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4 Issue (6): 60-67   PDF    
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及提升对策
姚裕萍    
浙江工业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杭州 310014
摘要: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承担着心理育人的重要职责, 是预防、干预研究生心理危机和促进研究生心理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价值意蕴, 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培育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扎实推进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和对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政策指向的遵循和深化。在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中, 存在心理育人制度阙如、心理育人意识缺失、心理育人资源缺位等实践困境。为有效突破这些困境, 高校亟须创新优化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政策环境、持续提升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切实强化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资源保障。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心理育人    价值意蕴    实践困境    提升对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标志着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已成为国家战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也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新冠疫情暴发、高校研究生扩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从国际上来看,根据2022年《自然》杂志的调查,全球40%的博士生和28%的硕士生曾就学业压力造成的抑郁或焦虑寻求过帮助[2]。从国内来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35.5%的研究生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研究生有焦虑问题[3]。这些问题都制约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4]。强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作为研究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他人[5],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做深入剖析并提出具体对策,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数由179.40万人上升至388.29万人,增长率高达116%。2020年7月29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由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6]。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应当聚焦研究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包括研究生心理健康层面的成长和发展。而在现实的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阿喀琉斯之踵”。这在客观上就对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提出了新要求,也赋予了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更加丰富的价值意蕴。

(一) 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培育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命题,就“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科学回应。研究生是我国关键核心科技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生力军,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储备力量,其在求学期间能否接受良好的课程教学、学业指导、人格塑造和思想引领,直接关乎研究生的创新创造和成长成才水平,也间接影响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文化传承创新战略部署的实施质量[7]。这就要求研究生导师进一步明确育人目标,把培育时代新人融入教育教学科研全过程,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使命之问”。心理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就是研究生导师运用心理健康的方法,针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培育研究生具有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不断提升研究生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和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8]。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蕴含了鲜明的价值导向,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生的认知结构,推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9];要引领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为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是时代新人的底色,也是时代新人的底气。因此,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是新时代新形势下贯彻党中央对教育工作新战略新指示的生动实践,是为党和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要条件,也是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前提保障。

(二) 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强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近年来,部分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事件高发频发,极大制约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面对研究生在培养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出现的系列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导学矛盾甚至冲突及其他极端现象,研究生教育界开展研究生的心理和发展规律研究已刻不容缓[7]。研究生导师是有效应对研究生心理危机高发频发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引导研究生应对心理危机、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方面拥有独特的职业优势。一方面,明确导师的心理育人责任,可有效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育人主体不明确、育人力量单薄、育人渠道单一、育人抓手不够”等短板问题。另一方面,推动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也是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稳固基石。研究生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继承科研事业的预备军,需要经过漫长学习与研究生涯的磨砺。科研创新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道路,投入力度大、回报周期长、风险因素多,健康的心理、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都是从事科研事业的必备素质。导师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创新事业的领航员与指导者,推动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有利于帮助研究生构建足够的心理防线去克服科研创新之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 扎实推进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

导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主体。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权威性、话题引导性以及高频次高密度的活动共处为其履行立德树人职责提供了天然的教育优势。导师心理育人工作是新时代研究生导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体现和有效路径,也是研究生导师切实做好研究生培养指导工作的内在诉求。其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心理”与“育人”。以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育人目标,以育人实践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两者高度统一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研究生阶段仍然是大部分学生探索并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导师作为师长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为直接的经验性指导与帮助,促进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的获得,进而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以面对学术和生活中的诸多挑战。二是汇合“心理育人”与“学术育人”。导师可将心理育人与学术育人紧密结合,通过了解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学术需求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促进其学术发展和自我实现。三是融合“心理育人”与“三全育人”。“心理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作为研究生重要的育人主体,做好心理育人工作就是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入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的全过程,有效引导研究生深化自我认知、探索人生意义、珍视生命价值。

(四) 对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政策指向的遵循和深化

21世纪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使命、角色、职责、内容、方法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对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强化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是对现有制度基础和政策指向的遵循和深化。

200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要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2018年,《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要求导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心研究生生活和身心健康,不断提升研究生敢于面对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再次强调了研究生导师应“关注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相关文件除明确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职责外,也对导师如何协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要求。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生导师须“与研究生思政工作和管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同时,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提升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能力,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最新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面向中小学校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高校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等开展个体心理发展、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全覆盖培训”。党和国家层面相关制度文件的出台为各高校进一步推动导师心理育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以来,各大高校纷纷出台研究生教育改革文件。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方面,一些高校按照中央文件要求、结合本校情况确定了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职责。例如,南开大学发布的《南开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中指出,研究生导师应“实时了解研究生的身心状况和思想动态”。四川大学制定了研究生导师“七导”责任制,即“导思想、导人生、导学习、导科研、导心理、导就业、导生活”[10]

从以上呈现的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文件来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通过建章立制不断规范、强化这块工作,要求导师既要做好学术导师,更要做好心理导师,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实践困境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关心研究生心理健康与指导研究生学术成长是导师的职责,两者同等重要。但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导师心理育人的实践来看,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还存在以下困境。

(一) 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制度阙如

心理育人制度和机制是导师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高校对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的政策与制度支持力度仍然较小。

1.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对于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部分高校既缺少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也缺乏院系层面的实践探索;既缺少心理健康必修、选修课程的规划与开设,也缺少系统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有在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事件需要心理支持和干预,或者导学矛盾伴随心理问题触发社会舆情高度关注时才会引起重视[11]。这一问题根源在于高校对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被边缘化。通过梳理各高校出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文件亦可发现,大多数高校都对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对于导师心理育人职责涉及较少。从网络媒体曝光的部分导学关系恶化事件来看,相关文件的制度约束并未发挥应有的规约作用[12]

2.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考评机制不够健全。考核工作事关价值导向和工作指向,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是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当前,许多高校已经探索将导师立德树人工作职责和成效纳入研究生导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这些高校的考评办法,存在指标设置与评价内容缺乏对应性,评价结果的使用与评价目标不一致等问题[13]。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其考核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以及考核方式方法同样存在这方面问题。另外,各高校以科研产出为关键指标的绩效管理依旧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手段[12],唯学历、唯“帽子”、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的评价指导思想依旧占主导地位。人事部门对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缺陷[14]使得导师在心理育人方面的精力投入难以得到满意回报,这导致研究生导师面对心理育人工作时难以产生足够的内驱动力。

3.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协同机制不够畅通。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作,仅依靠单个主体的力量难以维系。心理育人涉及导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家长等多个主体,这些主体之间如果缺乏灵活高效的工作联动,则会制约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比如,2017年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2018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两份文件分别规定了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的职责,但并未作进一步的职责区分,二者的职责存在“公共领域”,限制了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影响研究生教育合力的形成[15]。目前,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协同机制仍不健全,心理育人的工作更多由思政辅导员开展,而研究生导师仍主攻学术科研。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导师、辅导员更多时候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心理危机处置时也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缺乏相应的责任担当。

(二) 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意识缺失

“导师责任制”是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在实际教学和指导过程中,部分研究生导师缺乏基本的心理育人意识,片面强调研究生的科研成长,而忽视了研究生思想、心理的成长。

1.对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导师对立德树人工作的职责、落实方法和实施途径等方面并没有达成广泛共识。调查显示,有89.3%的导师认同“立德树人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认同“导师是研究生立德树人首要责任人”的仅占69.7%,在路径和方法上不赞同“将立德树人职责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的更是占到了68.7%[16]。部分导师对“第一责任人”定位没有清晰认知,对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重要价值与责任归属的认知不足,进而导致心理育人“无用论”“无关论”“无暇论”[17]等错误言论甚嚣尘上。部分导师学术功利化现象比较严重,对研究生缺乏爱心,师生关系淡漠等[18]。这些认识导致了导师对于研究生思政育人和心理育人工作的认可度较低,从而在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将“教书”和“育人”两块本应相辅相成的工作职责人为地切割[15]

2.对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内涵的理解欠缺深度。部分研究生导师将心理育人工作简单等同于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仅在研究生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或危机事件时才进行处理,而忽视了在日常教育和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这种认识反映出一定数量的导师对于心理育人内涵要义的理解尚停留于较低的层次。在这种应急化思维模式下,心理育人工作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和系统性。此外,心理育人缺乏价值引领和人文关怀,也会造成研究生导师对心理育人内涵理解欠缺深度。在心理育人过程中,多数研究生导师没有厘清心理育人与立德树人的关系、心理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未能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结合。

3.研究生导师对心理育人对象的研判不够精准。互联网普及以后出生的研究生群体在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模式等方面与导师群体存在巨大差异。研究生倾向于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诉求,而导师相对缺乏对互联网新兴事物的了解,二者在交流中难以同频共振,出现“导师不爱聊,研究生害怕聊”的现象。情感认同的不够,进一步影响师生心理沟通与交流的频率与效率,导学关系普遍表现为“相安的疏离”状态,即师生间既没有针锋相对的冲突,但又缺乏密切、有活力的交往[19],从而导致双方心理沟通与交流的主动性与意愿度大幅度降低。

(三) 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资源缺位

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整体发力。但从现实来看,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的资源保障仍不充足,这让有心于心理育人的研究生导师无力驾驭育人舞台。

1.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学生心理呈现出的复杂性、多变性、多样性特点也增加了高校心理育人的难度和风险[20]。因缺乏心理育人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经验,如何识别并指导有心理健康问题甚至精神障碍的学生成为研究生导师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一项面向导师开展的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困难因素的调查显示,有73.3%的导师认为自身在心理专业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不足,有66.7%的导师认为自身在心理问题识别能力和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5]。在面对已明确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时,导师也常常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而出现听之任之的消极应对、将心理问题学生“视为异类”的抗拒应对、无视研究生病情的错误应对等情况。

2.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动力资源不足。伴随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师少生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普遍[21]。根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计算,过去10年,研究生与研究生导师的生师比均维持在5.9∶1。这一数据意味着平均每名研究生导师一年要指导5名甚至10名以上研究生。另有研究表明,导师与研究生的日常联系频率如果能够满足研究生的需求,会增强研究生对学业与生活的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显著缓解研究生的心理压力[2]。而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导师与学生沟通频率下降,学业科研指导不够充分。从对研究生导师的考核标准来看,唯成果论的刚性量化评价体系使得高校导师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职称晋升、申请项目或争取头衔中,这就必然挤压了导师对思政育人和心理育人工作的投入,导致导师心理育人精力有限、时间不够、动力不足。

3.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支持资源不足。当前许多高校缺乏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未与本科生相区分,大部分高校尚未设置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专项资金,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导学交流实体空间、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心理育人平台载体等的开发与建设尚不完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缺乏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媒介与通道进行心理互动。由于协同机制不畅通、合力育人模式不健全,部分高校与校外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诊疗医院、心理培训机构、心理成长基地等难以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致使研究生导师能够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庞大的研究生群体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

三、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的提升对策

探索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对于新时代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培育时代新人、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价值意蕴,结合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中的实践困境,本文从政策环境、主体意识和能力、资源保障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

(一) 创新优化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政策环境

高校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心理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就应“建章立制”明确导师的心理育人边界和心理育人评价考核机制,为导师落实心理育人工作提供重要政策依据。

1.明确导师责任,优化导师考核评价制度。高校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导师在心理育人工作中担负的职责,详细制定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责任清单和标准清单,对导师的“应为”与“何为”作出全面说明和引导,并将其纳入导师“立德树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招生指标分配的重要依据。同时,强化监督问责机制,确保导师切实履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对于履职不力、育人能力较差的研究生导师要及时问责,对于履职表现突出、思政及心理育人成效显著的导师,学校要加强宣传和奖励。要建立起多形式的导师心理育人工作激励机制,定期开展“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优秀导学团队”等先进评选活动,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深入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2.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协同联动机制。一方面,要强化领导责任,成立由校级主管领导、研究生工作部门领导、二级学院责任领导、研究生导师代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等组成的心理育人领导小组,明确将心理育人纳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范畴,科学规划工作方向和目标,制定育人方案和相关政策制度,明确育人主体及工作职责、经费支持以及考核办法。另一方面,要贯通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导师与培养线、学生线以及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协同联动机制,凝聚多方育人主体的合力,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多维度上形成心理育人的良好氛围。例如,西北师范大学积极探索“456”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完善包含导师、学院、家庭在内的6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网格,织密学生心理危机防控网;浙江工业大学通过创建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形成学校学院、心理中心不同层级部门在推进导师心理育人、夯实“师生发展共同体”建设中的合力[22]

3.加强师德建设,构建长效保障机制。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是推进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与核心,通过提升导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进而不断发挥导师在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和心理育人中的主导性和能动性。要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底线,及时纠正导师在立德树人中的知行偏差;要将师德建设常态化、制度化纳入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岗中教育以及日常轮训;要建立健全研究生诉求研判与处理机制,尽力避免出现导师不正当“使用”学生、导师剽窃学生学术成果、导师性侵骚扰、导师殴打辱骂学生等恶劣行为[23]

(二) 持续提升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理念是先导,是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工作的内在动力和行动指南。因此,必须从更新导师的观念开始,树立导师心理育人的主体意识,提高其对心理育人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24]

1.提升身份认同,明确使命担当。培育时代新人是高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高质量推进导师心理育人工作实践,首要目标就是要体现对培育时代新人这一政治目标的坚守和支撑。要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的思想高度,引导研究生导师进一步明确育人目标,把牢育人方向,遵循“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培养人格成熟、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教学科研育人的深度。要引导导师立足研究生成长发展需求,积极为研究生提供正向心理支持,注重对研究生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引导和干预,实现心理育人在立德树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价值。可通过开展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宣讲解读、举办研究生心理危机处置专题讲座等举措,使导师从观念上树立“生命至上”的底线,认识到心理育人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激发其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聚焦时代要求,提升心理育人能力。要重点提升导师学业指导的能力。相关研究表明,长期的学业压力、较少的导师支持和消极的学习环境是研究生学业倦怠的重要原因[25]。研究生对当前高校心理支持总体满意率高达90.5%,但是对心理支持之学业困境介入的满意度仅为2.0%[26]。为此,高校要积极推动导师关注学生学业支持方面的需求,并建立与需求相匹配的科学支持机制。要大力提升研究生导师心理问题识别能力及心理危机应对能力。通过开展专业的心理培训活动,提升导师对研究生心理风险与异常心理症状的敏感性,并增加对学生心理感受的共情能力(也称同理心),通过建立良好的导学关系以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另外,也要不断提升导师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技能水平,掌握必备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3.优化导学关系,建立共同发展愿景。研究发现,将导学关系描述为良师益友型的研究生,其感知的压力水平相对最低[2]。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应充分发挥其在师生关系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构建良师益友型导学关系。研究生导师可将心理育人与学术育人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科研工作中收获成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促进研究生学术发展和自我实现。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应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充分把握互联网时代研究生的群体特点,及时转变育人思维与模式,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进而准确把握研究生学习与生活状态,清晰掌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整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研究生探索自我、思考生命、珍惜生活。

(三) 切实强化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资源保障

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要想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的积极效应,高校需要给予其坚实的资源保障。

1.提升培训力,强化能力资源。高校应成立并运行好校院两级研究生导师学校,将研究生导师学校建设成为心理育人的有效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导师学校加强导师再教育与再培训,促进导师对心理育人的投入,形成全员育人的教师支持体系[14]。高校要从学校侧、导师侧、学生侧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切实加强研究生导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工作,明确其在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干预和治疗等环节中的角色,提升其在心理育人工作中的协同意识与应对能力。面向导师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提升、心理状态识别能力训练、心理危机事件处理,更应当包含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学思践悟,确保研究生导师队伍既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传道授业,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引领示范,还能够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推动导师立足更高的站位开展心理育人工作。

2.激发内驱力,强化动力资源。一方面,高校应坚持以更科学的科研激励手段净化高校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杜绝功利化管理思想,综合考量研究生导师的科研成果与心理育人成效,进一步减轻研究生导师的生存压力和职业焦虑,使得导师能够将个人精力合理分配于科研教学任务与思政、心理育人等工作,为导师做好“经师”和“人师”的统一,积极投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留出动力空间。另一方面,要积极挖掘榜样激励资源,定期召开研究生立德树人研讨会或心理育人交流会,组织研究生导师积极互动、讨论案例、交流经验、学习典型,提高导师心理育人的工作能力,增强导师心理育人的情感认同。要通过定期召开优秀导师先进表彰会等形式,树典型立榜样,并广泛宣传导师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形成正面示范效应。

3.拓展支持力,强化合力资源。高校要设立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专项基金,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完善心理咨询室、导学交流实体空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搭建心理育人平台,为导师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提供硬件保障;要进一步健全面向立德树人的导师责权机制,实行严格的导师准入机制,强化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要建立研究生导师荣誉体系,形成导师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要建立发展性导师评价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导师心理育人能力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吸纳外部支持资源,探寻合力开展导师心理育人的校外伙伴,注重与其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定期共商心理育人的目标规划、工作安排与合作事项等,积极共建心理育人实践基地,努力获取专业医疗支持。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李克强作出批示[EB/OL]. (2020-07-29)[2024-04-1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7/29/c_1126301069.htm.
[2]
李莞荷, 李锋亮. 导学关系类型与导师指导行为对研究生压力感知的影响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3(5): 64-71.
[3]
中国青年报. 研究显示: 我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EB/OL]. (2021-04-13)[2024-04-24].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1/0413/c14739-32076525.html.
[4]
张永然, 许晶晶. 研究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导师的应对策略[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2, 38(12): 12-17.
[5]
魏洪斌, 赵寅开. 研究生导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 38(S1): 1-5.
[6]
洪大用. 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新主题、新担当[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9): 1-9.
[7]
张淑林. 加强研究生教育心理研究 构建新时代和谐师生关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10): 11.
[8]
马建青, 杨肖. 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9): 87-90.
[9]
周媛, 滕影. 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研究生心理育人的意义、困境及对策[J]. 高教学刊, 2024, 10(14): 5-9, 14.
[10]
谢和平.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4): 8-10, 33.
[11]
马喜亭, 冯蓉.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和谐"导学关系"模式构建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1): 67-70.
[12]
陈恩伦, 马健云. 新时代导学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指向与路径探寻: 基于亚文化的视角[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1, 20(2): 1-7, 25.
[13]
高颖.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方法探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4(3): 48-53.
[14]
赵丽琴, 阮鹏. 研究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为何失效: 基于对研究生心理危机个案的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4): 45-51.
[15]
张佳, 张强军.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 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1): 22-28.
[16]
刘林.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与实现途径探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5): 115-118.
[17]
林丽.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师发挥首要责任人作用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10): 107-111.
[18]
郑爱平, 张栋梁.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研究: 基于12所高校1496名师生的调查分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4): 30-35.
[19]
欧阳硕, 胡劲松. 从"相安的疏离"到"理性的亲密":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生导学关系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20, 41(10): 55-62.
[20]
陈虹. 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内涵、困境与应对[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7): 110-113.
[21]
王璐, 褚福磊. 新时代研究生导学关系异化的成因与现实出路: 以心理契约为视角[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 39(6): 184-188.
[22]
胡洪武. 师生发展共同体: 破解研究生导学矛盾新路径[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4): 48-52.
[23]
刘志. 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关系问题何在: 基于深度访谈的分析[J]. 教育研究, 2020, 41(9): 104-116.
[24]
苏玉琼, 肖云忠, 刘萍. 研究生心理危机的多元分析与应对策略[J]. 思想教育研究, 2008(5): 64-66.
[25]
俞国良, 王学振.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状况与教育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 2024(7): 80-87.
[26]
邓丽芳, 陈露露, 王姝怡. 研究生心理支持体系构建的国内外经验与中国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24(6): 77-84.
Value Implication,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 Upgrading i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by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YAO Yuping    
Party Committee Postgraduate Work Depart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
Abstract: As the first person responsible for postgraduate training, th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 bear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for postgraduat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serves as a member of the indispensable force to prevent and intervene in postgraduate psychological crisis and to facilitate the psychological growth of postgraduates. With specific and important value i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by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is strategically necessar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s policy on cultivating a new gener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realistically necessary for actively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moral education by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action following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policy on postgraduat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by supervisor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work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 for supervisors, such as the lack of a system for such training, the deficient awareness of supervisors in this regard and the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for this purpose. Therefor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universities need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policy environment for supervisors to conduct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supervisors, and practically ensure adequate resources allocation.
Keywords: postgraduate supervisor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value implications    practical difficulties    countermeasure upgr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