨论时,可以顺手拈来,一点不乱。他读书的另一特点是溯本求源,对各种概念准确把握,绝不一知半解。他读书不是简单的了解别人的工作和结论,而是从“根”上了解起,理解透彻,是非辨明。他读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对别人写的东西,尽管是国际大家写的,也要品头论足,他的批评都是实事求是的,有根有据的,绝不会不求甚解,不懂装懂,也不会盲目的拿别人的东西当圣律,然后简单的去模仿。

举个例子。赵先生(1995)在论述陆内造山作用时,提到槽台说和板块构造在解决中国的造山带时,把造山作用的由来和发展说的明明白白。我把他的原文摘录于下:

“造山说源自北美,十九世纪中叶霍尔( Hall, 1859)最早提出褶皱带的出现与最大沉积厚度带重合, 亦即山脉形成于地槽位置的说法。随后丹纳(Dana, 1873)将这种位于大陆边缘地壳弯曲接受沉积的地区称为地槽。它基本上是浅海相沉积。由于地壳冷缩作用,在大陆和洋盆会产生不同的侧压力,进一步发展将使地槽发生断裂, 并有地震、火山喷发和变质作用, 形成褶皱山脉。地壳冷缩产生的侧压力被认为是地槽形成和造山作用的成因机制。同时,贝特兰(Bertrand, 1887)和奥格(Haug, 1900)通过对欧洲南部阿尔卑斯造山带的研究, 认为地槽位于两个大陆之间, 并不跨越大陆边缘; 地槽主要是深海沉积, 海洋生物和生物相的分布与远洋沉积的发育似乎比沉积厚度更具有重要意义。但他们认为地槽的发育是演化的,早期沉积通常所见是深水软泥等, 逐渐被粗粒沉积物覆盖,最后发生造山作用; 地槽深部注定要成为山脉。当时注意到地槽沉积的开始为蛇绿岩层序,由海相超基性岩-基性岩组成, 继以深海硅质泥质沉积, 这些蛇绿岩实际是代表洋壳,似乎没有大陆壳或至少是部分为洋壳(Steinmann, 1905)。施蒂勒(Stille, 1936, 1941 ) 将地槽分为正地槽和副地槽两类。正地槽与十九世纪霍尔(Hall, 1859)、丹纳( Dana, 1873)和奥格( Haug, 1900 )的意思相同:厚层沉积物形成造山带,出现塑性褶皱和逆冲,并伴生深成岩和变质岩。后来称这种造山作用为“固定论”。施蒂勒(Stille, 1941 )给出的定义说, 正地槽一定位于两个克拉通之间, 即位于两个稳定大陆地壳之间, 如阿尔卑斯带, 或位于稳定大陆地壳(高克拉通)和稳定大洋地壳(深克拉通)之间, 如阿巴拉契亚带; 副地槽实际是陆内盆地, 以莱因地堑和巴黎盆地为例。地槽中有火山活动的称为优地槽, 这些火山活动是非造山期的, 即地槽初期形成的蛇绿岩, 它是地槽期水下硅镁质岩浆活动。无火山活动的称为冒地槽。直到奥庞(Auboiun, 1965),仍认为基性海底火山喷发及蛇绿岩只出现在优地槽中,但对其基底性质表示不明。直到板块构造学说兴起后, 在阿尔卑斯造山带钻探岩芯出现大陆(海西期)地壳岩石,才表明阿尔卑斯地槽始于大陆地壳沉陷(Bernoulli, 1974)。近年在阿尔卑斯发现超高压变质产物柯石英及有关岩石, 表明存在大陆地壳的陆内俯冲作用(Chopin, 1987)”。

我之所以成段录下赵先生文章,是想表明,赵先生想要表述他的陆内造山作用的观点,会把地质研究史上最早出现的造山一词及其定义,以及如何被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写的非常清楚,而绝不断章取义。同样的例子是赵先生1956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类岩石化学的研究”,其中对于之前中国东部玄武岩的研究,他在文中按时间顺序,从1908年蓝尼克(A. Lanick)到1951年沈永和的文章,一一列出来,简单说明他们的贡献。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分带性,他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将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大地构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地质学家之一,奠定了岩石大地构造学的基础。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67年成立了铸石研究组。作为技术顾问,赵先生在黑板上写下矿物的反应式和反应条件,高屋建瓴的为矿物材料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该组成立以来,排除“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阻力, 很快成为当时全国玄武岩铸石的科研中心和生产咨询中心,同时开创了微晶结晶材料的新领域。六十年代末,在他的指导下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炉渣微晶新材料, 这些成果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他对玄武岩铸石和天然沸石矿物的研究是开拓性的。

博览群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是他读书的特点。博览群书,是踏踏实实的学习的过程,不是走马观花,断章取义是读书的大敌。博采众长,是将书中的知识理解消化,成为财富。融会贯通,是对知识的系统化和升华,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我看到有些年轻人在写文章时,引用的文献不经典、不周全,甚至不知最早的工作是谁做的。还有的引文是第二手引用,第一手的论文没有看过,就列在参考文献中,以至根本误解了原文,闹出笑话。毛主席说过,“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必须先了解和搞懂前人的工作和贡献,不理解或半懂,永远站不到巨人的肩膀之上,再有多少文章也至多只是一个跛足人,不可能做出创新的成果。

3 独立思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歌德也有一句名言,“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我还想补充一句,独立思考,需要有对真理的敬仰与追求之心。独立思考和简单的模仿之间,相差的是艰苦的努力,甚至不怕失败和不怕人生仕途上的不公平,追求名利者与独立思考是不沾边的。独立思考还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和全面的知识和反复的探索,独立思考与独辟蹊径或别出心裁不是同意词。赵宗溥先生治学严谨,是一个独立思考的科学家的典范。

赵宗溥先生在中国地学界以不迷信权威,不盲目崇拜著称。在与前苏联专家一起工作时,以及在一些国际权威来华访问时,赵先生都和他们坦诚交流,留下不少故事和佳话。他独立思考,结合中国地质的实际,创造性的建立了不少新的理论。

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为了恢复经济发展,我国曾有一个全国性跨部门的富铁会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风化壳型富铁矿。这个类型的铁矿是古老的条带状铁矿(BIF),在风化淋滤的条件下,再次富集成矿,大大提高了铁的品位,是澳大利亚、前苏联等国家的招牌性矿产,中央部门也对此抱有很大希望。赵先生根据中国特别是华北的早期陆壳演化特点,提出中国的华北克拉通在五台运动(25亿年)和滹沱运动(20~18亿年)有两次地壳的活化和再稳定化,没有其它克拉通在古元古代时期的长期风化的条件,所以不能形成大规模的风化壳型铁矿。赵先生形象的将华北克拉通的特点总结为“无红少绿”,即没有风化壳型红富矿,而绿岩带在后来的构造运动中发生了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中-高级变质,少有绿岩带特点的岩系保留,一语中的勾画出中国大陆演化的特点。

赵先生在前寒武纪地质,特别是早期陆壳演化方面功绩卓著。前寒武纪地质是他始终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中朝准地台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1993)一书中。他的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博学多才、兼收并蓄、论证严谨、不囿定论的学风, 使这部书观点鲜明、独树一帜, 成为中国前寒武纪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他对中国前寒武纪的新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 提出了中朝准地台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对比意见。明确冀东地区曹庄杂岩和冀西北地区怀安杂岩应该是中太古界下段的岩石地层单位。

(2) 详细讨论了中朝准地台结晶基底的大陆地壳的岩石特征, 以及与国外典型地质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如麻粒岩、绿岩带、变质火山沉积岩系、混合花岗岩, 以及它们与克拉通化的关系。从而提出中朝准地台早期地壳的长期不稳定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3) 提出中朝准地台经历了太古宙初始大陆地壳形成阶段、原大陆地壳形成阶段[怀安古陆钠型克拉通形成和铁甲山(钠钾)型克拉通形成]、大陆地壳增生分异阶段[山海关钾型克拉通形成和元古宙原槽(台)发展阶段中朝准地台形成],最后以中元古代长城群不整合平缓地覆盖在下前寒武系的夷平面上, 宣告了早元古代活动带的结束和准地台的形成。

(4) 推测中朝准地台的大陆地壳演化与北美加拿大地盾的构成有显著的差别, 不是从克拉通(陆核)向外水平增生发展的, 而是从早太古代硅铝质陆壳经过阶段性克拉通化垂直生长完成的。

(5) 在华北克拉通内部发生的早元古代活动带(滹沱群、宽甸群、辽河群等),已有原地槽性质,出现厚层碳酸盐和红色岩层,夹少量中基性火山岩层,不再形成BIF。在吕梁(滹沱)运动时原地槽封闭、固结,最后形成统一的中朝准地台基底,该层是以长城群-蓟县群-青白口群为代表的巨厚地台型沉积。

在陆壳早期演化的研究中,赵宗溥先生非常关注麻粒岩地体与TTG片麻岩(灰色片麻岩)的成因,指出这两个问题涵盖了大陆早期演化的关键问题,至今尚未解决,是地质学的两大“疑案”。

他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 提出麻粒岩的形成主要是受地热条件的控制。大多数太古宙麻粒岩在变质作用期间以发育平卧褶皱、拉伸线理等水平构造为特征, 随后发生等压冷却作用, 具有IBC型PTt轨迹, 冷却间隔大于300℃ (~100Myr)。这表明麻粒岩区的水平构造形成之后, 未发生显著的侵蚀剥露作用。水平构造记录了先前加厚地壳的伸展减薄作用,可以归因于下地壳强烈的非共轴变形。赵宗溥在80 年代中期, 指出我国的前寒武纪麻粒岩绝大部分的地热增温率在30℃/km以下,表明太古宙的地壳状态与现今大陆稳定区的地热梯度相近似并不像以前认为的异常高,但也明显高于现代的造山带。他还提出华北下地壳波速(7.4~7.6km/s ) 指示下地壳应主要由石榴基性高压片麻岩组成, 其原岩即壳下垫托作用的玄武岩岩浆,并且由大量的玄武岩供给的热和区域CO2, 更能促进区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他预测这种高压麻粒岩相的石榴基性麻粒岩能够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出露。笔者等根据赵先生的预测,1991年以来在华北克拉通发现了高压基性麻粒岩地体,证实了这种预测的正确性, 并成为世界这方面研究的最早报道之一。但是早前寒武纪中压麻粒岩地体以及高压麻粒岩地体和显生宙的高压麻粒岩有很大区别,如何继续探索其成因,仍是我们面临的科学难题。

对于灰色片麻岩的研究,赵先生提出是与地幔活动有关的。他总结了华北的灰色片麻岩,并与国外的进行了对比,他强调了两种分异趋势,即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辉长岩-奥长花岗岩。他还主张重视灰色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的关系,认为有双峰式的岩浆分化特征。灰色片麻岩并不能直接从地幔熔出,但岩石化学模拟计算表明,在深变质作用(角闪麻粒岩-麻粒岩相)下,可以从基性岩中熔出。先前存在的变质基性岩在下地壳可以长期逗留(约300~600Myr),然后熔出英云闪长岩,不必是幔源岩浆,基性岩也不必是短寿命的。灰色片麻岩的成因与麻粒岩地体的成因是密切关联的。

赵宗溥先生对于造山作用特别是陆内造山有相当精彩的论述。此后美国科学家白皮书中所言的大陆动力学,以及我国科学家致力的有关研究,其中不少都还没有超出赵先生的预言范围。例如,对于蛇绿岩,赵先生根据中国的秦岭造山带和喜马拉雅造山带,指出它们不代表消失的大洋,喜马拉雅的蛇绿岩还有大陆裂谷的特点,至多相似于红海。他还指出国外的蛇绿岩报道,已经把许多构造环境的超镁铁质岩石的组合都归到了蛇绿岩的名词下,因此用“蛇绿岩”来代表地缝合线是需要慎重的,这比国外许多蛇绿岩的“研究大家”的有关蛇绿岩分类的论述都要早10~20年。虽然赵先生的研究还有时代以及当时地质资料的局限性,但他的独立思考是令人钦佩与景仰的。

4 淡泊名利

赵宗溥先生在地质界有很高的名声,但他没有什么光环。他发表的地质科学文章不多,目前搜索到的只有29篇,以及一本专著,和一本译著,但篇篇精彩,字字珠玑。他文章所涉猎的主题,都是中国地质界的关键问题,他总是先行一步。

作为赵先生的学生,我可以看到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按时到办公室,很晚才下班。他工作的特点不是埋头坐在那里写文章,而是或在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资料,或是与同事和学生(包括其他专业、其他老师的学生)聊天式的讨论,甚至有时候还辩论。他的学术思想在聊天中形成,也在聊天中传给了年轻人。这种尊重前人的劳动(主要表现在阅读)以及开放的思维(主要表现在公开的平等的讨论)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很值得学习。

赵先生不会匆忙动手写文章,他要深思熟虑,认为有科学价值的、有真凭实据的才写,动笔后一气呵成。他的文章文字讲究,文笔犀利,可以当做文学作品来读。我在研究生期间写了几篇文章,有的文章受到他的表扬,也有的文章受到他的“批判”。我作为他的学生,收获很大,逐渐懂得做学问是要脚踏实地。赵先生最厌恶的学风是追逐时髦,追逐潮流,追逐权威,当然这个追逐指的是盲目的和功利的。我和赵先生讨论过如何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权威的文章,悟出了在做学问的初期是努力跟踪,在中期是努力证明,到成熟之后,是需要科学证伪,推陈出新。只有对“前说”有透析,有批评,找到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才可能提升和创新,一辈子只去证明别人提出的东西,这个学问做的是没有出息的。

赵先生资格很老,是解放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技术人员。他当时的同事大多早早当了院士,但他从未在名利上有任何要求。在祝贺他80周岁的学术报告会上,刘东生院士发言说:“对于赵先生,我们都感到愧疚与不安,和他相比,我们的学问都不够院士,但我们都是院士了,他还不是。他对地质学的贡献我们都要好好学习”。

赵宗溥先生淡薄名利,从不为自己的晋职获奖有半句言语。作为他的学生,他也从没有为我们去争得任何表扬和奖励,甚至不在外人面前夸赞我们。对于我们的职称评定,也没有讲过半句话。对此我们当时也颇有怨言。现在想起来才明白,真正献身科学的人,对于科学的追求是全部,其它相比都没有什么意义。

在当前的中国,重视人才,吸引人才,已经成为国策,人才的激励政策不断出台。推陈出新,做原创性的工作,除了扎实的工作和积累之外,淡泊名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它意味在这条艰苦的攀登路上,你愿意并能承受失败的风险。因此献身科学和功利主义虽然不一定是背道而驰,但一定不能互为因果。我在梳理赵宗溥先生的治学理念时,最想说的是,希望年轻人向赵先生学习,追求科学,追求真理,淡薄名利,不攀比待遇,抓住中国快速发展的机遇,能够为中国的发展,为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写这篇“赵宗溥先生治学理念”的初衷,并以此与各位同仁,特别是年轻人共勉。

附赵宗溥发表文章目录

赵宗溥.1948.对中国地层系统名词用法之商榷.地质论评,13: 83-94

超宗溥.1949. 辽宁式铁矿之地质时代.地质论评,14: 1-3

赵宗溥.1949. 用放射性矿物针算泰山花岗岩的生成年龄.矿物通讯, No.96

赵宗溥.1954. 中国前寒武纪地层问题. 地质学报, 34(2): 169-169

赵宗溥.1954.怎樣找铬鐵礦.中国地质,No.3

赵宗溥.1956. 关于中国滹沱系与震旦系问题. 地质学报, 36(1): 81-94

赵宗溥.1956.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类岩石化学的研究. 地质学报. 36(3): 315-368

赵宗溥.1959.论燕山运动.地质论评, 19(8): 339-346

赵宗溥.1959.燕遼地區中生代地層及燕山运动时期的構造基本形態. 中国地质,(4)

赵宗溥.1959.论印支旋回.地质科学, (5): 134-136

赵宗溥 何铸文.1959.北票地区的侏罗纪地层层序及燕山期火山活动、地壳运动及构造形态的几个问题.地质科学,2(2): 45-48

赵宗溥.1960. 再论印支旋回. 地质科学,(1): 45-46

赵宗溥.1960.日本的铀矿床.地质科学,3(4): 192

赵宗溥 康渔源. 1960.中国膨土岩地质情况的初步研究. 地质科学, 3(2): 82-84

赵宗溥.1963.中国东部的燕山运动. 地质科学,(3): 110 -127

赵宗溥.1965.火成岩定量矿物分类刍议(附岩石化学分类及岩浆类型的标准矿物图解).地质科学,(2): 113-132

赵宗溥.1965.火成岩定量矿物分类刍议(续)(附岩石化学分类及岩浆类型的标准矿物图解). 地质科学,6(3): 221-234

祝时照(赵宗溥笔名).1975.从玄武岩铸石论月球玄武岩的冷却史.地质科学,(2): 150-160

赵宗溥.1982.震旦系质疑及有关上元古界地层问题.地质科学,(1): 13-20

赵宗溥. 1983. 沸石相质疑.岩石学研究,(4): 127-138

赵宗溥.1984.成岩作用、埋藏变质与近变质作用. 地质论评,(5): 501-509

赵宗溥.1984. 蛇绿岩与大陆缝合线. 地质科学,(4): 359-372

赵宗溥.1984.华北断块区结晶基底的形成和演化.见: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华北断块区的形成和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37-49

赵宗溥.1985.热河群及热河动物化石群的地质年代. 地层学杂志, (2): 89-95

赵宗溥.1986. “印支运动” 五十周年的回顾. 地质科学, (1): 7-15

赵宗溥.1988.从冀东地区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论我国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及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 地质科学, (4): 301-312

赵宗溥. 1988. 震旦系六十五周年的回顾与瞻望. 地层学杂志, 12(1): 1-8

赵宗溥 郭敬辉.1992.变质地质学.地球科学进展,7(2): 71-72

赵宗溥.1994. 大陆碰撞构造剖析. 地质科学,29(2): 120-128

赵宗溥.1995. 试论陆内型造山作用——以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为例.地质科学,30(1): 19-28

赵宗溥.1996.再论陆内造山作用. 地质科学, 31(4): 353-364

赵宗溥等著.1993. 中朝准地台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北京: 科学出版社,1-430

岩石学与岩石鉴定图表. 1954. P. 尼格理著.赵宗溥译,何作霖校.北京:科学出版社,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