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3 Issue (3): 91-97   PDF    
共同治理视野下的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基于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王骥, 许文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南京 210044
摘要: 共同治理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路径。本研究以一所典型行业特色高校为案例,基于共同治理建构了分析框架,从治理理念、结构体系以及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对其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并归纳了学科共同治理的基本逻辑:以共同利益为导向建立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为此,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和行业的双重牵引作用,高校内部则需要进一步构建学科共同治理的理念文化和制度支持。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校    一流学科建设    共同治理    案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行业特色高校成立于新中国建国之初,适应于当时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由中央各部委直接创办和管理,学科专业集中在某个特定的领域,管理体制也相对比较封闭单一,目的在于为特定行业培养专门人才。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管理体制的改革,行业特色高校的办学体制发生划转,其办学方向和学科专业建设也发生转型。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管理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绝大部分的行业特色高校进行了办学体制改革,由原来的行业主管部门划转至省级政府或者教育部管理。体制划转对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科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发展。总体而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211工程”“985工程”的带动下,行业特色高校进行了综合化改革,由单一学科转变为多学科甚至是综合性学科的高校。

2017年国家开始实施“双一流”建设工程,遴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95所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行业特色高校有71所,占入选总数的近75%。由此可见,行业特色高校即使在划转后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划转到地方的行业特色高校,仍然坚守服务行业的初心,形成明显的行业特色学科优势。“双一流”建设给行业特色高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显著促进了他们的学科发展。有不少行业特色型高校表现突出,在特色优势学科领域拔得头筹,甚至能够进入世界前列。可以看出,经过一轮的“双一流”建设,行业特色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普遍加强顶层设计,并以此来定位学校的整体战略,形成了相对明确的建设思路和具体举措,但是面临新一轮的建设,也有必要总结发展的思路,分析当前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建设策略。

作为高校的基本单位,学科兼具知识体系和学术制度双重属性[1]:一方面是指按知识门类划分的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又指以具体的院系建制为依托的组织实体,有机构建制、资源配置、运行机制等[2]。通常我们所指的学科建设属于后者。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就是不断通过优化组织制度等要素以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其中,学科治理是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正如有学者所言:“在大学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有关学科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也被嵌入到‘治理’语境及其实践情境,并呈现出一种从“学科管理”走向“学科治理”的发展态势。”[3]所谓学科治理反映出学科建设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更加强调多元主体的互动、协商以及合作,而不是完全依赖单一的行政权力和权威[4]。因此,学科治理本身就包含共同治理之义,尤其是在大学学科建设已经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构建各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业特色高校的特殊性在于与行业之间的天然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学科优势。因此其学科共同治理的核心议题在于如何构建与行业的新型关系,共同做好学科布局、学术资源配置等重大决策,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发展,促使优势学科做到世界一流水平。从已有研究来看,关于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多集中学科体系构建,学科生态系统等方面,较少专门从学科共同治理的角度去分析,也缺乏相对系统完整的案例探究。本文以我国行业特色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共同治理为视角,力求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为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典型经验与切实可行的方略。

二、学科共同治理的内涵与框架

大学是围绕高深知识工作的场所,是社会中知识生产的主要组织之一。这些知识体现在大学里就是一门门的学科,他们是知识生产不断专门化和组织化的结果。大学学科治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组织制度层面上尊重知识生产的规律,促进学科发展。而共同治理就是学科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多元主体促进大学知识创新的必然体现。

从内部知识生产方式而言,大学学科发展需要“共同治理”。当前知识生产方式已经从“模式一”向“模式二”的转变。“模式一”是建立在单一学科架构之上的,学科成员主要是师生,研究的问题由学科内部提出与界定,其研究成果也由学科内的同行来进行评价,通过不断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并从原有学科体系中分化出可以自成体系的分支学科,实现学科知识生产和创新。“模式一”一方面促进学科成员在本学科范围内不断探索和完善学科理论体系,实现新的领域和新学科的创生;另一方面,高筑的学科围墙却成为不同学科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壁垒,与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的发展趋势相悖[5]。而“模式二”则以跨学科、应用为导向,强调多样化的技能、跨学科的合作、组织的柔性以及知识的实用价值。跨学科指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较大领域内教育与研究的概念、方法、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乃至组织之间的联系[5]。研究的主体也从大学内部延伸到大学外部,包括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等。从知识创新出发,“模式二”也更加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相应学科组织和制度也需要做出改变。

从外部社会需求而言,大学学科发展也更加需要“共同治理”。学科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社会需求。恩格斯早就说过: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现代各行各业的科技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加突出了信息化、系统化和综合应用性,传统学科发展模式无法解决行业中的“卡脖子”问题。当前的学科发展更加需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高度,通过对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个体认知实践的整合,构建集政府、产业、大学与社会公众于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全面的知识再创新来解决经济社会中的复杂问题[5]。比如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其要义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很明显,有组织科研是任务导向型,以问题为核心,需要建立跨学校、跨学科的机制。

因此,学科共同治理的实质就在于围绕学科知识创新,设计有效的学科组织与制度,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学科发展过程,打造合理的学科结构,从而促进一流学科建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简要的看,当前大学学科共同治理可以从理念文化、结构体系、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去分析,形成共同治理的完整链条。首先从治理理念而言,学校在学科建设上有没有明确的理念文化,有没有相应的共同治理的价值认同。虽然理念层面不是硬性规定,但是没有理念的导向和观念的转变,共同治理可能只是“一时之需”,缺乏长远发展的内驱力。二是治理体系。学科共同治理强调构建多元协同参与的决策体系,明确各个治理主体的权力边界,把控学科建设方向及发展特色,尤其是行业等能够参与学科建设的决策,共同参与,相互协商,以便更协调、更高效地达成学科目标。三是治理机制。治理机制主要是在人、财、物等方面共建共享,充分调动和配置相关资源,完善学科人才队伍,夯实学科组织基础等,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制度安排。

三、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的共同治理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共同治理的形成历程,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案例研究的方法比较适用于研究“怎么样”和“为什么”类型的探索性问题,并且研究正在发生的而又不需要控制相关因素的事件[6]。基于研究目的所需,本研究在此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阐明行业特色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中共同治理体系的形成以及发挥的作用,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框架性参考。

(一) 案例的选择与概述

案例选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作为研究对象,一是因为其典型性。首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典型的行业特色高校。其前身是原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南京气象学院,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本科气象院校,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培养的摇篮”。南京气象学院于2000年划转为江苏省地方政府管理,2004年更名为南信大。虽然学校在划转更名的过程之中,学科拓展范围越来越大,但是大气科学一直保持优势发展,在教育部的三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二是因为相关资料的丰富性和研究的可行性。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南信大发展的校史,各种相关的文件制度, 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及“双一流”建设的各种报告等材料,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源并进行深入地分析。

(二) 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

南信大的学科发展历程可以简要地概况为三个阶段:一是单一学科发展阶段;二是优势学科带动多学科转型发展阶段。三是推进优势学科和相关支撑学科的交叉融合阶段。

1.单一学科发展阶段

在体制划转之前,学校隶属气象局封闭管理,学科设置都相对简单,主要是对接气象业务人才培养的需求,围绕大气科学学科建设,设有天气与动力气象、大气物理、气候学以及农业气象等相关专业。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不断丰富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培养体系。一是完成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权体系构建。1981年天气动力学等五个专业就获得硕士授权培养点。1994年学校获批天气动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专业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获准设立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还因为大气科学需要很强的数理和计算机基础,学校很早就设置了数学、物理以及计算机等专业,基础学科也得到长足地发展。

2.优势学科带动多学科发展阶段

2000年体制划转之后,同时也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等背景,学校的学科建设呈现出综合化的态势,逐步从理科发展到工、管、文、经、法、农、艺、教等八大学科门类。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的学科布局围绕优势学科进行了分层分类的顶层设计,鼓励所有学科能够服务原有行业,在服务依托行业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学科优势,一方面做大气科学的单打冠军,另一方面以大气科学为核心,带动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发展。首先就是在2006年建设“大气科学学科特区”的措施, 集中力量发展大气科学学科,实行特殊政策,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人才, 积极拓展海内外合作, 努力实现大气科学学科建设的新突破。同时大气学科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大气探测、雷达遥感、电子通信、计算机及软件、自动化及测量等学科的支撑。此后,学校明确提出建设“气象工科”“大气环境”等,积极推进环境、工科与大气学科的交叉,在大气科学的带动下,相关学科围绕气象业务需求,大力开展科研和开发活动,提高学科的发展实力[7]

3.推进优势学科和相关支撑学科的交叉融合阶段

2012年,学校的大气科学在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并由此在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点。但学校也认识到,一流学科建设并不是单一学科建设,而是构建交叉融合的学科群。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相关支撑学科的共同推进,继续打造“气象+信息、气象+环境”等学科上的交叉融合,根据气象学科所具有的信息科学与技术特性以及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强化学科集群发展与交叉发展。目前,学校形成了以气象学科群(包括海洋、水文等)建成世界一流为主体,以环境(生态、地理)和信息工科(电子信息、计算机、遥感、自动化等)学科群建成国内一流为支撑学科群,以数学、物理、化学为基础学科群,形成基础学科群、支撑学科群和一流学科群的“一体两翼三维”学科生态体系。在这个建设过程当中,大气科学在随后两次学科评估中都位列A+等级,目前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六,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以及数学等学科建设水平也大幅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继获得博士点,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基本形成。

(三) 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共同治理

学校建设一流学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学科共同治理的过程。下面分别从理念文化、体系结构、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去展开描述。

1.确立开放办学的理念文化

在划转之前,学校直接受中央管理,办学封闭,实行计划和垂直管理,外界不参与学科建设。在体制划转之后,学校转为地方管理,与行业之间的关联却几乎断裂,学科建设能力明显下降。传统的学科领域开始面临来自综合大学的挑战与竞争。同时由于受到内外部条件的限制,新学科发展非常困难。在这种背景,学校改变办学理念是第一步。2006年学校确立开放发展的理念,突破原有行业内部视野的束缚,由封闭办学转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开放办学。学校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始终在行业,学科发展需要始终坚持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于是提出“主动融入、主动接轨、主动服务、全面服务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思路,主动贴近气象事业的需求[7]。2017年以后学校又提出“特色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学科建设理念,进一步深化开放办学的理念文化。开放发展的理念文化打破了原有行业特色高校的封闭环境和被动心态,为学科生态体系的动态演化提供了物质、信息等能量的交换,并通过两者间的不断互动深刻影响着高校内部学科发展方向、学科组织边界以及学科的交叉融合,换言之,学科生态系统的演化是学科个体以集体行动的方式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适应性变革[8]

2.建立学科发展的共建体系

在这种开放办学的理念之下,学校通过共建来推动学科的共同治理。2007年推动中国气象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的协议。此后随着学科的进一步拓展,又拓展与原国家海洋局、环保部、地方政府、头部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等等在内的共建,打造全方位的“行业、校企、校地、校所、国际”多元共建模式,从而形成了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三方共建基础上的“3+X”共建格局。学校随后与教育部、原国家海洋局、环保部、国防科工委、中国民航等一批部委加强了联系对接,与中国气象局各职能司及业务中心、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中国科学院大学等近30家研究院所,以及北京大学等8家高校、华为集团等10多家名企,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各方优势,集聚一流学科建设资源,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从顶层设计层面建立了行政企等共同参与学校学科建设的新体制。

在共建体制下,学校形成行业和高校双向互动的学科共同治理。首先在外部宏观治理层面,行业积极推动与高校的“局校合作”。中国气象局历来重视高校的学科发展,主导成立气象人才培养联盟和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联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等相关文件,建立起行业和高校的协商沟通机制,在学科专业、资源共建共享、加强高水平协同创新、推动科教资源双向转化、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学校根据行业的需求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在内部微观治理层面上,学校在不同方面搭建学科共同治理体系。一是成立一流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聘任了45位各领域的院士、行业领导专家等,为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献计献策提供咨询。二是在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决策机制上设置行业共建等议题,在涉及到与行业发展相关的重大事项上建立行业人员参与的通道。三是完善管理机构,成立共建办公室,组建气象类学科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等聘请中国气象局人事、科技及相关业务部门的领导、专家作为成员,共同研究、探讨相关学科设置、平台、课程设置等人才培育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与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共建进一步促进学校学科结构的优化,以气象学科为主体,不断拓展海洋、水文、环境、生态、地理以及信息工科的交叉融合,相关学科围绕不同行业对气象业务的需求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提高学科的发展实力,反过来也促进大气科学做成全国的“单打冠军”。

3.落实学科共同治理的运行机制

学科共同治理有了理念、结构和机制,更为关键的是运行机制。共同治理能否取得实质进展主要取决能否建立持续的运行机制。自划转以来,学校积极主动地加强与行业联系,促进自身学科建设与发展,从以往的被动开始走向主动,自身成为发起学科共同治理的行为主体,而且方式和内容也趋于多样和微观。这些探索是共同治理逐渐走向微观领域和不断细化的结果,同时也是治理能力提升的表现。学校主要以人事、平台、人才培养以及基层学院等制度改革为抓手,逐步完善组织内部制度体系,为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优化提供了制度支撑。

在人事机制上,学校推动研究生导师、行业科技人才的“双挂、双聘”工作,按照“双导师制”共同培养研究生;推进教师工程化实践,要求的校内教师必须到行业部门如中国气象局研究所或其他行业部委挂职,密切接触和了解气象局以及院所的业务,熟悉行业需求。而行业业务部门的研究生导师,有计划地为学生、青年教师授课,逐步形成互学互助的合作机制。在平台机制上,学校主要通过气象、海洋以及水文等行业共建一批学科平台,比如建设了气象台、气象综合观测基地、农业气象试验站等。在此基础上,学校以大气科学学科为主流、紧跟特色和新兴研究方向,联合气象局、环保部等业务单位建设“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省部协同创新中心”和教育部“大气与环境国际联合实验室”等跨学科平台,组建一大批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在人才培养上,持续推动实施“三百工程”(邀请100名气象行业产业专家,开设100门课程,编撰100部教材)。在院系管理上,学校推动学院建立长效机制,实施“一院一所、一系一企、一院一校”计划,推进行业、院所、地市、企业和院校等单位的共建对接,深化学科合作内涵,拓展学科领域,形成稳定长效的合作关系。

从上述案例材料可见,学校学科建设中的共同治理已经在理念、结构和运行机制体现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和运行有效的特点。其中,开放的理念促成了主动合作的意识,学科发展有明确的导向,是特色基础上的综合化而不是无序的综合化;共建基础上的学科共同治理体系起到了明责的作用,使各参与主体能够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来,起到咨询甚至决策的作用;运行机制也落到了实处,在人才、平台、人才培养以及院系管理均有许多有益的探索。

四、行业特色高校共同治理的基本逻辑与创新

通过对行业特色高校的案例分析,我们探讨学科共同治理所需要的理念、体系和机制等方面。研究表明一流学科体系的形成也是学科共同治理建构的过程。案例大学通过自身办学理念和与行业关系的再造,推动一流学科由单一学科走向特色学科集群发展的转型,继而推动了从服务单一行业向服务相关行业的转变,对一流学科体系的形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 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共同治理的基本逻辑在于共同利益的共识与实现

治理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社会合作过程。而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大学内部的行为,而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公共行为,需要政府、高校、学者等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学科发展决策、资源分配、规则制定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科共同治理的基本逻辑的原点——共同利益。共同治理的根基在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内外部机制来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行业特色高校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与行业的特殊关系,其学科的优势来源于行业的“供给和需求”。在体制划转之前,行业特色高校隶属行业管理,不存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但是在体制划转之后,行业和高校之间也成为平等的两个市场主体。失去了行业的特殊支持,这是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的“最大危机”,体现出来的就是优势学科地位的丧失和其他学科的无序发展。行业特色高校不再是学科知识生产的唯一的提供者,需要在竞争中去体现优势,需要面向市场开展自主办学,依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确立办学目标和发展重点,学科建设要成为与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反思与践行者”[9]。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才是行业和高校学科建设之间的共同利益所在。只有这样,行业才愿意提供资源、政策等给高校,进而才能形成相互依赖和互相促进。正是“利益”这条主线,才能把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建设与行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串成一个治理结构。

然而,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达成共治共识容易,但是达成落实却并非易事。许多学者认为,共同治理是一种效率不高、更具象征性的管理方式[10],体现在行业特色高校上主要有:一是从理念层面缺乏“再行业化”的考量,造成学科建设与行业需求的脱节。行业特色高校经过体制划转之后,学科资源的主要提供者由行业部门变为地方政府,学科服务面向必须做出相应改变,由“单科性”向“多科性”转变,以保障当前组织利益,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11]。“多科性”的转型会弱化优势学科的重要性。而案例高校走了一条以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发展的道路,从而进一步密切了与行业之间的关联,完成了行业化的再造。二是从治理结构而言缺乏稳定的体制支撑,让行业不能真正能够参与共同治理。有学者认为共同治理至少经历三个阶段,即“利益相关者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12]。在影响和参与阶段,行业利益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信息收集和商议某些重要事项的方式而存在,比如行业发布规划时或者申请重大项目时,学校会将此作为学科建设的参考,双方会加强沟通协商。这种阶段下的治理相对零散,缺乏稳定的制度支持,不是按照契约方式去吸收行业参与学科发展的决策,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三是从能力层面缺少主动作为的机制路径。有些行业特色高校仍然存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只将共同治理作为争取资源、资金,特别是特殊性政策支持的工具,“等靠要”思想严重,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服务行业意识淡薄、能力不足,未能发挥学科对行业的示范引领和支撑作用。当前高校之间公平竞争,如果没有学科特色优势,合作关系非但难以持久,甚至可能丢掉,单一的资源和政策获取能力并不能形成与行业的长久共治局面。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应该以服务求行业支持,在行业贡献中求发展。

(二) 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共同治理的创新方向

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共同治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仍然有很多治理改进空间,其实践价值也将具有更大的示范意义。

1.从外部而言进一步发挥政府和行业的双重牵引作用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里面明确就把“构建社会参与机制”作为一项改革任务。然而构建社会参与机制不仅仅是高校的主动作为,更要发挥政府和行业的牵引作用。首先在政府层面需要对行业参与学科建设等工作给予进一步指导意见。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通过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等对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建设分别给予了支持渠道,同时也推动高校与行业部门的共建。行业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也有一些实质性的支持,帮助高校提高学科建设能力,但是离共同治理还有一定的距离。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进一步明确行业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等,使得行业能够真正参与到高校治理中去,实现双赢;也可以通过评估等手段,在学科评估评价指标中进一步强化行业贡献导向,使得高校更加重视与行业的合作。其次在行业层面,行业可以主导建立科教产教联盟,以协商合作的方式对高校的学科建设给予咨询反馈;建立和发展以项目为驱动的多部门中心,开展有组织科研,实现科研资源集群化发展,高校内部形成矩阵式学术组织结构,让学科共同治理走深走实。

2.从内部而言进一步构建学科共同治理的理念文化和制度支持

提升行业特色高校共治能力首先是要做好学科前瞻性的布局和谋划,不能固守传统的单一的学科思维和行业需求,树立“大行业”思维,面向不同行业的特色需求,通过构建多样化的特色学科体系来支撑行业的发展。比如大气科学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气象行业,也可以面向环境行业,可以面向海洋行业等。充分利用一流学科的交叉融合,寻找更多学科生长点,主动加强与行业合作,健全机制,切实提高服务行业能力。其次是进一步构建共同治理的制度化支持,从学科系统层面推进和行业之间共建合作,充分发挥战略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者学科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协调学科方向,配置学科资源等等,扎实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稳定实施教师双聘双挂制度、跨学科成果评价制度、平台共建、学科群落建制等措施。

参考文献
[1]
周光礼, 武建鑫. 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J]. 中国高教研究, 2016(1): 65-73.
[2]
冯向东. 张力下的动态平衡: 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J]. 现代大学教育, 2002(2): 67.
[3]
宋亚峰, 王世斌, 潘海生.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学科生态与治理逻辑[J]. 高等教育研究, 2019(12): 26-40.
[4]
王骥. 学院治理现代化: 从现实到实现[J]. 阅江学刊, 2017(6): 124.
[5]
张德祥, 王晓玲. 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与"双一流"建设[J]. 江苏高教, 2019(4): 1-5.
[6]
罗伯特·K.殷. 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12-13.
[7]
李廉水. 行业特色高校的开放发展战略[J]. 阅江学刊, 2010(4): 71-73.
[8]
武建鑫. 学科生态系统: 论世界一流学科的生长基质——基于组织生态学的理论建构[J]. 江苏高教, 2017(4): 7-14.
[9]
别敦荣.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行业性高校发展定位[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10): 1-8.
[10]
严玉萍. 大学共同治理的新局面: 基于组织文化和制度领导的视角——以北欧五所大学为例[J]. 大学教育科学, 2018(4): 79.
[11]
周光礼. "行业划转院校"的"去行业化"与"再行业化": 环境变迁与组织应对[J]. 教育研究, 2018(9): 110.
[12]
罗建河. 重塑"共同治理": 高校内部治理的改革之路[J]. 江苏高教, 2017(10): 23-27.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s in Universities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oint Governance——An Exploratory Study Based on Case Studies
WANG Ji, XU Wenjing    
Center for Faculty Develop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Abstract: Joint govern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a key path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a typical university 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on the joint governance theory, the authors set up an analysis framework.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s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how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discipline is promoted from three aspects: governance concept, structure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also summarizes the basic logic of joint governance of disciplines: a symbiotic disciplinary ecological system guided by common interests. Therefore,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joint traction from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dustry, and to further construct concept culture and system support of the joint governance of disciplines in the university.
Keywords: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joint governance    cas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