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文法学院, 北京 102488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经济发展已经逐渐从注重发展速度向发展质量转型,社会民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性趋势进一步增强,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化能力结合起来,统筹社会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成为我国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在国家治理语境下,基层治理作为治理体系构建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者发挥着压舱员与领头羊的作用,其重要性逐渐凸显。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社会工作服务型治理的特点反映了共建共享社会治理的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治理体系的重要体现[1]。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聚焦于基层治理的人员,发现当前社会工作人员面临着人员紧缺和专业性不足的双重困境,在质量和数量上都难以达到现代化所需要的水平。一方面,治理体系建设与社会服务发展要求更多的社会工作人员参与。然而据民政部统计,当前全国仅有400万城乡社区工作者,平均6人服务一个社区,要对接约350位居民,人员严重不足①;另一方面,多样的社区类型、多元的居民需求以及日益复杂的社区事务,对社区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出台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着眼于社会工作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但是规划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截至2019年,我国累计有33.2万人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10.7万人取得了社会工作师证书,全国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20万人,人才培养的增速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②。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对人才的层次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高层次的建设型人才,不再满足学士学位,硕士成为从业的第一学位要求。然而,在研究生阶段经历了更长时间专业训练与学习的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工作的比例并未上升。出现需求层次与应用层次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口就业率低与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紧缺的矛盾;另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务能力不足,与社会服务和管理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2]。从当前社区工作人员的紧缺与专业性不足两个维度深入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源聚焦于社会工作硕士人才的培养模式上。
近日教育部明确表示,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去年增加近18.9万人,或将达到110万,且重点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招生数量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数量的缺乏,但是要促使社会工作研究生留到社会服务领域,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同向提升,还需要对其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新文科建设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新人才。以交叉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3],其目标和任务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不谋而合。新时代社会工作高级人才应该具有跨学科的思维,跳出固有的“社会工作”框架,需要从人数与能力双向提升的维度思考。高校研究生的扩招与新文科建设为解决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思路,但是新的建设时期需要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因此,如何促进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与新文科建设的结合成为新的课题。
二、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新文科建设顺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致力于推动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内在逻辑的契合,突破现有文科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对文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目标定位、组织形式、课程体系等重新认识或结构重塑[4]。新文科建设视域下重新审视与反思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可以发现,虽然自2009年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以来,十年间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与不足。
宏观来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依托社会环境的发展与社会工作学科的进步,但是当前社会力量薄弱,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虽然社会工作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仍未达到各个治理主体重视的地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的动力不足;内部来看,社会工作在学科、社会以及自我的各个维度认同度都不高且各个高校之间的协同度不足,难以平衡好资源的整合与分化;微观来看,社会工作专硕培养的目标不清晰,课程设计、教学方式、考核等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匹配;学制不合理,难以实现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师资力量缺乏,“双师制”成为形式化的空壳。
(一).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动力不足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依托社会的发展基础与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是当前社会力量与社会工作的发展均未达至理想的程度,社会工作的巨大作用与专业人才的巨大影响力没有充分显现。当前“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仍未形成,社会组织发展不均衡且力量弱小,民众处于“自发”向“自为”的过渡阶段,社会参与意识不足,社会力量弱小;而社会工作面临先天发育不良,后天成长过快进而导致畸形。政府期望社会工作者能够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但是又难以为其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社会期待更多社工高级人才流入市场,但是其财富却并没有向社会服务倾斜;社会本应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沃土,但是社会力量有限,没有能力为社会工作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持[5]。由此,在当前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境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缺乏外部动力。
(二). 高校社会工作硕士专业认同度不高、培养协同度不足宏观来看,除了外部培养动力不足,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认同度与协同度不足。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自我认同度不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工作的学科认同度较低,难以掌握学术话语权。作为学术型学科社会学的二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本身的实用性被严重偏向理论的社会学所弱化,且由于社会工作理论融合了多种学科的知识,常常被诟病为“缺少理论”,处于学术性学科鄙视链的底端;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由于多着眼于社会的微观问题,由此社会工作人才被刻板化为“社区工作者”与“社区服务人员”,对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缺乏多层次、全面化的认知,导致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较低;再次,目前我国尚未明确进入社会工作学科的教学研究与学习方面的专业许可程序和资格,由此导致对社会工作知识的专业认同较低[6]。三者相互影响,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对自我、知识、学科的认同不足。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的协同度不足,表现在本科与硕士之间的衔接、有关培养社会工作硕士高校之间的协同和社会工作硕士培养与就业的对接三方面。首先是国内各高校本科与硕士之间的衔接不完善。本科生学习强调“广博”,注重对整个专业的宏观把握与全学科的认知。研究生的学习则是强调“专业化”,强化对专业领域的认同[7]。但是当前社会工作硕士的教学梯度不明显,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本科生的区分度不高,教学内容衔接不上;其次,国内不同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协同不足,难以实现师资队伍、实践基地与学术资源的共享,资源整合性差且各高校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目标趋同,均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社会工作专门人才,未能形成各自的特色领域,学科分化程度欠缺,发展的独特性不足;再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未能有效协同学校与社会,做好就业前的准备与过渡。
(三). 培养目标与教学培养体系不匹配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正处于结构转型期的我国需要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针对单一的学术型人才难以满足多样化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进行供给侧改革[8]。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关键,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实践型人才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但是,当前的教学体系与方式却与目标之间出现了张力。
首先是课程设计,当前专业硕士虽然强调实务的技巧与方法,但是对理论与知识层面的学习过多,而应用的层面较少,不少高校缺乏实践基地,学生的实务能力不足;教学中虽然重视案例教学,但是由于巨大的生师比,教学效果往往难尽如人意;单一的评价考核体系与培养目标之间更是形成巨大差异,强调实务与应用的目标,但考核却停留在口头与纸笔上,最终的方案能否贯彻和落实成为问题,由此造成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往往难以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难以达至人们对高端人才的期望。
(四). 学制不合理,难以实现学术与实践的统一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相对,注重与社会的结合,紧密联系实际,培养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差异还在于学制的不同,在两年的时间内需要完成课程学习、800小时的实习以及最终的毕业论文,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境下,学术性与实践性必然形成一种张力,要想平衡好学术性与实践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此出现两种培养模式的分化,一是重学术轻实践,逐渐将社会工作向社会学靠拢,造成与培养目标的不一致与实务能力的严重缺失,在就业市场上难以占据优势;二是重实践轻学术,刻意降低对社会工作硕士毕业论文的要求,造成社会工作专业学术性不足,长期处于学术鄙视链的底端,对招生、人才的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
(五). 师资力量缺乏,“双师制”形式化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需要平衡学术与实践,也就导致社会工作硕士生需要“学术型”导师和“实践型”导师“双师制”,分别指导学习研究以及督导社会工作实务。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始于2009年,在短短十年间已经发展至近150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过快的扩张与发展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师资的严重缺乏。目前来看,很多高校的导师都不是真正的社会工作出身,往往是跨专业教学和指导,即使是社会工作科班出身的导师,真正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也很少,教师对社会工作的理念、工作方法、实务技巧理解不深刻,往往侧重于理论教育,难以对实务工作形成有效指导[2]。
三、新文科建设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路径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经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学术型研究生的份额收缩与应用型研究生的规模提升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构建一支宏大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9]。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要求我们跳出社会工作的固有框架,以综合性、全局性的角度去思考,站在更高的立场和格局去反思,以社会工作融合的思维打破固有的壁垒,当前的新文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平台。
新文科建设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最大的特点是“融通”,注重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融合,不仅可以打破学科划分形成的壁垒,也释放了人文社科的活力。首先社会工作理论本身就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医学和管理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在学科建构方面与新文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着眼于社会需求与社会发展,与新文科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再次,新文科建设是构建中国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的必然要求[10],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构建要求相契合;因此,新文科建设的思路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进而以社会工作硕士培养为起点,逐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一). 激发多元主体培养人才的活力,促进各培养主体的“融通”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产生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依托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而提升,同时可以反哺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当前发展阶段中,由于在社会层面出现断层,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未能体现出社会工作发展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巨大作用,因此各个主体对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新文科建设着眼于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能够以更高的定位与视野,全局性的俯瞰社会工作的作用,将社会工作的地位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并以开放融通的思想,吸引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力量,激发多元主体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活力,促进各培养主体的“融通”。政府首先要给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以更多的自主权,同时进一步向社会工作、社会服务领域倾斜,以更多的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发展,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并将之留到社会服务领域;市场主体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意识的将资金投资于社会服务领域;努力构筑“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加强社会基础,强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动力。
(二). 促进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与高校建设,构建跨学科、跨高校的“融通”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话语体系建设与学科建设是中国学科建设与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为起点,逐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文科建设的最终使命。
要构建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促进学科建设,首先要促进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与高校建设,构建跨学科、跨高校的“融通”。整合社会工作的理论,使其系统化与体系化,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实现本土化。社会工作融合了多学科的理论与知识,要使其进一步深化并与实践相结合,发展出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其次,做好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研究准入机制与程序设计,提高进入社会工作研究教学与学习的门槛,通过政策导向与实践导向逐渐改变人们对社会工作学科的认知,强化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再次,以开放融通的思想,加强社会工作本科与研究生各高校之间的协同,加强社会工作研究生各培养高校之间的合作,探讨高校—企业、高校—社区联合培养模式,促进不同地区、层次的高校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打破校际之间的壁垒,实现包括优势学科、实践基地、师资的共享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扬长避短,逐渐促成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分化,例如医务社工、精神医疗社工、学校社工、企业社工等形成各自独有的优势,既可以实现学科的发展,通过彰显自己的独特性实现共赢,又可避免资源因过度竞争而造成的浪费,弥补社会服务领域的空白。
(三). 完善教学体系,促使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的“融通”新文科建设重视实践,强调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高端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相一致。因此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建立和完善与之相一致的教学过程体系,达到教学过程与目标的“融通”。首先要澄清人才培养的定位,社会工作人才不仅仅包括社区服务、社会服务领域的人才,同样也包括一流的研究者与一流的管理者;其次,招生方面,建立合理有效、适度宽松的招生机制,扩大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的入学比例,鼓励一线社会工作人员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为社区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再次,课程设置应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强化案例教学,尽可能联系社会实际或者深入社区学习,鼓励多学科的学习和跨学科的思维模式,将社会问题作为焦点学习引入课程学习环节,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课程的考核应该具有灵活性与综合性,设置多重考核标准与评价方式,使之符合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例如深入社区,通过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进行期末考核。
(四). 改革学制,实现学术与实践的“融通”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人才,理应培养出一流的管理者、一流的服务者和一流的研究者,应该坚持学术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这与新文科建设的要求相一致,既要重视作为研究者的学术能力,又要提升作为管理者与服务者的实务技巧与水平。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缓和因时间较短而带来的学术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张力,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改革学制,改变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两年的学习时间为三年,用更充足的时间去平衡学术与实践。这也要求学校实行学硕、专硕一视同仁的论文规范和学术能力,同时注重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现学术与实践双重要求的“融通”。
(五).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师资的“融通”专业研究生的扩招,使得本就紧张的师资更加紧缺。因此强化师资队伍,构建多元师资的“融通”成为重中之重。新文科建设使得整合多学科的师资,构建多元师资队伍成为可能。对于社会工作硕士而言,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实务导师“双师制”是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因此除了整合校内各个交叉学科的师资力量之外,还应充分挖掘利用动态开放的外部资源,通过跨校的交流与学习,提升社会工作的师资力量与多元师资供应。
一方面,整合校内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经济学、计算机等领域的师资,全方位实施社会工作通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从校外聘请多元化的教学人员,包括外校的教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社会事务所的工作人员、一线资深的社会工作督导与社区工作人员等,通过讲座等形式,介绍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与策略思路。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多元师资供应渠道的构建一方面能够整合各高校的师资,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够促使多个领域、多个学科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者相互交流与合作,打造出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良性长效机制。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统计数据。
②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1] |
王思斌. 社会工作在构建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作用[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1): 43-47. |
[2] |
张洪清. 需求导向下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思考[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8(3): 44-48. |
[3] |
王铭玉.高校"新文科"建设: 概念与行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03-21(004).
|
[4] |
周毅, 李卓卓.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6): 52-59. |
[5] |
王思斌. 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 24-29. |
[6] |
彭华民. 中国社会工作学科:百年论争、百年成长与自主性研究[J]. 社会科学, 2017(7): 66-73. |
[7] |
魏爽. 美国社会工作执照考试分层制度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14(2): 112-118. |
[8] |
高迎爽. 法国大学技术学院办学实践及其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10): 49-55+62. |
[9] |
杨敏. 社会工作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和制度创新:专业化职业化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点思考[J]. 学习与实践, 2010(10): 1, 87-93. |
[10] |
张俊宗. 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56(5): 13-17. |
2. 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