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Vol. 14Issue (2): 91-98   PDF   
DOI: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18.02.004
0

文章信息

韩会庆, 郜红娟, 杨宏涛, 张璇, 胡婷, 周茜茜
HAN Huiqing, GAO Hongjuan, YANG Hongtao, ZHANG Xuan, HU Ting, ZHOU Qianqian
我国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的脱钩分析
Analysis on decoupling between total grain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age in China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 14(2): 91-98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2018, 14(2): 91-98.
DOI: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18.02.004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8-05-02
我国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的脱钩分析
韩会庆1, 郜红娟2, 杨宏涛1, 张璇1, 胡婷1, 周茜茜1     
1. 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3;
2.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8
摘要:为探究我国粮食产量与农药使用量的相关关系,基于2000、2005、2010和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统计数据,利用脱钩方法分析了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的脱钩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至2010-2015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的脱钩类型由扩张负脱钩转变为弱脱钩,脱钩类型状态意义为不可取状态的行政区数量减少,理想状态的行政区数量增加。2000-2005年至2005-2010年间,脱钩类型转化以脱钩与负脱钩之间相互转化为主。2005-2010年至2010-2015年间,脱钩类型转化以负脱钩转为脱钩为主。农药使用量增长速度变缓以及粮食产量持续增加是导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类型转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脱钩分析     粮食总产量     农药使用量    
Analysis on decoupling between total grain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age in China
HAN Huiqing1, GAO Hongjuan2, YANG Hongtao1, ZHANG Xuan1, HU Ting1, ZHOU Qianqian1     
1.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iyang, Guizhou 550003, China;
2.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Guizhou Normal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18,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in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age in China, the de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total grain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age data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05, 2005 to 2010, and 2010 to 2015 were analyzed by decoupling method analysis produ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tween 2000-2010 and 2010-2015, the decoupling between total grain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e in China was changed from negative expansion to weak decoupling. The number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with undesirable decoupling types was decreased, while the number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with desirable decoupling types was increased. During 2000-2005 to 2005-2010, alternative conversion between decoupling and negative decoupling was the main conversion types. Between 2005-2010 to 2010-2015, the type of decoupling shifted from negative decoupling to decoupling. Reduced rate of pesticides usage and sustainable increase of high grain crop production were th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the change of decoupling type between total grain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age in China.
Key words: decoupling analysis     total grain production     pesticide usage    

粮食生产是影响21世纪全球安全性的重要问题之一[1], 不仅与政策、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资源等因素有关, 还与物质生产资料的使用相关。农药作为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防治粮食作物病虫, 减少粮食生产损失[2]。但农药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大量使用将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3]。当前, 粮食生产对农药使用的依赖性日趋严重, 有关两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脱钩分析法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目前, 从研究内容上看, 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脱钩分析研究主要关注农业增长(如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生产资料消耗相互关系、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其中, 农业增长与农业生产资料消耗相互关系的研究多涉及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消耗[4]、粮食生产与化肥使用量消耗[5]、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化学品投入[6]等方面。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研究多涉及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碳排放[7]、畜牧业产值与畜禽养殖污染[8]、粮食生产与农业面源污染[9]等方面。然而, 这些研究鲜有关注我国粮食生产与农药使用量之间的脱钩关系。

对于农药使用与粮食生产关系的研究, 学者们主要关注农药使用强度变化对粮食生产及进口的影响[10]、农药使用技术与粮食增产相互关系[11]、粮食主产区农药使用强度和成本[3, 12]。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导致粮食生产与农药使用量存在明显的阶段性, 利用KFC曲线进行阶段性特征分析已见报道[13-14], 但利用脱钩理论分析两者关系尚未见报道。因此, 本研究利用脱钩分析方法, 探究了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的脱钩关系, 以期为粮食生产与农药使用量关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为制定区域农药使用政策提供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2000、2005、2010和2015年全国各地区粮食总产量和农药使用量数据来源于2001、2006、2011和2016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5-18]

1.2 研究方法

目前, 脱钩分析方法主要有OECD脱钩指数法和Tapio脱钩弹性分析法。其中, OECD脱钩指数法主要分析环境压力与驱动因子变化的关系, 描述驱动因子(如GDP增长)与生态压力(如化肥使用量)在同一时期增长弹性的变化。Tapio脱钩弹性分析法是分析相关变量的比值, 该方法克服了基期选择的影响, 计算准确性和稳定性高。因此, 本研究利用Tapio脱钩弹性分析法分析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之间的关系[19]。Tapio脱钩弹性分析法中脱钩指数是通过一定时期内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变化速度的比值进行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

$ e = \frac{{\Delta PC/PC}}{{\Delta GY/GY}} $ (1)

式中:e为脱钩指数; △PC为农药使用量变化量; PC为初期农药使用量; △GY为粮食总产量变化量; GY为初期粮食总产量。

依据Tapio脱钩弹性分析法中的脱钩分类划分标准[20], 将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间的脱钩类型划分为负脱钩、脱钩和连接3种。其中, 负脱钩类型包括扩张负脱钩(农药使用量和粮食总产量均增加, 且农药使用量增长率高于粮食总产量增长率)、强负脱钩(农药使用量增加, 而粮食总产量下降)和弱负脱钩(农药使用量和粮食总产量均下降, 且农药使用量下降率低于粮食总产量下降率)3种; 脱钩类型包括弱脱钩(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均增加, 且农药使用量增长率低于粮食总产量增长率)、强脱钩(农药使用量下降, 粮食总产量增加)和衰退脱钩(农药使用量和粮食总产量均下降, 且农药使用量下降率高于粮食总产量下降率)3种; 连接类型包括扩张连接(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均增加, 且两者增长率接近)和衰退连接(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均下降, 且两者下降率接近)2种(表 1)。

表 1 脱钩分类及划分标准 Table 1 Decoupling types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类型 PC/PC GY/GY 脱钩指数 状态意义
扩张负脱钩 >0 >0 e>1.2 不可取
强负脱钩 >0 < 0 e < 0 不可取
弱负脱钩 < 0 < 0 0≤e < 0.8 不可取
弱脱钩 >0 >0 0≤e < 0.8 较理想
强脱钩 < 0 >0 e < 0 理想
衰退脱钩 < 0 < 0 e>1.2 可允许
扩张连接 >0 >0 0.8≤e≤1.2 不可取
衰退连接 < 0 < 0 0.8≤e≤1.2 可允许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变化

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表 2)。从省域来看,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粮食总产量呈上升趋势, 而浙江、福建则呈下降趋势。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 北京、上海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 2005—2010年则呈上升趋势。2000—2005年江苏、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 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则呈上升趋势。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 广东、广西、贵州、西藏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 2010—2015年则呈上升趋势。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 重庆粮食总产量呈下降趋势, 2000—2005年则呈上升趋势。总之, 3个时间段内我国大部分省区粮食总产量呈上升趋势, 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增加的省份数量多于2000—2005年。

表 2 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 Table 2 Changes of total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during 2000-2015
行政区 2000—2005年 2005—2010年 2010—2015年
变化量 变化率 变化量 变化率 变化量 变化率
北京 -49 -34.19 21 21.92 -53 -45.89
天津 13 10.80 22 16.15 22 13.78
河北 48 1.86 377 14.52 388 13.03
山西 125 14.60 107 10.95 175 16.08
内蒙古 420 33.84 896 53.90 269 10.51
辽宁 606 53.14 20 1.12 237 13.43
吉林 943 57.58 261 10.12 805 28.30
黑龙江 547 21.47 1 921 62.12 1 311 26.16
上海 -69 -39.43 13 12.33 -6 -5.32
江苏 -272 -8.76 401 14.13 326 10.08
浙江 -403 -33.10 -44 -5.40 -19 -2.40
安徽 133 5.39 475 18.24 458 14.85
福建 -140 -16.32 -53 -7.45 -1 -0.12
江西 142 8.82 198 11.25 194 9.92
山东 80 2.08 418 10.68 377 8.70
河南 481 11.72 855 18.66 630 11.59
湖北 -41 -1.85 138 6.36 388 16.73
湖南 -89 -3.23 169 6.31 155 5.46
广东 -364 -20.69 -80 -5.69 42 3.16
广西 -41 -2.70 -75 -5.04 113 7.97
海南 -47 -23.35 27 17.91 4 2.00
重庆 61 5.54 -12 -1.04 -1 -0.10
四川 -161 -4.77 12 0.37 220 6.82
贵州 -9 -0.79 -40 -3.45 68 6.09
云南 47 3.21 16 1.06 345 22.56
西藏 -3 -2.91 -2 -2.36 9 10.31
陕西 -46 -4.23 122 11.69 62 5.31
甘肃 123 17.30 121 14.51 213 22.21
青海 11 12.82 9 9.32 1 0.69
宁夏 47 18.64 57 18.91 16 4.52
新疆 93 11.85 294 33.55 351 29.95
全国 2 186 4.73 6 644 13.73 7 096 12.89

2000—2015年我国农药使用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表 3)。从省域来看, 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新疆农药使用量呈上升趋势; 北京、上海则呈下降趋势。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 天津、湖北、四川、青海农药使用量均呈下降趋势, 2005—2010年则呈上升趋势。2010—2015年, 河北、辽宁、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海南、重庆、宁夏农药使用量呈下降趋势, 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则呈上升趋势。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 江苏、浙江农药使用量呈下降趋势, 2000—2005年则呈上升趋势。2000—2005年陕西农药使用量呈下降趋势, 2005—2010和2010—2015年则呈上升趋势。总之, 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我国大部分行政区农药使用量呈上升趋势, 仅个别行政区呈下降趋势, 但2010—2015年我国农药使用量下降的行政区数量快速增加。

表 3 2000—2015年我国农药使用量变化 Table 3 Change of pesticide usage in China during 2000-2015
行政区 2000—2005年 2005—2010年 2010—2015年
变化量 变化率 变化量 变化率 变化量 变化率
北京 -772 -14.19 -696 -14.91 -798 -20.09
天津 -256 -7.10 372 11.11 -193 -5.19
河北 7 916 10.87 3 860 4.78 -1 287 -1.52
山西 5 276 30.12 3 315 14.54 4 928 18.88
内蒙古 5 881 66.04 9 516 64.36 8 659 35.63
辽宁 10 116 28.39 23 624 51.64 -9 500 -13.69
吉林 9 215 46.83 13 890 48.07 19 501 45.58
黑龙江 18 001 61.07 26 277 55.35 9 194 12.47
上海 -2 666 -24.14 -1 339 -15.98 -2 623 -37.27
江苏 11 765 12.86 -13 128 -12.71 -12 026 -13.34
浙江 390 0.60 -574 -0.87 -8 617 -13.24
安徽 19 217 25.41 21 804 22.99 -5 597 -4.80
福建 4 267 8.24 2 194 3.91 -2 468 -4.24
江西 13 826 22.49 31 225 41.46 -12 657 -11.88
山东 15 308 10.91 9 315 5.99 -13 920 -8.44
河南 9 543 9.99 19 811 18.86 3 881 3.11
湖北 -5 242 -4.54 29 797 27.05 -19 284 -13.78
湖南 27 639 32.28 5 512 4.87 3 591 3.02
广东 2 309 2.73 17 357 19.94 9 400 9.01
广西 9 319 21.21 11 200 21.03 10 456 16.22
海南 5 539 44.09 27 401 151.38 -5 702 -12.53
重庆 1 027 5.55 1 313 6.72 -2 655 -12.73
四川 -4 325 -7.13 5 848 10.38 -3 272 -5.26
贵州 1 364 16.24 3 174 32.51 784 6.06
云南 5 930 24.06 15 615 51.07 12 457 26.97
西藏 74.97 11.52 310 42.70 38 3.67
陕西 -435 -4.21 2 520 25.49 684 5.51
甘肃 9 373 82.11 23 777 114.38 34 283 76.93
青海 -173 -9.01 315 18.03 -106 -5.14
宁夏 27 1.72 1 041 65.10 -47 -1.78
新疆 959 7.05 3 627 24.90 7 646 42.03
全国 180 413 14.10 298 273 20.43 24 750 1.41
2.2 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时空变化 2.2.1 脱钩类型及空间格局

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变化见表 4。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 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类型整体上为扩张负脱钩, 2010—2015年为弱脱钩。2000—2005年我国各地区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类型以扩张负脱钩和强负脱钩为主。其中, 扩张负脱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 如内蒙古、甘肃、河北、山东、山西等; 强负脱钩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华南、西南等地区, 如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西藏等。2005—2010年脱钩类型以扩张负脱钩、强负脱钩和弱脱钩为主。其中, 扩张负脱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 如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吉林、辽宁、四川、云南等; 强负脱钩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地区, 如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重庆、西藏等; 弱脱钩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 如河北、山东、新疆等。2010—2015年脱钩类型以强脱钩和扩张负脱钩为主。其中, 强脱钩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区, 如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江西、青海、宁夏等; 扩张负脱钩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南地区, 如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广东等(图 1)。

表 4 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变化 Table 4 Changes of decoupling between total grain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age in China during 2000-2015
行政区 2000—2005年 2005—2010年 2010—2015年
脱钩指数 脱钩类型 脱钩指数 脱钩类型 脱钩指数 脱钩类型
北京 0.42 弱负脱钩 -0.68 强脱钩 0.44 弱负脱钩
天津 -0.66 强脱钩 0.69 弱脱钩 -0.38 强脱钩
河北 5.84 扩张负脱钩 0.33 弱脱钩 -0.12 强脱钩
山西 2.06 扩张负脱钩 1.33 扩张负脱钩 1.17 扩张连接
内蒙古 1.95 扩张负脱钩 1.19 扩张连接 3.39 扩张负脱钩
辽宁 0.53 弱脱钩 45.99 扩张负脱钩 -1.02 强脱钩
吉林 0.81 扩张连接 4.75 扩张负脱钩 1.61 扩张负脱钩
黑龙江 2.84 扩张负脱钩 0.89 扩张连接 0.48 弱脱钩
上海 0.61 弱负脱钩 -1.30 强脱钩 7.00 衰退脱钩
江苏 -1.47 强负脱钩 -0.90 强脱钩 -1.32 强脱钩
浙江 -0.02 强负脱钩 0.16 弱负脱钩 5.52 衰退脱钩
安徽 4.72 扩张负脱钩 1.26 扩张负脱钩 -0.32 强脱钩
福建 -0.50 强负脱钩 -0.53 强负脱钩 35.06 衰退脱钩
江西 2.55 扩张负脱钩 3.69 扩张负脱钩 -1.20 强脱钩
山东 5.25 扩张负脱钩 0.56 弱脱钩 -0.97 强脱钩
河南 0.85 扩张连接 1.01 扩张连接 0.27 弱负脱钩
湖北 2.45 衰退脱钩 4.26 扩张负脱钩 -0.82 强脱钩
湖南 -10.01 强负脱钩 0.77 弱脱钩 0.55 弱脱钩
广东 -0.13 强负脱钩 -3.50 强负脱钩 2.85 扩张负脱钩
广西 -7.87 强负脱钩 -4.17 强负脱钩 2.04 扩张负脱钩
海南 -1.89 强负脱钩 8.45 扩张负脱钩 -6.28 强脱钩
重庆 1.00 扩张连接 -6.49 强负脱钩 22.66 衰退脱钩
四川 1.49 衰退脱钩 28.25 扩张负脱钩 -0.77 强脱钩
贵州 -20.50 强负脱钩 -9.41 强负脱钩 1.00 扩张连接
云南 7.50 扩张负脱钩 48.05 扩张负脱钩 1.20 扩张负脱钩
西藏 -3.96 强负脱钩 -18.13 强负脱钩 0.36 弱脱钩
陕西 1.00 衰退连接 2.18 扩张负脱钩 1.04 扩张负脱钩
甘肃 4.75 扩张负脱钩 7.88 扩张负脱钩 3.46 扩张负脱钩
青海 -0.70 强脱钩 1.93 扩张负脱钩 -7.49 强脱钩
宁夏 0.09 弱脱钩 3.44 扩张负脱钩 -0.39 强脱钩
新疆 0.59 弱脱钩 0.74 弱脱钩 1.40 扩张负脱钩
全国 2.98 扩张负脱钩 1.49 扩张负脱钩 0.11 弱脱钩
图 1 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空间格局 Figure 1 Spatial pattern of decoupling types between total grain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age in China
2.2.2 脱钩类型转移特征

表 4可知, 2000—2005年至2005—2010年, 山西、安徽、福建、江西、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新疆脱钩类型保持不变, 其他地区脱钩类型发生转化, 转化类型以弱脱钩和衰退脱钩转为扩张负脱钩、扩张负脱钩转为弱脱钩、弱负脱钩转为强脱钩以及扩张负脱钩转为扩张连接为主。其中, 北京、河北、上海、江苏、山东、湖南等由负脱钩或连接转为脱钩; 辽宁、湖北、四川、青海、宁夏由脱钩转为负脱钩; 吉林、重庆、陕西由连接转为负脱钩; 内蒙古由负脱钩转为连接。2005—2010年至2010—2015年, 吉林、江苏、湖南、云南、陕西、甘肃脱钩类型保持不变, 其他地区脱钩类型发生转化, 转化类型以扩张负脱钩转为强脱钩为主。其中, 辽宁、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重庆、四川、西藏、青海、宁夏由负脱钩或连接转为脱钩; 新疆由脱钩转为负脱钩; 山西、贵州由负脱钩转为连接; 内蒙古、河南由连接转为负脱钩。

2.2.3 脱钩类型状态意义及转移特征

从脱钩类型状态意义的行政区数量看(表 5), 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 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类型的状态意义以不可取状态为主。其中, 2000—2005年仅湖北、四川、陕西为可允许状态, 辽宁、宁夏和新疆为较理想状态, 天津、青海为理想状态; 2005—2010年仅天津、河北、山东、湖南、新疆为较理想状态, 北京、上海、江苏为理想状态。2010—2015年脱钩类型的状态意义以不可取状态和理想状态为主, 仅上海、浙江、福建、重庆为可允许状态, 黑龙江、湖南、西藏为较理想状态。

表 5 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类型状态意义变化 Table 5 Change of state meaning of decoupling types between total grain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age in China during 2000-2015
行政区 2000—2005年 2005—2010年 2010—2015年
北京 不可取 理想 不可取
天津 理想 较理想 理想
河北 不可取 较理想 理想
山西 不可取 不可取 不可取
内蒙古 不可取 不可取 不可取
辽宁 较理想 不可取 理想
吉林 不可取 不可取 不可取
黑龙江 不可取 不可取 较理想
上海 不可取 理想 可允许
江苏 不可取 理想 理想
浙江 不可取 不可取 可允许
安徽 不可取 不可取 理想
福建 不可取 不可取 可允许
江西 不可取 不可取 理想
山东 不可取 较理想 理想
河南 不可取 不可取 不可取
湖北 可允许 不可取 理想
湖南 不可取 较理想 较理想
广东 不可取 不可取 不可取
广西 不可取 不可取 不可取
海南 不可取 不可取 理想
重庆 不可取 不可取 可允许
四川 可允许 不可取 理想
贵州 不可取 不可取 不可取
云南 不可取 不可取 不可取
西藏 不可取 不可取 较理想
陕西 可允许 不可取 不可取
甘肃 不可取 不可取 不可取
青海 理想 不可取 理想
宁夏 较理想 不可取 理想
新疆 较理想 较理想 不可取
全国 不可取 不可取 较理想

从脱钩类型状态意义的行政区数量转移矩阵看(表 6), 2000—2005年至2005—2010年, 我国大部分行政区保持不可取状态, 仅13个行政区脱钩类型状态意义发生转化, 转化类型以可允许状态转为不可取状态、不可取状态转为较理想状态和理想状态为主。2005—2010年至2010—2015年, 我国仅有10个行政区保持不可取状态, 1个行政区保持较理想状态, 1个行政区保持理想状态, 而19个行政区的脱钩类型状态意义发生转化, 转移类型以不可取状态转为理想状态为主。

表 6 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类型状态意义的行政区数量转移矩阵 Table 6 The transition matrix of the number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of state meaning of the decoupling types between total grain production and pesticide usage in China during 2000-2015
2000—2005年 2005—2010年
不可取状态 可允许状态 较理想状态 理想状态
不可取状态 17 0 3 3
可允许状态 3 0 0 0
较理想状态 2 0 1 0
理想状态 1 0 1 0
2005—2010年 2010—2015年
不可取状态 可允许状态 较理想状态 理想状态
不可取状态 10 3 2 8
可允许状态 0 0 0 0
较理想状态 1 0 1 3
理想状态 1 1 0 1
3 讨论与结论 3.1 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变化趋势

200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农药使用量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2000—2005年。而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我国农药使用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201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主要与农业税费政策调整、农业科技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2], 而2010年以来, 我国农药使用量增速放缓主要是受农药使用管控加强、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需求增加的影响有关[21-22]

3.2 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类型特征

2000—2005年、2005—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类型为扩张负脱钩, 2010—2015年为弱脱钩。2000—2005年我国大部分地区脱钩类型以扩张负脱钩和强负脱钩为主, 2005—2010年脱钩类型以扩张负脱钩、强负脱钩和弱脱钩为主, 2010—2015年脱钩类型以强脱钩和扩张负脱钩为主。扩张负脱钩、强负脱钩、扩张连接的区域亟需通过降低农药使用量实现脱钩; 弱负脱钩、衰退连接的区域亟需通过确保粮食高产稳产实现脱钩; 弱脱钩的区域可以通过降低农药使用量实现强脱钩; 衰退脱钩的区域可以通过提高粮食总产量实现强脱钩。

3.3 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类型及状态意义的转换特征

2000—2005年至2005—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类型转化以负脱钩与脱钩相互转化为主, 脱钩类型状态意义转化以可允许状态转为不可取状态、不可取状态转为较理想状态和理想状态为主。2005—2010年至2010—2015年脱钩类型转化以负脱钩转为脱钩为主, 脱钩类型状态意义转化以不可取状态转为理想状态为主。

2000—2005年至2010—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之间由负脱钩转为脱钩, 这与熊鹰等[6]对我国农业化学品投入与农业产值之间脱钩关系、栾江等[23]对农作物总产量与化肥使用量之间脱钩类型变化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其原因主要与我国农业化学品消耗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有关[24]

脱钩类型的形成不仅仅是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数据变化的结果, 还可能与政策、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生产技术进步等因素有关。尽管本研究进行了宏观上的原因分析, 但对政策、社会经济等单个因素缺乏深入研究。且由于不同区域粮食总产量与农药使用量脱钩状态的形成原因存在差异, 未来还应加强不同区域脱钩原因的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彭珂珊. 粮食安全:世纪挑战与应对—为我国粮食总产量(2004-2015年)实现"12连增"而作[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7(4): 55–64.
[2] 陈秧分, 李先德. 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20): 1–10.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3.20.001
[3] 蔡书凯, 李靖. 水稻农药施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研数据[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11): 2403–2410.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1.11.025
[4] 栾健, 周玉玺, 李明辉. 基于IPAT方程的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投入量的脱钩分析—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 32(4): 430–436.
[5] 徐卫涛, 张俊飚, 李树明, 等. 我国循环农业中的化肥施用与粮食生产脱钩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2): 200–203.
[6] 熊鹰, 李晓, 何鹏. 我国农业化学品投入与农业增长的脱钩关系[J].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43(7): 897–901.
[7] 李琦, 韩亚芬. 安徽省农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5(2): 29–35.
[8] 冯倩, 许小华, 刘聚涛, 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污染负荷分析[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 30(2): 162–166.
[9] 刘洁.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10] 向涛, 綦勇. 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贸易—基于农药使用强度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14(7): 33–41.
[11] 赵连阁, 蔡书凯. 晚稻种植农户IPM技术采纳的农药成本节约和粮食增产效果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3(5): 78–87.
[12] 韩洪云, 蔡书凯. 农药施用健康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研数据[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5): 163–170.
[13] 贾滨洋, 袁赛, 闫楠. 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文献综述与未来展望[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6): 50–53.
[14] SCHREINEMACHERS P, TIPRAQSA P. Agricultural pesticides and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J]. Food Policy, 2012, 37(6): 616–626. DOI: 10.1016/j.foodpol.2012.06.003
[15]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1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17]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18]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6.
[19] 张小平, 王龙飞. 甘肃省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30(10): 1226–1231.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4.10.019
[20] TAPIO P.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Transport Policy, 2005, 12(2): 137–151. DOI: 10.1016/j.tranpol.2005.01.001
[21] 李睿.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效应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47(1): 153–158.
[22] 杨建辉. 农业经济增长的农业化学化效应及时空格局变化—以山东省为例[J]. 经济地理, 2017, 37(3): 182–187.
[23] 栾江, 马瑞, 李浩, 等. 1998-2013年中国主要农作物化肥消费的脱钩分析[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5, 14(5): 460–466.
[24] 蔡荣. 农业化学品投入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3):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