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从此,"课程思政"的概念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于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此,上海高校率先进行试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融入到多样化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建成了一系列精品和示范课程。然而,总体上看,现有的课程思政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完美融合,还存在着融合方法,师资团队以及评价体系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也因此,目前的课程思政还是以单纯的理论输出为主,部分课程中虽也引入了案例教学,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相对死板,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相比于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且学生也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以及成熟稳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果能够将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合到研究生的专业课程中,所形成的课程思政就可以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赖理论教学的单一形式,也就是说,如果能够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与专业知识传授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与分析问题,并在实践环节引入思政元素,使学生能亲身践行所学的思政理论,就能加深其对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法治观和道德观,最终达到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因此,探讨在"大思政"格局下如何实施研究生"课程思政"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一) "课程思政"的概念"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的新战略,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观。具体来说,就是在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体系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要素,使学生在获得专业提升的同时接受正向的价值观引领,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特征的"大思政"格局下的"课程思政",要求以德育为目标、以课程为抓手,注重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通过充分发挥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中的德育功能,拓展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进而实现从简单的"思政课程"平面式教学向多元的"课程思政"立体化教学模式转变。
(二)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当前"课程思政"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实施的改革与实践,而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更为精英的群体,且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均增幅达到6%,博士研究生增幅在5.5%左右。截至20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在读人数已突破300万人,创历史新高。然而,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主要采用的是小班授课和导师负责制,专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精神需求、价值观念以及思想道德培养的关注不足。因此,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也应从原来的重专业轻德育逐步转变为德育与专业教育并重。而将"课程思政"引入研究生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够以专业课为载体,将思政理论与专业理论相结合,再辅以实践环节,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以非思政专业研究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能使思政教育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始终,也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进而达到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涵盖了人的个体能力(体力、智力、交往能力等)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化以及人的个性(身心和谐、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观念等)的全面发展3个方面。而要实现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和学习。研究生课程中所传授的知识按照层次可以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方法论知识、规范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2]。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事实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类型知识的引导,使得目前的研究生的培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部分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不强,不管是科研还是做人做事都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和精致利己主义;部分同学对未来和生活比较迷茫,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表现出各种悲观、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导致自杀等悲剧的发生;还有部分同学在学业压力下,表现出法律意识不强及道德界限模糊,造成论文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事件的发生。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把思政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全环节中,特别是在研究生的课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进而将研究生培养成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且真正能够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任和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人才。因此,在当前"大思政"格局下建设好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的基本途径,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三、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困境"课程思政"的实施对全面提升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境,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程思政"的隐蔽性特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缺乏"课程思政"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意识形态教育巧妙结合,实现无缝对接,因此对课程中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只具备知识传递属性,缺少精神引领功能,教材中也没有指导性和可参考的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能靠教师在吃透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理解去寻找和挖掘能与课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同课程其学科背景与知识结构不尽相同,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表现形式也有很大区别。人文社科类"课程思政"资源相对丰富,结合也较为自然;而理工农医类专业课中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知识,思政资源隐蔽性强,结合难度高。如果生搬硬套地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造成对专业课知识体系的破坏,也影响研究生对知识的吸收、对学习的兴趣和对老师教学水平的认可。
(二) "课程思政"的运行过于依赖授课教师的个人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其个人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观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实施的实际成效。在教育实践中,授课教师关于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理解、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偏向、秩序与自由的偏向、阶级性与公共性的判断等,会直接参与到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过程的评价与实施,并以一种无形的精神气息弥漫在课堂教学氛围之中,最终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施质量和学生的精神成长[3]。"课程思政"属于较新鲜的教育理念,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任课老师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解决问题,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技巧,巧妙地将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融会贯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并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背景,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的储备,难以梳理出课程体系中可用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或是缺乏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的能力。最终导致"课程思政"内容空洞、流于形式,未能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政治观和法治观,与国家设置"课程思政"的初心相违背。
(三) "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与监督"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两个方面,有效的评价和监督可以考察"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性及其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从而促进"课程思政"体系的完善。但在现阶段的评价体系中,主要是对可量化的指标(如教学、科研工作量等)进行考核,而对教师"立德树人"的执行情况和对研究生价值引领的效果缺乏有效的评判手段。特别是对研究生教育,高校重视知识及科研能力方面考核,而对学生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道德素养的评估是缺失的。因此,任课教师是否重视"课程思政"并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是由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及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决定的。
四、"课程思政"建设融入研究生教学体系的应对策略 (一) 深挖思政元素,构建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课程思政"实施的出发点是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始终,而不仅仅是依靠一两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就是说要把思政理论融入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课程中,让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思政理论,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解决研究生所面临的各种思想问题与困惑,建立正面、积极向上的人格。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构建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研究生教育阶段所需要的思政理论在全学科的课程中进行布局,统一规划,进而真正实现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思想引领及心理疏导的目的。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不能将每门课程孤立起来,各自为政、闭门造车,而应该根据当前研究生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提取出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思政理论,结合不同专业课的特点,找到最适合融合所提取的思政理论的课程和知识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所需思政知识点的全覆盖。显然,不同课程对思政元素的承载能力不同,特别是理工科的专业课,并不是所有课程均适合"课程思政",且部分课程对思政元素的承载能力是极其有限的。针对这一特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挖掘出本专业最适合承载思政元素的一部分专业课程,然后为每个需要融合的思政元素找到最合适的承载方式以及专业知识点,这样才能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完美融合,避免生搬硬套,影响教学效果。
(二) 构建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由于大多数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缺乏马克思主义专业背景及相关专业的思政理论基础,因此构建"大思政"格局下的"课程育人"体系不能仅靠研究生任课教师"单打独斗",而应该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统一布局。与传统的研究生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要求将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打造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研究生辅导员组成的多维度、立体化的教学团队,以专业课教师为主谋划课程思政,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以思政教师为辅研讨如何实现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最后由研究生辅导员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特点,设计出能满足研究生思政教育需求的课程。如图 1所示,研究生辅导员不断收集学生的实时反馈,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和课程讲授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断调整和改进授课策略,与思政教师商讨如何加入和调整思政元素使之与专业知识相融合,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的"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团队。
课程思政能否有效实施,需要有相对客观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否则课程思政建设就缺乏系统性和目标性,实施效果容易出现碎片化、随意化和形式化的情形。对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评价应当遵循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三大原则[4]。从对研究生考核的角度来看,评价主体包括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及用人单位。由于"课程思政"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影响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因此在评价时应当关注研究生政治素养的纵向动态发展,减少横向比较,侧重"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不以结果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注重描述性评价而非区分性评价,注重定性评价而非定量评价。评价体系的制定应深入研究生中间,对他们进行态度、情感及价值观方面的思政素养调查,并对已经毕业的研究生进行追踪访查,形成指标化的评价方案[5]。从对任课教师考核的角度来看,评价主体包括研究生(即授课对象)、教学主管部门、思政课教师和学科同行。研究生对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及言传身教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教学主管部门主要考查任课教师对待"课程思政"工作的态度,课程教育目标的确定与引领、教学氛围的创造以及教师对研究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政课教师主要考查课程对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挖掘、思政切入点以及与课程的结合度。学科同行主要考查任课教师对研究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或是为学习者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提供条件、重视学生的体验等方面。多元评价主体最终应当形成一份系统合议的评价结论,其中任课教师对待"课程思政"的态度与立德树人的成效应与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定级定岗相挂钩。依据"课程思政"的评价结论,任课教师可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挖掘、切入及结合度等方面改进教学,最终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五、研究生《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思政建设初探理工科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具有显著的隐蔽性,因此挖掘出能够与专业知识点完美融合的思政元素变得异常困难。然而,理工科特别是工科的专业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的运用,同样也注重实践环节,这为"课程思政"从传统的单一理论灌输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因此,选择出合适的专业课程,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技术热点来融合思政元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热情,还可以将枯燥的思政理论变得更加具体、生动,提高思政教学的效率。这里我们以计算机专业必修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为例,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与已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相结合,实施"课程思政"。
(一) 课程选择的依据在选择一门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之前,首先要判断该课程是否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算法基础、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渐进记号表示、NP完全性理论、分治算法、动态规划、贪心算法、摊还分析、近似算法基础、分布式算法基础以及概率算法等内容。课程将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所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教学生如何将现实问题规约为一个数学问题,并对每一类问题寻找到最优或近似最优的解决方案。每一类算法适合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因此在算法的讲解过程中需要引入大量的实例以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如果将思政元素融合到这些实例中,则可以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无缝结合,同时增强学生对思政理论和专业理论的理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此外,《算法设计与分析》还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注重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理性且稳定的价值观。总之,该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资源,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先决条件。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通过深挖课程中隐藏的思政元素,可以在不破坏原有课程教学体系连续性的基础上,发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作用。
(二) 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课程培养目标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教会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采用最优化理论设计解决方案。而在具体问题中,存在个人最优、集体最优以及社会最优等不同概念,且当个体利益间存在竞争关系时,要考虑如何设计公平、有效的算法和机制来实现团体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显然,在这一培养目标中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去理性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专业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其中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资源如表 1所示。要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可以在散列表这种数据结构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前阅读基于紧凑型数据结构的高速网络攻击检测相关论文,并依此延伸介绍国家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的重要意义。
在并行算法知识点介绍过程中,可以结合我国非数值并行计算方向的开创者、并行计算教学体系的奠基者陈国良院士将高性能并行计算理论应用于防洪调度决策并成功应对我国2003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涝灾害这一实例,通过让学生模拟洪水演进算法、确保计算参数准确性进行不忘初心和社会责任教育。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及并行计算应用的推广对振兴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性。以此类推,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以包含思政元素的实例为辅助,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巧妙地传导给学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模式,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意义也更大。
设计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专业实践环节。以新冠疫情的防疫工作为例,学生可以通过调研各级政府发布的防疫数据,利用《算法设计与分析》所学的专业知识,对防疫过程中的最优物资调度问题进行建模,设计合理、高效的调度算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学习疫情的扩散模型,分析和预测疫情在不同防疫手段和医疗条件下的走势曲线。在上述实践环节中,学生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到抗疫一线的情况,主动接触到更多的抗疫感人故事和事迹,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树立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还能加深对奉献精神的理解,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独立人格和宽广的家国情怀。
目前大多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面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构建教学大纲与思政要点之间的关联矩阵,建立教学案例与思政要素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6]。相比于本科教育,研究生阶段更加强调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专业领域内"高精尖"或"卡脖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高精尖"技术及"卡脖子"问题对我国科技发展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意义,可以激发研究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使命感,从而促进研究生具有更强的动力永攀科技高峰。
要将上述的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合到研究生的专业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不仅要结合"课程思政"目标来合理调整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在透彻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和实例引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挖掘算法背后的规律,提炼算法所蕴含的人生智慧,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及课后总结工作。具体来说,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之前,需要提前为同学筛选与知识点直接相关的本领域高水平参考文献,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文献阅读;课中需要结合思政要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透彻讲解;课后要求同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报告或课程实践报告撰写。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多阶段强化,在保证知识点完全掌握的基础上将思政要点潜移默化融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三) 引入"课程思政"对课程教学方法的影响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源泉,离开课程设计与建设,"课程思政"就是无源之水。[5]《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要求研究生对算法有充分的理解、进行足够的实践,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为了达到"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任课教师不仅要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而且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进。如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利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性的特点,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学习习惯、吸收程度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从而实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双重提高。
六、结语"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新举措和新方向,上海市一些高校由于较早开始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目前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效,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普遍推广还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论证。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高等学校应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教学中凸显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完善,着力建构"大思政"格局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1] |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
|
[2] |
胡洪彬. "课程思政": 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 重庆高教研究, 2019, 7(1): 112-120. |
[3] |
薛桂琴. 高校"课程思政"背景下践行价值观教育目标研究[J]. 江苏高教, 2020(12): 132-135. |
[4] |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3): 64-69. |
[5] |
王茜.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初探[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4): 64-75. DOI:10.3969/j.issn.2095-1663.2019.04.011 |
[6] |
刘伟, 胡为, 李小智, 等. 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20(8): 7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