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南京邮电大学 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办公室, 南京 210023;
c. 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南京 210023;
d. 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南京 210023;
e. 南京邮电大学 校长办公室, 南京 210023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强调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1]。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生动传播红色文化[2]。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引导广大研究生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本文探讨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逻辑契合,进而提出推进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实施逻辑与推进策略,实现研究生主体境界的升华。
一、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一) 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界定及实施困境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大思政”[3]格局下开展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实现在课堂教学或实践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研究生课程思政是以研究生课程为载体、以研究生为培养对象的课程思政。与本科课程不同,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主要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制定课程体系,更加注重拓宽研究生学科知识面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除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相关学科理论与实验技术课、工具方法课之外,还包括学科新进展报告和专题讲座等模块,以及研究生学术与实践创新训练环节。研究生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培育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专业伦理和学术道德。研究生课程思政应遵循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推动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定型,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培养科学家精神,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培养大国工匠精神,帮助研究生“扣好每一粒扣子”,成为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胸怀“国之大者”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渐增加,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目前大多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面向本科专业课程。作者对2017年1月-2022年6月中国知网发表的课程思政相关文献进行了数据分析,在“课程思政”主题下,研究成果“主要主题”为“高职院校”的文献占4.51%、“主要主题”为“专业课程”的文献占2.91%、“主要主题”为“大学课程”的文献占2.58%,以“研究生”为“主要主题”的相关文献仅有291篇,不到发文总量的1%,另外,以“红色文化”为“主要主题”的相关文献245篇,仅占总发文量的0.66%,分析结果详见图 1。可见,当前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一门课程的思政融合研究,集中在对高职和本科课程思政的研究,而对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研究有待深入、对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的研究更须加强。
相比于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更加强调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专业领域内“高精尖”或“卡脖子”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普遍呈现出重“术”轻“道”的特征和“德”的教育与“才”的教育分离的现象,研究生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不够,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育人的理念不足、方法不够,研究生对于课程学习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作用评价相对较低[4],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方法有待大力创新。
(二) 红色文化是研究生课程思政的精神滋养和资源富矿红色文化肇始于血与火的战争岁月,淬炼于奋发图强的建设年代,发展于赶超争先的改革时期[5],是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画卷,讴歌了共产党人和英雄模范的崇高信仰与高尚人格,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传递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深厚的人民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理应成为培育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供给。
红色文化是蕴含红色价值观的一种文化形态,也即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以党性和革命性为特征、以维护和增进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以共产主义为社会理想、以无私奋斗为行为要求的文化。红色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有穿越时空的精神感召力与思想引领力,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新时代研究生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的动力源泉,成为课程思政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 红色文化是研究生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提升的助推器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6],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需要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开发“大思政课”,激发广大研究生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增强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程思政”就是从“大思政”格局出发的一场教育改革实践。然而,由于研究生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且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和成熟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得研究生课程思政挑战度更高。总体上看,现有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思政资源挖掘不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方法不足等问题,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红色血脉传承永续,对于“涵弄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的铸魂育人,将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 (一) 主体逻辑:提升教育主体红色文化素养主体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培育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时代需要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的最高价值是人的价值,教育过程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体性活动[7],课程思政教育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从教育本质维度阐释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主体逻辑,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需要同时提高教师和研究生的红色文化素养。
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主要表现为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知识力、突出的红色文化传播力、娴熟的红色文化实践力、扎实的红色文化研究力[8]。高校可以通过诸如举办红色文化经典作品研读班、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样态、加强红色文化教学实践、深挖校史中的红色根基并开展红色校史研究与传播等,提升专业课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
同时,教师应转变“确定性”的课程逻辑,要将研究生作为课程教学的同构者,围绕课程多元价值目标,根据研究生的学习规律、思想发展规律和身心成长特点,结合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用研究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将红色文化之“盐”融于课程教学之中,促进研究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延展与深化,促使研究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认同和品格升华,实现红色文化“以文化人”之功能。
(二) 要素逻辑:培育多要素融合的红色文化育人生态研究生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系统构成角度审视,研究生课程思政至少包括五个要素:教师(教育者)、研究生(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需要构建多要素融合的育人生态,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要构建红色文化育人元素与课程思政主题的关联矩阵。红色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感召力与思想引领力,拓展了思政教育资源与教育载体。研究生课程教学团队应聚焦研究生价值观塑造和能力培养,聚焦课程质量和内涵,根据课程特点、研究生的接受能力,深挖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以研究生兴趣为出发点,以问题引导为切入点,建立红色文化育人元素、课程内容中蕴含的强国价值和报国情怀等思政育人素材与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重新设计课程大纲,变传统的知识单元架构为课程思政关联矩阵知识体系,实现与课程思政主题的有效衔接。比如,无线通信技术与对党忠诚、爱国报国思政主题的关联,可以引用红色文化经典作品《永不消失的电波》。电影里“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段“电波”穿越时空,仍然字字千钧、直抵人心。电影主人公李侠的原型,是新中国成立前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八路军电报专家李白。他长期潜伏敌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将一份份重要情报发到延安,用掌握的信息技术乃至用生命书写了信仰与忠诚。实践表明,从红色文化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和主题意蕴入手,与研究生课程思政主题关联、精准对接,构建课程思政发展脉络的逻辑力量,更能收到“入脑入心”“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其次,要构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红色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开辟“平面媒体+校园广播媒体+网络媒体”一体化红色文化宣传专栏、编撰红色校史读本、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主题建筑,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明德广场、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南京邮电大学的战邮广场等,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创设实境课堂。红色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开展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摄影、音乐、舞台剧等形式的红色文艺创作或微视频制作等,让研究生参与讲、诵、展、唱、演红色文化作品,并通过新媒体传播,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阐释,具象为研究生获得感知且易于接受认同的富于艺术感染力的“自我话语”,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制度建设方面,可以设立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改研究课题、制定课程思政教学业绩认定激励措施、遴选红色文化课程思政示范课、开展红色文化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竞赛等,激励教师开展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
第三,要构建“互联网+”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当今的研究生都是“00”后,他们成长于信息时代,熟悉各种多媒体,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更富有创新意识。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常态,高校应积极探索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技术[9]、人工智能技术[10]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VR(虚拟现实)与实景结合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库、课程思政样板案例库,制作红色文化课程思政MOOC,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起来”,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用红色文化浸润研究生思想,增强研究生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
第四,要构建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教学内容融合路径。整合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创新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以科学性、专业化知识点为“经”,以政治性、价值性思政元素为“纬”,在横向层面实现专业知识和理论与思政教育相交相接,学理性和政治性形分而质合,在纵向层面实现课程思政的意识上渗透、思维上巩固、技能上强化三层次有机融入。
(三) 评价逻辑: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多元评价机制课程思政能否有效实施,需要有相对客观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否则课程思政建设就缺乏系统性和目标性,实施效果容易出现碎片化、随意化和形式化的情形[11]。
基于研究生课程的高阶性,对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评价应以红色文化资源在“课程思政”中的运用实效性为核心,遵循发展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体系中增加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考核要素,形成多元化评价机制。
用多元评价体现课程教学效果。聚焦学生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注重学生知识获得与能力提高并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破原有的卷面考试制度的单一性,在课程考核评价中以提升综合能力为目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多维度课程考核机制。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综合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制定出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评价指标,充分及时反映研究生成长成才情况,反映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并将课程考核结果作为学生持续发展的参考。通过课堂研讨题、随堂测试、课后研习题、学期末综合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多元知识和综合素质。建立学情问卷调查制度,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问卷中,充分体现课程的人文性和多元性。探索建立教师评价+研究生自我评价+团队评价结合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研究生“强国有我”的精神素养和“科技报国”的能力提升,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的目标。
探索将数据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环节中,设计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系统,通过持续、全面收集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多维度大数据,不断跟踪、挖掘、分析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客观成效,以此来合理调节和优化后续的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机制,形成良性、闭环、自适应的架构,以不断提升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工具,推进信息技术与研究生课程思政整体质量评价的融合,实现多方法结合、人机结合的高效研究生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机制,如图 2所示。
2021年,江苏省启动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遴选了30门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现代信号处理》课程入选。这里,我们以信息学科研究生核心课程《现代信号处理》为例,探讨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与已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考核方式相结合,实施“课程思政”。
(一) 构建“红蓝融通”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模式红蓝融通,即在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将红色文化与蓝色信息科技专业教育融通,以红色为底色,培养忠诚于党的创新人才,以信息蓝为本色,培养掌握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矢志信息报国的创新人才。
南京邮电大学1942年发祥于山东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学校诞生于抗日烽火,成长于解放硝烟,新生于人民祖国,壮大于崭新时代。学校“因邮电而生、随通信而长、由信息而强”的办学历史,可以说是中国革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生动缩影。学校注重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实施红色校史育人工程,通过谱写校歌、编演校史剧、编写校史读本、开设校史课、开展校庆健身跑、建设校史景观等方式生动讲述、情景再现校史中的红色记忆,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
《现代信号处理》是信息学科研究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学位课,主要讲授现代信号处理的系统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处理方法及典型应用。课程秉持思想引领与创新教育相融合的育人理念,探索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特别注重将红色校史讲述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信达天下”的精神和“信息报国”的专业情怀为课程育人目标,形成了“红蓝融通”的课程思政模式,构建了“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将红色文化、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做到“讲讲有思政”,增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做到课程教学团队“人人会思政”,努力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 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及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基于“红蓝融通”的课程思政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考核方式、预期育人成效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生《现代信号处理》课程思政总体设计,如表 1所示,将红色文化育人贯穿其中。
融合红色精神确立教学目标。在课程思政改革探索过程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对信息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OBE的教学理念,确立了“两信三进”的教学目标,即以培养学生“信达天下”的南邮精神和“信息报国”的专业情怀为课程育人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重构课程教案,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的目标。
挖掘红色元素重构课程教案。课程坚持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四位一体,以学校红色校史、中国通信发展史、中国信息科技发展史为主线,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信息强国”价值和“信息报国”情怀等思政育人素材,针对现代信号处理领域多个环节亟待解决的“卡脖子”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问题,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问题引导为切入点,融入红色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重新设计课程教案,使研究生在系统掌握现代信号处理理论知识和关键技术方法的同时,理解信息强国、网络强国的国家战略,激发研究生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创新干劲,做到“讲讲有思政”。
选取红色经典实施案例教学。选取中国通信发展史、中国信息科技发展史中的典型案例,如解决5G通信高难度问题的最新案例,在讲授新一代信息技术信号处理知识的同时,讲述我国从1G、2G跟跑到5G引领的故事,讲述校友们传承红色基因,在世界通信舞台贡献中国智慧、发出中国声音的生动案例,将“信达天下”的精神传承和“信息报国”的专业情怀融入其中,在学生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达到思政与课程“如春在花、如盐在水”的教学效果。表 2为融入红色文化元素的《现代信号处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样例。
在课程建设方面,《现代信号处理》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红蓝融通四链融合——双融机制推进大信息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教学团队编著的课程教材获评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在育人团队建设方面,教师在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同时,注重塑造灵魂、塑造品行、塑造人格,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巾帼文明岗,1位教师获评学校首届“师德楷模”,1位教师获学校教学标兵荣誉称号。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每年修课研究生400余名,研究生对课程认可度高,团队教师学生评教年年优秀。修课研究生志愿服务西部获教育部感谢信、1人获江苏省抗疫先进个人,50余人获国家奖学金,家国情怀凸显。修课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获“互联网+”大赛金奖5项、获“挑战杯”竞赛特等奖2项,学校捧得“优胜杯”,近三年,修课研究生30余人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和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四、结语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红色文化的生成、发展、凝练的历史,高校应用好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育人,遵循主体逻辑、要素逻辑和评价逻辑,构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课程思政新模式。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研究生教育层面普遍推广还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高等学校应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一体化构建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力求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研究生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推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佳成效。
[1] |
习近平.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 求是, 2021(10): 1-9. |
[2] |
习近平.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 求是, 2021(19): 1-9. |
[3] |
洪大用. 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新主题、新担当[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9): 1-9. |
[4] |
周文辉, 黄欢, 刘俊起, 等. 2022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8): 21-27. |
[5] |
柴念, 王跃. 红色文化让思政教育"活"起来[N]. 光明日报, 2023-06-15(06).
|
[6] |
王战军, 马永红, 周文辉.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40年(1978—2018)[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11-12.
|
[7] |
童卫丰, 杨建义. 从三重维度厘清"课程思政"的教育逻辑[J]. 江苏高教, 2022(1): 121-124. |
[8] |
耿思嘉. 红色文化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路径研究[J]. 北京教育(高教), 2021(2): 37-39. |
[9] |
叶美兰, 刘永谋. 物联网与泛在社会的来临: 物联网哲学与社会学问题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1-2.
|
[10] |
李飞, 季薇. 智能信息处理与量子计算[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2: 5-6.
|
[11] |
高珊, 黄河, 高国举, 等. "大思政"格局下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5): 70-75. |
b. First-class Discipline and High-level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Offi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
c. School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
d.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
e. President Offi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