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中国计量大学 研究生院, 杭州 310018
只有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研究生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才得以明确。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更是明确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环节”[3]。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价值取向和现实追求能否与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紧密联系起来,研究生导师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对研究生导师有效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就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4];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中指出: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提高研究生导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5]。相关调研显示,绝大多数研究生导师认可“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但是由于教育背景的差异、对立德树人理念和科研育人的失衡理解和偏差认同,导致了对于立德树人工作职责的认知、落实方法和实施路径等方面无法形成一致性的共识[6]。
一、立德树人目标框架中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导师导思” (一) “导师导思”理念的源起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道德经》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无不体现了高尚品行的导师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培养中的作用。研究生导师制是指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7]。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成熟的思维能力,对正确的导向有较好的判断能力,导师对其影响更为深远。另外,研究生在专业课程之余的全部学习活动均是以导师为核心开展研究性学习,导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核心内容。导师既是研究生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科研实验的指导者与引路人,也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交流最为密切、关系最为亲近的师长与朋友,其治学态度、学术人格、处世风范等素质对研究生具有重要示范与导向作用,可以在学术指导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发展[8]。因此,“导师导思”可为研究生培养中的“立德树人”起到关键作用。
(二) “导师导思”的内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客观要求导师扮演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浸润学生心田,影响学生的品行。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意识是价值观引导行为的思想先导,导师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故“导师导思”模式的内涵就在于针对现有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在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9]。一个积极向上、信守良善价值的环境是有利于教师爱“好”的,因为教师在践行爱“好”德性时,会受到这种社会制度的支持和奖励[10]。因此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的环境,可以助力研究生导师在固守“社会情”的基础上,担负属己的道德责任,导“好”思。即使某些导师不能够做到完全克服自身的诸多弱点,但是与一个“有德”的共同体“活在一起”,可以引领其走出“黑暗的洞穴”[11]。总之,在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营造一个以“导师导思”的“有德”“向上”思政环境,对促成研究生与导师、导师与导师之间形成“共同体”,实现思政和研究生教育融会、双促,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导师导思”的实践探索——以中国计量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一) 创新“导师导思”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路中国计量大学生物学学位点的“导师导思”模式的实施方案见图 1。学位点以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学科团队为载体,确保“能力翼”和“思政翼”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形成双并举、双融会、双推动、双促进的局面;实现从“开题报告”到“毕业答辩”的贯通,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实现从“课堂教授”到“科研实践”的贯通,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贯通,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实现学位点建设、学科建设和“组织力提升工程”从“独联体”到“共同体”的贯通,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产教研协同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健全完善“1+7”的课程体系,建立知识传授的标准载体
学位点拥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计量学、生物检验检疫学等四个研究方向,设置27门学位课/选修课,基于培养方案中“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6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9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9学分”的要求,健全“1个核心课程群+7个专业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完善以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心的标准化培养体系。以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细胞学、基因组学、分子免疫学、生物学学科前沿等课程组成生物学核心课程群,让学生掌握开展生物检验检疫所必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同时,根据生物检验检疫知识需求,设置了计量、标准化、检疫、现代检测、植物保护、数据分析与写作、生物工程等7个专业课程群,让学生了解计量、标准和检疫处理,具备应用和开发检测新技术、研制新产品的知识储备。
2.组建多种模式的教学导师团队,实现产教研协同育人
根据研究生教学更注重课程内容精、深和新的特点,为保证教学质量,通过组建教学导师团队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加强跨学科课程学习,同时利用校外导师的作用,进一步结合行业特色,增强“能力翼”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下三种导师团队组建模式进一步开展研究生培养研究:(1)“1+X”模式,如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团队,可以先确定1名课程负责人,每年根据学生对大型仪器的不同需求,熟悉相应仪器原理、操作及功能开发的老师进入团队,灵活性高,针对性强,实现教研双促进。(2)多背景融合模式,组建一支成员涵盖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动植物检疫、生物统计、生物计量等学科背景的教学导师团队,共同承担生物学学科前沿、生物计量技术、检疫原理与方法、生物制品安全检测方法等课程,可以实现“精准育人”理念,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活跃教研教改,实现教研双融会。(3)内外结合模式,聘请校外具有质检背景的导师,通过行业培训、企业挂职等方式提高指导教师的行业素质,通过合作指导研究生科技项目、课外科技竞赛等方式强化指导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组建标准样品技术与应用教学团队,邀请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和本学位点专家,采用案例式、讲座式等方式授课,综合校内外专家在标准样品管理、应用及研制等方面的认识和经验,能够紧跟发展现状、应用性强,实现产教研协同育人。
(三) 构建以“品行养成”为主体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思政翼”课程思政是第一课堂,学生思政是第二课堂,环境思政是第三课堂,教师思政是关键保证,立体化、一体化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研究生培养体系“思政翼”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学位点主要实行了以下3种方法:
1.强化导师“导思”作用,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术科研训练有效融合,切实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德树人,教师是关键,而教师思政是关键保证。(1)优化结构,选聘研究生导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特别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在开展工作时将思政教育同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导师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首要责任人的作用,以及他们的专业和学科优势。(2)搭建平台,提升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依托“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生物系教工党支部“全国党建样板支部”,探索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研究生的学术科研相融合,切实加强导师育人功能。(3)借助载体,推出系列思政课,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贯通,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2.通过教工党支部结对研究生支部,组建硕本交叉、党建专业双引领型研究生支部保证学生思政
通过教工支部结对研究生支部的形式,探索将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在学科或课题组中。立足于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引导研究生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日常学术科研中,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结合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研究生党支部格局,扩大基层研究生党组织的覆盖面。将教工支部“双带头人”示范输送到研究生支部,带动研究生的党组织工作和创新创业科研实践活动的“双带头人”,实现了学生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双促进。另外,通过将支部建立在学科点和科研团队上,将与建立在班级、年级的党支部相结合,形成纵横交叉、上下联通的立体化、交互式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格局,保证学生思政的完整性。
3.通过环境思政保障研究生学习成长的全面性
通过研究生新生教育大会,开展对科研精神、科研诚信内涵等内容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宣讲,“厚德载物,诚信致远”,从入学开始就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高创新、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围。把生命科学学院长期形成的“生命文化”融入全体研究生中,在学院标志性文化场所中植入“生命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融入学风和日常生活中;实现“思政翼”的全面性。
(四) 实效分析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以“导师导思”为核心的“能力”+“思政”双翼培养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和丰硕的成果,成功的模式受到了诸多媒体报道,反响热烈。
1.研究生培养质量
2019届研究生(43人)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65篇,其中SCI(34篇)占比52.31%,EI(5篇)占比7.69%,一级学报(20篇)占比30.77%,发明专利(1项)占比1.54%。与2018年相比,2019届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的数量上升了8.3%,SCI/EI论文发表数量上升了44%,一级学报论文的数量上升了5.2%;其中70%以上毕业生在检验检疫相关行业就业。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博物院等建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研究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广泛认可,并被2020年8月28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教育新闻联播”中特别跟踪报道。
2.培养建设成效
一是“能力翼”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成果丰硕。有3个项目获批为浙江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得浙江省高校首批“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特等奖,入选2019年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等。二是“思政翼”的课程思政、教师思政、环境思政、学生思政成效显著。学位点所在科研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工党支部所在的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多项课程思政项目立项或以优秀结题;新媒体平台作用得到彰显,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学风和日常生活中,实现了“思政翼”的全面性;党建工作有起色,通过教工支部结对共建研究生支部的形式实现“导师导思”的全面融合,引领学生思政,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和学术氛围,强化了研究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总结和思考首先,在立德树人目标框架下,开展“导师导思”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多维度的协同进化。“打铁还需自身硬”,导师个人在“能力翼”和“思政翼”方面的积累是“导思”的前提;优秀导师团队形成的“思政氛围”是“导思”的根本;完备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科研实践平台是“导思”的支撑。
其次,本文提出的“导师导思”模式,在推进研究生“能力”+“思政”双翼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一种有益探索,也是开创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模式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探索。
再次,实施“导师导思”模式需构建完善的推进机制,强化支撑保障,把“导师导思”机制纳入研究生培育整体发展战略和立德树人机制中。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双翼”培养方式的长效机制是基础。建立“能力翼”与“思政翼”的有效联动模式,形成“大思政”格局。在培养质量评价中要充分考量“知识传授、科研实践、品行养成”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研究生教学项目评审、验收中增加“价值引领”“品行养成”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中设定“课程思政”的观测点,内容设计和考核评价协同,评估“双翼”培养成效。构建产教研协同育人机制是关键。将涉及育人的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生思政和环境思政统一起来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体系“思政翼”与“能力翼”的立体化、一体化。
最后, “导师导思”模式,呈现了新时代研究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有利于促进立德树人。因此高校推广应用“导师导思”研究生培养模式时,需立足各个学位点的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组建导师队伍,针对研究生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营造“导思”环境,才能保证“导师导思”的实施效果,提升研究生“能力”+“思政”双翼培养的质量和成效。
[1]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2-11-18.
|
[2]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7-10-28.
|
[3] |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A/OL]. (2017-01-20)[2019-5-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701/t20170120_295344.html.
|
[4] |
教育部. 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A/OL]. (2018-02-09)[2019-5-1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802/t20180209_327164.html.
|
[5] |
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A/OL]. (教思政[2020]1号)[2020-4-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
[6] |
刘林.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与实现途径探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8(5): 115-118. |
[7] |
金永东, 李侠.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角色转换探索[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4): 91-94. |
[8] |
杨守鸿, 杨聪林, 刘庆庆. 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7): 26-30. |
[9] |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37.
|
[10] |
徐龙, 杜时忠. 论教师爱"好"[J]. 教育发展研究, 2014(8): 72-77. |
[11] |
曹清燕, 彭娇娇. 立德树人背景下研究生导师"价值观引导者"之角色意识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2): 40-44. |
b. Postgraduate School,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