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保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题。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本科教育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为精英教育的核心构成部分,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成为普遍现象。相关研究显示,2017年,全国35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的本科生平均升学率达到55.32%,其中国内升学率为38.2%,而在国内升学的本科生中超过六成选择留本校读研。[1]最近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量持续快速增加,本科生读研率不断提高。据笔者观察,本科生毕业后选择攻读本校研究生的数量也在持续上升,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2017年有552名本科生留校攻读研究生,到2020年这一数据增加到940。①因此,如何统筹设计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有机衔接机制,成为高等院校提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须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当前,构建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还必须直面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的概念,旨在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和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哲学等专业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学习机会。2019年4月,教育部联合14部委和单位共同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将该计划视为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笔者认为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生培养要构建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要在分阶段培养的基础上实现“三个贯通”:理论贯通、经验贯通和表达贯通。
一、理论贯通:博、专、精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渊源是坚守人本理念,体认并尊重人的主体性与差异性。构建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为有志于学术发展的学生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又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个人禀赋选择不同的成长道路。[2]因此,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求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各有侧重,既要形成体系,为学术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打通渠道,又要兼顾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建立阶段化的分层分类培养机制。
本文讲的理论贯通指的是社会科学研究生要经由体系化、分阶段的理论阅读训练掌握知识生成机制,提升理论创新能力。达致理论贯通是对社会科学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构建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时还必须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本硕博是三个纵向的阶段,其相互连贯却又有所不同。本科阶段注重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展他们的理论视野,撞击产生理论思路;硕士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开展理论论证的能力;博士阶段则强调抓住基础理论,稳定研究方向,创新理论思路,开展课题研究。[3]。这一常规人文社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理论培养,但没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长期以来,人文社科类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一直不高,这说明真正能够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且包含有跨学科的知识和多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随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深刻变化,文科教育需要补上科技素养不高的短板,探索人文社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
因此,社会科学领域的本科教育应按照“通识教育”的基本要求,注重“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在理论训练方面,本科生不能仅限于阅读本专业的理论著作,积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而应该阅读多学科的理论著作,储备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学专业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就要求跨学科阅读,既可以读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书籍,也可以阅读哲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优秀著作和农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由此,学生在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后,不仅会具备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素养,而且还会养成基本的哲学素养、文化素养和科技素养,为后续发展规划打好基础,使他们既可以具备工作能力直接就业实现人生理想,又可以具有学术潜力从而继续深造。
理论贯通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则体现为一个“专”字。“专”要求学生系统阅读本学科的经典著作,形成体系化的知识储备,养成良好的学科思维能力,初步洞悉理论再生产的原理。社会学学科的研究生,不仅要系统阅读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帕森斯、福柯、吉登斯等不同时期西方社会学家的经典著作,而且要阅读费孝通等中国社会学家的代表性著作。通过对本学科经典著作的系统阅读,可以达到三重目的:一是可以了解和掌握中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理论脉络,储备基本理论知识,形成基本的学科认识;二是可以在分析不同时期社会学家如何回应时代命题的基础上,了解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变迁史及其中蕴藏着的丰富的理论内涵,形成对理论创新问题的正确认识;三是可以初步洞悉知识的再生产机制,从经典著作中总结归纳理论创新和发展的规律。
到博士生阶段,理论贯通的培养关键在“精”。博士生逐渐会形成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开始进入专题化研究阶段。他们要开展专题研究,既要以前期的理论训练为基础,又要熟悉专题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相关理论。因此,他们需要阅读专业研究领域的本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比如一个研究乡村治理的社会学学科博士生,需要阅读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有关乡村治理研究的著作和论文,掌握该研究领域的既有知识,了解乡村治理研究的前沿问题。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他们需要进行精准阅读,将精力集中到乡村治理领域,掌握乡村治理的发展脉络、理论流派、核心议题和未来走向。
二、经验贯通:感、想、悟“现代社会正在摆脱‘必然王国’的状态”[4],社会日新月异、高速变动,社会科学研究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与经验相结合,在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中的经验贯通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体系化的经验训练,在本硕博三个学习阶段培养学生不同的经验提炼能力,使学生到博士阶段具备独立开展实证创新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对本科生培养来讲,经验训练重在“感”字,通过走进人们的生活实践,感受现实的人民生活,感知理论与现实或紧密或相悖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涉农特征,在学生的经验训练中较为重视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实践感知。每年暑期都会安排专门的实践或实习活动,部分课程也会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走进田野。这些学生虽然将来大多不会从事涉农工作,但是经历过农情教育,就会对农事、农情和农史有基本了解,使本科教育达
到学生毕业后即便“不事农”也会因知农而不轻农的育人效果。同时,他们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还可以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为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选择是否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创造条件。
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一般要求在硕士阶段具有三个月甚或六个月以上的田野调查经历,这使学生能够深入基层开展一段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经验贯通在这个阶段重在“想”,培养学生“想事”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与经验之间“想事”的能力,将理论还原到经验,深化理解理论的内涵与外延,辨析理论的真伪,从而能够从经验出发,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并尝试运用理论进行科学阐释,给出一套逻辑自洽的解释,由此获取科研创新能力;二是在实践与经验之中“想事”的能力,具体到农村社会学研究中,就是要学会“村庄内部提问题,现象之间找关联”。社会学研究的阐释主义传统强调要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想事”就是要善于从民众的生活实践中提出新的理论命题,从多种不同的社会事实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机制,从地方文化的角度赋予理论命题以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承认的一条解释逻辑。这要求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饱和经验的训练,即将自身置于访谈对象的生活实践中,全面了解其生产生活模式和地方上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状况,掌握社会的全息特征,从中洞察不同社会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结机制,从而获悉社会的运作规律,获得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能力。[5]当学生具备在实践中“想事”的能力时,就具备了整体论思维,能够将单一现象纳入社会整体中获取一套逻辑自洽的经验解释,由此就会具备初步的以经验来对标、反思现有理论,进而推进理论创新的初步能力。
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的经验贯通在博士阶段主要体现在“悟”的方面。在硕士阶段,“想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是一种从人们生活实践出发、基于经验发现的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一方面要掌握在理论与实践的穿梭中提出问题、基于不同社会事实分析问题、发现不同社会事实的关联解释问题、在全息社会中认识问题,从中归纳社会运行规律的初步能力;另一方面要掌握描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配以一套逻辑自洽的且能被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均认可的解释链条。如果学生做学术研究的基础较好,就可以从中锤炼出理论创新能力。但无论如何,到博士阶段,经验训练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悟”的能力。在博士生培养阶段,笔者接受过的训练和当前指导学生开展的训练均是博士1到3年级,每年要有3~5个省,每省至少1个村,每个月不少于15天的驻村调研训练。[6]
这种饱和经验的训练,不是要进行个案村庄特定理论的研究,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基于不同区域农村社会的观察,总结发现认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架构,从而实现透过个案看社会的目标。当学生通过不同区域农村的对比研究,提炼出认识社会的基本架构,再接受新的个案时,就能从整体社会中快速找到个案的位置,从而实现从“个案中的社会”到“社会中的个案”的逻辑转换。[7]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训练学生“悟”的能力。笔者在多地调研中强调学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好奇的心理,不要害怕99%的重复内容,要对1%的“经验的意外”保持高度的敏锐性,敢于、善于跟踪追击“意外的经验”,从中感悟其中所蕴藏的理论。因此,博士生培养阶段的经验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悟性和从经验中领悟新理论的能力。
三、表达贯通:规范、专业、创新表达贯通指的是学生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写作各有侧重的同时,要重视学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争取在博士生阶段实现学术研究的原创性或创新性突破。这里的表达指的是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本质上指的是研究水平。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从本研贯通的角度讲,需要从本科阶段即开始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以毕业论文为例,探讨表达贯通的体现形式。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重在规范,让学生通过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专题研究论文,学会如何独立的开展课题研究。其中的关键是,学生撰写的文章形式要实现从散文体、小说体、叙事体向论文体、社科体的转换。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到高中毕业,学生接受的写作训练多是散文体,到高考时体现为800字的作文。作文强调叙事、抒情,重视拟人句、排比句、明喻和暗喻等各种写作手法的应用,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感人的写作效果。但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在经过大学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后,需要初步学会用专业理论解释现实社会现象的研究能力。由学生的爱好、兴趣和就业取向所决定,他们的毕业论文可以呈现为不同的论文形式,或注重社会现实问题的剖析或关注经验背后的理论问题或尝试用理论解释客观的社会事实等,但均需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认知和规范认知,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到硕士生阶段,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需要进行专业化写作,写出符合学科基本规范要求的专业论文。社会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各学科的基本概念、既有理论甚至研究方法大多来自西方学术界,这使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缺乏必要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界都习惯于将西方理论作为分析基准、价值基准或预测基准来分析中国现象,定位中国经验研究的价值。[8]但是,西方理论本质上也是一种基于特定国情、社情和民情提炼出的“地方性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阐释能力。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新时期研究生培养中的写作训练要求将理论与经验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实践,从经验出发,在证实与证伪既有理论的过程中,或实现理论的扩容或创新性提出新的理论。在硕士生培养阶段,还不能苛求学生一定要有理论的创新或突破,但要具备基本的学术化思维,要能够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撰写出质量过关的专题研究论文。
到博士生阶段,创新将成为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综上所述,学术创新需要学生具备两种基础能力:一是经过体系化的阅读训练,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得到有效训练,能够从经典著作中洞悉知识生成逻辑,并通过专题研究领域经典、热点和前沿文献的系统阅读,掌握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发掘进一步推进研究的着力点;二是经过系统的经验训练,能够熟悉社会的基本架构,具备在实践中通过调研发现“经验的意外”以及通过“想事”来解释意外经验的能力。同时,学生经过本硕期间的连续培养,已经具备较强的学术敏锐性,能够从理论或经验中发掘新问题意识。从而,通过以下两种路径的循环研究在博士论文的撰写与表达中推进学术创新:一是沿着“经验—理论比较与重构—经验”的循环研究进路,从经验证据出发,将现有理论当作问题,以经验为依据对不同流派的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和改造推进,获取累进性知识,建立更符合经验实际的新理论,再返回到实践经验中去检验;[9]二是沿着“经验—理论提炼与创新—经验”的循环研究进路,从经验出发,进行理论的概括与提炼,获取突发性知识,提出新理论,再回到经验中去检验。[8]由此,学生就可以通过经验与理论的循环论证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相关理论的创新。
四、以“三个贯通”走出人才培养的三大误区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三个贯通”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的培养视为一个整体,虽然最终以培养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为目标,但由于“三个贯通”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而能够满足学生中途选择就业的发展诉求,为其今后进入社会从事各类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写作能力。这种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走出高校人才培养的三大误区:
一是真正走出以教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误区。走出这一误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就明确指出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而非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应思考知识而非记忆知识[10]。国内学者也指出应以“人”的教育去落实主体性教育[11]。由此可见,学界早已认识到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非以教师为主体,但在高等教育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落实尚待讨论。近些年来,高校纷纷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不仅在研究生培养中实行导师负责制,将导师明确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旨在赋予导师在招收和管理研究生方面的必要自主权,而且部分高校在本科生中也在探索实施导师负责制,将教师确立为本科人才培养的主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导师在学生培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导师的人格特征、育人理念、科研水平等均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激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应被简单视为学习的客体。学生被动学习的负面效果,在高校已经充分暴露,课堂上的低头族、“手机控”,课下的“一根网线解决所有问题”的生活方式,校园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持续上升等现象日益普遍。然而,理想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资源禀赋让学生通过充分发挥主体性获得自己想要的教育,并从中汲取知识和能力。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三个贯通”真正将学生确立为人才培养的基本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强调在不同阶段培养学生不同但连贯的理论、实践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满足不同类型就业岗位的需求。当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且需要导师加以指导。“三个贯通”在最大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在理论贯通阶段,学生通过对理论的自主学习和发掘及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产生思维、方向和方法等方面的困惑,而导师则通过定期指导给出建议,保证学生主体方向的正确。在经验贯通阶段,当天调研内容结束后,导师会与各年级学生共同交流讨论,指导学生对于田野经验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理论发现能力。在表达贯通阶段,学生的写作、学术的创新源于学生体系化阅读训练和经验训练的完成程度。等学生完成两大训练后,需自主学习并完善自身表达方式,这一过程中,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也不可或缺。
二是以专业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误区。近些年来,高等学校纷纷加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本研贯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但主要是围绕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本研一体化课程开发、师资整合及管理、教学运行、学生管理等方面展开探索,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方面,而在客观上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布鲁姆在1956年指出教育存在六个层级的目标,其中,知识和领会属于较低层次的教育目标,而教育较高层次的目标在于创造思维的培育和创造力的激发[12]。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的多样化能力才是关键。“三个贯通”模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自身能力、素质的自主提升而非老师单一知识的传授。在理论贯通中,学生被鼓励进行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贯通,探索多学科知识的储备和结合,从而逐步了解理论的再生产机制、实现理论创新。学生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用于经验贯通之中,能够具备发现各类经验、提炼解释逻辑的能力。表达贯通的培养,更是使人文社科类学生发挥所长,灵活适应学术创作和各类工作。“三个贯通”的培养模式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放在远比知识更重要的位置,甚至将习得知识看作是人才成长过程中获取的副产品,以此适应社会科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毕业后从事专业或学科完全对口工作的概率相对较低的现实情况,素质和能力对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来讲更加重要。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激发,能够在学习生涯的不同阶段获取理论、经验和表达相统一的素质和能力,就能适应未来不同的就业岗位。
三是理论和实践相割裂的人才培养误区。长期以来,大学被视作是象牙塔,大学生被认为是只会空谈理论而不食人间烟火、不接地气的“赵括式人才”。因此,近些年来,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纷纷加大实践环节的学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而过分考虑社会各类职业需要,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于流水线产品的生产,就会导致大学生具有过多的工具理性,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而降低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13]。物极必反,社会科学研究生又被贴上理论基础不扎实、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幅缩水等新标签。实践证明,理论和实践相割裂的人才培养方式不符合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的成长规律。“三个贯通”的人才培养,将理论、实践和表达结合起来,树立的是创新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培养出的能力有差异,但是均强调理论、实践和表达的统一。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急需培养一批理论知识扎实、熟知中国经验、表达能力突出,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而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的“三个贯通”纵向联系、横向衔接,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为新时代新文科建设提供可供选择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释:
① 参见2017年和2020年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1] |
史静寰, 陈乐. 构建"本研一体""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 2019(1): 23-26. |
[2] |
闫广芬, 尚宇菲. 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义及发展路向[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2): 34-39, 73. |
[3] |
孙正聿. 孙正聿演讲录[M]. 长春: 长春出版社, 2011: 15.
|
[4] |
费孝通. 社会学系的培养目标问题[J]. 社会, 1981, 22-23. |
[5] |
贺雪峰. 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两个不等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 1-7. |
[6] |
贺雪峰. 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J]. 社会学评论, 2014(1): 4-12. |
[7] |
赵晓峰. 认识乡村中国: 百年来农村社会学调查研究的理想与现实[J]. 中国农村观察, 2021(2): 131-144. |
[8] |
周黎安. 如何认识中国?——对话黄宗智先生[J]. 开放时代, 2019(3): 37-63, 5-6. |
[9] |
黄宗智. 建立前瞻性的实践社会科学研究: 从实质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缺点谈起[J]. 开放时代, 2020(1): 34-48, 5-6. |
[10] |
[美] 欧内斯特·博耶. 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与对策[M].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译.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162.
|
[11] |
王啸.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人学基础[J].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8): 9-12. |
[12] |
周光礼, 黄容霞. 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5): 47-56. |
[13] |
袁兴国. 结构与功能的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研究的社会学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10): 4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