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 Issue (4): 35-40, 97   PDF    
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内涵、作用与实践策略
薛欣欣, 胡莉芳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2
摘要: 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理应担负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使命。作为教育的"金字塔尖",研究生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链的重要一环,自主学习应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在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内涵进行系统阐释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的作用,并从受教育者、教育者两个维度提出推动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实践策略,即研究生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和课程观。此外,政府和高校要为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性的条件和保障。
关键词: 研究生     自主学习     课程教学     实践策略    
一、引言

人类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知识和能力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砝码,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正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职责。但是,19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革命的迅猛推进,人们在学校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已不足以维系自身的社会生存。正如巴斯(Buss)所言,1950年代人们在大学所学知识的70%可用至退休,时至今日,这个数字降为2%。这意味着,人们离开大学后,98%的知识技能需要从社会中获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终身教育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校的应然使命。作为教育的“金字塔尖”,研究生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链的重要一环。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的学生,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心智较为成熟、自我支配时间比较充裕,他们“能够在导师指导下处于一种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状态”[1]。同时,研究生已从单纯知识接受者逐步转变为知识生产者和创造者,“对知识进行解构、改造与创新是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和要求所在,也是研究生培养目标设定的一种内在要求”[2]。可见,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具有显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采用“教学+科研”的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强调,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3];2017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将课程体系建设纳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4]。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既是顺应时代变迁、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由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以及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不可替代性决定的。然而,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指出,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还不足[5];周文辉等连续8年(2012—2019年)对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进行追踪调查,发现研究生课程教学满意度始终低于研究生总体满意度,如2019年研究生总体满意度为73.7%、研究生课程教学满意度为69.9%[]。鉴于此,厘清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内涵,剖析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的作用,探讨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内涵 (一) 研究生课程教学

目前,学者们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仍存在分歧[7-8]:①教学包含课程,课程从属于教学;②课程的范围大于教学,教学是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③课程与教学的区别是人为造成的,二者应走向一体化。但是,不可否认课程与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补充。1987年韦迪(Weade)提出“课程教学”的概念,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9]。笔者认为,课程与教学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统一于课程教学实践。课程强调“教什么”,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也是检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教学强调“如何教”,是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课程展开的途径和活动方式。综上,课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围绕课程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统一活动,包括四项基本要素:①目标,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②主体,即教师和学生;③内容,教学活动的重心;④方法,要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研究生课程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下位概念,特指发生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课程教学。

(二) 自主学习的概念

关于自主学习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观点:①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如齐莫曼(Zimmerma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应具备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10];②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如靳玉乐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11];③自主学习是一个综合体,如狄金森(Dickinso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态度、能力和行为的综合体,并以学生的行为机制为基础,学生既要勇于和乐于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规划和反思,又要具备进行正确规划和合理反思的能力”[12]

本研究采用齐莫曼的“过程说”,认为自主学习是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愿意”并且“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全过程。齐莫曼是社会认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自主学习研究集大成者,他在总结不同学派观点的基础上,构建出成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13](见表 1),其后大量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都围绕这一理论框架展开。

表 1 自主学习研究框架
(三) 研究生课程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个人生存的必备技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研究生来说,自主学习可能发生在课程教学中,也可能发生在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撰写中,笔者研究的是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那么,研究生课程教学与自主学习存在怎样的关系?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师对课程的“教”与研究生对课程的“学”,自主学习是研究生自身对课程的“学”,教师对课程的“教”可能不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营造学生“自主”的氛围、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笔者将研究生课程教学划分为课前、课间、课后三个阶段,教师和学生围绕特定课程内容,在不同教学阶段开展相应的“教”与“学”活动。(见图 1)

图 1 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

在课前阶段,教师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授课准备,如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指定教学材料等;学生搜集文献资料并认真研读,做好听课准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表现为共同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授课形式以及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等;授课准备与听课准备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课间阶段,教师具有组织课堂教学的权威,包括合理安排时间、组织讨论、活跃课堂氛围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主动发表见解和疑问等;师生互动主要在问答、评价、讨论中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组织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在课后阶段,教师跟踪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技巧、科研思维等的掌握或理解情况;学生通过总结、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实现自我增进和完善;测评、沟通、课程论文等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自我总结会对跟踪评价起到补充、促进作用。

(四) 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意蕴

自主学习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在课程论领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而在学习论领域,自主学习则被看成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14]。鉴于此,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具有丰富意蕴,代表一种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不仅要求学生摒弃落后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知识的奥妙,而且教师和学生要平等参与课程教学全过程;同时,课程不再以稳定、封闭、陈旧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而逐渐以实际教育情境为基础引入鲜活、多样化、灵动的教学素材。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呼吁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①教学方式由权威控制型向平等参与型转变;②课程内容由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转变。(见图 2)

图 2 基于自主学习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往往选择模式Ⅲ,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教师扮演知识权威的角色,课程内容单一,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模式Ⅱ和Ⅳ是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向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过渡;模式Ⅰ是理想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平等参与型教学方式与能力导向型课程内容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应成为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归宿。1980年代以来,在人本主义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自主学习基本理论的推动下,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教学模式变革,能够为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一定借鉴,如使用辩论、背诵、讲授、考试、研讨会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扩充课程覆盖面,提倡跨学科课程以整合课程学习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推理、沟通等高阶能力等[15]

三、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的作用

研究性是研究生教育显著区别于其他教育层次的本质属性,虽然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就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并非所有研究生毕业后都会选择科研工作,但这并不影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研究生需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并在导师指导下参与课题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将自己的学术知识和科研水平体现在毕业论文中。毋庸置疑,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工作[16]。从本质上讲,自主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习者获得系统性知识、批判性精神、创造性思维等”[17]。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势必会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 夯实研究生专业知识基础

研究生培养离不开正规系统的课程教学。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内容,其基本要素是知识,而对研究生教育来说,主要是“高深知识”。课程教学是研究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基本途径,“课程学习的学生参与度对‘知识与技能’‘智力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18]。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课程组织形式已无法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的需求。事实上,研究生只有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研究才能产生深层次学习,进而理解、掌握、拓展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二) 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的主要社会职能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自主学习作为深层次学习,涉及到一系列高阶思维任务,如分析、综合、评估等,强调师生、生生的双向沟通和互动,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有助于实现学术思想的碰撞,激发研究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 推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意味着知识观念的革新: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更为知识引领者,学生由知识旁观者转变为知识参与者。这种新的知识观强调创造者眼光和当局者思维,为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自由、平等、开放的对话提供可靠的信念支撑,从而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推动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促进科教融合。如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案或讲义,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学生就某一研究主题发表见解和看法;怎样设计研究框架、选择什么研究方法、如何发现真问题等都是师生在课程教学中讨论的话题。

(四) 增强师资队伍整体教学能力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冲击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生师比激增,加之受教师时间、精力有限以及科研安排、课时量、行政工作等因素的综合制约,师生之间欠缺真正的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讲,自主学习能够弥补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更多需求与教师个别指导不足之间的矛盾,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得过且过。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全过程,教师需要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引方向,因此他们必须不断地充实知识储备、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势必会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 提高研究生可雇佣性能力

研究生最终要走向就业岗位,甚至增加就业资本、延缓就业压力本身就是许多人读研的动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研究生毕业后无论是继续科研,还是转行换岗,都需要进行不间断的学习。自主学习融进课程教学不仅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还有助于提高其可雇佣性能力和雇主满意度。可雇佣性能力是一种多维度、动态化的综合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造性思考、团队意识、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研究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可雇佣性能力,才能成为社会亟需的复合型人才,进而实现人生价值。

四、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践策略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愿意”并且“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全过程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既需要“愿意”——研究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内在心理机制,也离不开“能够”——研究生具备自我评价、自我监控、时间管理等能力,教师为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一) 受教育者——研究生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自身是影响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内因和关键。结合齐莫曼自主学习研究框架,笔者认为研究生可以从如下方面改进课程学习实践。

1.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为什么学、如何学以及形成什么样的目标定向,都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进度。宾特里奇(Pinteich)从“追求—回避”与“掌握—表现”两个维度将学习者目标定向划分为四种形式:①“追求—掌握”,关注掌握任务、学习和理解,以自我提高和对任务的深度理解为标准;②“追求—表现”,关注胜过他人,显示自己的卓越,以同伴参照为标准;③“回避—掌握”,避免误解、学不会或者不能掌握的任务,以不犯错、不错误地完成任务为标准;④“回避—表现”,关注避免产生自卑感,避免使自己看上去比别人笨[19]。显然,“追求—掌握”应该成为研究生的目标定向,自主监控学习过程,密切注意学习进展情况,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习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首先,应认识到课程预习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在课前准备阶段制定课程学习计划,认真研读教材或文献,标注疑难点和重要理论、观点等;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节奏和思路、提问并思考问题;在课下及时评估自己的学习结果、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学习感悟等。其次,应懂得如何运用各种搜索引擎或工具查阅文献资料;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注意提高英语水平,阅读经典原著,关注本学科前沿理论和观点等。最后,在课余时间通过听讲座、参加学术沙龙、参与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检验、补充、利用自己在课程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3.提高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时间意识淡薄是导致研究生自我管理主动性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研究生需做如下努力:①弄清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比如学习、体育锻炼、上网、社交等各占多长时间,然后与同辈群体中的优秀者比较,发现自己在时间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②明确自己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有多少、在哪个时间段自己的学习效果最佳、哪些时间不受自己控制等基本问题;③利用“四象限”法(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对学习任务进行排序,分清轻重缓急,制定学习时间计划;④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执行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⑤在计划实施后评估学习效果。

4.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一方面,研究生应以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培养目标、教师课程计划为参照,以本专业知识学习为立足点,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和学科视野,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掌握独立的研究方法和技能,最终完成本专业的学业;另一方面,研究生要注意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以实现终极学习目标。既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非)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翻阅书籍或参加社团活动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归纳反思能力、外语能力等,以弥补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5.有效控制和利用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动态组合,主要包括两个要素——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构建自主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生需要对学习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关于物质环境,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各专业相关学科网站和论坛、MOOC以及国家建设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等搜集学习资料;关于社会环境,研究生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和主体性,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老师、同学的关系。所谓“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主要是指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每次最长学习时间、学习强度、大脑清晰度是衡量学习状态的四大指标,指标值越高,说明学习者学习状态越好[20]

(二) 教育者——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和课程观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和课程观,呼吁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促进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和课程观,扮演好自身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1.制定旨在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在以智能化、国际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是研究生的必备技能并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应在立足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对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自我定位、概括分析、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此外,教学目标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专业背景、研究兴趣、职业规划等,以提高教学针对性,推动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

2.转变课程组织方式,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研究生教育处在整个教育链最高端,其课程内容主要是“高深学问”。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经典知识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课程组织方式亟待转变,课程内容亟待更新。“传统的课程观关注目标和结果、认同和掌握、可测性和精确性,主张把教师和学生训练成既定真理的被动接受者”[21],而新的课程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课程学习不再是学生对既定知识和结论的被动接受、机械记忆,而成为一个批判、运用、理解、拓展学习内容的过程。因此,能力和知识一样,都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3.转变教学组织方式,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需要教学组织方式由权威控制型向平等参与型转变,相应地,会影响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方法运用。吴康宁从教师领导力度及由此决定的学生自主程度两个维度,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划分为权威、顾问、同伴三种类型[22]。显然,教师扮演顾问或同伴的角色更利于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选择受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的制约,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考虑到教学目标对研究生知识学习、能力掌握的高要求以及课程内容的高深性、自主学习的独特性,教师应尽可能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最佳时域”运用讲授法传授学科知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运用提问、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将课前自学定为常规教学环节;利用微信、学习论坛等工具或平台指导学生课下学习等。

4.设置适合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考评体系。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考核主要采用期末考试或课程论文的方式,这种评价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为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应建立有效的课程考评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有效的课程考评体系具备以下特质:①方式的灵活性,教师可运用课程论文、阶段测试、口头演示、自评、同学评价、答辩等多种考评方式,以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学生单一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发学生内在动力;②内容的全面性、开放性,考评不能局限于“标准答案式”的问题测验,或对理论知识的单纯评价,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各种能力以及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意志力等,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③反馈考评结果,“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教师作为课程考评组织者,必须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反馈,以使学生明确自身优劣势,寻找研究兴趣,适时获得成就感;④兼顾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水平,对学生的不同方面和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和评价。

此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在特定社会环境中,都受教育中介的影响。自主学习融进研究生课程教学,不仅需要研究生和教师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和高校的支持,包括:转变教育理念,塑造自主学习的文化氛围,成为自主学习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健全教师评价体系,打破“以科研成果论英雄”的评价桎梏,加大课程教学调控力度,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重视研究生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工作,教材内容要具有前沿性、实践性、研究性、专业性,课程设置既要符合社会进步的潮流、就业市场的需求,也要符合研究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加大网络硬件设施建设,丰富网络学习资源,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的自主学习平台等。在政府、高校、教师、研究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课程观、学习观、知识观,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文哲, 张婷姝. "通天塔":沟通达成的共识目标:试论研究生教育的沟通生态系统[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9(12): 96-100.
[2]
刘惠琴. 浅议研究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型人才培养[J]. 素质教育论坛, 2008(7): 44, 62.
[3]
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A/OL].(2014-12-05)[2020-01-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412/t20141205_182992.html.
[4]
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A/OL].(2017-01-20)[2020-01-0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701/t20170120_295344.html.
[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A/OL].(2019-03-04)[2020-01-0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1904/t20190412_377698.html
[6]
周文辉, 黄欢, 牛晶晶, 等. 2019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7): 5-12.
[7]
钟启泉. 课程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3-4.
[8]
陈旭远. 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5-18.
[9]
Weade R. Curriculum instruction: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J]. Theory into Practice, 1987, 26(1): 15-25.
[10]
Zimmerman B J. Becoming a self-regulated learner:Which are the key subprocesser?[J]. Contemporary Education Psychology, 1986, 11(4): 307-313.
[11]
靳玉乐.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17.
[12]
Dickinson L. Talking shop: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J]. ELT Journal, 1993, 47(4): 330-336.
[13]
Zimmerman B J.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9, 81(3): 329-339.
[14]
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15]
亚瑟·M·科恩, 卡丽·基斯克.美国高等教育的历程[M].梁燕玲, 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153.
[16]
杨东晓. 课程主体激励视角下的研究生课程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1): 43-47.
[17]
付亦宁. 深度学习的教学范式[J]. 全球教育展望, 2017(7): 47-56.
[18]
王烁. 基于学生参与度的课程学习收获实证研究[J]. 高教探索, 2017(5): 49-53.
[19]
Pinteich P R.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A].Boekaerts M, Pinteich P R, ZEIDNER M.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000: 451-502.
[20]
杨亚男.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策略[D].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21]
周光礼, 朱家德. 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2): 39-49.
[22]
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361.
Connotation, Functions and Practice Strategies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in Course Teaching for Postgraduates
XUE Xinxin, HU Lifang     
School of Educ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In the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schools, serving as bases for training students into professionals, shoul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for students as their important mission. At the "pyramid top" of educatio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chain of the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should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Course teaching is a key link in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and integrat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into the post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explan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n the postgraduate curriculu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in the postgraduate curriculum,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integrate independent learning into the postgraduate curriculum from the educatee and educator dimensions:i.e. postgraduates should develop a good habit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while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new concepts for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In addition, government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rovide supportive conditions and guarantee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in the postgraduate curriculum.
Keywords: postgraduate     independent learning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