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 Issue (5): 31-38   PDF    
准硕士生是如何度过"空档期"的?——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52名准硕士生的质性研究
周文辉1,2a, 袁粼2b    
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 北京 100081;
2a. 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1;
2b. 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1
摘要: 了解"双一流"建设高校准硕士生在"空档期"的表现,能为准硕士生的教育服务及硕士生的培养模式改进提供实证依据。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X大学2020级准硕士生的访谈,发现准硕士生通过不同程度的学业准备和素质提升度过"空档期",其行为选择及结果受到自身需求、认知、学习动能以及反馈效度等内外在因素的影响。研究建议,学校应加强对准硕士生学习准备的引导;导师应积极对准硕士生予以建议和指导;准硕士生应基于自我认知和环境判断做出行为选择。
关键词: 准硕士生    空档期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新知识生产功能的核心力量,是沟通教育与科学研究两者的桥梁[1]。进入21世纪,我国硕士生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2019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数已扩至81.1万人,在学人数243.9万人[3]。而有研究显示,部分高校硕士新生无法较快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4]。如何实现由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的顺利过渡是本硕教育衔接体系以及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项关键问题。

"准硕士生"是指通过国家统招、保送或其他方式获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但仍未正式进入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群体[5]。相比于较为充实的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生活,准硕士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位论文后,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存在着一段时间的"空档期"。"空档期"位于本硕的衔接过渡阶段,准硕士生在"空档期"的精力充沛,时间可利用性很高,空间活动较为灵活,学习生活的自主性更强,因而其度过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但在此时间段内,面向准硕士生必要的信息引导及制度、资源保障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准硕士生为研究对象,聚焦准硕士生在"空档期"的思想及行为表现,并结合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与准硕士生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过程 (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扎根理论对准硕士生在"空档期"表现进行分析。质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6]。在资料分析上,采用NVivo 12软件对所得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编码、查询等功能,是质性研究中较为典型的信息处理方式。

(二) 样本选择

本研究根据研究主题,对符合条件的访谈对象进行目的抽样。访谈对象为国内某"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的准硕士生,该校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000人,分布于21个学院的60余个学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同时,X大学对硕士生及准硕士生的支持和培养也较为典型,设有"名家讲坛""百家大讲堂"等多类可供准硕士生参与学习的平台。研究最终确定访谈样本52人,具体分布如下:从性别来看,男生25人,女生27人;从本科毕业院校来看,"双一流"建设高校18人,其他高校34人;从招考方式来看,考研42人,推免10人;从拟录取专业类别来看,工科类29人,理科类10人,文科类13人。

(三) 研究设计

本研究认为,准硕士生在"空档期"的表现涉及行为模式、思想准入、外界干预等多方面问题,据此设计本研究访谈提纲。行为模式主要考察准硕士生在"空档期"的做法及结果,访谈题目包括"您检索学业信息的途径及效果如何""您在这一阶段进行了哪些学业和非学业准备"等。思想准入主要考察准硕士生的认知、需求、动力、目标等,访谈题目包括"您如何看待本硕学习差异及自身差异""你期望在此阶段实现怎样的学习目标"等。外界干预主要考察准硕士生与学长、导师等进行沟通反馈的过程,访谈题目包括"您是否已经联系了导师,导师对您进行了怎样的学业指导""与学长、导师等的沟通是否满足了您的需求"等。2020年6~8月,对52名准硕士生进行逐一访谈,访谈于微信语音平台线上进行,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情况下进行录音,平均每人访谈约40分钟,访谈录音由笔者进行人工文字转录及校对,形成约27万字的文本资料。

本研究遵循质性研究流程,首先将访谈文本材料导入NVivo软件中,并设置了本科院校及专业、性别、招考方式、学校及专业跨度等属性值。而后依据访谈文本语义进行自由节点及树形节点编码。最后根据扎根理论,自下而上进行开放式登录、轴心登录和核心式登录三级编码。在开放式编码环节,本研究力求呈现原始的访谈资料信息,归纳出本土概念并将这些概念整合成25个自由节点,656个参考点。在主轴编码阶段,研究通过分析各自由节点间的区别与关联,形成了8个类属概念。在核心编码阶段,通过系统分析各类属概念,总结出具有统领性意义的"核心类属",以期将相关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中,三级编码如表 1所示。

表 1 准硕士生"空档期"度过方式编码表(*:学业准备行为)
三、研究结果 (一) 准硕士生"空档期"行为模式多元化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准硕士生在"空档期"进行一定学业准备的趋向较为明显,但不同准硕士生的准备方式及程度却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从"学业准备行为"一环,即依据学业初衷展开行动开始出现,而后又体现在不同程度的"学业准备结果"上。与此同时,准硕士生广泛的非学业选择也伴随着学业准备进行。

1."基础型"学业准备,是多数准硕士生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较为初步的学业准备模式,下属包括7个自由节点及434个参考点。见表 2。在"学业准备行为"方面,"学业资源检索与利用"的参考点数量位于首位,表明准硕士生倾向并熟练于自主搜索信息并加以利用。排在第二位的是"经验问询",根据访谈,向有经验者请教提问对准硕士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往往有较大助益。排在第三位的"同伴沟通"参考点数量相对较少,表明准硕士生与同学院及专业的学生联络不密切,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同伴学习组织。在"学业准备结果"方面,依参考点数量排序,"学术观点累积"和"课业基础掌握"位于前两位,表明准硕士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已开始关注本硕学习的差异性并取得初步的学术收获。"软、硬件操作入门"和"语言能力提升"位于后两位,此两项学业准备结果具有一定的专业特性,表明准硕士生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基于研究方向及自身水平所规划。

表 2 "基础型学业准备"中自由节点的材料信息

2."积极型"学业准备,是以"基础型"学业准备为铺垫,为部分准硕士生所选择进行的,深入且较接近硕士研究生学习状态的学业准备模式,下属包括4个自由节点及160个参考点。见表 3。相较于"基础型"学业准备,此模式"学业准备行为"的最关键表现即为对"寻求导师指导"的高度追求。在52名受访准硕士生中,38名准硕士生有此行为选择,他们在认真比较学科内各位导师的情况之后,结合自身需求与导师进行联络,向导师"毛遂自荐",获得接纳后积极寻求导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其"学业准备结果","科研能力提升"的参考点数量最高,可见"导师负责制"的提前适用使准硕士生的科研技能、思维、方法等得到了一定锻炼。"研习闭环形成"及"学术活动参与"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表明部分准硕士生与导师的学术沟通已较为全面深入。

表 3 "积极型学业准备"中自由节点的材料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基础型"学业准备与"积极型"学业准备均涉及到对专业内学业资源的检索、选择与学习,但"基础型"学业准备的准硕士生大多以"了解""打基础""预习"为主,是自身的学习行为。而"积极型"学业准备的准硕士生则重在"理解""研究""深入探究",是导师等干预下的引导性学习行为。

3."消极型"学业准备,是为少数准硕士生选择的,较为消沉的学业准备模式,下属包括"学业信息被动获知"和"应急式学习"2个自由节点及9个参考点。见表 4。此类准硕士生在"空档期"的学业准备也处于"空档状态",故不区分学业准备行为及结果。对于"学业信息被动获知",有准硕士生提到,"我本科学习主要做实验,硕士应也是这样,因此我觉得自己能够适应,现在仅从专业微信群和官方发的通知了解信息,没有什么学习活动。"而"应急式"学业预习则多表现为娱乐放松后临近开学时的"临时抱佛脚"状态。

表 4 "消极型学业准备"中自由节点的材料信息

4."素质提升",即见闻与素养提升,是为多数准硕士生所选择的,学业准备之外的多类社会活动,下属包括4个自由节点及118个参考点。见表 5。依据参考点数量排序,"技能掌握"排在首位,表明准硕士生利用空档时间提升自我、发展兴趣的意愿较高。"出行娱乐"排在第二位,不少受访者都表达了对出行的关注,如"疫情形势已有好转,想和朋友补上毕业旅行"。排在第三位的是"兼职锻炼",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准硕士生对于兼职工作的关注度很高,一来能够使自身能力得到锻炼,二来可有一定收入。但因疫情原因,部分准硕士生的兼职计划只能暂时搁置。对比前三类节点,"生活习惯养成"的参考数量相对较少。

表 5 "素质提升"中自由节点的材料信息

从准硕士生各行为模式选择来看,学业准备方面,38名准硕士生选择"积极型"学业准备行为,但仅18人取得"积极型"学业准备结果,20人转向取得"基础型"学业准备结果。12名准硕士生选择"基础型"学业准备行为,11人取得"基础型"学业准备结果,1人转向取得"消极型"学业准备结果。2名准硕士生选择"消极型"学业准备。非学业准备方面,47名准硕士生选择"素质提升"与学业准备平行进行。

(二) 准硕士生行为模式初选受需求、差异认知及学习动能的影响

通过访谈分析可以发现,准硕士生在初选自己以怎样的行为模式度过"空档期"时有着相对清晰的想法,即准硕士生在选择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权衡。在此过程中,准硕士生基于自身的需求评估、对于内外在的差异认知及自身的学习动能对其选择有着关键影响。

1."需求"是准硕士生在"空档期"内基于自身及环境条件而产生的客观需要,下属包括6个自由节点及283个参考点。见表 6。依据参考点数量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是"学业适应性需求",访谈中准硕士生,尤其是跨专业准硕士生,多对硕士入学后可能引发的学业不适表现出一定的担忧,进而产生提前进行学业准备的需要。排在第二位至第五位的分别是精神获得性需求、经济获得性需求、经验技能获得性需求、社会适应性需求,表明准硕士生的非学业需求同样较为强烈,锻炼能力、赚取收入、缓解压力、体验社会的想法往往在本科学习甚至更早时便已产生。排在第六位的是"学业获得性需求",此类准硕士生的专业基础较好或对自身适应力有信心,学业能力提升及学术追求促使其进行学业准备。

表 6 "需求"中自由节点的材料信息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由于"空档期"本质上是一段学业进行后的假期,在准硕士生看来,在假期实现一些"非学业需求"往往是"名正言顺"的,因此"非学业需求"的进行程度往往主要由准硕士生的需求度决定。但准硕士阶段"学业需求"的实现仅有意向和需要是不够的,其实现程度及模式,即前文所述的积极型、基础型、消极型学业准备模式的选择,还受到差异认知和学习动能的影响。

2."差异认知"是准硕士生对现阶段情况与期望标准间差距的审视和理解,包括"本硕差异认知"与"自身水平差异认知"2个自由节点及115个参考点,二者参考点数量相近。见表 7。关于"本硕差异认知",部分准硕士生对于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的不同有着较为明确的认知,理解达到硕士要求的较高学术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由此产生一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业准备。如一位准硕士生提到:"我觉得本科生学习更多是上课,偏重理论;研究生要进行很多创新项目,在实验室进行科研锻炼,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上去。所以我现在已经进入到导师课题组开始学习研究"。在理解本硕差异的同时,准硕士生对自身水平的主观认知也比较关键。基于访谈资料笔者发现,准硕士生对自身水平差异的思考主要集中在:本科学校层次不高的"自卑感",本科阶段"无所事事"导致的基础薄弱及学科跨度的陌生感。准硕士生对于自身水平差异的强烈认知使他们担心自己硕士入学后在班级或师门队伍里会"拖后腿",由此对他们在准硕士阶段的学业行为选择形成促进。

表 7 "差异认知"中自由节点的材料信息

3."学习动能"是促使准硕士生产生学习意向并进行学习行为的内在驱力,下属包括5个自由节点及99个参考点。见表 8。依据参考点数量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是"学习计划性",表明准硕士生多对入学前的学业任务有着相对清晰的规划,部分准硕士生制定月计划、周计划的学习习惯早已养成。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的是"学习持续性""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紧迫性",访谈中可以发现,部分准硕士生具有明确的学习意识和紧迫感,能够主动开展学业任务并坚持完成,但也有部分准硕士生学习主动性较弱,学业拖延情况严重,影响了学习准备进行。对比前四类节点,"学习兴趣"的参考数量相对较少。

表 8 "学习动能"中自由节点的材料信息

由此,笔者归纳出几类影响因素在准硕士生行为模式初选时的作用机制。其中,对于自身的需求评估起到了导向作用,而差异认知和学习动能则决定着准硕士生的投入程度及学业准备的深度。整体来看,具有学业获得性或适应性需求的准硕士生,在差异认知清晰,学习动能充足的条件下会选择"积极型"学业准备行为,联系导师并寻求指导是其必然选择;而差异认知清晰但学习动能不足或非学业性需求较多的准硕士生则倾向于停留在"基础型"学业准备行为,寻求一些基础的经验指导和学习是其显要表现。而具有较低学业需求且差异认知和学习动能严重缺失的准硕士生即会选择"消极型"学业准备。具有四类非学业需求的准硕士生根据自身需求水平选择一定的"素质提升"活动。

(三) 准硕士生行为模式改变受反馈效度等因素影响

从前文分析中可以看出,准硕士生初选行为模式,尤其是学业准备模式之后,并非都能实现对应模式的行为结果。也就是说,部分准硕士生的行为模式在"空档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具有代表性的是,思想准入过程后,38名初选"积极型"学业准备行为的准硕士生中,20名转向取得了"基础型"学业准备结果。在此过程中,部分准硕士生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以致无法取得既定模式下的良好结果。

反馈效度,即准硕士生收到外界反馈结果与预期的吻合程度,下属包括"反馈延迟"与"反馈质量"2个自由节点及82个参考点。见表 9。其中,"反馈质量"的参考点数量较高。如有准硕士生提到:"我先后联系了三位导师,仅一位回复了我。但之后我与导师间的互动非常少,导师非常忙,没有向我指定学习内容。因此我后期也没有过多麻烦导师,自己看一些基础知识,计划开学再与导师联系"。与之相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师兄师姐的"敷衍"性回复,官网信息不完整(信息反馈质量差)等。反馈延迟是外界(学校、学院、导师、学长学姐、同伴)对准硕士生请求的回应时长,参考点数量少于"反馈质量",但同样具有一定代表性。如一位准硕士生提到:"我在学院官网上找到一位研究方向很符合的导师,给导师发了邮件但至今没有回复,只好自学了"。当外界的反馈效果远远无法达到准硕士生的预期,也无法给他们提供深入且实质性的帮助时,准硕士生会产生一定的失望情绪和畏难心理,持续的低质量反馈积累形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行为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即发生转变,预设模式内的学业准备结果也被迫被推移到硕士入学后实现。

表 9 "反馈效度"中自由节点的材料信息

另外,在此过程中,也有少数准硕士生由于自身"学习动能"退化而改变了学业准备模式。20位由"积极型"学业准备行为转向"基础型"学业准备结果的准硕士生中,有4位准硕士生在与导师等进行进一步互动前已经主动放弃了深度的学习准备。如一位准硕士生提及:"在与导师取得联系后,导师发了非常多的材料给我,我既惊喜又苦恼,我有点退缩以致于到现在也没敢再联系导师"。

四、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与讨论

基于某"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X大学2020级准硕士生的半结构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准硕士生通过不同程度的学业准备和"素质提升"度过"空档期",其选择和结果受到自身需求、认知、学习动能以及外部反馈的影响。本研究得出准硕士生"空档期"度过模式图。见图 1

图 1 准硕士生"空档期"度过模式图

总体而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准硕士生在"空档期"进行学业准备的迫切需求和行为趋向与现有研究的结论总体一致。而在此过程中作用的元素,如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个人特征符合已有文献提出的准硕士生"学业准备"影响因素,但也有新元素的出现,如他们对自身及环境的认知和期待,对学习与非学习活动间的需要和权衡,来自院校及导师的反馈等。同时,准硕士生在"空档期"的非学业行为选择也是不容忽视的,准硕士生对于"素质提升"活动的需求度决定了在其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对他们的学业准备行为产生了影响。

仍需要补充的是,准硕士生学业或非学业准备的结果并非一定出现在"空档期"结束时,其"思想准入—执行(非)学业准备行为—收获(非)学业准备结果"的过程在"空档期"的进行状态也并非一定是单周期的。随着时间推移,准硕士生取得一定收获性结果后,准硕士生自身的需要,对自我及环境的认知以及外部反馈的状况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就此引起准硕士生的重新审视和选择。重新选择后的模式可能是"质"的改变,即行为模式的改变,也可能是同一模式下不同行为内容或不同行为程度的调整。也就是说,需求、差异认知、学习动能以及反馈效度对准硕士生行为模式选择及结果的影响不是静态的,是动态变化的累积因素。另外,对于准硕士生在"空档期"的表现及其显现出的相关问题,在以下方面仍值得探讨:

一是谁应在空档期对准硕士生予以教育保障?总体来说,研究生教育保障是包括生源质量保证、培养过程保证、学位授予保证和质量反馈保证在内的全程性体系[7]。学校及各专业学院的研究生招生部门与准硕士生接触最早,但在拟录取工作及相关手续完成后,其本届招生工作基本结束。而学校及各专业学院的培养部门则以教务周期为依准,分配各类资源用于教学及科研。各学科导师在无学校及学院的政策指引下,同样无法保障准硕士生的教育需求得以实现。从行政实践出发,任何一个主体担起向准硕士生提供教育保障的职责,都会带来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并需承担相应的风险。而从学术逻辑出发,对准硕士生的教育保障不能也不应由一方全部负责,但学校、学院、学科甚至学校外各方主体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各自提供怎样的教育支持是值得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自身和教育研究者所关注的。

二是导师反馈缺失是制度掣肘还是对生源满意度不高?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大多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为研究生培养与教育的第一责任人[8]。在此背景下,寻求导师的指导成为一部分准硕士生在"空档期"进行学业准备的重要途径。然而准硕士生遭到导师拒绝或"置之不理"的情况却时有发生。从制度层面来讲,"导师双选制度"要求导师与硕士生在入学后建立正式指导关系,提前性的接收或指导是否缺乏保障而需承担关系解除的风险或舆论压力?其时间"红线"是否对导师向准硕士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反馈造成了约束?这会成为部分导师的顾虑和担忧吗?而从师生选择标准来讲,准硕士生学术成果不够或学术理解过浅等因素是否已作为导师心中的一票否决项淘汰,但不知如何向准硕士生表达?导师是否担心书面所呈现的准硕士生水平无法作为全面评判的依据?厘清导师的困惑及思考,无疑是提升面向准硕士生教育服务效度的关键一环。

三是准硕士生应做学习过程中的模仿者还是探索者?由于本硕的较大差异性,准硕士生在"空档期"进行学业准备之前多倾向于向导师、学长学姐等征求意见,询问对于硕士学习有所助益的资源及运用方法,并加以参考和模仿。但模仿的是否是正确的或是合适的?部分准硕士生完全依照"参考"而进行学业准备,进而发现其中的知识深度与自身现有水平相差过大而难有较大收获。那么,完全"自主"的思考和探索是否会使准硕士生误入迷途?如果可以在一定经验借鉴或学业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准硕士生如何找到二者间的模糊界限?不同类别的准硕士生在身份权衡时会存在怎样的差异性?这是进一步探索准硕士生度过"空档期"方式并对其予以有效干预的必要准备。

(二) 建议

由于准硕士生群体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高校及下属学院、研究生院、导师等对准硕士生的组织与指导又面临着信息权限、资源利用、资金支持、安全保障等多项挑战,因此目前各院校面向准硕士生的教育服务整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因此,本研究结合现有实际情况从学校、导师和学生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1.对于学校而言,应加强对准硕士生学习准备的引导。高校应帮助准硕士生提前了解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使准硕士生理解本科学习和硕士学习的差异性,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空档期"的学业准备。一方面,学校应拓宽准硕士生的信息权限,向准硕士生提供清晰、完整、透明的信息支持,帮助准硕士生在信息检索环节实现"硕士生身份准入"。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组织一定的学术活动或实践活动来激发准硕士生的"学习动能"。学校可组织建设一个学生内部的非正式学习型组织[9],以组织为依托团结同年级同专业的准硕士生和师兄师姐共同进行经验分享和学习研讨。最后,高校应积极承担起为准硕士生"保驾护航"的责任,尽可能缓和准硕士生本科院校与拟录取院校间"界限分明"的情况。在信息向导、资源服务、学术指引等非官方路径下,本科院校"多送一程",拟录取院校"早接一程",使准硕士生实现相对顺畅的本硕过渡。

2.对于导师而言,应认识到自身对于准硕士生进行学业准备的指导性意义。导师对于准硕士生的联络应予以及时有效的反馈,向准硕士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结论,缩短准硕士生消极等待的时长。同时,尽管"导师双选制度"提前至"空档期"进行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和争议,但导师的提前建议和指导是可行且有益的。导师的建议和指导不应局限于师生稳定的双选关系,当导师确定无法接收准硕士生或不确定是否接收的情况下,也应以"为师者"的责任和态度,对准硕士生的学业准备提供一定建议,对其的困惑进行一定程度的解答。而确定接收准硕士生的导师也应提前履行其导师义务,对准硕士生的学习和生活加以关注。

3.对于准硕士生而言,应将对自我的认知和对环境的判断相结合。准硕士生应对自身的学业及非学业需求、专业基础知识积累、学习动机与能力等多方面个人特征进行自我审视,明确了解自己在"空档期"的目标与达成目标所需的方法及努力付出。同时结合对本硕差异、学科特点、导师反馈等外部环境的了解与理解,形成适合自己的"空档期"度过方式。准硕士生应该明白,"空档期"既是劳逸结合提升素质的假期,也是进行一定学业准备以促进本硕衔接的过渡期,对于前后二者的分配与选择,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不过度偏颇有所收获即为合适。其次,准硕士生进行学业准备的过程应积极扩展自己的学业行为方式,走出惯用方式的"舒适区",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收获不同层面的学业结果。最后,准硕士生在与导师、师兄师姐等外界互动时,对于不同程度的反馈延迟与反馈质量,准硕士生应做到"因事托规,随时所急",即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尽量少消耗自身学习动能的条件下完成自我实现。

最后需指出的是,本研究结果可能更符合"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准硕士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其是否能够推广到其他类型高校的准硕士生仍有待商榷。此外,准硕士生在"空档期"的行为选择中,学校指引、同伴支持、家庭熏陶等外部因素也起到了一定影响作用,虽然这并不是本研究关注重点,但后续研究仍需关注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与个体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
戚兴华. 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流变的四种文化渊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02): 21-29.
[2]
李明磊, 黄欢, 黄雨恒, 等. 硕士生培养过程关键要素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01): 7-14.
[3]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005/t20200520_456751.html.2020-05-20/2021-05-09.
[4]
李孝更, 蔡国春. 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6所高校教育学研究生的实证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07): 44-51.
[5]
凌鹊, 王慧. "准硕士生"学业准备影响因素分析[J]. 长沙大学学报, 2018, 32(05): 145-149.
[6]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12.
[7]
王战军, 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理论与实践[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68-76.
[8]
杜帮琼. 导师负责制下学术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现代交际, 2019(17): 193-195.
[9]
张文慧. 后考研期本硕衔接阶段学生培养问题的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On How Prospective Postgraduates Spend "Gap Period": Based on a qualitative study of 52 prospective postgraduates from a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ZHOU Wenhui1,2a, YUAN Lin2b    
1. Periodical Office of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Beijing 100081;
2a.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2b. Graduate schoo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e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of prospective postgraduates in the gap period at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can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service and training mode for them.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with prospective postgraduates graduated in 2020 from a certain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y, it is found that during the gap period, the prospective postgraduates make different academic preparations and conduct quality improvement. Their action choice and results are influenced by suc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s their own needs, cognitive ability,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feedback valid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guidance to study preparations, and supervisors should actively offer valuable suggestions and guidance, while the prospective postgraduates should take their action choic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elf-cognition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y environment.
Keywords: prospective postgraduates    gap period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