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 Vol. 11 Issue (4): 246-253   PDF    
DOI: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15.04.013
0

文章信息

叶云霄, 马翠兰
YE Yun-xiao, MA Cui-lan
我国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A research progress report on waterfront plant landscape in the cities of China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 11(04): 282-287
JOURNAL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 2015, 11(04): 282-287.
DOI: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15.04.013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5-10-23
我国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叶云霄, 马翠兰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 介绍了滨水区、滨水植物、滨水植物景观等基本概念,阐述了滨水区植物景观历史发展、规划设计和景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主要从滨水植物种类调查、群落结构分析、植物配置方式、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其设计理念包括生态理念、低碳理念和水墨画理念。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存在着对地域性植物景观历史发展研究较少,对滨水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应用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建立真正实用的滨水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等问题。
关键词: 城市滨水    植物景观    规划设计    景观评价    
A research progress report on waterfront plant landscape in the cities of China
YE Yun-xiao, MA Cui-lan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Abstract: In this report, the basic concepts of waterfronts, waterfront plants, and waterfront plant landscape were introduced. The history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development was described, including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waterfront plants.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es were conducted mainly in the areas of waterfront plant species survey, 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plantation configuration model, and landscape space design based on ecological, low carbon, and water-ink painting concepts. Current problems related to city waterfront plant landscape research in China include fewer studies on region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history, a lack of in-depth research on waterfront plant germplasm evaluati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a lack of practic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waterfront plant landscape.
Key words: city waterfront    pla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waterfront plant landscape evaluation    

滨水区是特殊的水陆交界区,具有物质能量交换频繁、生物多样性丰富、环境生产力高等特点。但由于城市、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不当使得上述生态功能逐渐丧失。为此,专家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发展思路,开始了城市滨水环境的探索[1]。20世纪50年代,欧洲开始对滨水区进行开发改造,并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城市滨水公园建设案例[2, 3]。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保护水域”以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方式,营造贴近自然、线条柔和的滨水植物景观而成为现代滨水植物景观的代表[4]。我国对滨水区植物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十年才逐渐兴起,许多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本文对我国滨水区植物景观的发展历史、规划设计和景观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今后我国滨水植物景观的研究提供借鉴。

1 相关概念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5]将滨水区译为“waterfront”,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即“城市中水域与陆域相互连接区域的总称”。郭红雨[6]界定其范围为200-300 m的水陆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城市中的滨水以江、河、湖、溪、池、泉或湿地等多种形式存在,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如城市生态廊道、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和美化净化城市环境等。

汪源[7]将滨水植物归纳为“能够在滨水环境中完成生活周期,包括沿岸的乔灌木、草本、藤本及生长在近岸浅水区的水生植物”。与滨水植物相关的名词有李尚志[8]提出的“岸边植物”,即沿岸耐湿的乔灌木,如落羽杉、水杉、竹类、木芙蓉、水松、夹竹桃、蒲葵、羊蹄甲等。在此基础上,俞丛笑[9]将岸际陆生植物和水源湿生植物也归入滨水植物范畴。

滨水植物景观是“所有植被在水岸线一定范围内按一定结构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10]。植物景观包括自然和人工景观,是植物造景的结果,强调视觉效应[11]。李翠萍[12]强调植物造景应考虑生态文明及文化景观建设,相关概念的提出应紧贴时代背景,以赋予新的时代精神。

2 滨水植物景观的分类

因研究中立地条件的差异及分类角度的不同,滨水植物景观的分类呈现多样化。梁丽娟等[13]根据植物景观所构成的空间类型,将其分为开敞植被带、稀疏型林地、郁闭型林地和湿地植被带等。谢凌雁等[14]从所临水域的性质出发,将植物景观分为滨江、滨河、滨湖、滨海、溪流、滨池等类型。张程等[15]按滨水植物的空间分布,将其分为临水区、滩涂区和临岸区植物景观。而赵华[16]将植物景观分为陆生、岸际和水体3种类型。张若菡等[17]根据滨水植物和驳岸的关系,将滨水植物景观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毛利虹[18]根据滨水植物景观是否有人工参与,将其分成植物群落野趣、人工和自然恢复3种类型。程琳钰等[19]根据植物群落构成及功能,将滨水植物景观划分为湿地植物景观带、生态防护林带和休闲森林景观。综上所述,不同的分类方式强调了滨水植物景观的不同职能与特性,科学的分类方式有利于滨水植物景观的分析与营造。

3 滨水植物景观的发展历史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表现了古人热爱自然,崇尚水景的天性,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更是无园不水。“一池三山”、“依山傍水”、“背山面水”等造园手法代代相传,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模式[20]。我国最早关于水生植物的应用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在太湖之滨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供嫔妃赏玩[7],管子沿河岸植树以加固土壤,防止洪水侵袭[21]。汉代出现的岸边插柳与水中植荷等滨水植物种植模式至今仍有参考价值,这一时期的滨水植物品种丰富,并且出现了洲岛植物景观[22]。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园林得到发展,滨水植物景观由秦汉的粗放转向细腻精致,更注重凿山注水仿效自然。如晋元帝时的玄武湖,湖中盛栽荷莲,花开时红桑翠盖,十分美丽[23]。隋唐时期是园林发展的盛期,名花美草遍植各江各渠,楼台参差,林木翁郁。王维的“辋川别业”以山水风景之美为特色,成为当时私家园林的代表[24]。宋、元、明与清初期,造园手法趋向成熟,植物配置上更注重因地制宜、与其他景观小品结合造景,南宋京都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展现了当时特色的滨水植物景观[25]。清代中叶和末期,滨水植物景观在皇家园林中具有突出的体现,注重滨水植物的色彩欣赏。如河北承德离宫中的“金莲映日”展现了光彩夺目、色彩瑰丽的景观[18]

受国外滨水景观开发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了滨水城市、滨海、滨湖绿地景观的开发。但此时滨水植物应用较少,植物景观设计多有雷同,常照搬国外模式,缺少地域特色[26]。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滨水绿地开发成为城市开发的热点,出现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滨水景观开发项目。成都市府南河环城公园在全面绿化的基础上,承续蓉城文脉,构建出了以自然绿化风貌为背景的环城二十四景,如海棠春色、翠风绿意和如霞秋色等[27];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通过结合场地地形条件,在充分利用现有湖区水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两套水循环系统,构建的 “龙头”水系格局不但缓解了都市生态压力而且起到了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28]。上海浦东张家浜依托浦东休闲廊文化优势,在滨水区进行原生植被恢复,采用反映上海地带性植物群落,创造出了集生态与游憩相协调的滨水植物景观[29]

以史为鉴可以给现代滨水植物景观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新。 我国古典园林滨水植物造景以写实和写意两种方式模仿自然山水。写实是单纯的对自然山水风景的模仿,写意则是对滨水植物赋予文化内涵,讲究意境营造。古代主要应用的滨水植物包括荷花、蒲(香蒲)、萍、垂柳、竹、梅、桃、李等,造景时常利用这些植物特有的文化寓意来丰富植物景观,寄托人们的思想情怀。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喻为君子,象征圣洁;竹“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象征坚贞、高风亮节、虚心向上;梅“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有时植物配置还与诗情画意结合,如苏州拙政园的“听雨轩”“留听阁”借芭蕉、残荷在风雨下产生的声响效果给人以“雨打芭蕉”的视听体验;有时则被融入诗文、碑刻、匾额中作点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古典园林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注重整体设计效果、适地适树和主题性景园的画境创造,但较少体现植物景观的生态效应。现代滨水植物配置可参考古典园林统一中求变化的艺术规律,但应同时兼顾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和公众的参与性[30]。研究表明,现今欧洲典型的剪型、模纹素材和日本的枯山水及悲观主义思想在植物选材及表现上仍然影响着大连的植物景观营造[31]。由此可见,不同时期、不同城市的历史植物景观能够体现不同时代和地域特色,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更深入地挖掘和营造城市植物景观文化内涵,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缺少较深层次的研究,且重视程度不够。

4 滨水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包括滨水植物应用、滨水植物群落构成、植物配置的方式和艺术、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结合造景、不同类型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及特性、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等。由于滨水植物景观具有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遵循科学性、生态性、针对性、安全性、艺术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七大原则,注重适地适树、物种多样性、色相和季相变化、亲水和趣味滨水空间的营造[32, 33]。滨水植物的构景元素有点(如花坛、孤植树、树群、自然风景林等)、线(道路两侧、河流两岸及围墙边界等处的带状绿地空间)和面(与其他景观元素所构成的绿化空间)[34]。植物景观设计时,常运用构景元素结合主景与背景 、渗透与分割、均衡与稳定、对比与烘托、节奏与韵律 、相同与变化等艺术手法障丑显美,以营造不同滨水空间(如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垂直空间、林下空间和天时空间等)[35, 36],展现滨水绿地的季相美和文化内涵。

设计理念是植物景观营造的主导思想,赋予景观设计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是植物景观设计的核心。在资源、能源日渐匮乏,生态环境持续破坏的时代背景下,刘锋等[37]提出了一种全新设计理念即低碳理念,核心内容是以最少的土地占用、最少的水源浪费、最少的资金投入、最少的自然环境破坏,最大限度地还原自然地貌。低碳植物景观是通过植物景观结构、设计风格、植物类型和特性、植物规格和种植密度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每一个环节所需的碳成本以及碳排放,促进低碳城市滨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陈君等[38]从中国水墨画中获取灵感,提出水墨画理念即以水墨泼出之意境来表现滨水区沿河景观,利用水墨画艺术之精髓,将其笔意(笔划的轻重、缓急)、墨意(墨迹浓淡层次不一)、画意(意境深远极富内涵)应用到植物配置上,展现独特的滨水植物景观风貌。王佳玮[39]和李抒音[40]提出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认为城市滨水区是水陆生态系统的交接地带,是生态敏感脆弱区,对其进行生态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设计时应加强滨水区植物的指示性、特征性和注重植物景观设计与亲水性设计的结合。由此可见,现代滨水植物景观营造强调通过恢复原有自然植物景观和自然植物群落的构建来实现滨水植物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再局限于对植物景观美学的研究,越来越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应用。

我国滨水区植物景观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植物种类应用贫乏,植物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地域特色不明显,多年生花卉、水生和湿生植物应用较少。如济南大明湖、趵突泉等公园滨水区主要以荷花、睡莲为主,植物群落结构类型单一,因此应丰富树种种类,广泛应用乡土树种而形成地域特色。可增加池杉、榉树、垂柳、白榆、朴树、三角枫、小叶杨、凤尾兰、旱柳、苦楝、乌桕、枫杨等耐水湿植物的应用[41]。其次,色相、季相变化不明显,常绿树种比例大,如福建省泉州东湖公园为了强调冬季的绿化效果,常绿植物使用比重过大,而落叶、花色、叶色植物使用欠缺[42]。而另一方面,滨水景观植物的选择与种植设计时应注意水面植物配置不能过于拥挤,不得超过水面的1/3,以免影响倒影效果及植物的美学价值[43]。最后,我国滨水植物景观管理水平低,杂草丛生现象严重,如南宁市某些滨水景区存在草树枯败,湿地荒废,基本无护理的现象,影响公园的整体使用[44]。建议加强植物景观的维护管理,引导、控制游人游览以减少人为破坏。

5 滨水植物景观评价

景观评价是以某种标准来判断景观的价值。在城市景观营造过程中,植物景观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体景观质量好坏。在园林绿地建设前的方案评估和建成后的经营管理中有必要进行植物景观评价,以便更好地发现植物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45]。20世纪60年代,欧洲产生了具有标志意义的四大景观评价学派,即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和经验学派。这四个学派衍生出了不同的植物景观评价方式,如层次分析法(AHP)、美景度评价法(SBE)、语义分析法(SD)、审美评判测量法(BIB-LCJ)及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测试法(PPI) 等[46, 47, 48, 49, 50],各种评价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及优劣特征。张哲等[51]、赵志明[52]概述了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及现状,分析了上述各评价方法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随着植物景观和生态园林理论的发展,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已从简单地对植物观赏特性与生态效益的评价,发展到运用生态学、美学及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植物景观配置进行多层面的综合评价。国内学者对城市森林景观评价、居住区植物景观和公园植物景观评价做了大量研究,但有针对性地对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的研究较少。吉佩佩等[53]对我国滨水区植物景观评价研究成果做了概述,指出目前我国对滨水植物景观还没有专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沿用城市绿地的景观评价方法并加以改进。

6 小结

近年来,随着滨水区植物景观研究逐渐深入,相关概念和滨水植物景观的分类日见明晰,滨水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等理论研究也逐渐系统化,但研究深度不够且缺乏特色。首先对滨水植物景观历史发展研究较少,应加大对地域性植物景观历史发展的研究,挖掘地方植物景观特色,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这不仅有利于植物自然群落结构的恢复,也有利于地域特色文化植物景观的营造。其次,滨水驳岸植物种植时要求所选择的植物群落应能抵御或避开波浪对岸坡的破坏作用,能满足坡面保持水土的要求和适应水位变化,且不同类型堤岸结构的生态美学价值不尽相同,其植物景观必定会有别样的风貌,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应根据不同类型滨水区的自身特性,对其进行区别研究,如湿地、带状河流、海港等。再者,目前应用到的滨水区植物种类较少且对滨水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仅限于理论研究阶段,在实践中应更注重利用植物的气味、质感、声影、视觉形态等,拓展新型景观形式,还可适当引进观赏草类植物和野生品种,增加自然野趣。

此外,许多案例的调查结果表明,植物景观杂乱无章与后期管理维护不足或不当有关。因此,系统管理、养护与维护也应作为滨水区植物景观研究的方向之一。目前对滨水区植物景观生态评价多见于对表观因子如植物的多样性、适应性、观赏性等方面,未对其效果因子如负氧离子、温湿度变化、降噪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测定评价,不能很好地体现滨水植物景观的生态价值。加之对滨水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构建大多套用城市绿地的评价因子,未考虑滨水区的特殊性,如水生植物应用的净污性、堤坝类型的生态性及植物景观与其他景观要素的协调性等因素。因此,今后应从这几方面入手,建立真正适用、富有特色的滨水植物景观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25(7):41-46.
[2] NATASHA L S. A landscape remade: Reclaiming collingwood's waterfront [D]. Halifax: Dalhousie University (Canada), 2006.
[3] BENSON E. Rivers as urban landscapes: Renaissance of the waterfront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45(11):65-70.
[4] BREEN A, RIGBY D. The new waterfront: A worldwide urban success story[M].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6:43-47.
[5] HORNBY A 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2-134.
[6] 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1995,16(3):75-77.
[7] 汪源,陈其兵,鞠波.浅谈滨水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4):436-439.
[8] 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 俞丛笑.浅谈滨水景观带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3(6):376.
[10] 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05,21(4):59-62.
[11] 李珍.南京城市湖滨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12] 李翠萍.浅析植物造景中的几个问题及相关对策[J].山西科技,2004(5):85-86.
[13] 梁丽娟,李璐斐.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193,195.
[14] 谢凌雁,林萍,张鸣灿,等.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水体植物景观对比[J].北方园艺,2010(6):134-137.
[15] 张程,彭重华,宋秀全.城市滨江绿地植物景观营造——以株洲市湘江风光带为例[J].陕西林业科技,2010(1):48-52.
[16] 赵华.珠三角地区滨水游憩地植物配置调查研究[D].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
[17] 张若菡,朱永莉.上海公园绿地滨水植物景观特点分析[J].生态经济,2012(3):192-195.
[18] 毛利虹.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19] 程琳钰,王嘉楠.河流型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以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4,12(4):44-47.
[20] 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M].北京:林业出版社,1998.
[21] YU K J, LI D H, LI N Y. 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76(1-4):223-239.
[22] 徐晓蕾.中国古典园林滨水植物景观综述[J].山东林业科技,2007(2):103-104.
[23] 石宏义.园林设计初步[M].北京:林业出版社,2006.
[24] 彭宝华,彭扬华,彭莉明.建筑师眼中的城市绿化——园林水景绿化[J].中国城市林业,2006,4(2):41-44.
[25] 徐晓蕾.北京与杭州滨水植物及植物景观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26] 吴涛.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设计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27] 杨玉培,林农.绿化、文化与水系风景的共融——成都市府南河环城绿化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园林,2000,16(4):42-45.
[28] 胡洁,吴宜夏,吕璐珊.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规划[J].中国园林,2006,22(6):14-19.
[29] 刘月琴,林选泉.城市滨水绿化带游憩规划设计——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J].中国园林,2006,22(2):25-30.
[30] 郭荣芳.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1(7):42,44.
[31] 王佳.大连滨海路景区植物配置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32] 韦烨,梅云夏.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探讨[J].民营科技,2015(2):217.
[33] 董雨欣,朱红佳,李宏旭,等.哈尔滨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探析[J].绿色科技,2012(4):70-72.
[34] 王晨.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研究——以株洲湘江风光带为例[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35] 马志远,赵红霞,高祥斌,等.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05-5109,5130.
[36] 陈凯,吴玉华,李慧,等.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空间营造方法探讨[J].广西热带农业,2010(4):58-61.
[37] 刘锋,陈琼琳,唐贤巩.基于低碳理念的潇湘南大道滨水景观概念规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2):120-123.
[38] 陈君,胡希军,陈名虎,等.水墨画理念在城市滨水景观意境营造中的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5):189-192.
[39] 王佳玮.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J].建筑规划与设计,2013(1):156-157.
[40] 李抒音.滨水区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0(11):135-136.
[41] 刘姗姗,臧德奎,彭娟,等.济南市滨水植物景观调查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2009,39(6):46-50.
[42] 温建平,黄启堂,李胜男.泉州东湖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提升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3):105-109.
[43] 林芳喜,张晓耕.滨水景观植物的选择与种植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210-211.
[44] 黄思成.南宁市滨水区植物景观初探[J].大众科技,2013,15(3):49-50.
[45] 张凯.城市滨水区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方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46] 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2)——AHP法[J].中国园林,2003,19(5):37-40.
[47] 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6——SD法[J].中国园林,2004,20(10):54-58.
[48] 李效文,贾黎明,郝小飞,等.森林景观SBE评价方法[J].中国城市林业,2007,5(3):33-36.
[49] 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10(2):1-11.
[50] 房城,郭二果,王成,等.城市绿地的使用频率与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关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8,21(2):10-12.
[51] 张哲,潘会堂.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6):962-967.
[52] 赵志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现代园艺,2015(3):87-88.
[53] 吉佩佩,高详斌,王营等.滨水植物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77-4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