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 Issue (1): 29-36   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何培育, 杨虹, 李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知识产权学院, 重庆 400054
摘要: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新,迫切需要对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优化,这是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亦是推进知识产权管理“新文科”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指引、以知识应用为导向,促进跨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通过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组建新时代高素质师资队伍,制定适应新形势需求教学体系,建设“资金+平台+基地”的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实施路径,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教-学-用-评”一体化培养模式,为国家、企业和社会输送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管理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新文科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    知识产权管理    

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四新建设,“新文科”概念被正式提出。2018年12月21日,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对新文科建设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安排,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新文科建设具体包括“加快理论体系创新、深化文科专业改革、开展文科教育课堂革命”等举措,为新文科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会议强调发展“新文科”等四新建设,推动全国各大高校改革教学体系与提升教学质量,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文科”等四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是应世界技术与产业发展新变革、社会发展新需求所提出的,其强调通过人文精神提升、跨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技术介入,创新传统文科建设模式与研究范式,一方面为解决新时代发展所产生的新问题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为培养能够具备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高素质哲学社会学科人才提供新路径。作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具备鲜明的交叉学科特征,其与“新文科”的建设理念高度契合,非常适合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新文科建设的发展道路。然而我国现行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应当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对现行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以为国家、企业、社会输送契合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一、新文科建设的本质特征及其对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的“新要求” (一) 新文科建设的本质特征

自新文科建设方案提出以来,学者们就新文科建设的背景、内涵、核心任务、建设路径,以及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与研究。其中,就新文科建设的本质与核心而言,有学者认为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与内在驱动力是切实有效的知识创新,其关键在于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把握世界人文社科的发展趋势,提升文哲史等哲学社会科学内部或与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的融合度[1];也有学者提出,高校新文科建设应当以社会的切实需求为指引,以人才培养和知识体系创新为核心任务,突出创新性、发展性、融通性特征[2];还有学者提出新文科建设强调在建设目标上追求主动引领,在学科管理上应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跨学科与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等[3]。综上所述,新文科建设具备如下特征:

第一,立足国际视野、文化传承、产业变革与社会需求,创建符合中国实情、体现中国特色的新文科与构建新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信息化的加速推进,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当及时对现行文科建设模式以及传统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创新。

第二,突出强调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重组,探索解决新时代发展、新技术变革、新经济转型所引发问题的新思路。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专业间并无明显的界限,哲学社会类学科内部以及其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外部的交融,是新文科建设与布局的重要特征,这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为解决新时代重大问题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案。

第三,通过融入新技术创新传统文科的研究范式、研究路径及研究工具。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为我国“新文科”的布局与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有助于创新传统文科的发展思路,新文科建设中新技术的融入也是对新技术变革、产业变革的积极回应。

新文科是传统交叉学科的继承与发展,新文科建设与传统交叉学科建设的相同点在于:第一,均强调通过跨学科、多学科交融的方式弥补传统单一学科不足,打破专业障碍与学科壁垒,创新学科专业建设模式;第二,均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以现实需求为导向,构建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优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为社会各界输送契合其实需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为国家发展进步、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而新文科建设与传统交叉学科的建设所不同的方面在于:第一,交叉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存有差异。传统交叉学科建设强调的是对专业人才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能力的培养,而新文科建设还强调对专业人才国际化视野、文化传承与传播、人文精神、批判精神、运用新科学技术进行创新研究等方面素养与能力的培养。第二,交叉学科建设中专业交叉融合的对象与方式有所区别。传统交叉学科建设是通过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领域或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彼此结合、相互作用、交叉渗透实现[4],新文科建设是通过人文学科内部、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包括理工农医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但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新科技、新技术类学科的融入(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类学科),具有鲜明的前沿性与时代特征。第三,交叉学科建设中就培养对象的人文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要求不一。相比于传统交叉学科的建设,新文科建设对培养对象的思想政治素养与人文素养有更高的要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新文科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当前世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临“历史未有之新机遇”,更需要当代大学生勇于直面挑战、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 新文科建设对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提出的新要求

根据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分类标准,知识产权管理专业隶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范畴,是一门涉及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管理、经济学、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知识产权管理相关专业硕士点的设立致力于培养复合型、综合性知识产权管理高层次人才,该学科的设置契合“新文科”理念的内涵特征与发展需求,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研究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目标导向。具体而言包括:第一,思想素质方面。本专业研究生理应具备传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与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自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第二,专业技能方面。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且具备一定跨国知识产权运营管理能力与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解决能力,兼备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操技能;第三,工具使用与知识运用能力。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具进行科学研究与实操训练,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产权管理相关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科技创新中实际问题。这是新文科建设对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研究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精神提出的新要求,亦是新时代背景下行业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出的新需求[5]

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剖析

近年来社会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由法律类人才向管理类人才转变,众多高校开始探索融法律、管理、技术、经济等多学科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路径。就现行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硕士点情况详见表 1表 2):第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下设置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专业二级学科,招收知识产权管理学术研究生。第二,在知识产权、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二级学科下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方向,招收知识产权管理学术研究生。第三,在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出版、新闻传播等二级学科下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方向招收专业研究生。从高校在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相关学位建设现状可见,我国各大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专业与研究方向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多个领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建设的人才供给,然而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重新审视现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尚存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表 1 我国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方向学术研究生的情况汇总
表 2 我国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管理方向专业研究生的情况汇总
(一) 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地脱节现象

鉴于知识产权本身即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复合型的学科,众多高校在开设知识产权管理专业或专业方向研究生教育时,多强调对融法律、技术、管理等多学科专业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因而上述高校在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组建等方面多注重对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复合型”特征的体现,比如在课程上除了开设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相关课程外,还增设了管理学、经济学相关课程,但专利检索分析、知识产权文书写作、知识产权代理等实务类课程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本专业研究生实务能力的培养。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市场所需要的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兼备的高素质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由此可见,现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定位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二) 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相关体系机制有待完善

1.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机制不足

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离不开跨学科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的支撑,然而现行高校跨学科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开设的跨学科相关专业课程比重较小、获取其他跨学科相关领域知识的渠道较为有限等现实困境,制约了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一方面,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中缺乏沟通是现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教育的痼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本专业研究生在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知识应用、创新创造中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从现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可见,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法学类课程偏重”特征,诸如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学等其他跨学科课程开设比例较小,同时由于教学资源获取渠道不足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2.缺乏有效的实操技能培养机制

师资队伍实践操作技能不足、实践操作与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环节较为薄弱、专业研究生实习实训经历不足且成效不佳等,是致使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缺乏有效实操技能培养机制的肯綮所在[6]。详言之,其一,跨学科专业所组建的师资队伍实践技能较为不足,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实务操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地培养[7];其二,现行高校课程教学体系呈现出实践类课程比重小、创新创业类课程较为缺乏等特征,一定程度上导致本专业研究生实操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不强;其三,现行高校所培养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往往暴露出实务操作能力与经验较为缺乏的不足,而企业对招收此类研究生入企实习缺乏动力,致使本专业研究生实习实训机会不多。与此同时,由于高校、研究生、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反馈的平台与渠道,往往导致校企双方无法就研究生实习情况尤其是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从而致使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实训成效不佳。

3.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有待改进

现行高校主要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指标,根据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评判其科研能力;以高校教师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就学生论文科研写作情况、参与专业相关活动等情况作出评价;以主观性、柔性化、定性化评价方法为主,较少高校使用计量化、定量化评价方法。此种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可能导致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亦可能导致对专业学生科研成果质量评价不实的情况发生。现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培养的现行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复合性、应用型、高素质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推动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新文科”内涵式发展,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的进程。

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模式的创建,应当以新文科建设对本专业研究生所提出的新要求为指引,对现行高校的人才定位、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改良革新。

(一) 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构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为战略导向,以解决国家、社会、企业现实需求与现实问题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协同合作,行业企业实训与高校教育深度融合,从明确培养定位、完善教学模式、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基地”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为学生打造“教—学—用—评”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 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可由图 1描述。

图 1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1.明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为应对我国现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的现象,我国高校应当以培养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理论功底扎实、实务操作能力过硬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创新型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而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还理应具备文化传播意识、文化对话意识等,这是新时代发展对文科专业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建议高校以新时代重大问题、新时代行业企业现实需求为导向,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的组建、教学资源的供应、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多方面出发,对现行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优化,以培养知文化、能思辨、懂专业、擅运用的知识产权管理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2.组建新时代复合型、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应对本专业研究生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实操能力不足、跨学科专业教师沟通交流不足等困境,建议高校采用外部引入、跨界合作、跨专业融合等方式,对现行师资队伍成员来源、师资队伍培训机制、师资队伍考评与奖惩机制进行优化改进,力求为本专业研究生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务操作技能娴熟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具体的实施路径在于:

第一,不断拓宽本专业师资团队成员来源,优化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教育离不开复合型、应用型师资队伍的支持,而跨国、跨校聘请其他知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跨院系、跨学科聘请知识产权管理、思想政治、商务管理、经济金融、科学技术相关专业的师资人才,联合政府部门以及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专业行业协会、企业实务人才,是应对师资队伍来源有限、结构单一、实务经验不足等现实困境,组建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有效路径。

第二,创设多样化、全方位的师资队伍培训机制,开阔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师资队伍的思想文化素养、专业理论知识深度与实务技能水平。主要有如下实现路径:为专业师资队伍提供分批次、定期限的国外访学深造机会,以提升其对国际知识产权相关规则的理解程度;鼓励校内教师定期到企业参访、挂职,以提升自我实务技能水平与实务操作经验;定期开展本专业师资队伍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的交流会,促进其就不同学科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以创设出更易理解与更加融通的教学内容。为更好地保障对本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效果,高校可采用“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双导师制度,由高校教师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实务人才共同担任本专业研究生的导师,其中,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学术指导[8];校外导师主要负责为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创新创业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3.制定适应新形势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

为应对改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所面临的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等现实困境,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建议高校从教材选取、教学板块设计、教学形式优化等多方面重新审视与考量。

第一,课程教材选用。高校在为本专业学生选取课程教材或学习辅助资料时,可以与政府、企业、律所以及代理机构等多方人才需求主体协商交流,综合考虑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料的时效性、全面性、权威性、实用性。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联合政府及其他实务部门专家学者,编撰知识产权管理相关专著、论文集、案例指南等供学生学习。此外,高校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使更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与现实需要学习知识产权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知识。

第二,教学板块设计。推动知识产权管理“新文科”内部学科以及其与理工农科等外部学科的深度融合,打造“思政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知识课程”立体化、多元化的教学板块。需特别注意的是,其一,在思政教育课程方面,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教学育人之根本,是新文科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亦是教学课程占比亟需调整的板块,而且教育部近年来亦大力提倡高校进行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改革,将先进思想、先进文化融于课堂体系[9]。鉴于此,高校应当努力探求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专业与思政教育相关课程的结合点,开设与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的思想政治课程。其二,专业知识课程包括专业理论类课程与专业实践类课程,其中,在专业理论类课程中增设国际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如域外国家知识产权法、海外专利布局与预警、域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新科技”与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专业交叉的理论课程,如知识产权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归属与保护等。专业实践类课程包括专业实务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三个部分,其中专业实务实践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企业知识产权贯标、项目申报、导航评议、检索分析等,还包括新技术变革背景下产生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专利检索分析课程、区块链关键技术专利检索分析等新兴交叉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立足于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的结合点所开设的相关创业课程,此类课程的开设对于提升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创造意识,为致力于实务工作、从业就业的学生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具有重要价值。社会实践类课程包括专业实习实训、企业走访调研、文化展览馆参观、企业实体项目参与跟进等。

第三,教学形式安排。通过“主修+辅修”相结合以及“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提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多样化、智能化。主修与辅修相结合提升课程选取的灵活性;通过小组汇报、翻转课堂、角色扮演、学生反串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替代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10];此外,将新技术融入课堂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智能化、信息化。比如,高校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智慧教室,同时利用多功能信息集成平台辅助教学[11]

4.建设“资金+平台+基地”的教学资源

新文科建设强调以现实问题、社会需求、知识应用为导向,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更好地保障本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效,建议高校借助政府、企业、律所、代理机构等多方主体的资源,引入人才培养资金、建立集成化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创建实习实训基地。第一,引入政策资金、企业实务项目,为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与实现专利转移转化提供资金支持。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宏观调控、引导与需求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关的资金支持政策为本专业研究生提供资金支持;作为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方,企业、律师、代理机构可以通过设立实务项目或案例研究资金,助力本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创造与科学研究活动。第二,联合政府、企业、代理机构、高校等多主体,建立融学术交流研讨、优质教学资源、实践操作模拟、信息反馈沟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集成化资源共享平台[12]。借助该网络平台,本专业研究生可获取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就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可利用该平台的国际知识产权检索库检索有关知识产权信息以进行分析、预警,可通过该平台的实务虚拟窗口进行商标注册、版权登记、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模拟等专业训练。第三,借助政校企资源建立大量优质实习实训基地,为提升本专业研究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提供支持。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使学生能在完成在校学习后及时投身于实习岗位,以检验理论知识、锻炼实务技能、了解人才需求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工作[13]。集成化信息共享平台、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将加快知识产权管理“新文科”学生实现知识从“学”到“用”的转化。

5.构建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新文科建设强调跨学科交叉、多领域融通,在此背景下,需从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范围、评价方法等多方面出发,对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改进[14]。第一,就评价指标而言,建议高校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招聘的素质要求以及知识产权职称评审中的考评内容等方面出发,提炼并构建可供执行的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比如,将科研方面指标、协同合作方面的指标作为研究生的评价指标。其中,科研方面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发表在专业相关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及论文被引次数,登记的版权、注册的商标以及申请的专利数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市场应用情况等;协同合作方面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与他人合作完成科研项目、专业相关论文的数量等。第二,就评价主体而言,建议高校以政府、企业、高校、律所、代理机构等多主体评价替代单主体评价模式。第三,就评价对象与评价范围而言,建议高校用学术成果、专利检索报告、专利申请数量与质量、专利转化数量与市场运用成效、实习实训成果等多元评价方式,代替以往单一、以论文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第四,就评价方法而言,选用技术化评价方法、计量化评价方法等客观评价与柔性化、定性化的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

注释:

① 参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0年硕士专业目录查询》,https://yz.chsi.com.cn/zsml/zyfx_search.jsp,访问日期分别为2020年5月21日和2020年8月25日。表中高校按照其名称首字母排序,首字母相同的则比较第二个字母的序位。

参考文献
[1]
武宝瑞. 新文科建设需要解决好的三个前置性问题[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28(2): 9-12.
[2]
宁琦. 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28(2): 13-17.
[3]
段禹, 崔延强. 新文科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2): 149-156. DOI:10.3969/j.issn.1000-5110.2020.02.018
[4]
张雪, 张志强. 学科交叉研究系统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14): 112-122.
[5]
樊丽明, 杨灿明, 马骁, 等.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0): 10-13.
[6]
苏平, 赵怡琳. 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企业知识产权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研究[J]. 知识产权, 2020(7): 26-41.
[7]
何培育, 聂菊.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 32(12): 109-113.
[8]
张文利, 王卓峥, 司农, 等. 创新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4): 90-95.
[9]
李佩.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10]
张文晋.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 41(S2): 88-90.
[11]
刘利. 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2(2): 143-148.
[12]
李玉倩, 蔡瑞林, 陈万明. 面向新工科的集成化产教融合平台构建——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3): 38-43.
[13]
贺星岳. 基于现代职教体系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 2015, 36(21): 61-64.
[14]
殷忠勇. 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J]. 江苏社会科学, 2020(1): 33-40.
An Analysis of the Post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Mod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HE Peiyu, YANG Hong, LI Xiang    
Chongq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choo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Abstract: The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presented by such technologies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urgently needs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postgraduates in interdisciplina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It is a realistic need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strategy to strengthen China wi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t is the only way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new liberal arts", in which, higher-learning institutions should promote collaboration amo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personnel groups relating to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 dem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the found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knowledge application as the target. In addition, the higher-learning institutions should defin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for postgraduate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et up a high-quality teaching team, and formulate a teaching system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new situation. Moreover, they should develop "fund + platform + base"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 a diversified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explore other implementation paths, and establish an training mode featuring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functions for postgraduates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higher-learning institutions provide the country, enterprises and the society with compound applied professional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Keywords: new liberal arts    interdiscipline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