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 Issue (2): 68-74   PDF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目标愿景、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
范涛a, 梁传杰b, 夏婉扬a    
a. 武汉理工大学 汽车学院, 武汉 430070;
b. 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 武汉 430070
摘要: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目标愿景是建立基于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制度等多元混合的学科建设模式,这既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客观要求、坚决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实践、科学配置高校办学资源的有效举措,也是推动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现实需要。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可实现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和管理过程的"四协同",具有建设思路战略性、建设目标长远性、建设主体协同性和建设对象系统性等特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保障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是其根本价值追求,改革逻辑由高校外部转向高校内外协同,路径选择由同质化倾向回归特色化路线,建设手段由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
关键词: 学科建设模式    目标愿景    内涵特征    实施路径    

学科建设模式改革已成为当前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改革的共识与特征,是激发学科发展动力和提升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2017年1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列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以改革为动力,确定建设思路,合理选择建设路径”[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和重要内容,因此,从学理上探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应然状态及实践路径,对于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实践改革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基于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制度等多元混合的学科建设模式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目标愿景

学科建设模式是指高校在开展学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建设路径和方法的选择,包括学科方向、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撑平台、社会服务、学科制度、学科组织形式等多个方面[2]。以管理为维度,系指以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制度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活动形态。在我国高校开展学科建设的改革实践中,曾出现了基于建设主体的多元主体协同型,基于建设对象的特色发展型、集群发展型、均衡发展型,基于建设内容的以人为本型、学科交叉型,基于管理制度的学科特区型、立项建设型等多种学科建设模式,这些学科建设模式在我国学科建设模式改革实践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制度等多元混合的学科建设模式之所以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目标愿景,主要蕴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逻辑。

(一)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改革创新,这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路径选择,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经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的思想,通过深化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以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为重点的综合体系改革,努力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从学科建设管理创新的实践来看,自1999年湖北省开展“立项建设”以及南京大学开展“学科特区”学科建设模式创新以来,有关学科建设模式创新的举措罕有所闻。改革开放40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开展学科建设模式创新,通过学科建设模式创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这是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 坚决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容的具体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4]

对于高校而言,特色就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而高校特色办学最直接的表征在于其学科特色,就是要培育并建成若干能够体现自身优势或特色的学科。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解与认识,已经由原来的具体管理和具体建设层面上的认知,上升到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的认识上来,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重要抓手,通过学科建设模式改革促进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通过优势特色学科的实力和水平彰显高校的办学特色,自然而然就成为坚决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内容要求的具体实践。

(三) 科学配置高校办学资源的有效举措

办学效益是高校办学的基本立足点和重要追求目标,要提高高校办学效益,除积极寻求外界对高校的投入外,对于高校内部而言,关键在于实现高校自身办学资源的科学配置,即盘活现有教育资源,使现有办学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用。

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通过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辐射、带动高校整体发展,是新时代高校转变办学理念和思路的具体体现,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要实现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具体内涵为划分的“横向式”管理向以学科为划分的“纵向式”管理的转变,二是要实现以人、财、物等“块块式”管理向以学科为视角重新配置高校办学资源的“条条式”管理的转变,三是要实现追求数量、面面俱到的“均衡式”发展向注重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现重点突破的“特色式”发展的转变。高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积极改革并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模式,通过实现现有办学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使高校办学效益得到提升。

(四) 有效推动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现实需要

国内高校在开展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随着不断完善和发展,相继形成了依托型、规划建设型、以人为本型、立项建设型、学科特区型、学科交叉型等多种学科建设模式,这些模式对于促进不同时期、不同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现高校特色、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依托型”学科建设模式其实质是一种“放任自流”的原始管理模式,主要依托学校教学或科研管理部门来开展,既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固定从事学科建设工作,也没有从学科的视角进行统筹规划、专门管理,这种模式下学科建设工作鲜有成效。“规划建设型”学科建设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按照统一规划组织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学科相关具体内容建设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下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固定从事学科建设工作,但是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上述两种建设模式现已鲜为高校所采用,以人为本型、立项建设型、学科特区型、学科交叉型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几种主流学科建设模式。“以人为本型”学科建设模式其实质是一种聚焦学科建设核心关键要素的管理模式,强调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立项建设型”学科建设模式是以项目形式对各学科点进行全过程建设与管理的一种模式,建立了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学科特区型”学科建设模式重构现有人事制度体系,实行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制度体系;“学科交叉型”学科建设模式注重多学科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推进交叉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培育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

按照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基本逻辑和发展思路,建立一种基于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制度等多元混合的学科建设模式,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价值追求和理性选择,有助提升学科建设成效。

二、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多元混合型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是指高校以学科建设作为推进高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核心抓手,从学科建设服务于高校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在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过程等多方面协同,实现高校在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升学科建设成效,实现高校特色办学与特色发展,推进高校整体科学发展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一) 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的具体内涵

实施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实现“四协同”,即建设主体的协同、建设对象的协同、建设内容的协同和管理过程的协同。

1.建设主体的协同

学科建设管理涉及高校多个职能部门,包括学科建设处、规划处、科技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财务处、国资处、国际处等主要职能部门。建设主体的协同主要包括如下两层含义:一是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与安排需要多个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与安排由校学科建设处牵头负责,规划处、科技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财务处、国资处、国际处等部门参与。其中,学科建设处负责制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相关管理制度,统筹相关建设资金,参与各建设项目论证、建设、过程监控与验收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方案的框架下,负责重大科研项目与成果的评选、过程监控与验收,负责科研相关管理办法的制订。人事管理部门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的统筹下,负责学科特区建设项目的评选、过程监控与验收,负责学科特区建设相关管理办法的制订。二是建设项目的经费来源是多个管理部门的共同支持。高校的建设投入往往分属于各有关职能部门,如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师资队伍引进与培养经费,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基地建设、科研运行管理及科研创新等经费,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研究生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经费,这些经费往往从各职能部门块块式管理的视角出发,需要在建设规划及实施过程中予以统筹,实现经费使用方案由高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具体建设经费仍有相关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2.建设对象的协同

所谓建设对象的协同,是指高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协同。学科建设的对象是各类型、各层次的学科。从大学知识创新的实现路径来看,学科交叉是催生原创性科学成果、推进知识创新的关键路径,是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要破除学科的边界壁垒、让每个学科“开门亮户”,通过学科之间研究思路的相互启迪,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研究理论的共通互享,研究应用的相互支持,从而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在这一形势下,要实现高校学院与学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协同,通过强化理学学科与工学学科之间、工学学科与工学学科之间、理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人文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心、学科特区、创新团队建设上,实现跨学院、跨学科的资源整合,让不同学科在“枝繁叶茂”的同时,又能错落有致、竞相发展。

3.建设内容的协同

学科建设内容并非指通常意义下学科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具体内涵,而是指学科建设以项目为形式的具体推进内容,即学科建设项目之间的协同。

具体而言,就是要分三个层次、三种类型以项目形式推进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三个层次是指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三个层次,优势学科指现有的或拟重点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指现有的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指校级重点学科;三种类型指协同创新中心、学科特区和创新团队建设三种类型。协同创新中心是指整合校内外的相关创新资源,实现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旨在打破现有的各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与机制障碍,实现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科特区是指以优秀高端人才的引进为重点,在学科特区内突破现有学校相关人事管理政策、绩效考评政策、财务管理政策等制度约束,以特殊的、与世界接轨的、具有政策吸引力的政策体系,旨在打破现有的学校相关政策约束,围绕某一重点发展领域或重点学科而建设的人才特区,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高端人才群体,以促进某一学科发展的制度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是指以围绕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高水平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为出发点,整合现有校内相关人才资源,通过相关政策的扶持,在某一领域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团队,从而促进某一学科某一领域实力和水平提升。

4.管理过程的协同

管理过程的协同,是指在这种管理模式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按照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分规划、执行、检查与处理四阶段组织开展,实现四阶段的协同,同时在每一个环节上也要实现协同。

具体而言,在学科建设规划阶段,要将高校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发展目标与高校学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科建设目标与内容同高校战略发展目标与长远规划的有机统一,学科建设规划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中短期规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之成为实现高校战略发展目标的核心抓手。

以学科建设整体规划为指导,高校要切实做好学科建设的组织与执行。在学科建设执行阶段,高校要充分整合现有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学科建设既要考虑到建设的全面覆盖,要涵盖高校所有学科,又要突出重点建设,以协同创新中心、学科特区、创新团队三种层次予以分层建设,同时还要处理好国家相关重大建设工程与校内建设工程的关系,做到国家建设工程与校内建设工程的有机衔接,做到各自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内容完整、措施有力,形成各种工程、各类各层次建设的有机结合体。总体而言,就是要构建起学科建设科学的运行机制。

为加强学科建设成效的监控与评价,高校要定期组织开展检查验收。在参与检查的主体上,要做到多管理部门参加,学校相关主要职能部门均要参加;在组织上,要做到多部门分别负责,即按不同层次分别由相应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协同创新中心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检查,学科特区由人事管理部门负责检查,创新团队由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负责检查;在检查内容上,要从学科建设的内涵,即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结合规划所提出的建设目标,分别予以检查和考核;在检查评价的内容体系上,要做到学术与管理并重,既要有管理部门人员的评价,也要有学术专家的同行评价,同时鼓励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学科积极开展国际评估,按照国际标准,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检查。总之,要做到检查工作的科学、合理,能够切实反映各学科的建设绩效,就要构建起学科建设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结合学科建设检查情况,高校要做好相关处理工作。要做到学科建设情况与相关学院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学科建设情况与项目负责人岗位及任职挂钩,与高校对各职能部门年度考核挂钩,与高校对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任职挂钩。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将学科建设成效与二级单位的年终考核与绩效分配挂钩,与二级单位负责人、管理部门负责人及负责人的任职与岗位联系起来,构建起学科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 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的主要特征

与其他学科建设模式相比,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建设思路上体现战略性

较之于规划建设型、立项建设型、学科特区型等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的首要特征体现在其建设思路的战略性上。规划建设型强调高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设计及建设前的系统谋划,在建设思路上,主要体现其系统性与前瞻性;立项建设型强调激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在建设思路上,主要体现在制度设计层面上对建设主体的约束性及激励性;学科特区型强调对新兴学科和新兴领域的培育,以优秀人才引进为重点,通过特殊政策予以扶持,在建设思路上,主要体现其特殊性,即特殊人才、特殊政策;多元混合型将学科建设作为推动高校整体建设的核心手段,突出高校的重点建设与分层分类建设,积极服务于高校的特色办学与特色发展,体现了其基于高校整体建设与发展战略层面的谋划与思考,因而在建设思路上主要体现其战略性。

2.建设目标上体现长远性

较之于规划建设型、立项建设型、学科特区型等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在建设目标上也有其明显特征。规划建设型在建设目标上,主要是与高校中期战略规划的衔接,如高校的五年规划或十年规划,建设目标主要体现高校的中短期发展;立项建设型在建设目标上,主要实现高校在3年左右的建设周期里的学科建设目标,因而建设目标也主要体现高校的中短期发展;学科特区型主要是高校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或领域,主要是高校学科结构和布局上的探索,因其不确定性,在建设目标上主要体现短期或中期高校的发展。而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因其在建设思路上把握了高校的战略发展,在建设目标上必须体现高校的长远发展,必须做到高校中短期建设与长远战略发展的结合,所以这一建设模式在建设目标上体现了其长远性。

3.建设主体上体现协同性

学科建设模式的建设主体是指高校有关职能部门。规划建设型各高校有所差异,主要归口于学科建设管理部门,也有少数高校归口学校规划管理部门;立项建设型主要归口于学科建设管理部门,学科特区型主要归口于人事管理部门,也有少数高校归口学科建设管理部门或科研管理部门。以上三种学科建设模式的建设主体虽在归口管理部门上有些差异性,其共性在于均只归口一个部门管理。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与其他几种建设模式的显著差异在于,建设主体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包括高校学科建设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等几个主要组织单位,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本科教学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由于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在建设思路上着眼于高校的战略发展,以及建设目标上着眼于高校的长远目标,同时又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组织、多个部门参与,所以必须要实现多个管理部门的协同,才能保证这一建设模式能够有效运转,建设富有成效。因此,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在建设主体上体现了其特有的协同性。

4.建设对象上体现系统性

较之于规划建设型、立项建设型、学科特区型等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的建设对象也有其鲜明特征。规划建设型的建设对象是重点学科或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型则是以服务于重点学科建设或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具体项目,学科特区型是某一重点建设学科或学科领域,尤其是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的建设对象与以往几种建设模式均有差异,其建设对象是三个层次和三种类型组合形式。三个层次指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三个层次,三种类型指协同创新中心、学科特区和创新团队建设三种类型,覆盖了高校所有学科。这一建设模式在建设项目的确定上,更能体现高校分层分类建设的思路,同时又涵盖了高校所有学科,因而体现了建设的系统性。

三、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多元混合型模式改革的实施路径 (一) 保障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根本价值追求

保障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是当下的时代要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相继启动了“211”“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新征程,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程的启动,不是对“211”“985”的否定,而是高等教育发展到新阶段,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的延续和深化。新时代下的“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要不断创新建设模式,合理选择建设路径,始终将激发建设活力作为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根据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保障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实施的时代要求。

保障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纵深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呈现起步探索阶段、重点推进阶段、整体推进阶段和全面深化四阶段渐次深入[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时期。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2015年10月,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工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能简单将其视作一种改革,而是要回归高等教育的初心本源,立足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立足提升质量的价值追求。因此,保障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既是衡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系列措施和推进过程的价值标准,也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

保障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以改革为动力,确定建设思路,合理选择建设路径”[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4]。特色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等,从哲学的角度讲,特色最本质的特征是“独特”“与众不同”。不同的高校,历史传统、理念风格、学科结构、价值取向、发展定位不尽相同,所以高校发展的理念应具有独特性。因此,高校在学科建设模式改革中,一方面要结合学校实际合理选择实施路径、走特色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要通过建设成效来推动高校办出特色,实现特色发展。

(二)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改革逻辑由高校外部转向高校内外协同

高校的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态位,不同学科的生态位也不尽相同。生态位取决于高校的历史背景、现实基础、价值取向和发展定位。高校的历史背景、现实基础、价值取向、发展定位等构成了影响学科建设模式选择的内部因素。内部与外部因素协同构成了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生态环境。

因此,高校学科的生态位决定了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要借鉴生态学理论,具体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适应性理论,就是要厘清三个问题:一是学科建设的目的,即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体现与学校现实基础和发展定位的衔接与吻合;二是学科建设的环境,即高校学科建设模式的发展过程中要适应什么,体现出了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应对;三是学科建设的路径,即基于学科发展现状的一种调整和修正,表现为对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和沉着应对。其二是平衡理论。不同高校的历史传统、理念风格、学科结构、价值取向、发展定位的不同,造就了多元化的学科建设模式。学科模式无所谓优劣,在此为“橘”在彼可能为“枳”。在模式选择上,不应将西方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模式视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不能教条主义的以一概全,必须坚持不同国家、不同高校的特殊性,应在借鉴和参考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加以选择、传承和创新,探寻适合自己的路径。其三是生态位理论。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某一学科在整个学科系统中的生态位,表现为对某一学科发展现状的认知和发展趋势的研判;二是某一学科在不同高校系统中的生态位,表现为某一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三是不同学科在同一高校学科系统中的生态位,表现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定位。其四是共生和竞争理论。学科发展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学科之间竞争的不可避免性。学科的竞争既表现为学科的实力水平,也表现为学科领域的特色优势。竞争不是目的,在竞争中克服同质化倾向、实现和谐共生才是终极目标。

(三)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路径选择由同质化倾向回归特色化路线

高校办学特色的铸冶既是高校自身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沉淀,也是不断发展、持续创新的产物,不同类型的高校发展都是基于特定历史背景和特殊内部因素双重影响下而形成的不同办学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模式改革实践表明,一流学科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建设模式的选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即时之举,而应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和理念坚守。在高校特色生成与发展路径的选择上,不同高校的路径选择不尽相同,但共性特征就是适宜自己发展的脉络与方式。学科建设模式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的产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也不存在一种最好或最优的模式,必须坚持事物的多样性、特殊性及偶然性原则。不同模式有不同模式的特色,不同模式有不同模式的优势。在推进学科建设模式改革中,高校要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以更广阔的视野、清醒地审视自己,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合理选择建设路径,构建起适应外部环境、适合自身发展的一流学科建设模式。

具体到战略决策上,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重点突出如下几点:一是主动适应和把握外部环境,抢抓发展机遇。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必然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高校学科建设模式同样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的制约,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必须根植于社会大环境下,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建设成效。二是积极发挥和扩大比较优势,培植竞争优势。一流大学不必面面俱到,而应立足实际、精准定位,首先做强一流学科,办出自身特色。因此,高校学科建设要清楚自己的“家底”,明晰自己的比较优势,努力扩大这种优势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竞争优势。三是坚持示范引领带动,实现差异化发展。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高强度的投入,需要配置高校大部分优质办学资源。而高校的办学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撑高校学科大而全式的发展,因此高校无法使所有学科或领域都处于一流水平,只可能是在某些学科或领域暂时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外高校学科建设的实践表明,任何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都必须确立优先发展的重点学科或领域,集中资源持续发力,不断提升这些学科或领域的实力水平和竞争优势,进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带动高校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建设手段由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

全面深化大学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既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优势,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型。

将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纳入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中,这既是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学科带头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校领导等不同校内主体以及市场内主体的诉求以及责权利制度设计及行为,具体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实现“管理”向“治理”的转变。管理侧重在“管”,强调以外在力量维护秩序;治理侧重于“共治”,突出共同参与。基于高校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实际,必须基于学科带头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校领导和市场内主体等不同的利益诉求,重构现行的责权利制度设计,实现由行政主导向兼顾多元主体利益诉求的治理转型。二是发挥学术类主体的权力和作用。虽然高等教育存在“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思想之争,但高校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其本质属性就是学术共同体,因此应该理顺高校内部行政组织和学术组织之间的关系,重视并发挥高校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立项、考核和评价等工作中的作用。三是扩大学科带头人的自主权。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微观层面的管理主体是“人”,主要包括院长、学科点点长、学科项目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等,主要负责学科建设具体工作的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等事宜。高校应下移更多的资源配置权给学科责任人,尤其是要赋予他们较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使他们能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学术影响带领学科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制度建设对学科责任人、行政管理人员各自的权责作出清晰界定,形成职责清晰、责权利对等的合理分配,避免权力的交叉或重叠,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
[2]
翟亚军. 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3]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1667143.htm.
[5]
史秋衡, 康敏.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责任与结构设计[J]. 中国高等教育, 2018(10): 38-41.
On Mode Reform of World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hina: Goal, Vision,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FAN Taoa, LIANG Chuanjieb, XIA Wanyanga    
a. Schoo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b. Graduate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Abstract: The ideal vis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world-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ode is a multi-component mixe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ode set up depending on construction subject, construction object, construction cont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not only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us to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 specific practice for us to resolutely implement the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 planning outlines, and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us to allocate rationally and reasonably the school running resources for universities, but also a practical need for u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od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component mixed discipline mode can realize "four collaborations" among construction subject, construction object, construction content and management proces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egic thinking, long-term construction,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subject, and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bject, and the fundamental value it pursues i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world-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ode and to guarantee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results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his way, the drive of the basic logic of reform will change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university to the inside and outside coordination, the path selection will return to the characteristic route from the tendency of homogene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means will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management to modern governance.
Key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ode    ideal vision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implementation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