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4 Issue (5): 112-117   PDF    
课题思政:概念提出、核心要义与建构理路
张晓洁a, 王苑b, 李济沅c    
a. 浙江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管理处, 杭州 310008;
b.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杭州 310008;
c. 浙江大学 党委统战部, 杭州 310008
摘要: 课题研究既深度嵌合于高校教书育人的结构框架之中, 又与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高度契合。依托课题研究场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情境, 遵循课题研究的一般规律有序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充分激发课题与思政的价值联结, 是打通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之举。课题思政是以研究生群体为主要对象, 以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为根本旨归, 以课题研究为承载介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题研究组织和实施的全过程全周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其核心要义在于教育空间向生活空间有序延展、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联动、隐性思政与显性思政有机融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互嵌。课题思政的建构需要从内容供给、主体协同以及场景构建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课题思政    概念    核心要义    建构理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由此可见,科研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承担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重崇高使命,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支撑性力量,其中天然地蕴藏着科研育人的丰富资源和养分。在世界范围内,课题都是科学研究组织和开展的重要形式,也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载体,贯穿于研究生群体学业生涯和日常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就现实而言,课题研究是高校精准对接“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的生动实践,蕴含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鲜活素材,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和价值映射。与此同时,课题研究既深度嵌合于高校教书育人的结构框架之中,又与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高度契合,形成了课题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耦合的逻辑节点。因此,依托课题研究场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情境,遵循课题研究的一般规律有序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激发课题与思政的价值联结,既符合主观需要也具备客观条件,是打通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之举。

一、课题思政的概念提出

课题思政的概念此前并未被直接提出,但将思政教育内嵌于学生培养环节,紧密依托专业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早已内化为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基本共识和重要旨归,从科研育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等一系列相关表述的提出及具体实施便可见一斑,这些表述也均与课题思政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研究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尤其对于高水平大学的研究生群体而言,课题思政的提法更加适切也更有针对性。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载体,课题思政概念的提出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拥有其特定的现实背景和出场语境,同时也蕴藏了丰富的价值内涵,有必要对课题思政概念进行辨析并对其基本要素加以澄明,进而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一) 课题思政的概念廓清

当前,课程思政的概念已经为人所熟知,尤其自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后,课程思政在全体高校的所有课程中得到普遍推广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么,课题思政与课程思政有何异同?这既是辨析课题思政概念的着眼点,也是论证其必要性的关键点。简单地说,课程思政就是通过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来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2]。从字面意思来看,课题思政虽然与课程思政仅有一字之别,并且两者在内涵上具有诸多相似相通之处,均致力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体系之中,但在面向对象、适用场景、组织方式等方面却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形成了相互补充、优势互补的格局,课程思政也构成了课题思政概念辨析的重要参照对象。

从面向对象来看,相较于本科生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培养方式而言,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所占比重有所降低,直接的科学研究成为主要培养方式。因此,课题思政侧重于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志业的研究生群体,还可以通过本博贯通培养等机制实现向一部分优秀本科生群体的延伸拓展。从适用场景来看,基于特定物理空间的课堂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阵地,而课题思政并不局限于课堂“主渠道”,其主要聚焦于课堂之外的学习实践等更为广阔的空间场域,扎根于科学研究真实现场等最鲜活的实践场景中,具有可互动体验、可灵活转换的特点和优势。从组织方式来看,相较于课堂教学这种相对固定化、程式化的组织方式而言,课题思政在遵守科学研究客观范式的基础上,以不同学科课题研究的基本组织方式为基底,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科资源和力量,呈现出多元多变的整体样态。

因此,课题思政概念的提出既不是对课程思政的扬弃,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结合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特征规律进行的“二次创新”,其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创新具有增益价值。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课题思政的概念界定为:以研究生群体为主要对象,以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为根本旨归,以课题研究为承载介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题研究组织和实施的全过程全周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二) 课题思政的基本要素

借鉴系统论的观点立场,我们可以将课题思政视作一个多要素协同运行的综合系统,该系统的平稳有序运行高度依赖于各基本构成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有机配合。在实践过程中,课题思政也面临着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其所指向的正是课题思政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也是课题思政体系建构的前提。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五要素”[3]。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实践形式,课题思政的基本要素分析也同样适用,其特殊之处在于实施主体、内容构成以及实践方法等方面。

其一,课题思政的实施主体。直观来看,在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牵涉到的主体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或直接或间接地发挥育人功能。通常情况下,课题研究团队往往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有组织地挑选一部分导学团队成员组成。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导学团队可能会拥有若干个课题研究团队,且在成员上也会有所交叠。从课题团队的内部构成来看,团队中既有如学术导师个人或导师组等引领者角色,也有在朋辈学生群体中发挥传帮带作用的“师兄弟”角色。同时,在课题推进的不同阶段,还会有学术界、企业界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介入,这些角色都具有立德树人的宝贵价值潜能,需要在课题思政理念指引下,在以学术导师为课题思政实施主导者的统筹整合下方能发挥育人效能。

其二,课题思政的内容构成。高校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4]。对于高校而言,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是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有力抓手。课题研究的固有构成和丰富内涵也铸就了课题思政内容的独特基底,课题研究本就与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息息相关,课题研究所承载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等本身就具有无言之教、无形之教的价值,参与其中便自然被赋予了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价值象征,这也构成了课题思政原生性的教育内容。再者,课题研究过程中还会有丰富的故事、案例等“活素材”源源不断地涌现。例如,课题团队中的科研工作者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生动景象和感人事迹,更是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等宝贵精神品质的人格化、具象化呈现,构成了课题思政叠加性的教育内容,同样会对学生产生正向的价值指引。

其三,课题思政的实践方法。课题思政并不是课题与思政的简单化、机械化叠加,而是课题研究与思政教育的有机互嵌、深度融合。同时,课题思政的实施也不是超越于原有的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方法,而是在充分兼顾课题研究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将两者融会贯通、合二为一。随着课题研究方法嵌入其中,课题思政的实践方法也在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容。整体来看,课题思政的实践方法呈现为以研究生导师为核心的实施主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思政教育嵌入其中发挥其育人作用。该主体通过言传身教、释疑解惑、实践调研等多种方法,带领学生充分体悟课题研究与国家发展之间的价值映射和意义联结,从而实现厚植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目的。

二、课题思政的核心要义

社会每时每刻都处于动态的运行状态,作为一种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课题思政的有序开展也必然处于运行状态。以运行的视角来观照课题思政建设可以发现,课题思政的开展并不是孤立的自运行状态,而是呈现出思政教育与课题研究互相依托运行的模态。整体而言,课题思政在空间上超越了课堂教学的局限,在内容上主张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研究工作之中,在实践上更加贴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并最终落脚于“小我”与“大我”的相互成就。课题思政关键在于课题与思政的深度耦合和有效互动,教育空间与生活空间、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隐性思政与显性思政、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关系构成了准确把握课题思政核心要义的重要维度。

(一) 教育空间向生活空间有序延展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展开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的延展[5]。空间是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重要向度,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空间的困境,集中体现为承载教育功能的意义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的脱嵌。对于研究生而言,该群体日常生活的时空节奏会根据其所从事科学研究的客观需要而变化调整,呈现出一定的随机性和流变性。时间碎片化、空间分散化是其日常生活的固有特点,在客观上容易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位、错位等,这成为长期以来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难点问题。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学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团队是研究生日常学习生活最基本的结构单元,相较于课程的空间结构而言,课题团队所处的空间场景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持续发生动态变化的。如实验室、研学空间、自习室乃至企业社区、工程一线、广阔的社会田野等都可以在时空轮替过程中成为构建课题研究场景的丰富空间实体。在课题思政视域下,课题和思政之间的深度耦合关系决定了其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建构于课题研究的空间基础之上,所以课题思政的开展并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不断地发生时空交替,真正践行了“青年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到哪里”的理念。由此一来,教育空间与生活空间之间的原有边界被打破,这从根本上实现了教育空间向生活空间的有机嵌入。

(二) 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联动

近年来,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等理念和模式竞相出现,在学术界和实践界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综合来看,这些理念和模式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理论和现实贡献,但就本质而言,其目的都是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可以说,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符合各界普遍共识。但值得深刻反思的是,如果教育主体生硬地将思政教育内容不加以转化直接“照搬”或生硬地融入专业教育内容之中,势必会陷入“形似而神散”的尴尬境地。综观之,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困境仍然存在。课题思政主张立足于研究生学习生活实际,从科学研究的现实土壤中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如课题研究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课题研究的组织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有力彰显,科学研究中涌现出的“大国工匠”“大先生”等先进典型以及“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重大突破等,这些鲜活事实和生动案例都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与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家精神涵养等紧密关联,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天然结合。在课题思政的内容逻辑之下,经过课题研究自身的内生性力量驱动以及教育者有意识地组织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从专业教育中“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外部凭空植入。置身其中的研究生,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以能动者的角色在科学研究的生动实践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润和濡染。

(三) 隐性思政与显性思政有机融合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理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遵循。长期以来,显性形态占据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态的主导地位,隐性形态则尚待有效展现[6]。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与隐性之间,既有理念之分,也有方法之别。相较于意识形态鲜明的显性思政而言,隐性思政则彰显出日用而不觉的实践效应。课题思政不仅注重显性的价值引领,更注重隐性的文化熏陶和精神感召,并且还能很好地兼顾显性与隐性的有机融合。事实上,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如辅导员、思政教师等传统的思政工作者并未直接参与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通过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导师等主体来承担,这本身就具有隐性思政的价值意蕴。而且,从人才培养的目标结构上来看,课题思政不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为唯一目的,同时还涵括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专业能力的提升等多元向度,不同的目标维度之间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指向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塑造,这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立场,同样也有利于实现课题研究的使命愿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7]。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包裹在课题研究的丰富内容结构中时,其所传递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导向更容易被教育对象所接受和吸收,产生的影响效应也会更加稳定持久。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浸润在课题研究所构建的空间情境和文化氛围之中,学生既可以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课题背后所承载的重要价值和迫切的现实意义,也可以在亲身参与其中后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师长及朋辈的积极影响,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互嵌

辩证来看,以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以及重大工程应用等为代表的课题研究深刻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此同时,以课题研究推动知识生产和学术创新也是研究生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课题研究本身就已经架构起了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事实联结。受到环境的压力、现实的考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部分研究生的主观认知中,往往对成果产出、考核评价、毕业就业等课题研究指向的短期内个人现实利益更加关注,而课题研究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往往容易被忽视和遮蔽,其中也隐含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权衡。在我国现实社会中“小我”与“大我”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一切价值关系和人生价值取向的根本问题[8]。课题思政致力于澄明课题研究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丰富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激活“小我”与“大我”之间的价值互嵌,从而激励研究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高远的格局来定位自我、确立奋斗方向,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9]。以课题思政为纽带,学生的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创造之间的有机统一变得生动具体、有的放矢,不再是一句简单空洞的口号。研究生不仅仅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研究工作,而是以强烈的社会关切和责任担当重新审视所从事的学术研究,自觉树立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情怀,主动开展有使命感的学术研究。

三、课题思政的建构理路

课题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政治高度和战略高度,围绕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任务,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从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整合调动校内外资源力量,紧扣课题研究的基本规律和逻辑脉络,重点从内容供给、主体协同以及场景构建等方面统筹推进。

(一) 课题思政的内容供给

一是把握内容供给的时机。课题研究有其自身内在运行规律,在时序上包含课题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多个环节,但就现实而言,课题推进过程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尤其是一些原始性创新研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挫折。因此,在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研究生的思想状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既有群体共性特征也有个体异质性所造成的个性化特征,这些课题研究中的关键时机都创造了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宝贵窗口期,适时适当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开题阶段要着重号召学生胸怀“国之大者”,深刻领悟并准确把握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树立科学报国的志向;在研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紧密团结协作,汇众智、集合力开展科研攻关,厚植集体主义情怀;在研究遭遇困境时要激励学生坚定信念信心,培养坐稳坐住“冷板凳”的定力,养成坚忍的意志品质。

二是丰富内容供给的内涵。课题思政的内容供给不应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应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内容供给,既要结合课题研究实际,更要超越一般性的教育叙事,从课题研究的生动实践中提炼出具有引领意义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养分,并以此来滋养学生的心灵。课题的选取是影响课题思政成效的关键因素,在实践中应该优先选取基础前沿研究、关键应用研究等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技术难题等课题作为开展课题思政的现实土壤。这类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富矿”,从中可以挖掘出科学家精神、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文化等内涵丰富的育人素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活的现实解释力,能够激发出事实胜于雄辩的实证效应。课题思政对学生研究动力的激发也可以进一步反哺研究工作,从而实现课题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赋能。

三是优化内容供给的方法。课题思政的实践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有机互动的呈现,因此,在教育内容供给时要充分考虑作为“需求侧”的学生群体的诉求。一方面,要强化研究生群体对“学生—学者”双重身份的认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对单纯的说教式方法的路径依赖,以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育方法取而代之,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题思政互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范式,如理论推演方法、实验方法、田野调查方法等,因此,课题思政还需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秉持借力思维,汲取各学科不同研究方法的实践智慧,将教育内容的供给与课题本身的研究方法充分融合。

(二) 课题思政的主体协同

一是强化研究生导师的核心定位。“导”与“学”的关系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一定程度上,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导学关系互动的结果,导学关系是研究生在学质量和发展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10]。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主导者角色,决定了其在课题思政主体格局中居于核心地位,负有统筹各方的重要职责。因此,导师要在研究生培养和学术研究中树立开展课题思政的意识,主动将研究生培养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在课题研究的推进过程中准确把握关键节点,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二是统筹社会各界的育人力量。在课题思政视域下,来自校内外社会各界的育人力量都可以在某一特定时机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并发挥育人功能,如师长的引领、朋辈的影响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逻辑在于这些来自课题团队、企业、基层一线等各界的课题研究参与者都是研究生成长发展中潜在的学习对象。然而,这些潜在的育人主体在课题思政实践中既无法更好地自发地发挥作用,也不能呈现有序发展的样态。所以,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要发挥协调者和把关人的重要作用,既要确保各方力量和资源有序介入形成育人合力,同时还要把好思政教育内容融入的政治关和质量关。在研究生导师的统筹整合下,各方育人力量交替出场、协同发力、优势互补,共同构建课题思政的育人共同体。

三是提升教师开展课题思政的能力素养。面对课题思政这一新概念、新理念、新方法,高校教师队伍与课题思政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能力素养却无法一蹴而就。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是课题思政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课题思政何以可能的根本性支撑。作为课题思政实施的“生力军”,高校教师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个方面总要求来自我定位、自我审视,并具体落实到课题思政设计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选取和融入能力等方面,综合运用教育培训、专题研讨、实践锻炼等载体,练就开展课题思政的过硬本领。

(三) 课题思政的场景构建

一方面,拓宽场景选取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为课题思政的场景构建开辟了崭新视域,课题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课题研究的空间并不局限于校园而是覆盖社会全域,因此,课题思政的场景构建应当始终围绕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首先,要统筹校内与校外,着眼于社会大课堂的广阔天地,主动依托课题研究的空间阵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情境,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校史馆、科技成果展等其他富有教育意义的空间开展丰富的集体文化活动。其次,要兼顾现实与虚拟,除了各类课题团队共在的实体空间之外,课题团队成员聚集的网络公共空间,同样是课题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有必要纳入场景构建的视野中,并在日常的交流互动中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另一方面,注重文化氛围营造。课题团队是一个典型的导学共同体,对其成员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和文化熏陶功能,因此,对课题思政的实践场景进行适当的文化氛围营造,有助于凝聚课题团队的共同意志,丰富团队成员的情感和道德体验,提升课题思政的实践效能。在文化氛围营造过程中,既要注重打造有形的文化环境,如通过对课题团队的实验室、会议室等空间进行布置,让反映团队价值共识、具有引领意义的标识符号以直观的方式予以呈现,让置身其中的个体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包裹感。同时,更要注重打造无形的文化符号,如设计团队标志、提出团队使命愿景和举行团队仪式等,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人民日报, 2016-12-09(1).
[2]
刘建军. 课程思政: 内涵、特点与路径[J]. 教育研究, 2020, 41(9): 28-33.
[3]
廖小琴.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再探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22(1): 28-34.
[4]
王建华. 不确定的科学与有组织的科研[J]. 高等教育研究, 2023, 44(2): 20-29.
[5]
冯刚, 彭庆红, 佘双好, 等.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204.
[6]
代玉启, 李济沅.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形态及优化理路[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2): 24-28.
[7]
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 人民日报, 2016-12-11(1).
[8]
骆郁廷. "小我"与"大我": 价值引领的根本问题[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12): 64-74, 149.
[9]
习近平.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 7.
[10]
张荣祥, 马君雅. 导学共同体: 构建研究生导学关系的新思路[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9): 32-36.
[11]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 人民日报, 2021-03-07(1).
Subject-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Conceptual Proposal, Core Messages, and Construction Logic and Approach
ZHANG Xiaojiea, WANG Yuanb, LI Jiyuanc    
a. Graduate Affairs Office of the CPC Zhejiang University Committee and Department of Graduate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8;
b.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8;
c. the United Front Work Office of the CPC Zhejiang University Committe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8
Abstract: This subject research is not only deeply embedded in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students in university, but also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practical needs of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onstruc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cenarios based on the subject research, orderly embed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law of subject research, and fully stimulating the value connection between subject research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new measures to get through the "last kilomet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or postgraduates. The subject-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mainly tailored for postgraduates. It takes the ideological and value guidance as its basic goal and the subject research as the carrying medium.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rganic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research framework, so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Its core significance lies in the orderly expansion of the educational sphere into the sphere of lif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lose intermingling of personal values and social values.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be based on the aspects of content supply, the synergy of the people involved, and the creation of scenarios.
Keywords: subject-rela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ept    core messages    construction logic and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