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应注重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与整体水平正在日益提高。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1]。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在各方面努力推进。例如,“近年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已为逾60万名在校研究生提供了创新、交流、展示和择业的平台。”[2]32在科研训练方面,75.6%的学术学位研究生认为,科研训练对增强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很大或较大的。[2]103然而,研究生创新能力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创新视野狭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局限以及创新精神不足等方面。这亟须进一步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以解决上述问题。从美育视角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既有重要性也有必要性。一方面,美育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认识美育在创新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美育的一个富有时代特点的新课题。”[3]另一方面,现有相关研究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对美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认识不够,美育激发创新潜能的机理认识不清”[4]。实际上,以美启真不仅是一条教学原则[5],同样也是研究生教育所应遵循的一种教育理念。基于此,本研究遵循以美启真的逻辑,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育理路。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现有研究已有比较丰富的解释,主要涵盖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视角从“能力”的角度出发,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解释为一系列能力的综合叠加。在一般意义上,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知识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两个方面[6],也有学者将其表述为理论创新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两个方面[7]。一方面,知识创新能力为很多学者所关注。例如,有研究专门探索了导生匹配度对研究生知识创新的影响[8]。也有学者侧重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将其解构为“掌握新知识和新方法,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想和新观点,产生创造性成果的能力。”[9]另一方面,实践创新能力同样是理解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的重要视角。从科研实践出发,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产出创新成果的能力三方面[10]。此观点与前述观点的相似性也体现出知识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之间的密切关联,即均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成果产出三个方面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11]。在此基础上,还有学者根据不同学科背景,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讨具体化。例如,有学者分析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将其解构为感知和发现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书面写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与组织合作能力[12]。另一种视角基于对“创新”的理解,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视为诸多创新要素的系统整合。综合已有研究,这包含创新视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等诸多方面。首先,很多学者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是创新视野[13],有学者强调是创新思维[14]。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构成为何尚无定论,但不同观点的争鸣却充分体现出了创新视野与创新思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在其他的一些研究中,尽管未从核心的意义上看待创新思维,但大多承认了其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15]。与此同时,对于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强调也是现有研究所关注的方面[16]。根据以上梳理可知,“能力”与“创新”两种视角共同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图景。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包含创新视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精神四重要素, 四重要素贯穿于知识创新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两大维度之中。这为探讨美育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育逻辑杜卫指出,“美育是主要培养人的感性方面能力和素养的教育。”[17]较之智育,美育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关联存在不同之处:智育主要在知识积累、技能养成等“知性”“逻辑性”方面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显性关联,是一种“硬”支持;美育主要在审美想象、审美体验、审美判断以及审美境界等代表着“感性”“非逻辑性”方面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隐性关联,是一种“软”支持。“由于研究生是具有多种发展潜质与多重发展需要的人,而以书本知识、智力、理智为内容的研究生教育的共同特点是侧重人的‘知性’”[18],这就使得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育逻辑显得十分重要。
(一) 审美想象与前瞻性的创新视野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视野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实践创新,均是在继承已知的基础上探索未知的过程。找到已知中的局限之处是探索未知、发展新知的起点。这就要求研究生要具有广阔的创新视野,不仅要“向后看”,充分了解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知识积累;更要“向前看”,大胆开拓探索新知的方向与路径。这一探索的过程,不仅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严密的逻辑思维,同样需要发挥具有“非逻辑性”的甚至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的重要作用。想象的无限可能性蕴含着视野的无限广阔性,继而孕育着蓬勃的创新潜力。想象对于学术研究、科学创造的重要意义历来被人们所强调。怀特海指出了大学传授知识方式的特殊性,即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19]。《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一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20]审美想象既是美育范畴内的关键概念,也是想象在这一范畴内的具体表达。审美想象与广义上的想象的不同点在于,审美想象更加强调悟美的逻辑,即在对事物之美的不懈追求中探索、建构事物的未来可能性。例如,在对称性的美学思维下,麦克斯韦充分发挥了审美想象的作用,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增加了位移电流项,做到了电与磁的对称,成为了由悟美而通往求真的经典案例[21]338。在审美领域,想象是审美主体回应、欣赏与重建审美客体的过程,蕴含着天然的蓬勃创造力[22]。审美想象与前瞻性的创新视野之间的关联,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审美想象注重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有研究认为,审美想象产生于想象如何以经验的偶然性来表现现实(即事物的本质)[23]。这意味着,审美想象不是对事物细枝末节的关注与猜测,而是试图通过经验的偶然性直指背后的必然性,即事物的本质。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视野,意味着透过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找到本领域研究的发展主线与重要观点,进而在把握本领域研究本质的基础上找到最为重要的研究发展脉络。其二,审美想象注重对个性的彰显与不可重复性的强调。“审美想象的结果在范围、规模、形态、功能、特点上比现实的事物更新异,是鲜明个性的显化和不可重复的创意所凝结的形式昭示。”[24]在很多情况下,审美想象往往是灵光一现而转瞬即逝的存在,其中蕴含着鲜明的个体性与个性化体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视野,意味着在众多已有的思考、研究视角中合理地另辟蹊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学理之中的个性化思考,是丰富研究视角、拓宽研究视野的重要保证。其三,审美想象注重对未来可能性的积极创造。也就是说,审美想象“能够调动起一切活跃而积极的因素,大胆地预见未知,设想未来”[25]。可以说,创新过程中的审美想象既蕴含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满足,也昭示着对未来研究成果的新期待。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视野,意味着在对“更好”的未来可能性的向往中不断前进。正如孙正聿教授以“桌子”为例的阐释:“我们把面前的‘这个东西’称作‘桌子’,并不意味着我们认定只有‘这样’的东西才是‘桌子’,恰恰相反,它会引发我们对‘桌子’的样式、属性和功能的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去创造更‘好用’、更‘漂亮’、更‘新颖’、更‘高级’的‘桌子’。”[26]从这个意义上讲,发挥审美想象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地突破现实,拓宽创新视野,并向着理想状态不断迈进的过程。
(二) 审美体验与纯粹性的创新意识具有纯粹性的创新意识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意识涉及对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所谓纯粹,就是超越仅为个体物质利益与名誉地位获得等功利性目的而创新,达到为知识进步、社会发展而创新的理想境界。创新意味着知识的不断革新、思想的不断进步,以社会实践为来源,并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为目的,这同样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价值指向。具体而言,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应指向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而非出于谋求个人名利的考虑。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开端,应是“摒弃功利心的纯粹惊异与原始冲动。”[27]试想,如果研究生创新仅仅是为了发表论文、达到毕业要求等个体性的功利目的,那么其必然会陷入为了功利而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的狭隘循环中。发现知识的惊异之心为功利所蒙蔽,从起点上就注定了难以产生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反之,如果研究生将这种纯粹惊异、原始冲动与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相结合,那么其人生价值将在奉献中得到极大彰显。价值创造得到体现,内心自由才得以真正实现。从上述分析可知,纯粹性的创新意识既蕴含着面对知识创新与实践创新时的一种非功利性态度,也彰显着在创新过程中对知识求索与实践探索的情感流露。审美体验在这两方面与纯粹性的创新意识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审美体验强调非功利性的审美过程。德国学者玛丽亚·E·艾希尔强调了作为审美体验特质的审美态度应具有无关切性。即对事物本身抱有兴趣,而非将其视为实现其他目的、满足其他需求的手段[28]61-65。这显然是审美体验非功利性的另一种话语表达。王国维亦有言:“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29]创新不仅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更是一个悟美的过程。研究生如果能将科研创新视为审美对象,在审美态度的观视下对其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那么非功利性的创新意识在这一过程中便会自然生成。另一方面,审美体验同样强调情感的注入与生发。美与情感的密切关联在逻辑上决定着审美体验的情感指向。黄济先生指出:“美就是好的形象所引起的人的愉悦的情感体验。”[30]根据情感的类型而言,伴随审美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与纯粹性的创新意识之间的关联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审美体验中产生的愉悦与纯粹性创新意识之间的良性循环。当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投入了强烈、专注、非功利性的情感时,所产出的科研成果会为其带来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而这种愉悦的审美体验又能促使研究生进一步投入情感,坚定纯粹性的创新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亦有学者将此种情感称之为“理趣”,即“在求真求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愉悦心态和兴奋之情”。[31]其二,审美体验中产生的震撼对纯粹性创新意识的滋养。当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被前人所构建的宏伟知识体系所震撼时,既会因为短时间内无法全部理解但渴望理解而感到痛苦,又会因此而唤醒内心深处对探索未知的求知欲。换言之,科研过程中的审美体验能够唤醒我们因不理解某些事物而产生的痛苦感并消除安于已有知识现状而疏于探索的麻木感,[21]408从而推动着为知识进步而创新的创新意识养成。
(三) 审美判断与辩证性的创新思维具有辩证性的创新思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结果导向,更是过程导向。也就是说,不仅要看创新成果的多少,更要强调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思维是对何为创新、如何创新等问题的根本性认识。可以说,对于事物的辩证性思考,是保证多视角、全面性分析问题,进而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的关键所在。从这个意义上看,创新思维的养成就是一种辩证思维的养成。实际上,创新行为的本身就蕴含着鲜明的辩证性。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合理突破。好的创新必然以好的传承为前提,好的传承也必然以好的创新为保障。聚焦研究生创新能力,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传承已知与探索未知之间的关系。传承已知,就是不断积累、梳理已有知识的过程;探索未知,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产生新知的过程。如果过于注重传承已知而忽视探索未知,那么很容易趋于保守,囿于成见;如果一味强调探索未知而忽视传承已知,那么对于未知的探索也只能流于幻想,创新也就成了空谈。审美判断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性,研究生在审美判断的过程中,其辩证性思维会得到充分训练,这对创新思维的养成大有裨益。首先,审美判断蕴含着对美与丑的辩证统一性。审美的判断不仅是一种事实判断,更是一种价值判断。这意味着在对“美”与“丑”的辩证判断中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取向。作为价值判断中的一种,审美判断也可称之为审美价值判断,是“对客体的审美属性做肯定或否定论断的判断。”[28]99在价值引导中,关于“美”与“丑”的辩证判断就不再仅是停留于表面上的外表、形式等的判断,而走向价值意蕴的深处,深入思考何为美、何为丑的价值内涵,从而更加凸显出审美判断的辩证性意蕴。其次,审美判断蕴含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性。美作为审美主客体在审美关系的交织中所产生的具有主客观性的存在,对美的判断自然也同时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特征。正如梅内尔所言,从为人类主体的愉悦提供现实或可能的影响而言,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从独立于使用它们的人的态度而显现真实和虚伪而言,审美判断是“客观的”[32]。再次,审美判断蕴含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在一定意义上,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彰显出每一个审美判断主体对于美的不同理解,显现出多样性与个性;审美判断的客观性则体现出审美判断群体对于美的相同理解,显现出统一性与共性。实际上,审美判断的能力正是在共性与个性的共同孕育中,在从共性到个性再至共性的过程中才得以养成[33]。最后,审美判断蕴含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性。与其他类型的判断不同的是,审美判断往往是一个直觉判断与价值判断交互进行的判断过程。直觉判断对应着形象思维,价值判断对应着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灵感和直觉的体现,往往先于抽象思维,是抽象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触角,其本身就富有认知功能和创新价值。”[4]基于形象思维的直觉判断与基于抽象思维的价值判断在或统一或冲突的辩证交互中共同构成审美判断的主要过程。
(四) 审美境界与恒久性的创新精神具有恒久性的创新精神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保障。所谓恒久性,既指在创新过程中不畏权威与不受已有知识体系束缚,持续而执着地追求真理的信念;也指在创新过程中不为名利所累,自由而恬淡地探索真理的愉悦。恒久性的创新精神是推动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并实现突破的有力保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34]从美育的视角看,审美境界的提升对于恒久性创新精神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审美境界充分体现了审美主体对审美价值的最高追求,往往激励着审美主体在生活实践中持之以恒地坚持和探索美的真谛和意义。”[35]在较高的审美境界中,科研创新过程中的求真与悟美可以做到高度统一,求真的过程即悟美的过程。对美持之以恒的追求也自然过渡到对真坚持不懈的探索,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坚忍不拔、恒久稳定的创新精神,推动着创新过程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层次上,审美境界大体可分为感性愉快的审美境界、领悟愉悦的审美境界与精神愉悦的审美境界三层。其中,精神愉悦的审美境界与恒久性创新精神的养成关联最为密切。这种审美境界既是一种“悦志”境界,即伦理情感与哲学思索的交融而形成的道德精神的高扬与奋进;又是一种“悦神”境界,即超道德本体的人与自然的交融[36]。简言之,这是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在这样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高度的审美自由。所谓审美自由,就是让人在超脱外物所累的境界中追寻内心自由,回归人之所以为人之根本。可以说,“审美之自由使人回归本性,时刻展开无穷之可能,此即‘人性’之所在,亦为人之价值创造之根源。”[37]从创新的角度而言,这亦可称之为一种创新自由,通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进一步而言,“人的创造力皆源于审美自由的内直觉和哲理的内沉思”,[21]415因此,在审美境界的提升中涵育恒久性的创新精神,既有哲学逻辑上的合理性,又源于创造力的本质特性。
综上可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育逻辑在于美真合一,即发挥审美想象以拓宽研究视野、增强审美体验以培养创新意识、强化审美判断以养成创新思维、提升审美境界以涵育创新精神。求真为悟美提供了理性指引,悟美为求真提供了感性滋养。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美育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才具有了看似内隐实则重要的逻辑关联,这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育路径提供了理论启示。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育路径基于上述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育路径应具体展开为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以及活动开展四个方面。
(一) 课程建设:实现从“美育课程”到“课程美育”的理念转变发挥美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首先要从美育课程入手。在大美育的格局下,美育课程已不仅局限于公共艺术课程与专业艺术课程,而是逐步深入至各学科课程中,形成了公共艺术课程、专业艺术课程与学科美育课程有机统一的立体式美育课程体系。这背后彰显出了从“美育课程”到“课程美育”的理念转变。从美育的维度来看,公共艺术课程与专业艺术课程属于艺术美育范畴。尤其对公共艺术课程而言,其重点在于普及性。“大学美育公共课不是专业化的精英教育,而是惠及所有专业学生,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普及性教育”[38]。同样,艺术教育并非仅指向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同样广泛地面向非艺术专业类的广大学生群体的艺术素养的提高。艺术教育“通过触及受教育者的直觉、天性来唤醒他们的感性创造能力”。[21]157具体而言,在公共艺术课程与专业艺术课程建设中,要构建音乐、舞蹈、影视、诗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交织的艺术课程体系,丰富课程类型,提升课程质量,为增强研究生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境界提供丰富的审美资源。与此同时,学科美育课程属于科学美育范畴。在挖掘各学科中所蕴含的丰富且多元的审美资源过程中,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真与美的融合。具体而言,学科美育课程中的审美资源集中呈现为科学美。科学美是一种理性的内在美[39]。具体表现为逻辑与形式上的简洁、对称等。这一美感产生的根源来自“人类在掌握了客观世界内在奥秘之后而产生的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40]由此可知,这对发挥研究生的审美想象力、增强其审美判断力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在由公共艺术课程、专业艺术课程与学科美育课程综合构成的大美育课程体系中,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多类型、多层次、系统化的审美资源,使其在各专业课程学习与艺术课程学习中均能够获得美的熏陶,进而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养成。
(二) 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感熏陶发挥美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其次要从教学方式入手。任何学科的教学,其过程本身蕴含着一种审美资源。较之于课程内容中的审美资源,教学过程中的美感呈现显得更加隐晦,但却能够在更宽广的范围中增强研究生的审美体验。原因在于,理想状态下的教学本身即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中所呈现的美感使得教学过程本身可以成为一种审美对象。关于教学的艺术性,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已有提及:“我们敢于应许一种‘大教学论’,就是一种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41]。教学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教学方式上。诸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广为人知的教学方式既是经典的教学理念,也从尊重个性、注重节奏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艺术性。对于艺术类课程的教学而言,可通过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为研究生提供更为直观且深刻的艺术滋养,从而为强化研究生的审美判断提供丰富的艺术资源支持。对于其他专业类课程教学而言,要充分挖掘教学方式中的个性美与节奏美等,将教学本身变成一种审美对象,促使研究生浸润在美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审美想象并增强审美体验。
(三) 师资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发挥美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还要从师资建设入手。无论是挖掘课程内容还是教学过程中的审美资源,教师的引导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育美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这便涉及了美育教师的师资建设问题。从最为广义的层面上讲,研究生的导师以及各学科教师均应是研究生的“美育教师”。因为,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美本身就是无形的美育资源,影响着美育的实际效果[42]。进一步而言,“美育不仅是相关专业教师的职责,不同学科的老师可通过课程内容添加或深入探讨与课程相关的美育议题”[43]。因此,应从美育的视角开展对各学科教师的相关培训,促进其审美素养的提升。从而使各学科教师成为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等过程中提升审美境界的引路人。与此同时,还要关注艺术类专业教师的建设问题。可聘请知名艺术家等艺术从业者担任教师,为研究生提供高层次的艺术滋养与深度的审美体验。此外,还应开展相应的教师审美素养的评价,从激励与监管的方面促使教师加强自身的审美修养,进而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加专业、丰富且深刻的美育引导。
(四) 活动开展:营造全方位的浓厚美育氛围发挥美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最后要从活动开展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是营造浓厚美育氛围的重要举措。美育氛围营造的实质,是为研究生发挥审美想象、增强审美体验、强化审美判断并提升审美境界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正如Ramsey Affifi所探讨的,提供感受、思考和回应美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44]。具体而言,旨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美育活动可在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其一,强化科学研究成果中的美感呈现。可通过举办科研成果之美主题展览等方式,将科研创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美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最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不仅可帮助研究生更为深入地了解科学研究,而且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的感性刺激,激发他们的审美想象,从而拓宽其在本专业领域的创新视野,推动创新成果的形成。其二,丰富校园内的艺术类文化活动。一方面,提供丰富的校园艺术类演出、展览资源。诸如话剧、音乐会、舞剧、诗剧、主题艺术展等,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欣赏各类艺术之美的机会,在艺术欣赏中强化审美判断;另一方面,举办歌唱、舞蹈、书法、绘画、诗作等一系列艺术类比赛,为研究生提供创造各类艺术之美的机会,在创造中升华审美判断。其三,定期开展自然美育的课外实践活动。置身于自然景观之中是增强研究生对自然之美的审美体验的最为直接有效的做法。自然审美需要对环境与自然采取心理的介入[45]。通过春游踏青等多种形式,研究生可在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进行摄影、绘画、歌唱、吟诗等多种活动,进而形成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审美对话,在与自然景观的精神交流中放松身心,洗涤心灵。
总之,真与美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美真合一是哲学逻辑的落脚点,美真一体的理论关键点就在于创新。“科学与艺术都讲求创新,最终都要求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境界。”[21]359在美育视角下思考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何开展美育的创新性思考,也是从感性教育的角度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性思考。在美育的感性与智育的理性的碰撞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许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润物细无声而富有感性的美育,深入研究生的内心世界,唤醒研究生内在的创新视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以美启真,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内生性力量。
[1] |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 (2020-09-21)[2023-06-0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1_489271.html.
|
[2] |
王战军.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2022[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 32-103.
|
[3] |
《教育哲学》编写组. 教育哲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200.
|
[4] |
刘惠, 申小蓉, 沈倩. 基于激发创新潜能的工科高校美育体系探索与实践——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2(4): 110-115. |
[5] |
钟以俊. 一条新的教学原则——以美启真[J]. 教育科学, 1988(2): 56-64. |
[6] |
谢日安, 戴吾蛟. 场域理论视域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中南大学"五场协同"创新实践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1): 16-23. |
[7] |
魏巍. "学派"传承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以中国科大中哲方向博士生培养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5): 44-48. |
[8] |
Wang J, Qi Y. Influence of Teacher-Student Matching on Knowledge Inno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Learning, 2020, 15(20): 87-101. DOI:10.3991/ijet.v15i20.17421 |
[9] |
韩霞. 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案例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7): 74-79. |
[10] |
潘炳如, 顾建民. 导师指导因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不同学科类别的差异性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4): 52-60. |
[11] |
潘炳如, 顾建民. 在培养过程中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哪些[J]. 江苏高教, 2022(2): 74-81. |
[12] |
陈凡. 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和培养路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7): 59-64. |
[13] |
马晓霞, 张新厂. 学科文化视野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刍议[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3): 54-58. |
[14] |
王跃新, 刘力源. 自然辩证课程应肩负培养创新能力的历史使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尝试[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 35(5): 110-114. |
[15] |
吉洪, 郭石明, 洪滔, 等. 多学科视阈下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3): 67-71. |
[16] |
邓环. 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全过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10): 28-32. |
[17] |
杜卫. 坚持育人导向, 遵循美育特点, 探索美育规律——关于当前普通艺术教育的若干观念和方法论思考[J]. 美术研究, 2022(1): 110-114. |
[18] |
李忠.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五重障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10): 47-52. |
[19] |
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M]. 庄莲平, 王立中, 译. 上海: 文汇出版社, 2012: 125.
|
[20]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96.
|
[21] |
刘巨德. 向美而行: 清华大学美育之路[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 157-415.
|
[22] |
Redfern H B. Questions in Aesthetic Education[M]. Abingdon: Routledge, 2012: 68.
|
[23] |
Sansom D L. Can Irony Enrich the Aesthetic Imagination? Why Sϕren Kierkegaard's Explanation of Irony is Better Than Richard Rorty's[J].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2017, 51(2): 17-32. |
[24] |
杨继勇. 论美育和创新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实践价值[J]. 新疆社会科学, 2008(1): 9-14, 137. |
[25] |
花奇芹. 高校美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新定位与自我革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23): 67-68. |
[26] |
孙正聿. 哲学通论[M]. 修订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 7.
|
[27] |
闫广芬, 张先璐. 研究生成长进阶之路: 点、线、面的渐进与共构[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2): 57-60. |
[28] |
玛丽亚·E·艾希尔. 哲学美学导论[M]. 李岱巍, 译.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20: 61-65.
|
[29] |
金雅.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王国维卷[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7: 114.
|
[30] |
黄济. 教育哲学通论[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8: 572.
|
[31] |
聂振斌.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331.
|
[32] |
梅内尔. 审美价值的本性[M]. 刘敏,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10.
|
[33] |
李睦. 美育教师手册: 理论、方法与实践[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3: 98.
|
[34]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EB/OL]. (2019-06-11)[2023-06-13].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04148.htm.
|
[35] |
黄卫星. 审美价值观的传播与建构: 当代美育中的对话与交往[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39.
|
[36] |
杨恩寰. 审美教育学[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7: 376-380.
|
[37] |
李宗泽. 席勒与孔子的美育思想探析: 由席勒对康德的批判谈起[M]. 台北: 元华文创股份有限公司, 2017: 220.
|
[38] |
高筱媛. 论大学美育公共课教学的要素协同规律[J]. 江苏高教, 2016(2): 113-115. |
[39] |
黄作林, 丁月华, 马健. 大学美育二十讲[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2: 109.
|
[40] |
仇春霖. 大学美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26.
|
[41] |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M]. 2版. 傅任敢,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1.
|
[42] |
黎洪银, 罗艳. 大学生美育的审美效度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9): 57-58. |
[43] |
刘燕. 高校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美育的新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 2014(7): 77-79. |
[44] |
Affifi R. Beauty in the Darkness: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Ecological Crisis[J].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020, 54(4): 1126-1138. |
[45] |
王德岩, 王文革. 大学美育讲义[M]. 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