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2 Issue (1): 16-23, 62   PDF    
专业博士教育研究20年: 主题比较与路向探寻
翟月1, 毛立伟2, 陈玥2    
1.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1;
2.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西安 710062
摘要: 专业博士教育以回应国家重要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为主要指向,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渠道。聚焦于2001—2020年CNKI和WOS两大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数据,从不同维度对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20年的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20年来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的研究主题在宏观的目标定位与专业博士类别(领域)、中观的研究视角与内容、微观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异同之处,由此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也各具特色。为进一步探寻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路向,还需在专业博士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微观国际比较与本土经验挖掘、专业博士社会化过程研究、行业组织研究以及动态质量监测与质量指数研究等方面不断拓展和充实。
关键词: 专业学位教育    专业博士    专业博士教育    专业博士培养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以及社会职业结构的变迁,大学“象牙塔”的身份角色愈发受到人们质疑,大学要为社会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渐被分化出来,并承担起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意见》,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新世纪以来的20年间,我国博士专业学位相继在全国高校设立与发展,目前累计授予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涵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1]这既丰富和提升了相关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也进一步打开和开辟了人才培养的通道。为了加快推进新时代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9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发展专业博士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并提出要大幅增加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招收数量,这也昭示着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正是由于专业博士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学者与组织机构也一直关注该领域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基于此,本研究在我国专业博士教育跨越式大发展的背景下,对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20年的主题分布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探寻未来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研究的空间与路向。

一、数据收集与研究设计

对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的研究进行分析与比较,首先要对相关的文献数据进行搜集。本研究国内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按照专业检索要求,自定义构建检索式SU=专业博士OR专业学位博士OR专业学位博士教育,同时限制来源类别为“CSSCI”。国外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按照高级检索要求,自定义构建检索式TS= (Professional Doctorate OR Professional Doctoral Degree OR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OR Professional Doctoral Student),检索文献语言为“English”,文献类型为“Article”。国内外数据库检索的时间跨度为2001—2020年。通过对文献进行检索、筛选以及去重处理,最终得到533篇有效文献,其中国内165篇,国外368篇,以此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样本。本研究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对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将文献数据转换成可视化的知识图谱,以发现数据分布的规律,展示知识单元之间网络、结构、交叉以及演化等诸多隐含的复杂关系。[2]进而阐明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20年的主题分布情况,探寻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研究的未来路向。

二、专业博士教育研究20年的主题比较 (一) 国内研究主题分布

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对CNKI数据库中所搜集的165篇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国内专业博士教育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分布较为复杂分散,其中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博士学位、美国、培养模式等关键词所获频次较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考察并二次梳理,发现国内研究者多关注于如下四个领域。

1.关于专业博士教育基本问题的探究

明晰专业博士教育的基本概念内涵、目标定位以及类别范围等是开展该领域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0年来,国内诸多研究者便对上述一些基本问题展开系列讨论。就基本概念内涵而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官方发布的文件中认为,专业学位(或称职业学位)是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3]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认为专业博士教育是为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开展的教育。[4]专业博士教育的目标定位从根本上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实施效果,为此有学者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进行了区分,认为前者重在关注经济社会与政治的目标,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人才,而后者则注重科学理论、科学与技术目标,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5]随着专业博士教育的不断发展,也有学者针对其内涵和目标定位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目前专业型博士教育的发展存在概念盲区、操作误区和理解窄化等问题。[6]为此,有学者也试图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探讨教育博士的发展定位与培养问题,并着重从学术场域和职业场域探究其内在逻辑。[7]就专业博士类别(领域)而言,目前我国专业博士学位有教育博士、兽医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口腔医学博士、工程博士以及中医博士等,但相关研究却主要集中于教育博士和工程博士方面。此外,目前还有学者根据社会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并探讨设置翻译博士(DTI)、公共卫生博士(DrPH)等专业博士学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

2.关于专业博士培养模式的探究

专业博士的培养模式关乎培养目标的实现,是近年来国内专业博士教育研究中的另一热点主题。与之相关的关键词有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等,主要分布在对教育博士、工程博士以及对国外专业博士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究等方面。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揭示了国内专业博士教育面临的诸多现实挑战,如专业博士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间的错位、专业博士研究生延期率较高、过度依赖国外专业博士培养模式等。基于此,在博士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养成博士的“问题意识”,包括批判性思维、客观中立、实然性原则、竞争性假设等。[8]在入学资格上,需兼顾专业经验与学术基础,在课程体系上需要交叉整合学术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知识,在学位论文上需要统一学术创新性与专业实践性。[9]同时,注重导师与学生间的双向沟通机制,肯定导师“指导者”“促进者”与“支持者”的角色身份,降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延期率。[10]为改变对国外专业博士培养模式的过度依赖,有学者提出制度优化、模式优化、标准优化三个方面,以优化国内专业博士培养的实施路径。[4]

3.关于专业博士教育质量保障的探究

随着近年来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的迅速扩张,质量保障问题已然成为当前专业博士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主题。通过相关文献数据分析发现,虽然关于专业博士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并未直接出现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但由于博士质量是博士教育的核心“产品”[11],所以在很多文章中均有涉及。如有学者从知识生产转型的视角下探讨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问题,认为亟需转变政府保障结构功能,强化市场质量导向,加强大学内部质量治理,[12]形成“政府—市场—高校”三者间的质量保障合力。质量评价作为专业博士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环节,要设置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消弭“模糊逻辑”,以促进专业博士教育的“标准化”。[13]在对专业博士教育进行评价时,既要注重对专业知识生产所作出的贡献,也要注重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的提升。[9]当然,不同类型的专业博士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如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方面,有学者通过制定“教育博士培养质量”测量表,以深入了解教育博士培养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14];在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方面,有学者认为工程博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应遵循培养过程与产业结合、培养工程领域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三项原则,并从外部质量保障两个部分展开。[15]

4.关于对国外专业博士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究

国内研究主要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专业博士教育制度体系、实施模式、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美、英、澳等发达国家的专业博士教育。有学者通过研究美国专业博士的学科与规模特点,指出美国专业博士学位授予规模趋于稳定,但各学科群间“不均衡性”较为明显。[16]李云鹏等人聚焦于美国专业博士的培养模式,认为专业博士教育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均不同于哲学博士学位教育。[17]熊华军等人探究了英国工程博士培养实践方案,认为其主要由计划系统、执行系统和评估系统构成,三个系统共同致力于英国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提升。[18]王建梁等人探究了澳大利亚教育博士的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19]为更好地推动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学者通过比较研究认为需在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发展外部因素与自身动力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博士教育的培养定位与质量标准,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20]

(二) 国外研究主题分布

与国内研究主题的分析程式相似,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所收集的368篇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发现,在国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领域中,专业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教育(Education)、博士教育(Doctoral Education)、学生(Student)、教师(Faculty)、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经验(Experience)等高频关键词表现较为突出。在综合考察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国外研究主题概括为如下四个领域。

1.关于专业博士教育的“本体”研究

专业型博士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学术型博士教育而言的,它的产生与社会职业结构变迁密不可分,且对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1]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迁,传统的学术型博士教育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需一种新的、面向社会职业的专业型博士教育类型。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位教育,二者有着本质的、“非常严格”的区别。具体而言,在目标驱动定位上,学术型博士教育是以过程驱动博士培养,学生要经历一个从新手到熟练的过程;而专业型博士教育是以结果为导向培养博士生,学生往往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22]在知识生产模式选择上,学术型博士教育以模式Ⅰ知识生产为主,基于学科以“发现”新知识;专业型博士教育则以模式Ⅱ知识生产为主,是为了在工作场所“应用”知识。在培养侧重上,学术型博士教育偏向于“为研究而研究”,是一种“获取新知识和理解,但不一定指向实际目的或应用”的研究。[23]而专业型博士教育则“为实践而研究”,为改进专业实践、变革工作场所等做出相应的贡献。[24]然而,专业型博士教育在现实发展中,与学术型博士教育依旧存在部分重叠,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专业型博士所研究的主题也是学术型博士的研究主题,这两种类型的博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换。[25]之外,为了促进不同专业博士类别(领域)的发展,国外学者也针对教育博士、护理博士、工程博士和工商管理博士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在教育博士领域中关注教育博士学位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教育博士的社区参与等;在护理博士领域中注重护理博士学位设置的合理性、护理博士的职业生源选择以及未来发展等。

2.关于专业博士与导师关系的研究

专业博士教育是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然路径,而导学关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前提,与之相关的关键词有教师(Faculty)、指导(Supervision)、博士指导(Doctoral Supervision)等。教师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兼具教学与指导的双重职责。在学术学位博士教育中,教师的职责倾向于作为一个指导者,通过对学生的学术指导从而使其成为独立的研究者。[26]而专业博士教育“渗透在实践、理论与研究的三重螺旋之中”,导师的职责不仅仅作为“学术指导者”,还在于“提高学生在专业背景中工作的能力”。有学者对影响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因素进行了探索,如南希·李(Nancy-Jane Lee)通过研究发现,导师的指导风格、学生的实用性态度以及平等的同伴关系等影响着专业博士与导师之间的关系。[27]因而,导师与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双方各自不同的专业知识与兴趣,有必要建立一种更加平等的导生关系。[28]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有学者认为导师除了学术支持之外,还应给予学生情感支持、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29]同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给予适当指导与建设性意见。[30]

3.关于专业博士专业社会化发展的研究

研究生专业社会化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着关键作用。魏德曼(Weidman)等人曾指出,研究生专业社会化是指研究生进入需要高级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职业生涯,获得其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价值的过程。[31]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经济背景、社会资本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生专业社会化的过程。丹尼尔·博登(Daniel Boden)等人以美国两所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为研究样本,分析跨学科背景下博士生的专业社会化发展,发现许多社会化过程是相似的,但需注意跨学科中的组织性障碍,譬如政策障碍、空间障碍等。[32]为促进专业博士自身的专业社会化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研究实践者”,有学者试图构建一种“研究实践者发展框架”(Researching Practitioner Development Framework),包括作为研究者的工作(Working as a researcher)、发展思维方式(Developing ways of thinking)和继续从事研究(Moving on with your research)三方面。[33]同时,在专业博士职业生涯早期基于系统的、社区化的方式,为其构建支持社区(Community of Support)[34]。对于专业博士来说,也要积极促进自身就业能力的发展,从而在劳动力市场对专业博士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寻得发展的契机。[35]

4.关于专业博士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关于专业博士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这一热点主题主要由性别(Gender)、女性(Women)、种族(Race)等关键词组成。教育公平既是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指标,又是解决社会问题、均衡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专业博士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特有的价值基础与批判性的自我意识,[36]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弱势群体边缘化问题等。为实现专业博士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部分学者以特定弱势边缘化群体(如女性、有色人群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路易斯·韦伯(Louise Webber)利用转换理论的叙事方法探讨了女性在专业博士项目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关系破裂、健康状况不佳以及由身份转变而导致的工作冲突等。[37]而迈克尔·伊士曼(Michael G. Eastman)等人则通过研究美国工程博士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与特权现象,认为有必要与主流文化以外的学生进行互动,增进互相的理解,从而减少教育不平等现象的发生。[38]

(三) 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的主题比较

通过对20年来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主题分布的揭示,发现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异所在。因而,本研究在探明其研究主题的基础上,试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重层次和“研究”的不同维度来比较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的异同之处(详见表 1)。

表 1 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的主题比较

1.宏观层次:目标定位与专业博士类别(领域)

发展专业博士教育,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是从理论上厘清专业博士的本质,同时针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专业博士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明确专业博士教育的目标定位。就目标定位而言,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专业博士教育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逐渐饱和,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则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开始设立与学术型博士学位“水平相当但本质不同”的专业型博士学位。可以说,专业型博士学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不同之处在于,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专业博士教育如何满足社会需要与促进社会发展,要求专业博士在具备宽广知识面的同时,形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个体发展的关注度明显不足。而国外专业博士教育的目标定位除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外,还注重关照和探讨个体的发展,尤其是女性、有色人群等弱势边缘化社会群体的现实发展境况。通过研究专业博士教育对个体现有及未来实践的影响,为专业博士提供必要的多维支持,以此促进其专业社会化发展。就专业博士类别(领域)而言,国外研究中所涉及的类别(领域)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对教育博士、护理博士、工程博士和工商管理博士等相关问题的探究,而国内研究中所涉及的专业博士类别(领域)较少,主要集中对教育博士和工程博士等相关问题的探究,且重在对美、英、澳等国家的推介,对于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深度不足。

2.中观层次:研究视角与内容

如果说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问题是决定一项研究工作成败的前提条件,那么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探究这一研究问题则是影响一项研究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通常情况下,同一研究问题可以采用多个研究视角进行探究,但不同的视角将会导致研究者得出截然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研究结果,所以研究者需以较强的洞察力转换研究的视角来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方略。就研究视角而言,目前国外研究注重以多维的视角切入专业博士教育的相关研究,如有学者利用专业社会化理论来分析专业博士的专业社会化,也有学者利用转换理论分析专业博士中的女性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利用批判现实主义的观点研究专业博士学位对个体及组织的影响等。近年来,国内也有学者试图结合知识生产转型、场域理论等视角探讨专业博士教育的发展。然而,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对于专业博士教育研究主要是借鉴不同的理论作为研究的视角,尚缺乏研究者自身创造或构建的理论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就研究内容而言,目前国外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既关注自身体制机制建设,注重专业博士教育的“本体”研究,严格区分专业型博士教育与学术型博士教育在目标驱动定位、知识生产模式选择以及培养侧重等方面的本质差异。同时,国外也注重专业博士教育的外延研究,包括专业博士与导师关系、专业社会化发展、教育公平等方面,不断拓宽专业博士教育研究的议题内容与范围。而国内研究在专业博士教育领域所涉及的范围较小,主要关注专业博士学位自身体制机制建设(包括培养模式、质量保障等)以及国外的专业博士实践模式与培养特色等,研究所囊括的范围尚未触及到更为广泛的领域。

3.微观层次:研究路径与方法

研究路径与方法和“研究”具体的实施层面紧密相关,是确定“研究”指向的关键所在。由于研究路径的差异,所以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使用方面也会存在较大的不同。相对于宏观的目标定位与专业博士类别(领域)、中观的研究视角与内容,研究路径与方法则属于微观层次。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具体而言,国内侧重于思辨研究,包括对自身体制机制的思辨以及对国外实践模式的思辨。思辨研究是观点先于事实而存在,然后通过对各种经验、概念、判断、命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思考辨析,一般遵循的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逻辑演绎推理过程,从而获得一种普遍性的认识活动。思辨研究通常采用分析、总结、反思和比较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进行学理论证和逻辑演绎推理,以此来说明自己观点的“真”。目前国内通过这种思辨的研究与方法来思考自身的体制机制,揭示出我国专业博士教育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从宏观层面对发达国家专业博士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探究,从而反思国内专业博士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与完善路径。国外研究则侧重于实证研究,注重对专业博士教育中出现的具体现实问题展开研究。相较于思辨研究的逻辑演绎推理方式而言,实证研究则更加强调一种归纳的方式,主要以事实为依据,通过收集真实有效的事实证据进行相关的设计、调查和分析,以此保障研究结论的真实有效。可以看出,思辨研究更多地强调“应然”,而实证研究则更多地强调“实然”,也即是对现象、经验、事实进行“求真”和“确凿无疑”的科学探索。相较于国内宏观层面的研究而言,国外的实证研究则通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对专业博士教育中一些微观的主题进行细致的科学探究,如导学关系、专业社会化、教育公平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反思与讨论: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研究的路向探寻

综合上述对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与探讨可以发现,20年来国内外专业博士教育研究在宏观的目标定位与专业博士类别(领域)、中观的研究视角与内容、微观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等方面有一定的异同之处。基于此,未来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研究需重点把握如下五重路向。

第一,继续深化专业博士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理论是规范和引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各种概念体系,[39]理论研究不仅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活动,更是决定着研究的思想高度与创新水平。对于目前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研究而言,需从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专业博士教育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其知识基础进行深入剖析,着力解决专业博士培养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此,进一步关注专业博士教育的目标定位、类别(领域)划分等问题,从而夯实专业博士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阻断专业博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与错位。此外,考虑到专业博士与职业市场之间的关系也有其特殊性,所以也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相关问题的澄清。为了给实践中的专业博士教育提供科学指导,未来需加强对既往研究中几对模糊关系的研究,如学术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关系、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关系、专业博士培养与职业市场的关系、专业博士培养与职业结构的关系等。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学术型博士教育传统的支配和影响,我国专业型博士教育在转变与发展过程中简单套用学术型博士教育的培养模式,导致我国专业型博士教育无论在目标定位,还是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学术型博士教育的“趋同化”现象较为明显。因此,通过深化专业博士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从而进一步明确专业型博士与学术型博士培养模式的差异,这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

第二,注重专业博士教育的微观国际比较与本土经验的挖掘。国外专业博士教育起步较早,1894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尚未设立哲学博士之前就开始设立了教育博士,由此也正式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博士教育。[40]此后,专业博士教育便相继在美、澳、英等国家大力发展。在长期发展中,国外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专业博士培养模式,并在培养定位、过程管理等诸多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然而,反观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研究仅停留在国际比较研究中的“描述”阶段,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且研究反思与启示过于宏观宽泛,实际操作性不强。基于此,未来不仅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国家开展宏观层面的国际比较研究,而且也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校开展个案研究,以此更为深入地剖析专业博士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微观的内部现实问题。当然,在国际比较与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本土经验的挖掘。20年来,为促进我国专业博士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专业博士的选拔制度改革、培养模式创新、考核与评价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奖助贷体系的完善等),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综合改革中专业博士培养的一些新的、不同的模式或有新意的想法、理念等进行调查研究,同时也可借鉴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on)曾提出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模式,通过在实践中几轮的应用与调试来探索并形成新的理论视角,以此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学位教育研究本身,深入挖掘我国专业博士培养模式的本土经验。这不仅对于相关经验在我国一些高校的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建立健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的调整,专业博士规模的扩大已成为必然之趋,专业博士的数量和种类也将快速增长,我们的探索与经验对于其他国家无疑也会有参考价值。

第三,关注专业博士专业社会化过程的研究。研究生的专业社会化是“进入需要高级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职业生涯,获得其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价值的过程。”[41]这一过程对于专业博士的发展同样重要。国外研究通过对专业博士的专业社会化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研究实践者发展框架”“支持社区”等举措,为专业博士进入职业生涯提供充足准备。国内关于专业博士专业社会化过程的研究寥寥无几,且缺乏系统性、连贯性的分析框架。同时,由于目前国内外的调查问卷大多服务于院校或国家的质量检测需求,很少转化为学术研究成果,这也使得目前学术期刊中有关专业博士专业社会化过程的研究大部分是质性的,而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为深化我国关于专业学位博士教育领域的研究,可围绕我国专业博士的专业社会化过程开展“实证研究”。一是聚焦专业博士专业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究哪些因素影响了专业博士的专业社会化以及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博士的专业社会化。二是聚焦专业博士的专业社会化过程与培养质量之间的关系,探究专业博士的专业社会化过程能否提升专业博士的培养质量。若二者确实存在某种相关联系,便可考虑通过制定相应的举措来促进专业博士的专业社会化,进而提升专业博士的培养质量。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实证研究并非要否认思辨研究的价值,二者也并不矛盾。“思辨研究为实证研究提供假设依据,实证研究帮助验证思辨研究所得观点”[42],二者的有效结合可对专业学位教育的相关问题认识更加广泛和深入。

第四,重视专业博士教育中行业组织的研究。行业产业协会作为市场的第三方组织机构,在专业博士教育的发展中有着与政府、高校同等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专业博士教育的发展多由政府管控,通过行政力量统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行业组织等第三方组织机构在专业博士教育中的参与度。在此背景下,国家颁布的《方案》中提出,要强化行业产业的协同,发挥行业产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探索专业博士教育中的行业组织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中,关键是要研究行业组织与政府、高校等多元主体在专业博士教育中的关系问题等,明晰多元主体在专业博士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所承担的职责,明确其“权力边界”。同时,还要探索如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专业博士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哪些因素影响了行业组织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多维视角的分析共同推动专业博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变革。此外,专业博士的规格、水平和质量,最终要得到行业的认可,并与行业职业资格建立合理的衔接制度。而理想的衔接体系必须要求行业组织与培养单位对培养过程与质量达成共识。为此,还需探究行业组织推动专业博士教育与职业资格准入相衔接的路径,探究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用人标准方面的契合之处,使之与职业资格考试进行有效融通,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第五,加强专业博士教育质量指数与动态质量监测的研究。如前所述,随着我国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张,质量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因而加强专业博士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研究逐渐成为现实之需。由于专业博士教育的内部复杂性,专门针对专业博士教育的质量指数与动态质量监测的研究并不多见,但这一问题却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和揭示专业博士教育的发展程度与变化趋势,同时也便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因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不仅是为政府及高校专业博士教育发展提供精准支持与准确定位的重要实践议题,也是关乎未来我国专业博士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理论问题。其一,基于我国的客观需求及其管理实践,进一步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国际经验,以此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专业博士教育质量指数。其二,在有效把握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指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年来的质量指数,有效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测算我国专业博士教育质量指数的发展情况。其三,探究不同的测评指标与专业博士教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将与专业博士教育质量高度相关的指标纳入质量指数与动态质量监测中,以此更好地动态监测专业博士教育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及其质量,为教育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大幅增加专业博士招生数量[EB/OL]. (2020-10-01)[2021-05-28].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10/t20201009_493555.html.
[2]
陈悦, 陈超美, 胡志刚, 等. 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 CiteSpace实用指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16.
[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 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2002-01-09)[2021-05-28].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wbl/zcfg/zywj/263556.shtml.
[4]
罗英姿, 李雪辉.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路径依赖及其优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5): 55-60.
[5]
陈洪捷. 博士生培养的两种逻辑[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5): 6-7.
[6]
马健生, 陈玥. 专业学位教育中学术能力培养的错位问题检视[J]. 教育研究, 2015(7): 40-48.
[7]
李成明, 王晓阳. 教育博士的发展定位与培养: 场域理论的视角[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1): 6-10. DOI:10.3969/j.issn.2095-1663.2015.01.003
[8]
阎凤桥. 博士生培养过程要注重养成问题意识[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5): 24-28+33.
[9]
袁广林. 专业博士培养目标定位: 研究型专业人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11): 1-5. DOI:10.3969/j.issn.1001-960X.2014.11.001
[10]
郭丛斌, 方晨晨, 王亮, 等.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4): 53-59.
[11]
陈洪捷, 赵世奎, 沈文钦, 等. 中国博士培养质量: 成就、问题与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6): 40-45. DOI:10.3969/j.issn.1001-960X.2011.06.010
[12]
蒋寒, 崔延强. 基于知识生产转型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变革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6): 112-120.
[13]
李雪辉, 罗英姿. "沼泽"还是"高地": 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发展误区探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20(1): 53-58. DOI:10.3969/j.issn.1672-0059.2020.01.009
[14]
马爱民, 李永刚. 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3): 73-79. DOI:10.3969/j.issn.1672-4038.2015.03.014
[15]
张淑林, 彭莉君, 古继宝.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2(6): 61-66. DOI:10.3969/j.issn.2095-1663.2012.06.014
[16]
吴敏, 姚云. 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学科与规模特点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8): 73-77.
[17]
李云鹏. 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几个关键问题论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1): 65-69. DOI:10.3969/j.issn.1001-960X.2014.01.016
[18]
熊华军, 李倩. 英国工程博士培养的实践方案解读[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1): 91-95. DOI:10.3969/j.issn.2095-1663.2016.01.017
[19]
王建梁, 姚林. 澳大利亚专业博士的发展、挑战、应对策略——以教育博士项目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5): 84-89. DOI:10.3969/j.issn.2095-1663.2017.05.015
[20]
张炜. 美国专业博士生教育的演变与比较[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3): 87-92.
[21]
Usher R. A diversity of doctorates: fitness for the knowledge economy?[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2(2): 143-153.
[22]
Fink D. The professional doctorate: Its relativity to the PhD and relevance for the knowledge econom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octoral Studies, 2006(1): 35-44.
[23]
Bourner T, Bowden R, Laing S. Professional doctorates in England[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1(1): 65-83.
[24]
Jones M. Contemporary trends in professional doctorate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8(5): 814-825.
[25]
Neumann R. Doctoral differences: Professional doctorates and PhDs compared[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2005(2): 173-188.
[26]
Lechuga V M. Faculty-graduate student mentoring relationships: Mentors'perceived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J]. Higher Education, 2011(6): 757-771.
[27]
Lee N J. Professional doctorate supervision: exploring student and supervisor experiences[J]. Nurse Education Today, 2009, 29(6): 641-648. DOI:10.1016/j.nedt.2009.02.004
[28]
Malfroy J. Doctoral supervision, workplace research and changing pedagogic practices[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5, 24(2): 165-178.
[29]
Posselt J. Normalizing struggle: Dimensions of faculty support for doctoral stud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persistence and well-being[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8, 89(6): 988-1013. DOI:10.1080/00221546.2018.1449080
[30]
Woolhouse, Marian. Supervising Dissertation Projects: Expectations of Supervisors and Students[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 Teaching International, 2002, 39(2): 137-144.
[31]
Weidman J C, Twale D J, Stein E L. Socialization of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 Perilous Passage?[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1: 5.
[32]
Boden D, Borrego M, Newswander L K. Student socialization in interdisciplinary doctoral 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2011, 62(6): 741-755.
[33]
Lindsay H, Kerawalla L, Floyd A. Supporting researching professionals: EdD students'perceptions of their development need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8(12): 2321-2335.
[34]
Foote K E. Creating a community of support for graduate students and early career academics[J].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010(1): 7-19.
[35]
Griffiths D A, Inman M, Rojas H, et al. Transitioning student identity and sense of place: future possibilities for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 employability skill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8(5): 891-913.
[36]
Fenge L A. Sense and sensibility: Making sense of a professional doctorate[J]. Reflective Practice, 2010(5): 645-656.
[37]
Webber L. Supporting professional doctorate women students through identity change and turbulent times: who cares?[J]. Pastoral Care in Education, 2017(3): 152-165.
[38]
Eastman M G, Miles M L, Yerrick R. Exploring the White and male culture: 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erspectives of equity and privileg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9(4): 459-480.
[39]
孙正聿. 注重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专业性[N]. 光明日报, 2017-01-09(11).
[40]
Allen C M, Smyth E M, Wahstrom M. Responding to the field and to the academy: Ontario's Evolving Ph.D[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2, 21(2): 203-214.
[41]
Weidman J C, Twale D J, Stein E L. Socialization of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 Perilous Passage?[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1: 5.
[42]
李琳璐. 教育研究范式的祛魅: 思辨与实证的融合共生[J]. 大学教育科学, 2021(3): 31-38.
Themes Comparison and Path Exploration: 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in the Past 20 Years
ZHAI Yue1, MAO Liwei2, CHEN Yue2    
1.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Faculty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oriented to responding the needs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high-level applied professionals. Focusing on the relevant data from 2001 to 2020 in the two databases of CNKI和WOS, the authors compare the subjects of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past 20 years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research subjects of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past 20 years have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target positioning and the categories (fields) of professional doctoral students at the macroscopic level, i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contents at the medium level, and in the research paths and methods at microscopic level, result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outcomes. Based on the result, the authors think that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ath of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research, we need to continuously expand and enrich th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the comparison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local experience at microscopic level, the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doctoral students in adapting to the social needs, the research on specific organizations, the dynamic quality monitoring, and the research on quality indexes.
Key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octorate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octoral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