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Vol. 12Issue (4): 275-278   PDF   
DOI: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16.04.012
0

文章信息

王玲萍
WANG Lingping
不同诱捕器和引诱剂组合对松墨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Trapping effect on Monochamus alternatus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raps and lures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 12(4): 275-278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2016, 12(4): 275-278.
DOI: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16.04.012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6-10-17
不同诱捕器和引诱剂组合对松墨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王玲萍     
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福建 福州 350003
摘要: 为探讨生产上松墨天牛诱捕优化技术,于2013年和2014年在福建省安溪县开展了不同诱捕器和引诱剂组合(农林大APF-Ⅰ型引诱剂及其诱捕器、福建省L型引诱剂及其L型诱捕器)诱捕松墨天牛成虫试验,比较诱获的松墨天牛数量,并抽取部分虫体进行解剖,分析其携带的寄生性线虫及雌成虫的怀卵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诱捕器引诱剂4种组合2 a间诱捕的松墨天牛总数量有极显著差异。农林大APF-Ⅰ型引诱剂及其诱捕器诱获的天牛数量最多,雌雄比最大;福建省L型引诱剂及其L型诱捕器组合诱获的天牛数量最少,雌雄比最低。在诱捕器相同的情况下,APF-Ⅰ型引诱剂的诱捕效果极显著优于L型引诱剂,且前者诱捕天牛的雌雄比高于后者。在引诱剂相同的情况下,农林大诱捕器与福建省L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差异不显著,且两者诱捕的天牛雌雄比差别不大。APF-Ⅰ型引诱剂引诱的天牛成虫寄生性线虫携带率高于L型引诱剂,但2种引诱剂引诱的松墨天牛雌成虫平均怀卵量差异不大,因此生产上应优先推广APF-Ⅰ型引诱剂。
关键词松墨天牛     诱捕器     引诱剂     天牛线虫携带率     怀卵量    
Trapping effect on Monochamus alternatus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raps and lures
WANG Lingping     
Fujian Bureau of Control and Quarantine of Forest Harmful Organisms,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Abstract: To optimize Monochamus alternatus trapping device for effective pest control, trapping device invented b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PF-I lure, L-type lure and trap were applied in provincial demonstration farm in An'xi county in 2013-2014. The quantity of adult M. alternatus trapped were recorded, and followed by nematode carrying and fecundity rates analysis after diss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ap with APF-I lure induced the most amount of adult M. alternatus in the highest male-female ratio, while trap with APF-I lure resulted in the least quantity of adult M. alternatus and the lowest male-female ratio. Within the same type of trap, APF-I lure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L-type lure, together with higher male-female ratio from the former. However, whe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lure, trapping efficiency and male-female ratio were the same between two traps. Furthermore, nematode carrying rate was higher in APF-I lure than L-type,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ccurred in female fecundity between two traps. In conclusion, APF-I lure should be prioritized in production due to its high trapp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Monochamus alternatus     traps     lures     nematode carrying rate     fecundity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既是松树重要的蛀干害虫,又是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传播媒介。诱捕器诱杀作为松墨天牛防治的一种无公害措施,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推广应用[1-3]。但诱捕器对松墨天牛的诱捕效果,与诱捕器的型号[4-6]、颜色[7]、挂设的空间位置[8]、引诱剂与诱捕器的不同组合[9-10]以及林分因子[11]等有关。福建省近年来比较普遍使用的诱捕器及引诱剂主要有福建农林大学研制的APF-Ⅰ型引诱剂及诱捕器和福建省某单位研制的L型引诱剂及其L型诱捕器。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实践上松墨天牛的诱捕技术,作者于2013-2014年,在福建省安溪县省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试点无公害示范区内,开展了不同诱捕器引诱剂4种组合诱捕松墨天牛成虫试验,比较诱获的松墨天牛数量,并抽取部分虫体进行解剖,分析其携带线虫及怀卵情况,以期为松墨天牛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为安溪县龙门镇,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邻泉州南安市翔云乡,南连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西与虎邱镇、大坪乡交界,北与官桥镇接壤。南亚热带气候,海拔300~400 m,年平均温度19~21 ℃,年降雨量1 600 mm。夏季长而炎热,冬季短暂而无严寒,年均无霜期260 d。试验地林分为20 a以上的马尾松林,受到松墨天牛为害,出现少量松枯死木。

1.2 方法

试验选用福建农林大学研制的诱捕器及APF-Ⅰ型引诱剂和福建省某单位研制的L型诱捕器及L型引诱剂。2种诱捕器均为撞板式陷阱诱捕器,由顶盖、挡板、防逃逸接头、集虫筒几个部分组成。其中APF-Ⅰ型引诱剂为信息素引诱剂,使用时撕去铝箔纸包装,直接将黑色塑料小袋内的诱芯钩挂在诱捕器档板中心上,每2周更换一次诱芯;L型引诱剂为植物源引诱剂,规格为500 mL,使用时先在易拉罐内放入清洁棉花,加入引诱剂140 mL,放在挡板中心,每7 d清除诱剂中残留的溶液,往易拉罐添加引诱剂约100 mL。

按照农林大诱捕器+APF-Ⅰ型引诱剂、农林大诱捕器+L型引诱剂、L型诱捕器+APF-Ⅰ型引诱剂、L型诱捕器+L型引诱剂4种组合进行林间诱捕。在龙门镇湖山村、龙门村、寮山村、金狮村、和平村、观山村各设1个试验点,于2013年和2014年的3月初,在试验林中较开阔地带按等高线“一”字型随机挂设4种不同组合诱捕器,悬挂后诱捕器下端离地面约1.5 m,每个诱捕器相距2~3 m。每个试验点内部,每2次收虫后轮换一次位置。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在3月初挂设4种不同组合诱捕器后,采用定人、定点的方式,及时更换引诱剂或诱芯,每隔7 d收集1次松墨天牛成虫,统计诱捕到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数量。同时不定期抽取部分诱捕到的天牛活体进行解剖,统计松墨天牛雌虫怀卵量,并用显微镜观察松墨天牛成虫携带寄生性线虫情况。在DPS数据处理系统平台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1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诱捕器和引诱剂组合对松墨天牛的诱捕效果

表 1可知,4种不同组合诱获的天牛总数量、雌雄比均有所差异。2013年诱获的天牛总数量1 465只,雌雄比1.79;2014年天牛总数量1 389只,雌雄比2.02。2 a间农林大诱捕器+APF-Ⅰ型引诱剂组合累计诱获天牛1 114只,雌雄比为2.24;农林大诱捕器+L型引诱剂组合累计诱获天牛529只,雌雄比为1.89;L型诱捕器+APF-Ⅰ型引诱剂组合累计诱获天牛883只,雌雄比为2.23;L型诱捕器+L型引诱剂组合累计诱获天牛315只,雌雄比为1.84。由此表明,2013年和2014年试验区林间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基本稳定,但2014年天牛种群雌雄比明显高于2013年。不同诱捕器引诱剂4种组合中,农林大诱捕器+APF-Ⅰ型引诱剂诱获的天牛数量最多,雌雄比最大;L型诱捕器+L型引诱剂组合诱获的天牛数量最少,雌雄比最小。在诱捕器相同的情况下,APF-Ⅰ型引诱剂的诱捕效果比L型引诱剂好,雌雄比更高;在引诱剂相同的情况下,农林大诱捕器比L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更好,但雌雄比差别不大。

表 1 不同诱捕器引诱剂4种组合诱捕的松墨天牛数量1) Table 1 Quantity of M.alternatus induced b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raps and lures
年度 组合 天牛总数 雌天牛数量 雄天牛数量 雌雄比
2013 农林大诱捕器+APF-Ⅰ型引诱剂 595 390 205 1.90
农林大诱捕器+L型引诱剂 297 186 111 1.68
L型诱捕器+APF-Ⅰ型引诱剂 433 277 156 1.78
L型诱捕器+L型引诱剂 140 86 54 1.59
2014 农林大诱捕器+APF-Ⅰ型引诱剂 519 380 139 2.73
农林大诱捕器+L型引诱剂 232 160 72 2.22
L型诱捕器+APF-Ⅰ型引诱剂 450 333 117 2.85
L型诱捕器+L型引诱剂 175 118 57 2.07
1)表中数据为6个试验点(重复)的累加值。
2.2 不同年份、诱捕器和引诱剂组合的诱捕效果

对不同年份、诱捕器和引诱剂组合诱捕的松墨天牛成虫总数量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 2)表明,不同年份间诱捕的松墨天牛成虫总数量差异不显著(P=0.693 6>0.05),不同诱捕器诱捕的松墨天牛成虫总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4 1>0.05),不同引诱剂诱捕的松墨天牛成虫总数量差异极显著(P < 0.01),年份、诱捕器、引诱剂两两之间,以及年份、诱捕器和引诱剂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4种诱捕器引诱剂组合2 a诱获的天牛总数量进一步采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 3)表明,相同诱捕器条件下,福建农林大学APF-Ⅰ型引诱剂诱捕效果极显著优于福建省L型引诱剂;在引诱剂相同的条件下,福建农林大学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与福建省L型诱捕器差异不显著。

表 2 不同年份、引诱剂和诱捕器诱捕的松墨天牛成虫总数量方差分析 Table 2 Quantitative variance analysis of adults M.alternatus induced by lures and traps from different ages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P
年份 165.02 1 165.02 0.16 0.69
诱捕器 4 125.52 1 4 125.52 3.94 0.05
引诱剂 27 696.02 1 27 696.02 26.44 0.00
年份×诱捕器 776.02 1 776.02 0.74 0.39
年份×引诱剂 17.52 1 17.52 0.02 0.90
诱捕器×引诱剂 6.02 1 6.02 0.01 0.94
年份×诱捕器×引诱剂 1.02 1 1.02 0.00 0.98
误差 41 904.17 40 1 047.60
总和 74 691.31 47
表 3 不同诱捕器引诱剂4种组合诱获的松墨天牛总数量多重比较1) Table 3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adult M.alternatusquantity induced by different lures and traps
处理 天牛总数量
农林大诱捕器 L型诱捕器
APF-Ⅰ型引诱剂 92.83aA 73.58aA
L型引诱剂 44.08bB 26.25bB
1)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在1%、5%水平差异显著性(Duncan法)。
2.3 不同引诱剂诱捕的松墨天牛携带线虫和雌成虫的怀卵情况

抽取APF-Ⅰ型引诱剂和L型引诱剂2种不同引诱剂捕获的部分成虫活体进行解剖,统计雌虫怀卵量,并用显微镜观察松墨天牛成虫携带寄生性线虫的情况。结果(表 4)表明,从天牛携带寄生性线虫情况看,在解剖的118只松墨天牛中,发现携带寄生性线虫的天牛有49只,线虫携带率为41.52%。APF-Ⅰ型引诱剂和L型引诱剂诱捕的松墨天牛成虫线虫携带率分别为46.15%和25.92%。从天牛雌成虫怀卵情况看,在解剖的81只雌成虫中,怀卵量为0~31个,平均10.73个,其中怀卵量为0个的共11只,占总数的13.58%。APF-Ⅰ型引诱剂和L型引诱剂诱捕的松墨天牛雌成虫怀卵量为分别为0~24个和0~31个,平均10.49和11.85个,雌成虫怀卵量为0的分别为8、3只。由此表明,APF-Ⅰ型引诱剂引诱的天牛成虫寄生性线虫携带率高于L型引诱剂,但2种引诱剂引诱的松墨天牛雌成虫平均怀卵量差异不大。

表 4 不同引诱剂诱捕的天牛携带线虫和怀卵情况1) Table 4 Nematode carrying rate and fecundity of M.alternatus by different lures
引诱剂 解剖天牛总数 线虫携带率 雌成虫数量 雌成虫怀卵量/个
% 最少 最多 平均
APF-Ⅰ型引诱剂 91 46.15 67 0 24 10.49a
L型引诱剂 27 25.92 14 0 31 11.85a
1)小写字母表示在5%水平差异显著性(Duncan法)。
3 小结与讨论 3.1 不同诱捕器和引诱剂组合对松墨天牛的诱捕效果

王卸芳等[9]研究表明:浙江农林大学F1诱剂和厦门三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F-Ⅰ诱剂对松褐天牛都有引诱效果,且引诱效果无显著差异; 厦门三涌天牛诱捕器和浙江农林大学天牛诱捕器都能诱捕松褐天牛, 但厦门三涌天牛诱捕器收集效果明显优于浙江农林大学天牛诱捕器。肖银波等[10]研究表明,自制SC-1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和A-3型松墨天牛引诱剂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基本相同。替代型塑料质诱捕器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只有YB-50型铁质松墨天牛诱捕器的63.70%~81.11%,但塑料质诱捕器成本低、安装简便、不易丢失。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诱捕器诱剂4种组合2 a间诱捕的松墨天牛总数量有极显著差异,福建农林大学诱捕器+APF-Ⅰ型引诱剂诱获的天牛数量最多,雌雄比最大;福建省L型诱捕器+L型引诱剂组合诱获天牛数量最少,雌雄比最低。

3.2 不同诱捕器和引诱剂组合诱捕的天牛成虫携带的线虫及怀卵量差异

从诱捕器引诱的松墨天牛成虫携带线虫量看,APF-Ⅰ型引诱剂引诱的天牛成虫寄生性线虫携带率高于L型引诱剂,但2种引诱剂引诱的松墨天牛雌成虫平均怀卵量差异不大。

3.3 诱捕技术在松墨天牛综合防控中的应用

本研究表明,在诱捕器相同的情况下,APF-Ⅰ型引诱剂诱捕效果极显著优于L型引诱剂,且前者诱捕天牛的雌雄比高于后者;在引诱剂相同的情况下,农林大诱捕器与L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差异不显著,且两者诱捕的天牛雌雄比差别不大。因此,生产上应优先推广使用APF-Ⅰ型引诱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黄金水, 汤陈生, 陈金渭, 等. 厦门市松材线虫病的持续控制技术[J]. 林业科学, 2010(10): 83–88.
[2] 王新荣, 陈纪文, 宋比, 等. 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模式及其成效分析[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6(3): 235–238.
[3] 黄铃荣. 浅谈松材线虫病监测防控技术[J]. 山西林业科技, 2007(3): 51–52.
[4] 黄金水, 何学友, 汤陈生, 等. 松墨天牛FJ-Ma多功能塑料诱捕器的研发[J]. 武夷科学, 2009, 25(1): 30–35.
[5] 徐浩峰, 宣红燕, 艾萍萍, 等. 2种诱捕器引诱松褐天牛试验效果分析[J]. 林业科技通讯, 2015(5): 40–42.
[6] 曾建新. 松墨天牛林间诱捕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 2014, 41(1): 81–84.
[7] 伍苏然, 王凯, 袁素蓉, 等. 诱捕器形状及颜色对松墨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J]. 中国森林病虫, 2010, 29(1): 5–7.
[8] 陈龙, 林强, 李俊楠, 等. 松墨天牛诱捕器空间位置的野外对比试验[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4, 34(1): 11–14.
[9] 王卸芳, 唐金生, 蒋芝云, 等. 不同诱剂和诱捕器组合诱捕松褐天牛试验研究[J]. 华东森林经理, 2015(1): 28–29.
[10] 肖银波, 周建华, 华启尧, 等. 不同引诱剂和诱捕器对松墨天牛的林间引诱效果[J]. 四川林业科技, 2008(3): 66–69.
[11] 李祥康, 黄焕华, 范军祥, 等. 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引诱剂诱捕效果的影响[J]. 中国森林病虫, 2013(6): 21–23.
[12] 唐启义. DPS数据处理系统: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