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法工程师学院, 北京 10019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推动我国产业变革、建设制造强国、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立自强的关键措施。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了三十余年,其发展经历了模仿国外范式到依附学术学位范式,再到创新发展范式的转变。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已超过学术学位,并有近一步扩大趋势。并且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正处于由量变上升质变的关键时期。面对单边主义、逆全球化等复杂的国际背景,以及开启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国内背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战略性使命。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且要“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全面提高质量,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由此可见,我国亟需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道路,发展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这一名词是中国本土语境下成长的概念,在国际范围内尚未达成共识。很多国家虽进行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但并没有“专业学位”的概念,其中法国就是典型的这样的国家[3]。法国研究生教育系统中偏应用型、职业型的学位是其建设的重心,如开展精英教育的“大学校”教育系统,工程师文凭等国家文凭,以及工商管理硕士文凭等学校文凭,这些文凭均是独立于学术学位的“非学术学位”,可被视作中国语境下的专业学位。法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是全球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最成熟、培养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且法国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都是由国家主导。因此梳理法国专业学位发展历史,并总结法国专业学位建设的经验,提炼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有利于为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法国是全世界在高等教育领域最早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家之一,同时是最早形成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国家之一,法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享誉全球,是各国高等院校研究、学习的典范。法国学位制度以灵活著称,表现为时间灵活、内容灵活、学习形式灵活、学制转化灵活等。因此研究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总结出建设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益经验。
(一) 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生的背景 1. “大学校”教育的传统法国高等教育肇始于十二世纪,经过近六百年的发展与探索,在十八世纪初建立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大学校”(la grande école)。最早开办的“大学校”是军事学校,随后类型由军事学校扩展为民用专科学校。“大学校”由于培养人才的专门化与精英化而声名显赫,长期以来受到法国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来,大学由于名声不佳而被关闭[4],“大学校”却得以延续[5]57,并快速发展。“大学校”为当时法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培养大量杰出人才,极大地促进法国现代化进程。除此之外,“大学校”还为法国高等教育思想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发展奠定基础。由“大学校”教育传统可以看出,法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培养实践、职业人才。在法国,“职业化”往往是高等教育与学位制度的第一性,这一特点对现代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2. 帝国扩张的需要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有的教育制度[5]56。1799年拿破仑掌握政权后,为了帝国的扩张,十分重视教育,尤为重视教育的应用性和精英性。他颁布一系列法令继续建设“大学校”,以期尽快为国家输送军事及应用人才。在拿破仑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推动下,法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并快速地开始了现代化进程。随着革命与帝国扩张,刺激了法国用最小的成本,以最快的速度培养最有用的人才。直接促进了法国专业学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这一基因一直影响着法国近现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3. 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生教育从不是孤立的系统,横向来看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向来看又受到历史、环境的制约。就目前而言,法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宗教导向、政治导向、创新导向的过程。大革命以前,法国的学校长期受到教会的控制,宗教神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旧的教育制度被打破,政治裹挟了教育的发展。之后随着政治的稳定,以及全球对初级专业工作的需求日益激增,毕业生需要高效、快速地进入工作岗位[6],创新成为教育的导向,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大学发展模式经历了从教学型大学到研究型大学,再到创新型大学的转变,创新导向的研究生教育势必会带来专业学位教育的大发展。法国研究生教育率先走上发展专业学位的道路,其他国家陆续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是由创新导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内在逻辑所决定。
(二) 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1. 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阶段早在十七世纪,法国就建立了专科学校,是为“大学校”前身,主要开展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路易十四时期,法国政府分别在1666年、1672年、1673年于勒阿弗尔(Le Havre)、南特(Nantes)和圣马洛(Saint-Malo)成立了皇家水文地理学校,旨在培训水道测量和造船工业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法国海上力量的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持[7]。随后在1682年,国立航海学校建立,是一所为满足法国航海需要培养人才的专科学校。十八世纪初,由于法国与英国在争夺殖民地时的失利,使法国政府意识到需要培养一批实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开始建立“大学校”。路易十五为培养军事人才于1720年开办了炮兵学校,是最早的“大学校”。随后军事工程学校(1749年)、骑兵学校(1773年)、桥梁公路学校(1747年)、巴黎矿业学校(1783年)等相继开办[8]38,由此形成最初的“大学校”系统。
“大学校”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和国家主义色彩,重视与社会的紧密联系[9],目的是培养实用的军事、技术人才。在招生方面要求严格,一般必须年满16周岁,且要具备制图、几何、德语等知识;学校大都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物理、机械、冶金等近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10]。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共建立了72所大学校,涵盖军事、工程、水利、采矿、医学、文学和音乐等学科领域[11],“大学校”也使得法国在这些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2]。标志着法国开始以学科为基础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有着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2. 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确立阶段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提出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其中康多塞的教育方案影响最为深远。在1792年的《康多塞教育计划》中指出,应建立以养成高级人才为目的的专门学校,以资产阶级上层子弟为对象,专门研究高深的科学、语言、文学和美术等学科[8]56。他同时提出设立大学院,主要任务是传播一切有用的发明与创造,促进高深学科的研究[13]。康多塞的方案是对专业教育较早的设想。随着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爆发,法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教育领域亦如此。1794年,“大学校”体系最典型的代表巴黎理工学校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创立,开辟了“双轨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即既培养科学文化专长人才,又培养擅长应用技术的人才。1795年《多努法案颁布》,规定国家在指定地点开办专科学校,包括解剖学校、几何学校、力学学校、医学学校、语言学校等。专科学校主要从事职业教育,为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14]。由于这一法案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得到了较好地执行。
这一阶段法国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专门学校,即“大学校”,这类学校以国家需求为出发点,具有非常高的公平性,打破了大学由文、法、神、医四学院构成的传统。另一类是侧重于学术研究的专门机构,如法兰西学院、科学研究院、医学研究院等。由此,法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双轨制”的基石基本建立。
3. 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拓展阶段普法战争后,法国民众把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法国的教育重实践轻知识,认为法国的高等教育是失败的。与此同时,洪堡为冲破中世纪宗教对大学的束缚,倡导“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研究型大学开始兴起并快速发展。因此法国有志之士弘扬向德国洪堡大学学习,重建大学,加强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十九世纪后期,法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公立大学重新获得了学位授予权。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法国教育的重心转向发展研究型大学。1896年法国颁布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可以设置校级博士文凭,加大了学校自主权[15],校级的博士文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较强的职业属性。二战使法国深受重创,为恢复经济发展,法国高等教育的重心又转向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1971年,法国颁布了《德罗尔法案》(la loi Delors,又称“学徒制法案”),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学徒与全日制职业学校地位平等,推动了法国学徒制改革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1987年颁布《塞甘法案》,扩大了学徒制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范围,由从前的职业技术证书扩大到了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大专技术文凭、工程技术文凭、专业学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等。1982年,教育部长萨瓦里在给大学校长的信中呼吁,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研究应该更加广泛地面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实,帮助政府摆脱危机,振兴法国。随后,1984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现代化、职业化、民主化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法国还设立更适应职业化的新文凭。如:社会经济管理硕士文凭(MAES)、理科和管理硕士文凭(MSG)、计算机管理方法硕士文凭(MIAGE)。这些文凭选拔严格、中期淘汰率非常高,且专业化程度高,有对口就业的工作,因此此类文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16]。1989年法国颁布《教育方向指导法》在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内容。至此法国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成熟,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学位类型得以建立。法国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多元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和院校培养目标个性鲜明,具有较大差别,学生有着多重机会和选择,灵活性非常大,法国专业学位教育总体上都是要培养能快速投入实际工作的高级人才[17-19]。法国高等教育直接划分为大学教育和工程师教育,大学教育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其中硕士层次分为研究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种,博士层次也分为研究型博士和专业博士两种。工程师教育则是法国特有的教育体系,是面向工程领域的应用需求开展的、本科到研究生的连续性教育,授予的工程师文凭,相当于专业硕士学位,具体如表 1。
从2005年起,法国大学开始全面实行新学制“LMD”(L:Licence(学士);M:Masteur(硕士);D:Docteur(博士)),确立了三年制学士、五年制硕士和八年制博士为框架的学制。原bac+2和bac+4依然作为中间文凭存在,高等深入研究文凭(DEA)和高等专业学习文凭(DESS)将逐渐被研究硕士(Master Recherche)和职业硕士(Master professionnel)所取代。至此,法国建立了灵活、多样、与国际接轨的学位制度,其中专业学位既有法国本土特色,又与国际通行模式接轨。
二、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法国应用型、职业型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悠久,独树一帜,探索出了一条十分具有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这与法国文化和传统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其不断改革创新脉脉相通,其发展逐渐具有稳定性,形成了非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总结其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法国十分重视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和一技之长的高层次人才,所以给予更多应用型人才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同时降低了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得学生有更灵活的选择。从而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形成规模效应,不断提高其社会影响力,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创新人才选择专业学位,形成高质量教育供给和高质量人才培养良性互动。从上述分析可知,规模大、自由度高、产教融合程度深或许是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密码”。
(一) 法国专业学位硕士规模所占比重较大在法国,第一个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诞生在巴黎大学,最初的学位可被视作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执教许可[20],因此法国的学位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职业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职业取向。与专业学位相比,学术学位的录取门槛低,辍学率高,且灵活性、自主性较低[21],而专业学位与企业、行业关系紧密,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企业、行业需要的技能,传递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且新就业的工资水平较高[22],所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越来越大。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法国的学位制度与职业结合地越来越紧密,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在法国的比重一直较大,从表 2可以看出,从2005年至2019年,法国专业学位硕士授予人数高于学术学位硕士授予人数,且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比例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已超过90%。专业学位硕士已成为法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类型。
法国高等教育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法国专业学位的规模之大。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与市场需求高度匹配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市场的大量需求催生了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长,进一步刺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社会、行业的变化,在规模增长的同时,通过不断提高其质量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创造活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大规模的专业学位人才有利于激发市场的竞争,为社会发展提供新鲜的活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学生、高校与高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并有利于促进学生、高校、企业三主体的互通。
(二) 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法国专业学位自“大学校”时期就是精英教育,其具有入学选拔严、教师水平高、课业任务重、中期淘汰率高的特点。进入现代,法国设立了工程师文凭这一种含金量特别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技能、人文素养和管理技巧三个方面的能力[23]。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所以拥有如此之高的社会地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源于其倡导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转化较为灵活,同时选择职业型硕士的时间节点比较灵活,一般是入学时选择,也可以在第一年硕士学习之后再选择进入职业型硕士,这样就给学生更自由的选择权,学生拥有更大的试错空间,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自由地发展才能和个性。除此之外,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很全面,表现在课程安排、个人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力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寻求“通”和“专”的平衡,从而引导学生探索个体价值和生命意义,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其全面发展。
正是如此,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能在自由探索中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可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了绝大部分法国军政、高科技与工商管理人才。灵活的机制、畅通的体制、多样的选择、较高的自主性使得培养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思维开阔、能力全面,是培养应用型、职业型研究生的最优方式,保证了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能始终保持高质量。
(三) 致力于探索以“学徒制”为代表的深度产教融合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非常明确,即为国家培养专家型人才,虽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制度、门类、培养方式几经变化,但其坚持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始终未改变,现代学徒制是法国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典型制度。法国学徒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建立起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现代学徒制度,所分布的行业较合理[24],贯通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紧密。中学层次的学徒可以获得职业技术证书、职业学习文凭、进修专业文凭、职业证书、职业高中会考证书等资格证书,高等教育层次的学徒可以获得大专技术文凭、大学技术文凭、专业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工程师文凭等资格证书,这些证书与学生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文凭或证书完全一样[25]。
现代学徒制经历了从非正规社会教育到正规学校教育的转变,是一种完全的产教融合,尤其是工程专业里的学徒制更加明显。西方现代学徒制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由于其具有培养成本低,与产业紧密联系等优势,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也开始采用学徒制的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很容易形成对职业高度的认同感[26],实现了学术、实践、职业不断的融合。经验表明产教融合对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十分有必要,但不同专业学位类别、不同职业导向的专业学位产教融合深度不一样,法国的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深度产教融合,本课题组的相关调研表明,有20%的专业学位类别可以达到深度的产教融合。
三、启示与建议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处于历史转型时期,高质量是专业学位发展的硬道理。高质量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同时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表现为创新能力提升、结构优化、稳定性强、效率提高、公平正义、长期可持续[27]。通过对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的考察,总结出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规模所占比重较大、注重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探索以“学徒制”为代表的深度产教融合等鲜明特征,同时也是法国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卓越的法宝。因而以此为视角,探讨专业学位的应有之义,以期提高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一) 专业学位是硕士学位的主体类型,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1984年,法国颁发《高等教育法》规定,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的是进行科研活动以及以科研为主的高层次人才。我国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硕士研究生需达到以下水平: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需达到以下水平: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可以看出,与法国“双轨制”不同,我国现代研究生制度建立之初,实际上内涵着“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属性。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建立之前,我国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一直承担着培养科研人才与应用人才双重任务。因此,我国部分硕士学术学位实际上是专业学位,尤其是工程类的学科。这些学科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应用多于强调科研。事实证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总体上是流向市场,而非科研岗位[28]。因此,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本质是市场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理应是硕士研究生的主体。我国自1996年开始授予硕士专业学位以来,规模在逐渐增长,近几年超过学术学位规模(如表 3),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与发达国家专业学位规模比重相比仍有差距。
基于上述分析,建议应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别的设置机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与行业、职业匹配高的特点,行业、职业的需求与变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别有着直接影响,所以根据行业、职业的变化动态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别不仅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同时能更好地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应稳步扩大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招生计划和科研经费适当向专业学位倾斜,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培养能力,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2]。最新数据显示,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研究生中占比最近几年平均在90%以上。英国最近几年平均在80%以上。美国专业硕士学位占比在80%左右。与国际相比,我国专业学位规模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在保证质量、稳定就业的前提下,根据经济、人口发展的需要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十分必要。
(二) 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性,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法国的专业学位自产生之初就是独立的一轨,有自己的发展逻辑。而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从学术学位剥离出来的分支,发展逻辑不够清晰,因此在社会认可上,往往依附于学术学位。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指出要高度重视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充分认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与学术学位一样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教育。如今,我们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迫切需要研究生教育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所以需要更加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应用”的特性,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两条建议。第一,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大的试错空间。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对知识的学习讲求“深、专、精”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更需要“全、广、新”的知识,学术学位的创新大体上是人类对世界深度认知上的深耕,专业学位的创新大体上是人类对世界广度认知上的探索。所以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时,要更加重视其发散性的学习、思考方式,鼓励一些“自由”“漫无边际”的想象,并且在制度上给予其更大的选择余地,一定程度上弱化其学科、专业的边界。第二,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识教育的力度,并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课程上提供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内的通识课程,以扩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视野,使其掌握更全面的艺术、人文、科普知识的核心理念,帮助其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培育其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创新能力。
(三)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之重器,应促进深度的产教融合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培养的人才要胸怀“国之大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有力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有效推动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29]。表现为为国家输送大量高层次专门人才、改善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等。面临愈演愈烈的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兴起的国外环境,已经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的国内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着更重大的历史使命,需要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产教融合的深度指的是各个主体之间信息、资源等要素融合的深浅程度,直接体现了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成效,深度的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建议发展以“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深度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体来看,第一,加快专业学位与产业、职业及职业资格的衔接。成熟的衔接体系有利于研究生教育与行业、企业的精准对接,使专业学位培养的人才快速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适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良好的衔接体系有利于减少研究生与工作岗位磨合的时间,更高效地发挥研究生的作用。第二,专业学位可以以法律保护的学校文凭形式出现。国际上多数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凭形式较为多元,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文凭外,还有学校文凭及第三方机构认证的文凭等。如法国学位和文凭统称为文凭。与专业学位相关的文凭,有国家规定的国家文凭如工程师文凭,也有大量学校文凭如工商管理硕士文凭,但一般都需要第三方机构参与,对其专业性和发展性进行评估,以保证学位授予的合法性和职业适用性。形式多样的文凭有利于使专业学位更加灵活、动态地对国家发展方向做出反应,也有利于行业、企业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甚至作为培养主体,直接培养对口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综上所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同于学术学位的发展逻辑,有着鲜明的创新、应用、职业特征。我国的发展进入新时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应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全球,法国由于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独树一帜。经过研究,认为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三方面的典型特征。第一,规模上远远超过学术学位。除致力于研究高深学问、科学研究的学生外,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与工作岗位联系紧密的专业学位。第二,注重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倡导实用主义的法国人十分青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给学生很大的试错空间,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全面锻炼本领。第三,致力于探索以“学徒制”为代表的深度产教融合。深度产教融合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国已经走在前列,我国应抓住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探索深度产教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之,批判地吸收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总结其典型特征,必定会助力我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
[1]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2021-11-03)[2022-01-15].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
[2]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EB/OL]. (2020-09-30)[2022-02-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
[3] |
马永红, 张飞龙.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国际趋势及启示[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4(03): 142-150. |
[4] |
Françoise Mayeur. l'histoire de l'enseignement et l'éducation(1789-1930)[M]. Paris: Edition Perrin, 2004: 72.
|
[5] |
周洪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6] |
Herbert I P, Rothwell A T, Glover J L, et al. Lambert.Graduate Employability, Employment Prospects and Work-Readiness in the Changing Field of Professional Work[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020, 18: 2. |
[7] |
熊璋. 法国工程师教育[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13.
|
[8] |
Antoine Léon, Pierre Roche. Histoire de l'enseignement en France[M].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97: 38.
|
[9] |
Pierre Verschueren, Le Bot(Florent), Albe(Virginie), Bodé(Gérard), Brucy(Guy), Chatel(Élisabeth). L'ENS Cachan: le siècle d'une grandeécole pour les sciences, les techniques, la société[J]. Histoire de l'éducation, 2013(137): 156-159. DOI:10.4000/histoire-education.2631 |
[10] |
周敏娟. 法国大学校早期发展研究[D]. 保定: 河北大学, 2017.
|
[11] |
Barnard H.C.. Education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13.
|
[12] |
Frederick Artz.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n France(1500-1850)[M]. London: The M.I.T.Press, 1966: 29.
|
[13] |
Claude Leliévre. Histoire des institutions scolaires: 1789-1989[M]. Paris: Éditions Nathan, 1990: 27.
|
[14] |
Maurice Goldring. Voie royale, voie républicaine: formation des élites en France rt rn Grande-Bretagne[M]. Paris: Editions Syllepse, 2000: 13.
|
[15] |
杨少琳. 法国学位制度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 49.
|
[16] |
王忠烈.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69.
|
[17] |
Grubb N. Vocation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Triumph of Education Gospel[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5, 76: 1-25. DOI:10.1353/jhe.2005.0007 |
[18] |
Hutmacher, W. L'université et les enjeux de la professionnalisation, Politiques d'éducation et de formation[M]. Analyses et comparaisons internationales, 2002: 67.
|
[19] |
Roemer R E. Vocation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 Explanations from Social Theory[J].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981, 4: 23-46. DOI:10.1353/rhe.1981.0010 |
[20] |
Léo Moulin. La vie des étudiants au Moyen Age[M]. Paris: Editions albin Michek S.A., 1991: 81.
|
[21] |
Vincens J. & Chirache S. Rapport de la Commission 'Professionnalisation des Enseignements Supérieurs'[M]. Haut Comité Éducation Emploi Économie, 1992: 112.
|
[22] |
Giret J F. Does Vocational Training Help Transition to Work? The 'New French Vocational Bachelor Degree'[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1, 46: 244-256. DOI:10.1111/j.1465-3435.2011.01479.x |
[23] |
尹成鑫, 和震. 法国工程师学院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探究及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 2021(19): 62-64. |
[24] |
Devapprent. Apprenticeship in France: Institutional Patterns, Organization and Methods[R]. Strasbourg: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2011: 21.
|
[25] |
从这里读懂法国学徒制[N]. 中国教育报, 2018-04-27(05).
|
[26] |
Jacques Angot, Hedley Malloch, Birgit Kleymann.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French Apprenti Managers[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8, 50: 5. |
[27] |
马永红, 张飞龙.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脉络及时代意蕴[J]. 民族教育研究, 2022, 33(01): 15-22. |
[28] |
李敏, 蒿楠, 陈洪捷, 等. 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就业状况的比较研究——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高教探索, 2019(9): 32-39, 81. |
[29] |
黄宝印, 唐继卫, 郝彤亮.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2): 18-24. |
b. Sino-French Engineer School,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