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少年班学院, 合肥 230026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说,“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这是新质生产力概念的首次提出。次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总书记的这两次讲话均提及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新质生产力的主要作用领域指明了方向。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作出了系统阐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3]2024年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4]列为首项任务。当前,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分子工程、石墨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等为技术突破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加速推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现有文献来看,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概念、内涵意蕴、衍生发展、生成逻辑、历史演进、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二是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引领性发展等方面的实践路径研究。在教育研究领域,目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双向耦合、与产教融合双向赋能,以及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但在研究生教育如何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理论探析和实践路径研究尚待深入和加强。鉴于此,本文立足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时代要求,探讨研究生教育催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索研究生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与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生产力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丰富而深厚的理论渊源[5]。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便使其满足人们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体现了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
从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来看,“新”体现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的优化跃升上。马克思将科学作为“独立的生产能力”纳入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有学者从新的科学技术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上进行研究[6]。“新”的劳动者,意味着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具有创新能力,能应对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人才,包括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新”的劳动对象,意味着利用科技的加持,加大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如对极地、深地、深海、太空等的探索,以及数字化场域的开拓,劳动对象趋于类目增加和虚实共存。“新”的劳动资料,意味着发挥科技创新生态的牵引,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推动劳动资料的迭代升级,特别是新型生产工具的应用,推进生产全流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等方向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物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新的物质生产力,当下正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二是“本质”,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中创新驱动起主导作用,本质上区别于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的生产力。三是“质量”,高质量、高效能、高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四是“品质”,新质生产力要求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的生产力,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帮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生产力。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是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诞生的,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因此,从新质生产力指向的角度来看,它是应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诞生的,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目的;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角度来看,它需要拥有高科技文化素质和智能化能力,掌握各领域前沿科技和运用新技术进行创新创造的高端人才;从新质生产力提升的角度来看,“它强调的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生产要素,而是要突出其中‘新’生产要素对旧生产要素的超越”[7],科技创新起驱动引领作用,科学技术融入各生产要素,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和跃迁。
二、研究生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人才赋能和新产业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的开展和关键“卡脖子”技术的突破,以及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作为新型劳动者这个生产要素的赋能是加快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支撑,要形成新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大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和人才供给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依赖‘人’的创造力和行动力,而高素质的‘人’的培养则需要通过高水平的教育来实现。因此,教育是加快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在世界发展局势日益纷繁复杂和国际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加凸显,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支撑重大科技进步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8]。研究生教育对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造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要素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核心资源。纵观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近代以来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一共形成了全球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这些国家汇聚了一大批全球顶级科学家人才,高端人才资源转化成为世界最为领先的创新优势,助力本国走向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前列。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坚持培养为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通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再生产”为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生产要素质的飞跃缔造可能,不仅起着催化技术迭代升级作用,更起着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作用。
(二) 加速科学技术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要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各国的竞争从传统工业领域转向新兴产业领域,甚至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是促使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快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研究生教育一方面为加速科技创新培育大批具备新兴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为科技进步提供最为关键的掌握核心技能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作为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6]
(三) 融汇现代产业发展,再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要素现代产业发展和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产业发展的结构、类别、层次与教育的结构、类型、质量均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依托技术革命发展的现代产业对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有着推动性作用,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内生动力。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建议“统筹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结构发展,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作为主攻方向”[9]。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和趋势下,研究生教育深度参与行业企业发展,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协同攻关技术难题,植入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理念是提升现代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研究生教育通过融汇现代产业的发展,对产业发展起着“提质增效”的作用,是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和跃迁的产业要素。
三、研究生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境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了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研究生教育从“内涵式”步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引擎作用,如何在“大国崛起”的奋进征程中释放动能,如何最大限度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时代命题。然而,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原创性科技创新、融汇现代产业发展上存在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赋能新质生产力亟待转换研究生教育理念2020年首届研究生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同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和要求。在研究生教育上,一是突出“研”字。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强调质量。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三是注重分类培养。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加强学术型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型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当前研究生教育在理念上面临着三个转向:一是从“封闭的象牙塔”转向“现实的社会”,从纯粹的、只关注研究本身的研究转向关注现实的社会生产;二是从“孤立”转向“融合”,从囿于高校、科研院所的“一隅之地”转向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多维联合;三是从“知识的再生产”转向“知识的创新创造”,从传统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科内的知识再造转向学科交叉趋势下的知识结构的重组和知识的创新创造。因此,如何在研究生教育理念上实现新的转变,树立新质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成为研究生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首要挑战。
(二) 赋能新质生产力亟待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10]当下,我国研究生教育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已然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一方面,如此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为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要素保障;另一方面,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要求,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较为缺乏,STEM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此外,促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战略科技人才储备不足。虽然目前“与世界上研究生教育大国印度和美国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还有扩大空间”[11],但从总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均值高”“方差小”的特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方面平均水平较高,但拔尖创新人才较少,能够创造颠覆性技术和进行原始创新的人才凤毛麟角[12]。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量的增长已经不再是亟需之选,如何在基础学科和国家关键急需领域培养人才,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创新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当务之急。
(三) 赋能新质生产力亟待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被赋予了重大历史任务,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我国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完成人中,由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人数均占三分之二左右;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30%为在读博士研究生;在嫦娥飞天、蛟龙入海、高铁飞驰、航母入列以及一系列重大工程的背后,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1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拔尖创新人才是促进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能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自主培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拔尖创新人才依旧匮乏,我国顶尖科学家和工程技术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美国的差距仍较为明显。近年来,随着“逆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国际局势的动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在贸易上的壁垒持续加大,在高新技术领域不断封锁和打压,我国迫切需要自主培养高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创造引领世界发展的前沿科学和技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此背景之下,如何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自主培养顶级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成为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
四、研究生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赋予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便是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的积极回应。”[5]具体而言: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的重要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人的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教育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迁的基础支撑。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第二,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发挥新产业新业态的主导作用。人工智能、芯片、数字化等技术在产业发展中将起主导作用。因此,要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以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第三,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推进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14]基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研究生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推进。
(一) 理念革新:树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教育观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需要自觉承担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着力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用知识和人才支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必须解决“卡脖子”问题。只有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不断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培养出大量拔尖创新人才,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GIHI) 》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创新生态三个维度, 综合评估国际科技创新城市的发展态势,2023年的评估结果显示: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入围GIHI2023世界综合排名前十的城市(都市圈)[15],高层次人才对城市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彰显无遗,三地的研究生教育有力支撑了城市(都市圈)的科技创新发展。在人才引领驱动下,研究生教育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
如此,“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构成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立体格局,研究生教育要在新的战略高度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扎根中国大地办研究生教育,坚定走好自主培养人才之路,切实担负起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促进了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和贯通,为研究生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从宏观上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要素构建了流通和运作的框架。
(二) 需求引领:推进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分类培养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研究生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最主要路径。在研究生教育中,要推动分类培养体制改革,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及其管理办法中,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国际科技竞争的“卡脖子”关键领域、国家发展和治理的薄弱点,新版学科目录进行了相应调整,实施了“目录+清单”并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放权与规范并进的“三并”改革举措,明确了当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结构和类型,服务当下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保障。
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各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研究生教育要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培养。原始创新能力一定是基于基础学科的人才自主培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技术的革新和迭代层出不穷,知识的生产模式不再是传统基础上的“叠加”,而是更具突破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贯穿于新质生产力中各生产要素,而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原动力来源于基础学科的研究和创新成果。因此,研究生教育务必要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原始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厚基础、长周期、贯通式培养,下硬功、啃硬骨、不取巧,鼓励研究生参与并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技术难题,为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突破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
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强调发挥新产业新业态的主导作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5]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研究生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以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为契机,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牵引,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形成学科交叉、开放协同的培养体系。具体而言,一是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跨学科和交叉性的课程体系、前沿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教材库、真实性和内涵性聚合的案例库,以及集高校导师、科研院所导师、企业导师为一体的导师队伍;二是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需求,与企业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为现代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企业领军人才;三是要聚焦企业发展技术难题,开展产业前沿问题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企业占据技术领域先发优势,推进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涌现。
(三) 协同创新:建立科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经济形势的迫切需求,因此,汇聚人才、科技和产业要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国家“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大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开展基础科学研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不断催生出代表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群体”[16];另一方面,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之下,“知识”已不再被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垄断”,产业的发展极大拓宽了“知识”的存在范围。教育与产业的相互作用、相互刺激不断涌现,从欧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历程来看,科教融通、产学协同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趋势。科产教融合是当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研究生教育“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培养行业紧缺的高端技术技能型领跑者和创新人才,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17]科产教赋能新质生产力,需依托科教、产业平台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提供智力支撑。
具体而言,第一,在培养主体上,要“协同高校和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以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为目标,共同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共同促进协同创新并分享创新成果”[18],从单一的培养主体和封闭的培养环节中挣脱,形成多维协作、多平台支撑的培养体系。第二,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机制上,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为牵引,依托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等组织形式,协同科研院所培养基础研究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地方政府、企业等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发布企业科技命题、设立产业研发专项等培养工程领域卓越领军人才。第三,在协同培养平台上,聚焦“协同育人,联合创新”理念,促进“四链贯通”,汇聚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创新资源,推动各要素资源的协同育人。其中,要特别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整合优化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
(四) 开放办学: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建设以自主培养为主体、国内国际培养相互促进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科技和产业革命改变着经济社会结构,全球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胜任力”已成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能力和素质。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战略路径。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连接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聚合并发挥全球创新网络的力量。然而,当前在“逆全球化”趋势和世界部分地区陷入激烈冲突的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各种壁垒仍较为突出,各类掣肘较为繁多。因此,要充分发扬主动策略,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步伐,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首先,要进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顶层谋划,建成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体系,在学术交流、导师队伍、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以及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并完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通过重点打造研究生海外研修项目和导师海外访学计划,并实施海外联合培养基地拓展计划,创新联合培养基地国际化运行模式,打造中外合作、互惠共赢的国际化人才平台;第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为宗旨,坚持“本土国际化”和“跨境教育”并重,寻求多边合作,汇聚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不断创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坚持国际视野,对标国际一流,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中国研究生教育卓越品牌。
[1] |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 人民日报, 2023-09-10(001).
|
[2] |
王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质生产力"[EB/OL]. (2024-03-18)[2024-05-03].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0318/c40531-40197632.html.
|
[3] |
新华社.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EB/OL]. (2024-02-01)[2024-05-03].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2/content_6929446.htm.
|
[4] |
李强.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EB/OL]. (2024-03-12)[2024-05-03].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3/content_6939153.htm.
|
[5] |
程恩富, 陈健.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 当代经济研究, 2023(12): 17. |
[6] |
姜朝晖. 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重庆高教研究, 2024, 12(1): 108-117. |
[7] |
魏崇辉.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J]. 理论与改革, 2023(6): 29. |
[8] |
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10.
|
[9] |
孙刚成, 杨婳婳, 古兰君. 我国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现状与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3(12): 92. |
[10] |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EB/OL]. (2024-03-01)[2024-05-03].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4/55831/mtbd/202403/t20240301_1117751.html.
|
[11] |
王战军, 赵敏. 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新使命、新举措[J]. 现代教育管理, 2023(4): 48. |
[12] |
施一公. 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3(10): 3-10. |
[13] |
教育部. 教育部: 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EB/OL]. (2022-06-14)[2024-05-03].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521/mtbd/202206/t20220614_637510.html.
|
[14] |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 (2020-09-04)[2024-05-03].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2/content_5545939.htm.
|
[15] |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EB/OL]. [2024-05-03]. https://www.ncsti.gov.cn/kjdt/ztbd/cxzs2023/.
|
[16] |
崔延强, 周宇. 办好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J]. 大学教育科学, 2023(5): 19. |
[17] |
申妍瑞, 胡纵宇. 新质生产力与产教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 中国高校科技, 2024(5): 89-93. DOI:10.16209/j.cnki.cust.20240307.001 |
[18] |
刘江坤, 何岩峰, 郭登峰. 协同创新战略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培养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11): 17. |
2. School of the Gifted Yo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