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 Issue (6): 70-75   PDF    
以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推进“双一流”建设:问题与进路
张继平, 刘婷, 赵欢    
三峡大学 田家炳教育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 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推进器"。建立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现实需要,是坚守中国自信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正确方向的必然选择。现行的学科评估存在分类不够详实、本土气息不浓、制度设计欠佳和评估文化缺位等短板,尚未形成"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评估品牌。以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践行分类评估、社会评估、依法评估和原生态评估的方略,从而实现分类建设"双一流"、科学建设"双一流"、规范建设"双一流"和理性建设"双一流"的目标。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学科评估    “双一流”建设    

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是立足本土打造国际评估品牌的“催化剂”,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推进器”。习近平同志提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这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来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科评估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创新学科评估制度,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体系,用中国尺子丈量学科建设成效与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迈入新时代的新愿景,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一、“双一流”建设需要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

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根植于中国土壤,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形成,经过实践不断检验,通过潜移默化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建立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形成中国式学科评估的文化魅力与全球影响,是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在建立中国自信、走中国式道路方面发挥着方向性、关键性作用。

(一) 建设教育强国的现实需要

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大计。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鲜明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大学,必须突出中国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向和重要任务。学科评估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又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不仅支配着学科的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着“双一流”建设的价值取向。开展学科评估,必须立足中国大地,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积极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紧紧围绕国家和高等教育重大需求,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价体系,推动高等教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进程,早日建成教育强国。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使命,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导向和遵循,标志着我国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工作迈上新台阶,进入新征程。

(二) 坚守中国自信的内在要求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自信是一种内在力量,是自尊之基、自立之本、自强之源,是中国高等教育屹立于世界的基石和根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自信,必将失去斗志,无所作为;一所大学、一个院系、一个学科,如果没有自信,同样会失去生存发展的根基。建立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是一种坚定的教育理念、一种不可动摇的教育意志,这种理念与意志建立在对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性思考和理性判断之上,是中国教育自信的引擎之基与活力之源。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已从规模扩张式发展转向结构协调式发展,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从要素驱动式发展转向改革驱动式发展,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国高水平大学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泰晤士高等教育》及QS等主要国际排名中的位次整体前移、大幅提升,部分学科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底气越来越足、自信越来越强。在此前提下,构建既能反映我国国情又能赢得国际声誉的学科评估品牌,不仅仅是简单的评估理论和评估制度创新,而且是更重要的评估实践和评估文化创新,既关系到“双一流”建设的成败及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品牌的确立。

(三) 坚持正确方向的必然选择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用正确的政治观解决中国问题,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的正确道路,是办好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1990年10月,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明确地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能否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科评估是“双一流”建设的“服务器”,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服务器”,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服务器”,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建立中国化、有特色、多类型的评估体系,有力推动“中国式好大学”的生长,引导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检视高校在“立德树人”、学生质量和毕业生发展质量等方面是否实现既定培养目标,回应社会对学科评估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二、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估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问题

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既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打造中国学科评估之世界影响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学科评估取得重要进展。从2002年启动第一轮学科评估,及至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束,我国高校学科评估不遗余力地进行改革,并取得一些显著成效:一是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质量”为指导思想,探索学科评估的“中国道路”;二是遵循“质量、成效、特色、分类”的理念,打造学科评价体系的“中国风格”;三是采用主客观评价结合、按归属度认定成果、绑定参评、全过程审核、国际同行评价的方法,探寻学科评估的“中国模式”;四是通过大类拓展、优化学术论文评价等举措,致力打造学科评估的“中国标准”;五是通过提供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果公布和服务形式,建立评估结果发布的“中国方式”[2]。这些努力对于汇聚多方意见、凝聚创新共识、聚焦改革方向起到很好的定向作用,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体系、推动“双一流”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学科评估在中国的起步相对较晚,理论探索相对薄弱,实践模式不够成熟,其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与短板,需要不断磨合和改进,方可形成“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评估品牌。

(一) 分类不够详实,价值导向偏离

中国高等教育是一个层次多元、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体系,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设置不同性质与特征的学科,有不同的办学目标和服务面向,追求不同领域的“名牌”与一流。学科评估按统一性的标准将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高校放在同一个框架下进行比较,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全体高校的学科建设成效、办学水平与发展质量,与中国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实际有一定偏离,难免被误读为具有重共性轻个性的价值导向,使学科评估面临着标准窄化和模式固化的风险,导致胜者不光彩,输者不服气。从标准窄化的角度来看,第四轮学科评估虽然将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分开,按理工、农科、医科、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分别设置指标体系,但这些学科的核心指标大体相同,没有充分体现各自的特色,学科评估存在着套用某一类学科、某一门学科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科的教育质量、建设绩效与办学特色的倾向,有“张冠李戴”和“指鹿为马”之嫌;从模式固化的角度来看,第四轮学科评估提出按归属度认定成果、国际同行评价等方法,用较为典型的自然科学思维模式评价所有学科,使学科评估拘泥于某一类学科、某一门学科的视野与疆界,胶柱鼓瑟,缺少变通,难以适应多学科分类发展的客观需要[3]。学科评估忽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求,游离于中国高等教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将学科建设引向同质发展的“死胡同”,不仅阻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各安其位、各显其能、各展其长,在不同的领域争创不同的一流,贻误学科发展的时机,而且导致高校学科建设盲目模仿其他学科发展的思路与模式,使学科建设陷入低水平重复发展的困境之中,停滞不前[4],阻碍不同门类、不同属性的学科按规律发展,影响学科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 本土气息不浓,评估水土不服

只要提到“一流”,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于是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双一流”建设应该借鉴这些大学的建设经验、方案和标准,将北大、清华等大学建成“东方哈佛”“东方耶鲁”。不容置疑,国外先进的评估理念、缜密的评估方法、发达的评估技术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必须择善而从,否则会造成学科评估标准与做法的水土不服,颠覆中国本土文化价值观,评估的效果难免让人产生“照猫画虎”的感觉,而用这样的评估来遴选“双一流”建设对象,必然产生适应性问题。中国高校学科评估在自主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值得肯定的努力,但本土气息仍然不够浓厚,特别是评估标准的外来取向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沿用国外ESI评估标准。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中国高校学科建设质量与建设成效,勇气可佳,但ESI重理工轻人文的收录方法,本身就存在文献统计的科学性问题,学科评估单纯看ESI指标,不仅导致评价结果的精准性受到怀疑,而且导致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遭到“致命性打击”,这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有关精神背道而驰,可能制约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阻碍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二是论文评价强调国外期刊发表。学科评估还没有建立论文评价的中国标准,过于突出SCI、SSCI、A&HCI论文的权重,虽然第四轮学科评估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但A类期刊名单所列举的外文期刊数量及其权重都明显大于中文期刊,中国期刊在论文评价中只起点缀的作用,很难体现中国特色,无法引导学者们将最优秀的成果在中国期刊发表。三是“双一流”建设对象的遴选倚重国外评价。“双一流”建设对象的遴选除按“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原则外,高校是否入选“双一流”名单,不仅要以中国高校学科评价为依据,还要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表明中国特色学科评价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导向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全面发挥。学科评估标准的制定忽视本土特色,过分强调国际评价与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既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重视内涵和质量的趋势,也不符合学科评估走中国道路的定位,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 制度设计欠佳,高校投机钻营

良好的制度设计既是学科评估有机运行的前提,也是规约高校依法参评、有序竞争的保证。在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手段的高等教育场域,学科评估按照行政逻辑运行,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公平、正义、法制的规则,导致高校之间无序竞争。从学科评估的运行机制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学位中心开展学科评估,委托人是政府部门,代理人也是政府部门,学科评估本质上仍然是行政性评估。行政性评估最大的弊病就是刚需配置,评估组织方与参评方缺少“缓冲地带”,评估组织方用刚性的制度管理参评方,而参评方只能按照组织方的博弈规则行事,这就导致学科评估的管控矛盾。评估组织方和参评方处于一种对立的地位,评估组织方按行政方式组织开展学科评估,用行政方法管理参评方,甚至对参评方颐指气使,使参评方成为“沉默的羔羊”,没有发言权,只能按照评估内容“精心”地进行准备,服从这根弦绷得太紧。参评方之所以服膺于组织方的行政命令,主要在于教育行政部门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和诱人的资源,参评高校为在评估中取得良好“战绩”,获得“金字招牌”,占据“双一流”遴选的上风,必然会采取措施博得组织方的好感,在评估中表现出逐利的本能,寻找机会投机钻营,由此导致高校在评估中的竞争白热化、泡沫化。不少参评高校为获得“双一流”的“门票”,不按学科建设规律办事,急功近利,不惜通过撤拆拼凑、弄虚作假、恶意挖人、合谋串供等手段来欺骗评估组织机构及评估专家,在评估中虚报、谎报状态数据,夸大学科建设成绩,隐瞒学科建设问题[5]。参评高校的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行政性评估,因为那些善于抓评估制度漏洞、对学科评估材料进行包装的高校可以从中获得本不该获得的利益,这种现象如同商业领域的投机倒把。学科评估投机行为不仅使“象牙塔”的圣洁性受到玷污,而且使其本身的权威性严重透支,已经引起社会的强烈批评。如果评估中的投机行为得不到有效治理,就会导致腐败盛行,使评估失去本真价值,这对“双一流”建设可能是致命伤。

(四) 评估文化缺位,学术生态失衡

学科评估是一种文化活动,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汲取营养。在中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过程中,学科评估文化建设还没有跟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步伐,使“双一流”建设正面临着文化贫血、动力不足、生态失衡的问题。一方面,学科评估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方面还走得不够坚实,导致方向失灵。中国高校学科评估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评估理论体系,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征的评估模式和运行机制,目前国内学术界与评估界主要是介绍、引进或沿袭西方主流的评估理论,移植国外的评估模式,缺少中国元素。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条件的相似性,即使在发达国家适用的学科评估理论,在中国也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缺憾。如果不能认识到西方评估理论、评估模式在我国运用必然存在的局限性,照搬这些理论和模式于我国学科评估实践,必然会导致事与愿违,造成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建设的错位。另一方面,学科评估存在迎评与应付心理,导致行为失范。学科评估结果对每一所高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高校在学科评估中成绩不理想,可能会导致政治形象不好,难以获得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社会影响不好,难以招到一流的学生,获得一流的资源;学术声誉不好,难以引进一流的教师,产出一流的成果。于是各高校从评估启动伊始,就采取种种策略迎接与应对评估,以图在评估中获得好的成绩。参评高校以“应考”心态应对学科评估,反映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对好的评估结果的狂热追求,使高校之间涌动着一股“争先”的激流和“恐后”的暗流,为宁静的学术圣殿平添了几分紧张气氛,无法冷静下来考虑更长远的学科内涵建设问题。

三、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估推动“双一流”建设的进路

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双一流”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方法。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体系,学科评估既要在可比领域和具有显示度的指标上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又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即不能用所谓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标准,而放弃建立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6],否则会产生“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问题。以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在将国际性学科评估“中国化”的基础上,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创新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基业由大变强提供不竭动力。

(一) 分类评估,分类建设“双一流”

分类发展是高校各美其美、学科各显其能、教师各展其长、学生各求所需的基石,也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按照多样性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诉求,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院校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因而有不同标准的一流,学科评估必须坚持分类评估的思想,按照分层治理、分类管理的思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具体的以评促建机制创新上,政府作为学科评估的倡导者、领导者、监督者和“双一流”建设的投资者,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学科评估的局限性,不能简单地把学科评估的结果作为确定“双一流”建设的唯一依据。一方面,国家需要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研制高等学校分类设置标准,制定分类管理办法,依据高校分类标准制定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分类遴选、分类建设“双一流”,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通过突出学科优势,打造学科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创建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创建世界一流。另一方面,国家要把“择优”和“择需”相结合,把“双一流”建设和教育公平发展相结合,综合考虑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均衡、产业所需等重要因素,进行整体规划和分类遴选,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投入、分级建设的支持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加强与高校合作,多渠道汇聚办学资源,分层次、分类型争创一流,引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办出质量和特色。

(二) 社会评估,科学建设“双一流”

学科评估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活动,如果由教育行政部门来组织实施,不免带有强烈的行政化色彩,评估的公信力自然会大打折扣,如此遴选与考核“双一流”建设对象,也难以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因此,必须强化第三方评估,建立健全社会评估机制。从社会评估的特征来看,由于社会评估机构不参与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管控,因而能有效地借助社会力量,吸纳高校、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等参与学科评估,不仅有利于拓宽评估视角,也有助于提升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7],所以更受社会各界欢迎。从提高学科评估的科学性、权威性来讲,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更应该以社会评估为主旋律,政府则应逐渐淡出学科评估。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从此不问津学科评估。在“管办评分离”的治理框架下,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者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投资人,其主要职责是委托社会专业机构组织学科评估,发挥社会专业机构在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消减行政权力对学科专业事务的粗暴干预。为形成政府与社会评估机构之间良好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可以项目委托的形式给评估机构提供财力资助,购买评估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同时通过合约的形式要求社会专业性评估机构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估标准,以积极鼓励各高校在特色学科领域进行创新,通过形成中国特色去打造世界一流。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中医学为我国高校所独有。政府可以明确要求社会评估机构在评估标准的设置过程中不能简单移植国际标准,不能盲目崇洋媚外,而要关注本土文化和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以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打造世界一流。

(三) 依法评估,规范建设“双一流”

学科评估是一种法治评估。只有建立一套系统完善、公平公正、高效权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法规,在政府及其教育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和行政监督下,确保非政府性的社会专门机构能够依法独立公正地进行学科建设质量与成效测评,才能从根本上落实学科评估工作,保障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增强以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成果、一流学生为核心要素的大学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主动适应和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对于学科评估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来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快评估法制建设,以促进政府从繁琐的评估事务中解放出来,从扮演拨款、排名和分配资源等角色转变为评估法规的制定者、评估活动的监督者。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基本精神,加强学科评估的政策与法规研制工作,建立健全学科评估法制体系,为推进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科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以保证评估效能的彻底落实[8],助推“双一流”建设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前进。

(四) 原生态评估,理性建设“双一流”

原生态评估是指初始状态或常态下的学科评估,即高等学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评估,以原始的状态迎接评估,将学校最自然、最真实的面貌呈现给评估者。从评估文化来看,原生态评估主张以诚信为本,以弘扬传统美德为重,引导高校调节功利心态,放逐对评估结果的片面追求,反映了高等学校的平常心与超我的思想境界,其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取向为世人所称道。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引导学科评估,敦促各方面建立起有效的防腐机制,展现大学的崇高品格与精神,不仅是学科评估的价值所在,也是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迫切期待。用原生态精神指导学科评估,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学科评估理论研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估理论研究,不断反思与超越传统的、外来的评估理论、评估实践、评估体制,构建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本土化、长期化、规范化的学科评估体系,引导高校建立学科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双一流”建设的持续动能。二是提升参评高校的自律意识。评估自律是评估文化的精髓,是化解评估矛盾与冲突的内隐规则。学科评估要强化参评高校的主体意识,兑现参评高校的主体地位,消除参评高校“受审”“被试”的思想顾虑,克服紧张心理或消极心态,使其成为和谐评估文化的塑造者,通过积极参与评估、主动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等方式展现评估的文化内涵,构建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态。三是降低学科评估的风险成本。慎重对待学科评估结果的应用,可以将现行的评估结果定等分级转化为办学绩效、办学水平的考核,使评估结果不直接与“双一流”建设挂钩,而是作为学科建设规划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及大学改进的参考,以此消除参评高校的防卫心理。

参考文献
[1]
张应强. "双一流"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学科评估:基于学科评估元评估的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5): 11-18.
[2]
王立生, 林梦泉, 任超, 等. 我国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和改革探究[J]. 中国高等教育, 2016(21): 38-41.
[3]
翟亚军, 王晴. "双一流"建设语境下的学科评估再造[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6): 45-51.
[4]
刘强.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校学科评估的价值冲突及其调适[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 43-48.
[5]
张继平. 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博弈:"双一流"建设与学科评估的视角[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138-146.
[6]
刘尧.以中国特色评价体系支持"双一流"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12-28.
[7]
孟凡, 李婷. 教育信息场域下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发展趋向[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3): 71-76.
[8]
高巍, 张亚林. 美国最新教师评价系统TEAM及其启示[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1): 42-47.
Promoting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 Evaluation: Problems and Path
ZHANG Jiping, LIU Ting, ZHAO Huan    
Tian Jiab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The discipline evalu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propeller to run well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build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evalu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practical need for us to make China a strong education country, an inner requirement for us to adhere to Chinese self-confidence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us to persist in the right direction. As of now, the existing discipline evaluation system has such shortcomings as less-detailed category classification, less local identity, far-from-good system design, and lack of culture assessment, which means a brand discipline evaluation system globally influential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not yet formed. The paper proposes, to promot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with a discipline evaluation system featur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implement a classified evalu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sectors, concerning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system and abiding by law, so that we can achieve the goal to fulfill the "double first-class programs"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in a standardized and classified manner.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iscipline evaluation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