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 周巧, 罗甜甜, 李泽云, 赵合明, 秦源, 程焱
- ZHOU Qiao, LUO Tiantian, LI Zeyun, ZHAO Heming, QIN Yuan, CHENG Yan
- 碱蓬枝条生根条件的优化
- Optimization of rooting conditions for Suaeda glauca branches
-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 16(4): 257-261
-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2020, 16(4): 257-261.
- DOI: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20.04.00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0-09-08
2.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3.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2.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3. College of Agricultu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碱蓬(Suaeda glauca)是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海滨、荒地和含盐碱量高的地带,能耐受高达600 mol·L-1 NaCl的盐度[1],是典型的盐地植物,近年已逐渐成为抗盐研究的模式植物。我国是盐碱地灾害大国[2-4],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是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难题。在盐碱地上种植碱蓬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的盐分。因此,碱蓬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价值,相关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此外,碱蓬嫩苗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许多营养指标高于螺旋藻[5-6],具有开发为新型蔬菜的可能。碱蓬种子含油量达24.3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8.65%,尤其是亚油酸含量较高(56.94%),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7]。
野生碱蓬主要依靠种子繁殖,变异度比较大,不利于规模化种植。因此,开发碱蓬高效无性繁殖技术,快速繁殖优良品系,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陈敏[8]建立了碱蓬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生长体系;赵术珍等[9]以碱蓬茎尖为材料成功诱导出茎。然而,成熟高效的碱蓬体外再生体系尚未建立。碱蓬植株有多级分枝,采用枝条扦插可较大提高繁殖效率,而扦插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生根。为了优化碱蓬扦插条件,本研究采用碱蓬离体枝条为材料,分别测试了MS浓度、培养基凝固剂、栽培基质和生长素类型(种类、含量)对碱蓬生根的影响,以期为其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以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基因组中心保存的碱蓬为试验材料。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进行催芽,然后种植在砂土(砂与泥炭土的体积比为1:1)中,在光周期为16 h光照/8 h黑暗的温室中生长。2个月后,成长为健康的植株。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的消毒剪取大约5 cm长的碱蓬侧枝并收集到烧杯中,先用流水冲洗2 h,置超净工作台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消毒1 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体积分数为40%的“84”消毒液灭菌10 min,无菌水冲洗3~4次,最后用滤纸擦干表面水分用于后续试验。
1.2.2 不同浓度MS培养基的配置MS培养基广泛应用于组织培养,含有较高的硝酸盐、钾和铵。钾和铵能够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促进其运输,对固氮也有促进作用[10]。MS培养基能提供植物组织生长所需的全部矿质营养,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11]。以4.4 g·L-1 MS粉末(购自PhytoTech公司)为全素培养基,分别配置了0.25×、0.50×、0.75×和1×的MS培养基,以未添加MS为对照(CK)。各浓度MS培养基分别加入30 g·L-1蔗糖提供碳源、0.1 mmol·L-1抗坏血酸防止褐化和8 g·L-1琼脂凝固剂,pH值调至5.8。培养基于121 ℃灭菌20 min后分装到培养瓶中,每个浓度设置6瓶,每瓶放置5个灭菌碱蓬侧枝。材料置于温室培养14 d后记录生根数和根长。
1.2.3 2种凝固剂培养基的配置选择常用的琼脂和植物凝胶比较凝固剂对碱蓬生根的影响。在5种浓度MS(0、0.25×、0.50×、0.75×和1×)+30 g·L-1蔗糖+0.1 mmol·L-1抗坏血酸的培养基上(pH=5.8),分别加入8 g·L-1琼脂或者植物凝胶(均购自北京兰博利德公司), 于121 ℃灭菌20 min后分装到培养瓶,每个处理设置6瓶,每瓶放置5个灭菌碱蓬侧枝。材料置于温室培养14 d后记录生根数和根长。
1.2.4 不同基质条件下离体枝条的生根比较为了分析种植基质对碱蓬生根的影响,分别在土壤、石英砂和水条件下扦插碱蓬枝条。土壤和石英砂试验组,将土壤或石英砂装入培养瓶至其1/4高度并用水浸没备用;水试验组则将水倒入培养瓶至其1/4高度备用。将已灭菌的离体枝条分别插入土壤、石英砂和水培养基质中,每种基质设置6个培养瓶,每瓶放置5个侧枝。培养瓶放置于温室中培养14 d后观察生根情况,记录生根数和根长。
1.2.5 不同生长素培养基的生根比较激素在植物器官再生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合适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根的发生和生长[10]。为了优化碱蓬扦插的生长素条件,在MS+30 g·L-1蔗糖+0.1 mmol·L-1抗坏血酸+8 g·L-1琼脂的固体培养基(pH=5.8)上分别添加0.2、0.5、1.0、1.5和2.0 mg·L-1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培养基在121 ℃下消毒20 min后分装到培养瓶,每个生长素质量浓度设置6瓶,每瓶放置5个碱蓬侧枝。材料放置于温室培养14 d后记录生根数和根长。
1.3 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统计数据;采用SPSS进行LSD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MS浓度对碱蓬生根的影响碱蓬侧枝在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中培养14 d的生根情况见表 1。从表 1可见,5种浓度的MS培养基均可诱导碱蓬侧枝生根,但生根数与根长存在差异。在未添加MS培养基(CK)上,每枝条平均生根数为2.25条,平均根长为0.10 cm;随着MS浓度的提高,每枝条生根数和根长都有所增加, 1×MS培养基上的生根数和根长都达到最大值(31.58条和1.37 cm)。表明1× MS培养基较稀释的0.25×、0.50×、0.75×MS培养基更有利于生根。说明营养成分对碱蓬侧枝生根尤为重要,富含充足营养的1×MS培养基最有利于碱蓬生根和根的生长。
MS浓度 | 生根数/条 | 根长/cm |
0(CK) | 2.25±1.04c | 0.10±0.04c |
0.25× | 2.42±0.83c | 0.33±0.11bc |
0.50× | 14.25±3.78b | 0.56±0.18bc |
0.75× | 13.42±5.12b | 0.67±0.27b |
1× | 31.58±5.38a | 1.37±0.21a |
1)同列数值后附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
植物凝胶的凝固依赖于Ca2+、Mg2+和NH4+等阳离子的存在,1×MS培养基中的Ca2+、Mg2+浓度足以让植物凝胶凝固[10]。低浓度MS所含离子的浓度相对较低,导致0.25×MS的植物凝胶培养基呈现半固化状态,而未添加MS的植物凝胶培养基则不凝固。因此本试验只比较0.50×、0.75×和1×MS的琼脂培养基和植物凝胶培养基的生根数(表 2)。从表 2可见,随着MS浓度的提高,琼脂凝固剂培养基上的生根数和根长逐渐增加,而植物凝胶培养基上的生根数和根长变化不明显;在同一浓度的MS培养基上,琼脂培养基上的生根数较植物凝胶培养基多,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 < 0.05),而平均根长只在1×MS浓度下存在显著性差异,琼脂培养基上的根长为1.39 cm,显著高于植物凝胶培养基(根长0.60 cm)。以上表明,琼脂作为培养基凝固剂,更有利于碱蓬的生根。
培养基 | 生根数/条 | 根长/cm | |||
植物凝胶 | 琼脂 | 植物凝胶 | 琼脂 | ||
0.50×MS | 5.92±2.57a | 13.43±2.36b | 0.51±0.39a | 0.60±0.46a | |
0.75×MS | 3.08±1.46a | 14.25±3.78b | 0.37±0.12a | 0.78±0.25a | |
1×MS | 5.83±2.60a | 31.58±2.47b | 0.60±0.28a | 1.39±0.36b | |
1)同行数值后附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
不同种植条件下碱蓬的生根情况见图 1。3种基质的生根数存在差异,土壤条件下生根数量最多(图 1A),石英砂基质次之(图 1B),水环境最少(图 1C)。对生根数和根长进行统计(表 3)发现,土壤条件下碱蓬枝条的生根数为25.33条,显著高于石英砂基质和水环境;土壤和石英砂基质上的根长分别为3.04、2.57 cm,显著高于水环境下的根长(1.48 cm)。以上表明,在种植条件下,土壤是最好的生根基质。这可能是因为土壤营养丰富、透气性好、富含土壤微生物和有机成分,对碱蓬根的诱导具有促进作用[12-13]。
![]() |
A.土壤; B.石英砂; C.水。 图 1 碱蓬枝条在不同培养基质条件下的生根情况 Figure 1 Rooting of S.glauca shoots under different substrates |
培养基质 | 生根数/条 | 根长/cm |
土壤 | 25.33±2.98a | 3.04±0.36a |
石英砂 | 12.87±3.00b | 2.57±0.45a |
水 | 8.93±1.97b | 1.48±0.26b |
1)同列数值后附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
不同质量浓度的3种生长素条件下碱蓬枝条生根数见表 4。(1)IAA。添加不同浓度IAA的培养基,生根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IBA。添加0.5 mg·L-1 IBA的生根数(5.70条)比对照(3.10条)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1.0、1.5和2.0 mg·L-1 IBA培养基上的生根数较对照显著增多,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达最大值(8.34条)。(3)NAA。添加不同浓度的NAA均可显著促进生根,且随着NAA浓度的升高,生根数逐渐增多,在2.0 mg·L-1时达到本试验组的最大值(68.75条)。综上所述,2.0 mg·L-1 NAA是促进碱蓬生根的最优生长素。
生长素 | ρ生长素/(mg·L-1) | ||||
0(CK) | 0.5 | 1.0 | 1.5 | 2.0 | |
NAA | 14.85±4.78a | 32.45±2.89b | 30.50±4.32b | 56.60±4.93bc | 68.75±9.44bc |
IAA | 12.25±2.17a | 10.60±2.36a | 11.45±2.18a | 15.87±3.27a | 14.85±2.18a |
IBA | 3.10±3.38a | 5.70±3.41a | 8.34±2.24b | 8.05±2.43b | 8.15±2.56b |
1)同行数值后附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
本研究发现,1×MS培养基上碱蓬的生根数量较其他浓度(0、0.25×、0.50×和0.75×)多,表明MS对碱蓬生根具有促进作用。琼脂和植物凝胶是组培实验中常用的2种培养基凝固剂。琼脂是一类从石花菜及其他红藻类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藻胶,具有特殊的凝固性质[14-15];植物凝胶凝固需要依赖阳离子,而低浓度MS培养基的阳离子含量低,导致未添加MS和0.25×MS的植物凝胶培养基无法凝固。本研究表明,在同一MS浓度条件下,琼脂比植物凝胶更有利于碱蓬生根。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生根中起着调节作用,不同类型的生长素对生根的促进作用不同。总体而言,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的生长而高浓度则抑制根的生长[16-17]。本研究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现象。诸多研究表明,NAA对植物的生长调节与其表面的乙烯抗体有关,低浓度的NAA对植物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NAA则抑制乙烯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植物根系的生长[18-20];低浓度的NAA能够促进多肉植物根的生长而高浓度NAA则抑制其生长[21-25]。本研究也表明,NAA是促进碱蓬生根的最佳生长素,2.0 mg·L-1是所检测到的最佳质量浓度,同时存在进一步通过提高NAA质量浓度来促进生根的可能性。
[1] | 刘宇.滨海盐生植物净化海水重金属能力研究[D].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
[2] | 李素艳, 翟鹏辉, 孙向阳, 等. 滨海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土壤改良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4, 22(6): 1069–1078. |
[3] | 吴淑杭, 周德平, 姜震方. 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研究进展[J]. 上海农业科技, 2007(2): 23–25. DOI: 10.3969/j.issn.1001-0106.2007.02.018 |
[4] | 王若水, 康跃虎, 万书勤, 等. 水分调控对盐碱地土壤盐分与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14): 96–104.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4.14.013 |
[5] | 丁海荣, 洪立洲, 杨智青, 等. 盐生植物碱蓬及其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8): 35–37, 40. DOI: 10.3969/j.issn.1001-8581.2008.08.012 |
[6] | 彭斌, 许伟, 邵荣, 等. 不同生境种源盐地碱蓬幼苗生长发育对盐分胁迫的响应和适应[J]. 草业学报, 2016, 25(4): 81–90. |
[7] | 孙宇梅, 赵进, 周威, 等. 我国盐生植物碱蓬开发的现状与前景[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3(1): 1–4. |
[8] | 陈敏.NaCl处理对碱蓬细胞生长、离子含量及质膜ATPase的影响[D].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00. |
[9] | 赵术珍, 高叶, 王宝山. 真盐生植物盐地碱蓬茎尖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3(4): 96–99. DOI: 10.3969/j.issn.1001-4748.2008.04.029 |
[10] | 刘臻晔.MS培养基和钙浓度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和试管薯生长的影响[D].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16. |
[11] | 李娇.一氧化氮参与硝酸盐调控不同硝响应型水稻侧根生长的机制研究[D].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4. |
[12] | 王文胜. 论植物根在土壤中的发育和功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0): 286. |
[13] | 李海峡. 浅析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2): 100. |
[14] | 王莹, 邱江明. 鹿茸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现代园艺, 2018(10): 31. |
[15] | 付建鑫, 张桂香, 张炳文, 等. 碱蓬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25(4): 59–63. |
[16] | 张家君, 吕蒙蒙, 武忆寒, 等. 剪根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 15(3): 157–162. |
[17] | 王一帆, 张晓华, 陈清海, 等. 四季栀子新资源的扦插繁育技术[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 16(2): 94–99. |
[18] | 吕剑, 喻景权.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制[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 40(5): 624–628. |
[19] | 郭庆, 王德斌, 瞿书华, 等. 海枫藤花粉块壁剥离与花粉形态探究[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9(4): 82–83. |
[20] | 刘凤丽, 王万鹏, 李文滨, 等. 生长素、乙烯和温度对大豆不定根形成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7, 36(4): 547–553. |
[21] | 李紫昭, 高立宏, 郭雪, 等. 不同浓度的NAA对多肉植物生根及出芽的影响[J]. 中国园艺文摘, 2017, 33(8): 29–30, 34. |
[22] | 张潇予, 顾笑寅, 纪嫣然, 等. 几种化学药剂处理对多肉植物月亮仙子扦插生根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26(4): 55–57. |
[23] | 郜李彬, 曹征宇, 顾韵莉, 等. 多肉植物东云组培苗生根试验及培养条件研究[J]. 上海农业科技, 2019(2): 104–105. |
[24] | 卫俨, 李梅兰, 朱木兰. 多肉植物离体再生研究进展[J]. 生物资源, 2018, 40(4): 308–313. |
[25] | 陈艺荃, 魏宾斌, 陈阳, 潘宏. 不同浓度α-萘乙酸(NAA)处理对2种多肉植物叶插生根的影响[J]. 福建农业科技, 2018(08):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