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4 Issue (2): 111-117   PDF    
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内容体系与实践路径
王晨霏1, Gad Yair2    
1.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长春 130024;
2.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创新教育研究中心, 耶路撒冷 91905, 以色列
摘要: 以色列以教育立国, 其研究生教育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农业振兴、经济增长、民族复兴、国防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受意识形态、社会文化、道德习俗等多方面综合影响, 经历了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形成了科研方向以国家意志为导向、教育体系以追求卓越与普及大众相结合、教育对象多元化的现实样态。以色列研究生教育以培养人才和学术卓越为根本目标, 其内容体系涵盖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卓越学术、坚持自我完善三个维度, 其实践进路包括专业课程培养、隐性思政培育、职业技能培训等主要途径。
关键词: 以色列    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大学    学术学院    

犹太民族十分重视教育,犹太人深信“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以色列在建国后将这一传统延续下来,形成了教育立国、科技强国的基本国策。以色列研究生教育尤其发挥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社会经济、赓续犹太文化、巩固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研究以色列研究生教育可以解密以色列高速发展和犹太民族复兴的关键环节,能够为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中国道路提供启示。

一、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

以色列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创新驱动、科技强军、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以色列政府大力发展“卓越学术”和差异化办学,致使当代以色列构建出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层次、教育规模、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得到了长足发展,以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教育指向,形成了大学、学术学院、师范学院和技术学院齐头并进的教育局面,吸收了不同阶级、信仰、国别的学生,以期培育他们成为建设以色列国家的中坚力量。

(一) 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目标特征:服从国家意志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宗旨

建国前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教育已十分普及。赫尔曼·沙皮拉(Hermann Shapira)首次提出:“在犹太人的核心地点创办一所高等学府,必将在以色列家园使犹太圣经、文化和道德发扬光大。”[1]他推崇以教育弘扬犹太文化,促进犹太民族复兴和以色列建国进程,予教育以重任。哈伊姆·魏兹曼(Chaim Weizman)持相似观点,他坚信犹太人长期遭受迫害,而知识和精神的能量却得以保存,这种能量有助于维系犹太民族的生存。按照魏兹曼的设想,大学应当以犹太道德为基础,创造卓越文化并使之成为人类文化中心。先于以色列建国,高等教育学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希伯来大学就相继成立,发挥着弘扬犹太文化、促进国家建立、发展科技创新、提高移民素质的作用。

建国初期,研究生教育以“卓越学术”为根本指向,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精英,并为他们提供管理国家事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随着移民的涌入,20世纪70年代起,政府开始创办师范学院来专门培训教师,以缩小不同文化背景移民间的差异。同时,普通学院、技术学院和专业学院得以办学,旨在提高全社会不同群体的整体受教育水平。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真正变革”(Genuine Metamorphosis)[2],原本封闭、单一、精英的高等教育转向为开放、多样、大众,逐步满足国家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及时回应了国家社会、文化、经济、人口的发展需求。

巴以冲突的日益激烈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以色列高等教育的差异性进一步增大,教育体系面临巨大挑战。时任教育部长指出,“不是采取统一的应对措施,而是采取适合不同群体的个性化措施”[3]。针对这一现状,以色列教育规划指出,以色列研究生教育将重点关注全球研究的前沿领域,包括可持续性、先进生物医学研究、生物融合、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将增加指定用于竞争性研究和研究基础设施的资源,将采取行动加强学术、产业和就业之间的联系,同时开展旨在为全体人民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活动,重点放在有需求和快速增长的领域,这一教育目标深刻切合当代以色列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体系特征:质与量相协调的多层次研究生教育体系

以色列高等教育被称为“二元系统”(binary system),分为“一线院校”(first tier institutions)和“二线院校”(second tier institutions)。“一线院校”即大学,追求“卓越学术”,专注于研究。7所大学遍布七个行政大区,涵盖了科学技术和社会人文的普遍专业与国家急需的高精尖技术研究领域,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接受博士后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大学各有所长,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学科,又开展校间合作,积极借势发展,以践行其教育理念。大学的规模适中,在校生约2万人左右,师生比接近1∶4,本科与研究生比例接近1∶1。

“二线院校”即学院,提倡“教育公平”,只能颁发证书(certification studies),不能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行大学扩招、开展海外办学、批准学院办学、为天才学生提供优质科研指导、为残疾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便利、重视开放大学的建设以满足在职人员的高等教育学习需求,开放大学还创新性地在2009/2010学年招收了311名服刑人员[4]。以色列研究生入学率逐年提升,学位授予数量也相应增长,历年数据如表 1所示[5]

表 1 以色列高等教育历年授予学位人数

量的增长和质的发展一度出现了不平衡,2000-2010年被称为“失去的十年”,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在2010年成立了质量评估部(The Quality Assessment Division)以积极应对这一问题,确保以色列高等教育体系能够融入全球学术体系[6]。基于评估部反馈的报告,以色列制定了《多年期改革和规划》(Multi-year Higher Education Plan),在大学中优先发展战略性学科的建设,在学院中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图 1为截至2023年1月份大学与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人数[7],通过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与学院在培养学生时的不同侧重,大学在基础学科、生物科学、辅助医疗、人文科学和物理科学等学科具有突出优势,而学院则重视经济与管理科学、法律和艺术等应用学科的学生培养。

图 1 以色列大学和学院不同专业人数
(三) 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特征:研究生群体的多元化、成熟化、国际化

目前,以色列共有10所大学(universities),23所师范学院(teachers training colleges)、31所公立和私立的学术学院(academic colleges)、58所技术学院(technological colleges)以及宗教人士的极端正统派高阶段教育16575人[8]。以色列2020/21学年的招生人数最多,其中,本科招生人数约为21.16万余人,硕士研究生6.63万余人,博士研究生近12.2万人,为了获得专业证书而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有8.7万余人[9]。以色列研究生群体涵盖了以色列犹太人、以色列阿拉伯人、德鲁兹人、以色列阿拉伯基督徒与留学生等群体,学生身份异质、文化多元、背景多样、心理复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特征。

以色列研究生的第一个特征是异质性。一方面表现为犹太人间的差异。世俗犹太学生通过教育被塑造成“新犹太人”(),摒弃了大流散时期病态、软弱、具有缺陷的特征,倡导“诚实、谦虚、忠诚、值得信赖、公正” [10]的价值取向,为成为杰出的以色列公民而奋斗。传统犹太人则具有家国情怀,他们努力奋斗不仅是为了建设国家,更是为了民族复兴和建设发展犹太家园。宗教犹太人则拒绝接受世俗教育,保守犹太教传统,抵抗现代化过程。这一差异性特征源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分流与差异化培养,是以色列教育的独特之处[11]。另一方面表现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差异。仅有少数接受国家教育、精通希伯来语的阿拉伯学生有机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但是出于现实的原因,他们在选择专业时会受限制。来自传统阿拉伯家庭及特殊学生几乎不能获得大学入学资格,更不用说取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阿拉伯学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但仍不足犹太学生人数的十分之一。

以色列研究生的第二个特征是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最初,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是为了获得知识,更好地为国家战略需要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如今,学生攻读学位和考取专业证书则是就业导向,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就读于学院,期望通过专业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就业。

以色列研究生的第三个特征是更为成熟。以色列公民在高中毕业后要依法服义务兵役,女性通常为21~24个月,男性则为36个月。在退役之后,具有大学入学资格的青年一般会用空档年(Gap Year)游历或者复习高中知识,而后再继续深造。当他们在本科入学时就已经超过了20岁,本科毕业会再次分流,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在工作后会选择重回学校深造。因此,研究生的平均年龄就更为年长。参军入伍的经历和社会工作的阅历使得以色列研究生更成熟、更独立、目标性更强。

二、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内容体系

以色列研究生教育服务于国家的发展需要,旨在培养具有犹太道德、能够创造卓越文化、具备科研潜质的创新人才。因此,在设计研究生培养方案时,融合通识课、专业课、思政课为一体,将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教育、核心课程、学术规范教育等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要灌输高雅文化,通过研究促进科学,塑造和授予精英群体。学院追求“大众功能”,使新移民接触高雅文化,获得体面的工作,向社区提供基于知识和信息的实际服务[12]

(一) 坚定理想信念的家国情怀培育

爱国主义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内容。犹太研究和以色列研究是综合型大学的重点学科,犹太文化遗产、以色列社会与文化、犹太复国主义史、大屠杀教育等课程承担了学生理想信念的形塑与巩固,指向了家国情怀的培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厚植家国情怀为核心要义,集国情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为一体,突出保卫国土安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时刻警惕不忘历史等内容。同时,理想信念教育还强调了学以致用、学有所成以弘扬犹太文化、复兴犹太民族、建设犹太家园的教育目标,让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深入人心,以防止高端人才的流失。

以色列精神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代以色列精神发端于犹太道德观,建国文件《独立宣言》指出,以色列国将按照以色列先知所憧憬的自由、正义与和平原则作为立国基础,保证全体公民的平等和自由。在上述价值观的基础上,以色列统治阶级有意识地融入了现代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生活习俗,不断丰富其内涵,形成了热爱民族、忠于国家、务实创新、尊老爱幼、崇智尚教、遵约守法、自由平等的当代以色列精神。

犹太文化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容。研究生开学教育的范式为回忆犹太先辈变荒地为良田、复活希伯来语、兴建城市与村庄,直至建设自身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新社会,最终实现犹太人世代以来的梦想——重振以色列。传承犹太文化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其一,使用希伯来语。以色列研究生教育以希伯来语为通用语言,因为统一的语言是所有犹太人共同的民族记忆,有助于团结全体犹太人、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动国家繁荣发展。其二,在研究生一年级学习以色列史,每周不得少于1小时。以色列教育者认为对以色列史的理解应该基于更为宏观的犹太史之上,应教授欧洲反犹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大屠杀等历史事件,通过民族苦难史和斗争史激发学生的热爱民族、忠于国家之情。

(二) 坚守卓越学术的学术素养培育

学术素养培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包括课程体系和学术规范教育,注重培养创新思维,以促使研究生回归“研究”的本质。

大学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的特色来设置专业课程,开设课程的内容系统、全面、兼备科学性与技术性,研究生通常可以跨专业、跨学科选课,按培养方案修满则具有毕业的前提条件。研究生还要接受学术规范教育,通常由导师讲授,督促研究生进行科学化的研究、教授科研方法、规范学术论文写作。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是否能够获得学位,各学院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商议可直接通过或者不通过授予学位的决定。除了课堂教学,大学还设置了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以科研为主,以色列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为拉近二者而创造出“战略型研究”,以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尽快转入工业开发,满足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需要。由大学产出的高科技产业在以色列工业总产值增长中占比高达74%,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占36%。

学院专注于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市场,培养的学生毕业即就业,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够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突出的优势学科为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教学内容多为实践课程,通常由“师傅”负责,他们相当于大学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指向性、现实性的问题分析、调研。学术学院要求研究生每学期至少要选择11门课程,并进行社会调研;技术学院的研究生要完成导师布置的实验和项目;师范学院研究生则要学习教技教法等专业内容。

(三) 坚持自我完善的价值教育

以色列研究生群体复杂多样,为了缩减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预警学生在学业生涯中的心理危机、有针对性地助力学生的成长,以色列大学和学院坚持开展价值教育。以色列犹太研究生群体在入学时普遍已形成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们在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直面国家遭遇的危难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深刻感悟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虽然他们具备成熟、理性、独立的优点,但是他们也面临自负、自卑、杞人忧天等负面情绪。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则不需要服兵役,他们在各自的社区完成义务教育,力图融入主流社会,这期间的心理压力、文化差异、教育差距带给他们较大的负担。学生处(Dean of Students)联手卫生与健康部开设了价值教育,以解决学生中潜在的问题。价值教育多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谈话、校园活动开展,内容则围绕自我完善、心理疏导、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主题。

为了解决2000年巴以冲突升级之后国内不同族裔之间的矛盾,教育部推出一系列加强价值教育的措施,提出评价一个学校更多的是在价值教育中取得的成就而不是学术成绩。时任教育部长莉莫尔·莉芙奈特指出要在不同阶层中寻求更广泛的平等,把世俗、宗教和阿拉伯人包括在教育体系中。所有的科目要突出价值教育如人文主义、犹太价值以及无论性别

种族的平等价值教育,要把尊重他人和人文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犹太价值相结合。通过价值教育,学生习得杰出领导力,深知学习是为社会变革做贡献,领悟了个人之于民族,个人之于国家是唇亡齿寒的依赖关系,个人发展要服务于国家需要,这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时代要求,也是维护民族安危的历史责任。

三、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路径

围绕着厚植家国情怀、精进学术素养、坚持自我完善等研究生教育内容,以色列研究生教育形成了隐性思政培育、专业课程培养、职业技能培训三条路径共同推进的实践进路。

(一) 隐性思政培育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思政和文化活动进行,具有隐蔽性、全面性、示范性的特征。导师挖掘不同专业的德育因素,以言传身教示范学有所成、学以报国的学习动因。此外,研究生阶段还加强了劳动教育,由学生处统一规划和负责,计入学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促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协调发展。劳动被视为“文化的真正基础和实质”[13]。犹太学者认为长久以来犹太人靠脑力劳动为主,这种生活方式扭曲了他们的灵魂,应当让犹太人回归体力劳动。

校园文化活动与课程思政互为补充,在犹太传统节日及国家节假日、公祭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学校通常会组织同学们到圣殿山、哭墙、国家公墓、烈士陵园和大屠杀纪念馆进行纪念活动,以加深集体记忆、增强民族意识、巩固身份认同。学校还积极营造团结、平等、理解、尊重、创新的校园氛围,促使科学研究的平等性、客观性,较好地溶解了民族的差异性、立场的对立性,是不同族裔团结、共同建设国家的良好基点。后疫情时代,校园文化活动逐步扩大范围,鼓励研究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以进行社会变革、改变生活。社区和学校联动,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也面向研究生挑选合作伙伴,共同进行社会调研,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分析社会矛盾,激发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决心与信心,让学生充分融入课题组、社区、国家三级逐步扩大的圈子中,明确自己作为以色列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二) 专业课程培养

专业课教学是低年级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路径。在课程安排上,希伯来语为每周两节课,多为小班授课,按照语言水平分级,考试分为平时成绩、笔试成绩和口语成绩。专业课则根据学院老师的意愿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博士后在征得导师和学院同意后也可以开设专业课,但是每周教学时长有规定限制,例如希伯来大学对博士后教学的要求是每周不多于4课时,课程安排不多于2天。研究生获得专业课学分至少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出勤率合格,大部分课程允许缺课三次;二是平时作业按要求完成,口头汇报观点清晰、表达流利;三是期末考试或论文达到要求的水平,学期初授课教师会推荐必读书目和重点文献,课程论文对其要有一定篇幅的述评,例如本—古里安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的硕士课程要求学生在假期结束后上交课程论文,篇幅不少于15页,参考文献不少于50条。研究生可以跨学科选课,这有助于培养综合、全面、创新的学者,激发研究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导师组科研训练是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培养的主要路径。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型研究,定期召开组会,严把论文质量关。学校倡导“开放组会”,在培育跨学科人才的同时,构建和谐、公开、透明的导学关系。导师组依托以色列卓越研究中心(Israeli Center of Research Excellence, I-CORE)进行科研,I-CORE类似于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其主要目标是在关键学科领域通过资源聚集来加强相对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学科和研究领域,通过协同培育大量杰出科学家和鼓励学术创新。I-CORE的研究课题经过学术界广泛协商、自下而上的方式产生,充分体现了以色列真正的优先发展领域并与研究者的科学兴趣相结合[14]。目前共有58个中心,涵盖了生物基因、脑科学、核物理、精密化学等领域,其成果多为政府和军方服务,也造福于工业生产、国民生活和医疗发展。

产学研一体化培育是研究生教学的补充,是以色列研究生培养的特色路径。为了研究生更好地科研,以色列大学的选址十分讲究,例如希伯来大学主校区距离耶路撒冷老城不足半小时路程,希伯来大学农学院处于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雷霍沃特,本-古里安大学的沙漠研究所位于内盖夫沙漠腹地,本-古里安大学的以色列研究中心毗邻建国之父大卫·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墓地,海法大学地中海研究中心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海法港旁,莱希曼大学的军事教育学院位于赫兹利亚以色列国防军大厦附近等。这种设计有助于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科技园,便于学校与社会的联动,利于形成良性循环的科研环境。

(三) 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学院进行研究生教育的主渠道,包括学术培养、工艺技能培训、教技教法培训等专业化教育途径。不同学院各有所长,学院学制两年,前两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后两个学期为学徒实践。

学术学院(Academic Colleges)普遍下设工商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学院、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卫生专业学院(Faculty of Health Professions),开展本科课程和硕士项目,更聚焦实用专业和就业市场。2023年以色列高校排行榜公布了36所“最佳院校”,其中,Ono学院致力于改变以色列社会面貌,Ashkelon学院的新目标是将学院转变为国际学术合作的领先机构,以色列规模最大的公立学院Sapir学院专注于“探索未来”,Achva学院汇聚南部具有潜力的学生来开发以色列南部地区,Hadassah学院致力于医疗研究和医护技能培训,Tel-Hai学院聚焦创新教育,等等。学术学院多元发展,开展的学术训练与社会发展紧密连接,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

技术学院(Technological Colleges)的大部分课程在企业和工厂完成,学生跟随师傅学习技能,重在培养工匠精神,为国家发展输送“手艺人”。技术学院最开始照搬德国模式,实行双轨制教学。为了提高技术学院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简单地培养机器能够替代的“手工劳力”,技术学院探索转型,培养高、精、专的技能人才。近年来,技术学院的发展注重国际化工匠的培养,也关照到了不同地区学院发展的平衡,例如在南部埃拉特召开针对癫痫药理治疗的国际教育课程,使初级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中部特拉维夫召开创新电视会议,行业领袖和学者将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访谈、报告等途径来讨论现代电视的挑战和未来;在北部耶路撒冷召开国际管理和社会科学会议,分享有关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最新趋势和观点,新理念、新观念、新技术为以色列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助力。

师范学院(Teachers Training Colleges)专门培养教师,主要服务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训。在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并通过校招面试后,可以成为教师。师范学院除了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技教法上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还注重联合国内、国际的教育资源,开展前沿性的学术培训。例如,2023年以色列教师培训会议(Teacher Training Conferences in Israel)邀请来自亚洲、非洲、北美、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大师(Master)为以色列教师培训,拓宽国际视野;再如,在海法召开数学教育心理学年会,促进数学教育领域的国际联系和科学信息交流。通过扎根犹太文化和探索国际经验,以色列近年来的教师培训卓有成效,提升了国民素质的整体发展,辍学率、失业率、文盲率均下降。

四、结语与启示

研究生教育是以色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创造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人员,他们为科学和全球研究做出了贡献,并为以色列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但是,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到以色列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现阶段的挑战主要有四个,一是以色列研究生教育改革至今仍有争议,学位研究生与学历研究生并存的“二元系统”是实现了教育公平还是加剧了教育不公平?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多元论认为高校招生主要受学生的社会出身影响,而分层论则强调学术能力在学生与院校匹配过程中的作用。“二元系统”是历史局限和现实需求的产物,符合以色列国家发展和人才储备的需要。综合分析近年来招生、入学、毕业的趋势与高等教育理事会颁布的政策,可以预见,研究生教育的“二元系统”将长期存在,大学将更加关注研究生教育,重视科研。与此同时,成立学术学院将更加困难,高等教育理事会正在采取措施限制学术学院的数量,将学士学位授予权逐步转移至学术学院,以减轻大学的教学任务。二是教与学之间的不平衡。“教育大众化”进程以来,学生人数持续增长,但教师队伍没有扩充,师资待遇没有提高,这是现阶段较为突出、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学生政治化倾向加剧。新世纪巴以冲突加剧以来,大学校园内游行、青年运动加剧,学生满怀一腔热血,偶有针对性的冲突和激烈的流血事件发生。四是阿拉伯研究生毕业率低,辍学率高,就业难。现实的因素限制了阿拉伯学生报考部分专业,在入学后,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差距,阿拉伯学生普遍学术素养较差,学业完成率较低。教育的差距拉大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不利于以色列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以色列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有一定的启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在政策导向上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转变“重学术,轻技术”的观念,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构建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二是在培养模式上加强研究生课程改革,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抵御西方思潮,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引导研究生将个人梦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相结合;强化劳动教育、技能培训和军事训练,将相关课程写入培养方案,规划为必修课程和必修学分,培养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才。三是在强化师资队伍上,开设专题培训、科学化考评体系,以加强教师教育,使导师教书更育人,以言传身教提升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腾华. 为了一个民族的中兴[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96.
[2]
Rokach A. Higher Education in Israel: An Over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Change, 2016(4): 31-35.
[3]
Amit Edri. The Israeli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EB/OL]. [2024-3-18]. https://en-alumni.tau.ac.il/news/education-day-2021.
[4]
The Open University of Israel. The President's Report(2009-2010)[EB/OL]. [2024-3-18]. http://www-e.openu.ac.il/presidents-office/report2010E/18-23.pdf.
[5]
C.B.S. . [2024-3-18]. https://che.org.il/.
[6]
C.H.E. Evaluating Programs of Study[EB/OL]. [2024-3-18]. https://che.org.il/en/quality-assessment-division-qad/evaluating-programs-study/.
[7]
Eyal Lichter. Number of Students in Academic Colleges in Israel[EB/OL]. [2023-12-11].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291626/number-of-students-in-academic-colleges-in-israel-by-field-of-education/.
[8]
. 18.10.2022.
[9]
Eyal Lichter. Number of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Israel[EB/OL]. [2023-12-12].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304670/number-of-students-enrolled-in-higher-education-in-israel-by-degree/.
[10]
Ackerman Walter. Making Jews: An Enduring Challenge in Israeli Education[J]. Israel Studies, 1997, 2(2): 1-20. DOI:10.2979/ISR.1997.2.2.1
[11]
王晨霏, 高地. 以色列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多轨模式与整体性建构[J]. 比较教育学报, 2021(2): 91-105.
[12]
Soen D, Davidovitch N. Centre and Peripher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of Israel[J].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2004, 5(4): 439-457.
[13]
A.D. Gordon. Logic for the Future[C]// Theodor Herzberg. The Zionist Idea. Basel: Zionist Congress, 1910: 373.
[14]
Naama Teschner. Information about Israeli Academics Abroad and Activities to Absorb Academics Returning to Israel[R]. The Knesset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Center, 2014.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Content System and Practice Path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Israel
WANG Chenfei1, Gad Yair2    
1. Center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for Innovative Education,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Jerusalem 91905, Israel
Abstract: Israel tries to be strong with education and it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personnel training, sci-tech innovation, agricultural revitalization, economic growth,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and security.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influenced comprehensively by ideology, social culture, morality, custom, and many other aspects.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undergone a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elite education to the mass education, and has formed a realistic pattern featur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ation steered by national will,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pursuit of both excellence and mass education, and diversified education receivers. The basic goal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Israeli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o professionals and to reach academic excellence, its content system covers three main dimensions: firm ideal and faith,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self-improvement, and its progressive practical approach includes professional course study, im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Keywords: Israel    postgraduat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university    academic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