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 Issue (4): 72-77   PDF    
驱动实践意识  构建专业场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前瞻
张晓慧    
北京电影学院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8
摘要: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本世纪初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实践型艺术专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与此同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与学术学位"同质化"教学产生的定位游移,学科整体性实践创新能力疲软以及导师有效性指导的缺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北京电影学院勇于创新,在培养高层次电影艺术创作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设置"新人成才计划"和"研究生拔尖人才实验班"等改革举措,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实践表明,只有实行体系化、专业化、项目制培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才能展现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艺术硕士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    

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批示中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1]。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性的研究生教育会议,自此拉开了新时期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幕。随后,《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相继出台,涉及质量监控、导师岗位管理、专业学位改革等方方面面,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学位[2020]20号)聚焦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成就与挑战,明确目标与重点工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诞生于本世纪初,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转型升级下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发展十分迅速,但问题也愈加明显。为此,各培养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力图突破培养过程中的瓶颈。如何让专业学位更专业,是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要正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回溯历史:政策引领·实践为重·领域多元

200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之后,《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2005〕9号)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全国下发,标志着我国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的诞生。2005年3月至4月,国务院学位办下发《关于申报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和推荐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学位办[2005]13号),全国各艺术类高等院校及综合大学的艺术院系开始了申报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及推荐全国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人选的工作。2005年5月30日《关于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05]34号)公布了北京电影学院等32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首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于2006年9月入学。据《北京电影学院院志(1996-2008)》载,"国务院学位办限定学院每年最多可以招收50名在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设置之初各学校的基本培养规模,最初的几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报考人员也多为有艺术相关从业经验的在职人员。

2009年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开始讨论研究全日制(双证)MFA培养工作。2010年4月22日,教指委完成全日制MFA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国务院学位办转发各培养院校,自此,艺术硕士也可以进行双证培养。到2017年,随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并轨,艺术硕士结束单证阶段,全面进入到双证时代,这也标志着艺术硕士进入到全面提升质量的时代。近十多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比例逐渐增加,截至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已超过60%[2]。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更是如此,培养单位数量和人才培养数量都在成倍增长,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每年招生人数已远超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人数。纵观艺术专业学位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具有较为鲜明的培养特色。

首先,艺术专硕以实践性为主导,展现出创作优先的特征。实际上,艺术学科先天便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色,朱光潜先生说"不通一艺莫谈艺",即使是在学术学位一统天下的时代,很多专业类艺术院校的培养体系中也都包含了实践创作的比例和成分,展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这就要求"紧扣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原则"[3],凝练出适合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方法。换言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天然地契合了艺术学科的特点,使得很多专业类艺术院校如鱼得水,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类课程与实践类教学。

其次,艺术专硕呈现出领域性发展的特征,展现出细分化、专业化的局面。在2013年公布的最新版的《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代码册》中,艺术专业学位类别下面共有8个领域,分别是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和艺术设计,可以说,这些专业囊括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种类特点最为明显的八种艺术门类,其历史之久远、内涵之丰富,是其他专业学位类别无法比拟的。另外,因为各艺术门类涵盖之深、形式之广更使得其复杂性显得无以复加,就音乐领域来说,在其专业能力展示中就可以细分为音乐创作类、音乐表演类、音乐教育类等其他各类,各类别获得学位需要展示的作品在时长、表现形式、内容构成比例的要求上,都存有较大的差别。

最后,艺术专业硕士的培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按照艺教指委官网公布的数据,艺术专业学位自设立伊始,共有过5次较具规模的增设设置。2005年首批获得试点的院校有32家,之后分别经过了2009年、2010年、2014年、2018年几次增列,加上各院校自主进行的动态调整,目前已经达到276所培养院校。其中2009年批准增加68所,2014年增加63所,是获批数最多的两次大规模增列,这些增列高校中既有专业类和师范类院校,又不乏省级综合类院校和相关学科专业院校,其来势之浩大、发展之迅猛可见一斑。[4]

二、直面问题:定位游移·创新疲软·指导缺失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是我国现有学位体系下的两种学位类型,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位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中明确指出,"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和"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以区别两者间的培养特色。[5]在2020年,同样是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中进一步强调"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对两种学位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和目标达成手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和界定[6]。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主要突出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简而言之,专业学位最鲜明的特色是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有一技之长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由于我国当前的专业学位起步较晚,研究生培养水平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还十分不足,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身定位界定不清,产生与学术学位"同质化"教学的倾向。在长期的单一的学术学位类型的发展语境中,专业学位的设立与兴起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对于专业学位所要求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等核心要求,很多培养院校和导师的观念认识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统一。因此,各学校按照各自所理解的专业学位来开设和建构自身的专业学位课程与培养体系准则,这在艺术专业学位的培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院校的招生考试中,不被学术学位录取的考生可以调剂到专业学位,而反之则不可调剂,使得专业学位较之学术学位,略有矮人一等之嫌,这样的观念认识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根除,也直接导致了部分院校的专业学位的教学设置向学术学位看齐。更重要的是,在五次较具规模的艺术专业学位授权高校的增列中,很多综合类艺术专业学位的师资与实践软、硬件条件堪忧,致使他们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的教学需求,不得不使之沦为学术学位的一种附庸。于是,在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中,就有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吉林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在内的数所院校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被判定为不合格,比例可谓不低。[7]

第二,对于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在2020年4月份艺教指委最新发布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0年修订版)》中,仍然按照8个领域明确区分了各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毕业考核、学位授予等具体要求,对一些专业方向所应该掌握、完成的作品名称都列举的十分细致。其中,电影领域(135104)要求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方案中明确规定了艺术硕士的专业学位课程的实践类课程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60%,并规定毕业考核总成绩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占70%),以专业学位论文为辅(占30%)。尽管条例粗中有细地强调了专业学位的实践性,但部分单位和导师对此理解存有偏差,表现出创新不足、实践不足的特征。另外,具体的创作实践要求也使得一部分院校限制了专业间的互动与互助、外延与拓展,致使创作陷入单向度循环的状态。

第三,双导师制难以贯彻,导师指导不足。在导师指导方面,很多专业学位类别均采取"双师制"来完善教学工作。其中,校外导师和行业内兼职导师的介入,不但保证了研究生必要的校外实践活动,而且能使研究生最大程度的接触到行业内最前沿的热点和实践问题,成为培养质量的有效保障环节。但是,具体到艺术专业学位,很多培养院校却无法真正贯彻"双师制"。实际上,这样的状况与艺术实践的个人性特点密切相关,艺术学科天然的实践性使得很多校内导师自己就具备某种艺术特长,像音乐演奏、绘画创作等,即使是对合作能力要求较高的电影领域,校内导师也往往是编剧、导演或表演方面的专家,加之艺术实践活动对于所需器材、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需求度不高,致使一般艺术类院校直接摒弃了校外导师的设置,也不会大费周章地选择实践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降低了教学成本,也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认同意识,尽管如此,这样的设置毕竟存有局限:一方面,导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很多艺术类院校"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方式使得研究生的创新和创作的视野受限,很难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很多艺术类院校中的专业学位导师的学历与理论水平不足,以至于无法单凭导师的一己之力培养出高水平的艺术专门人才。

三、实践探索:设置"电影新人成才计划"和"研究生拔尖人才实验班"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国内很多高水平专业类艺术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在艺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较为有益的探索。作为国内第一批艺术专业学位培养院校和国际知名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北京电影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注重"实践教学"的特色与传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在国内的设立,更使得北京电影学院坚定了为中国电影制作和创作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信心和决心。在此条件下,北京电影学院于2013年建立"电影新人成才计划—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长片作业",于2019年设置"研究生拔尖人才实验班",前者致力于引导学生拍摄90分钟时长的长片,后者则致力于引导学生拍摄多个短片,两者都对国内艺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电影新人成才计划—研究生长片作业"由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导演谢飞发起并任艺术指导。该项目面向学校在读的全部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开征集剧本,获选剧本通过研究生导师与学校青年电影制片厂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创作,并由在校研究生组成创作团队共同参与电影长片创作,学校则提供拍摄设备及部分资金支持。本项目开国内在校研究生拍摄电影长片之先河,获得2016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

"研究生拔尖人才实验班"是北京电影学院面向在读研究生开展的专项培养计划。实验班由研究生院和文学系联合举办,集合了校内外以及国际师资进行授课。该项目不限制专业,以至于全校研究生皆可参与其中,这样的开放性设置直接打破了院系与专业的壁垒,实现了专业间的联动与拓展。项目的前三个月在周末进行,通过大班授课的方式培养报名参与的学生,然后进行选拔与淘汰,留下的学生根据各自的项目需求与兴趣点选择不同的导师进行小班授课。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打磨剧本,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多部短片创作。在此过程中,项目采取过程淘汰机制进行层层筛选、优中选优,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活力与创新能力,以期通过三年持续不断的活动训练与创作实践,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编导一体复合型电影创作人才。

这两个项目都以扎实的电影拍摄实践为导向,以优秀的电影作品案例为支撑,以优质的艺术成果(长片或短片)为目标,成为电影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拓性探索。具体而言,它们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实现了以下几点突破:

(1) 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以项目制为抓手,真正实现了实践创作为核心的培养方针。这两个项目集全校教师、创作资源为一体,提供全部力量支持学生创作较为完整和较具成熟风格的长片或短片,这样的设置能够快速提升学校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作水平,为电影新人从事电影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为中国电影创作输出更多较为成熟的电影新人。值得一提的是,它们从本质上区别于电影学学术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对研究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影新人成才计划—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长片作业"。该项目的成果需要完成90分钟时长的影片,长片的难度与体量与短片截然不同,是一个创作者艺术创作水平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事实证明,这个项目的探索是成功的,导演《盛先生的花儿》的朱员成、导演《告别》的德格娜都获益于在读期间参于其中,从而成为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青年导演。

(2) 培养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电影人才。与许多培养院校对实践创新能力的理解较为单一、偏狭相比,这两个项目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电影创作人才,因此,项目的选拔相当严格。研究生长片作业的剧本遴选每年6月与12月分两次进行,每次申报的剧本都在15部左右,经过评审组的专家评审和答辩,真正能够进入拍摄环节的仅2到3部;拔尖人才实验班大班授课时共有177人报名,而仅有37名学生通过筛选进入到第二阶段的导师分组环节,入选率为21%,之后还要根据学生分组学习的状态和潜力进行再次筛选。不仅如此,入选的学生面对自己的团队和剧本,要真正担负起创作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多位老师可以咨询并提供帮助,但真正完成创作的是独立的学生团队。因此,学生的潜力得以挖掘,创造力得以激发,并提前体验到职业电影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困境和焦灼,实现了实践创作能力的锻炼和升华。

(3) 强强联合的导师组以及"多对一"的指导导师设置。不论是研究生长片作业项目还是拔尖人才实验班,都突破了导师和研究生"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实现了"多对一"的导师指导活动,这完全符合专业学位的特点与要求。研究生长片的剧本除了需要获得导师的认可外,评审组老师还会对剧本提出意见,经多次修改、调整过关后才能进入到拍摄阶段;拍摄过程中不仅会得到研究生导师与学校青年电影制片厂有丰富制片和创作经验的老师的实际指导,还有谢飞等资深导演和导师进行最后的把关与推广,因此,学生得到的创作经验和指导可谓史无前例。拔尖人才实验班更是在最初的短片创作阶段便由导师团队共同指导完成,其后的视听思维的学习与训练等诸多创作活动也是在老师的鞭策与指导下打磨完成,期间,创作者与导师、同学们进行较为高效且有益的沟通、交流,从而巩固认知、共同进步。

四、展望未来:推行体系化、专业化、项目制培养

这两个基于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项目都获得了较好成效,尤其是"电影新人成才计划—研究生长片作业",该项目已拍摄的三部影片均反响不俗,其中,2011级全日制MFA德格娜拍摄的长片《告别》获得2017年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年轻新晋导演的学位作品就能获此殊荣是对其作品艺术创新的最大肯定,此外本片还获得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首届柏林华语电影节青年导演特别奖、第9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青年电影竞赛单元最佳剧情长片奖,并入围意大利都灵电影节。2013级在职MFA张影的长片《再见,爸爸》获第六届G客盛典暨G客原创视频"最佳电影奖";2012级在职MFA朱员成的长片《盛先生的花儿》涉及养老问题,一开机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最终在2016年上海电影节获得"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影片、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朱员成)、最受传媒关注女主角(颜丙燕)、最受传媒关注女配角(艾丽娅)四个奖项,成为此奖项的最大赢家。

除去最大程度的扶植新人和产出作品外,这两个项目还带动了在校生的专业学习,发挥正向的激励和榜样作用。在《告别》和《再见,爸爸》两部影片拍摄完成后,学校在校内进行了展映和导演交流活动,研究生们也将剧本与成片进行具体的比对。通过观赏同学创作的作品,不仅促进了专业学习,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达到了激励式教学的成效。这些项目开国内电影教育之先河,不仅开拓了北京电影学院MFA研究生培养的新局面,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内外影响力,为电影艺术创作事业和国家电影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它们为我国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典型范式。未来,随着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扩招与深化,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应愈加体系化、专业化、项目化。

(一) 课程体系更加专业,体现出艺术各领域的具体要求

艺术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的样式,不仅与其他学科相互关涉,更在门类之间相互游移、借用,具体的艺术领域更是反映出特殊的要求。可以说,艺术从业者应该具备审美感知、创造想象、情感共振、艺术技巧等极具共性的能力,但更应该依据不同的艺术领域表现出极具典型的教学要求。因此,课程体系应该愈加专业化,既涵盖通识性教育和标准化方针,又不拘一格的针对艺术领域的特点因材施教。比如,电影领域的教育不仅要重视编导一体式的创作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化、交叉式的教育课程,而且要针对具体的专业性质,培养更具有针对性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摒弃彻底的"一锅端"式教育。可以说,针对不同的院校、教师、学生以及各自艺术领域的特点,设计更具专业化、特色化的课程是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将放在艺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

依据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培养目标与艺术硕士培养的发展规划,专业学位应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尽管教育部陆续出台的规定,反复强调了艺术硕士培养应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但目前的培养中实践仍旧表现出整体性缺失的局面,创新更是很难通过具体的标准加以衡量。可以说,诸多培养单位认识上的不足与游移,直接导致了它们舍本逐末的应对学位论文、实践水平偏低、欠缺创新能力的情况。实际上,随意的、质量低下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无法锻炼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还会使之对艺术实践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因此,重视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将其转化成具体的人才培养战略与课程显得尤为必要。设置从学习到创作、指导,再到展览以至经验总结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力、保证作品的创新性。

(三) 项目制将是艺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途径

所谓项目制,就是将以具体的项目策划到实施、落地为全过程的艺术创作,作为教学方案的一部分,甚至成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学校根据具体的考核结果对艺术生产、创作者、指导老师予以评价和奖惩,并以此推动学生认识、学习、参与到项目中来,真正体认艺术创作的过程,积累相应的经验和教训。项目制的设置不仅体现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探究性"和"自主性",更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创造艺术、领悟方法、总结经验的直接场域,真正切合了学生的需求,改变了课程单一考核的僵化状态。此外,项目制的推广还有利于实现以优秀作品带动新生力量、潜在力量的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也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需要各培养院校明确目标、认淸形势,立足自身基础和特色,集中优势资源,形成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有效合力,实现教学资源与软硬件设施的优化配合,打造愈加体系化、专业化、项目化的培养方案,建构具备实践意识、创作优秀作品的专业场域,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艺术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 (2020-07-29)[2021-3-6]. http://www.gov.cn/xinwen/2020-07/29/content_5531011.htm?pc.
[2]
陈燕, 饶晓锐.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视角(2000-2020年)[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2): 61-67.
[3]
郭强. 在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应坚持"专业性""实践性""创造性"原则——以音乐与舞蹈领域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9): 54-59.
[4]
中国艺术硕士网.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EB/OL]. (2020-08-23)[2021-3-6]. http://www.mfa.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39.
[5]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 1号)[EB/OL]. (2020-07-29).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_zcwj/201307/154118.html.
[6]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 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系列文件资料汇编[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6-7.
[7]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下达2018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EB/OL]. (2020-06-1)[2021-3-6]. http://www.gov.cn/xinwen/2019-06/03/content_5397139.htm.
Raising Practice Consciousness and Improving Professional Abilities: Current practice and prospective of the MFA cultivation in China
ZHANG Xiaohui    
Graduate Schoo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Beijing 100088
Abstract: Since China stated its professional MFA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fter fast development in a dozen or so years, the professional MFA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channel for cultivating high-caliber,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practice-based artistic talents in China. Meanwhile, problems hindering the cultivation have gradually become obviously noticeable. The orientation deviation emerged from the homogenous academic degree teaching, the weak innovation capacity of the entire discipline,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ors' guidance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FA education. In this context, Beijing Film Academy displays its pioneering spirit in innovation and has made rewarding explor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film artistic talent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film talent growth progra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op-notch postgraduate talent experimental class", Beijing Film Academy has achieved a breakthrough i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some relatively remarkable results.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only by carrying out systematic, professional, and project-based trainings can the MFA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how its vigor and vitality.
Keywords: master of fine arts    professional degrees    cultivating mode    practical cap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