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为了破解研究生教育资源匮乏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在职研究生培养进入人们视野, 四十年来在职研究生培养成效十分显著,但始终面临社会认同度不高的窘境。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实现并轨招生,无论从制度设计看,抑或社会各界的期望,都希望这一制度实施能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同度。随着2017级首届非全日制研究生即将毕业求职,我们却尴尬的发现,制度的改变似乎并未带来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的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备受歧视的新闻也屡屡出现,被表述为“求职过程备受冷眼”[1]。今年2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以下简称“就业同权”),再次引发社会广泛讨论与激烈争议。
2016年后学界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研究,更多是基于并轨招生制度展开,学界高度认可这一改革,认为这种招生并轨, 在推进依法办学、确保质量提升诸多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2],激发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活力[3]。此外,也有研究预见性的提出并轨招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度[4]。但研究生社会认同度的研究多集中在全日制专业硕士领域,如提出专业学位社会认同度测量的基本框架[5],研究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认同整体上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6],还有进行威胁条件下内隐、外显自尊对于研究生社会认同影响的实验研究[7],这些值得本研究借鉴。
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本质上是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呈现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接受程度,这一内涵不只是情感上的接纳和支持,更多还表现为社会行为上的认可和准许,特别是从出口关看,可以表现为社会招聘对其学历的接受情况。本研究从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同权政策的舆情分析出发,力图探究并轨招生制度实施后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的现实水平、影响因素及实践困境,进而回答如何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彰显其独特价值的根本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 数据选择舆情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表达出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8]。通过互联网舆情分析,可以更好的掌握社会公众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这一教育问题的认同情况。
研究运用互联网搜索,选取今日头条转发的《新京报》2020年2月14日新闻《非全日制研究生将享有与全日制同等就业及落户机会》,这是因为横向相比,这一新闻报道评论数最高,影响最广。通过数据提取和分析,获得有效评论数据1555条(截止2020年3月1日),由于网友评论均是匿名、无其他要求条件下发出,保障了研究数据的信效度。
(二) 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NVIVO软件工具对所获取的评论数据进行内容分析。NVIVO软件是一款专门用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工具,其对评论数据的编码分析,更能深入挖掘数据中的潜在意义。同时,通过使用该软件的主题词提取功能,能够展现评论数据中的主流观点与特征,是进行互联网舆情分析的重要方法。为了保障主题词提取的精炼程度和准确性,在主题词提取之前,本研究过滤掉了数字、助词、介词和连词等无实际意义的词。
(三) 分析框架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同权相关评论进行词频分析发现(图 1),社会公众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同度是基于与全日制研究生比较的分析得出的判断,而词频分析显示,全日制、非全日制、公平、学历等均是社会公众评价非全日制研究就业同权问题的关键词汇。
由上图可知,从宏观层面,社会公众主要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制度,从微观层面,社会公众主要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培养结果三个方面,并由此产生正向和负向的评价。基于此,本研究围绕社会公众关注词频构建出分析框架(表 1)。
2016年并轨招生制度的颁布,是基于长期以来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较低,社会认同度不高的现实原因,虽然《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从招考方式、入学管理、培养方法、证书制度等方面的规定,并强调其学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的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这是否就消除了社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歧视值得质疑,从公众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同权的舆情来看,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法律地位的社会认同与否,受到的影响因素不一致。由表 2可知,制度认同度相对较高,正向评价主要集中在认同学历不等于能力、统考制度的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是迫不得已、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严格的毕业要求等方面,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制度内部不一致性(如公务员招考的歧视)、全日制学习付出的各项成本、制度本身的约束力(如对企业等缺乏约束)。不同于对并轨招生制度的高度认同,就业同权制度的社会认同呈现为对制度的价值取向、目标设计、基本功能等三方面认知差异,总体上,社会公众虽然认同非全日制研究生应该发挥自身作用,彰显独特价值,但对其目标实现可能存有一些消极情绪。
2016年起实施的研究生并轨招生,是指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和标准并轨推行,并轨招生后的研究生报考热情有较大提升,甚至还吸引了许多应届考生的参与,在笔者所在的学院,2017年小学教育非全日制研究生招收学生一半以上为应届考生,这些现象和行为反映出社会公众对相关制度的认同度较高。但是随着制度的推行,许多招生问题也逐渐反映出来,2019年10月,教育部研招规定中,增加了“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的表述。从表 3可以看出,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的表现涉及研究生报考动机、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目的两方面。前者看,正向评价依然是学历不等同能力观点的转化,变成了教育的重点是“质量而非时间”,许多网友都提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目的并不一致,但总体都是为了提升能力,有好的发展,有学者对并轨招生之前在职硕士报考动机的分析也验证了这类观点的普遍性,如提出“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求学动机多元, 整体而言积极良好”[9]。但是研究生报考动机的社会认同度负面评价中,“混文凭”成为点评热词。后者看,培养单位招生动机正面评价较多,主要体现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适应不同学校研究生培养需要等方面,而负面评价更多聚焦在学校办学目的经济性动机上。可见,公众舆论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动机呈现的正向评价关键原因是并轨招生,增加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难度。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同本质上是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反思,从舆情看,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管理、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参与科研情况、师资队伍质量、培养质量等成为社会公众评论的焦点,且在这一维度通常是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一致的能得到认同,比较结果不一致的社会认同度低。我们选取社会公众聚焦热度比较高的三个问题进行分析(表 4)。第一是经费制度,非全日制研究生收费更高,占用学校资源相对较少(包括多数无法获得奖学金),成为被同情进而认同的原因。第二是培养质量,正向评价多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付出,还有部分观点认为“无论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不都有混日子的存在?”,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负面评价较多,且言辞普遍激烈。第三是培养模式,正面评价多认为两者无较大差别,主要是学习形式不同,而负面评价更多是认为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更辛苦”,且非全日制能获得收入,也不能“便宜全占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社会认同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但对其是否认同,更多是基于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比较的结果,如一些观点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践能力强的认同,就是基于全日制学生缺乏经验的比较结果。
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结果的社会认同体现在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和社会对其接纳程度两个方面,从前者看,许多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讨论,大量数据已表明在职研究生能给个人带来较大收益,有研究生表明,在职硕士研究生年均教育个人收益率达到10.74%, 但受实际接受在校教育时间短等因素影响, 比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低4.23个百分点[10],但从社会认同度来看,许多公众提出“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这一观点,并不认同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够带来增值,这是因为社会认同度与其情感体验密切相关,不仅有表象和本质差距的影响,还有公众对其认知和结果差距的影响。不过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结果的社会认同度更多表现在社会接纳程度方面,由表 5可见,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结果社会认同的正向评价理由是丰富实践经验、培养模式改进等因素,而对其负面评价紧密围绕就业同权,是对制度的权威性和可行性质疑引发的。实际上,社会群体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制度的体验较为模糊,影响其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认同最重要的因素是“就业歧视”的培养结果,这一问题不加以解决,又会反射影响并轨招生制度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的现状分析,我们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使得公众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逐渐发生转变,但依然不高,即便就业同权政策颁布,公众对其实施效果也较多质疑。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是破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研究生教育需求和研究生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矛盾的重要切入点,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的提高目前还存在以下实践困境。
第一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度权威性难以彰显。由于长期以来公众形成的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刻板印象,即便并轨招生、就业同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也难拾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信心,直接反映出对相关制度本身的疑虑,特别是一些制度效力层级偏低更容易引发怀疑,如针对就业同权政策有评论质疑能不能在私营企业得到认同这类问题,本身就是质疑制度的权威性。不仅如此,政策执行本身也受到诸多复杂因素影响,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制度本身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重使命,满足的是人民群众多样性高质量研究生教育诉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需要,因此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取决于多元主体的合力和进一步配套政策的供给。但是并轨招生制度实施后,教育行政部门或研究生培养单位相关配套政策较为滞后,不仅非全日制研究生经费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等需要跟进调整,并轨招生带来的应届生就读非全日制等类似新问题,高校也无相关经验可借鉴,就业同权政策本身更多也是关照到非全非在职学生的特殊性问题。
第二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动机与培养单位招生动机存在负向耦合风险。传统在职硕士社会认同度偏低原因在于求学者“混文凭”心态和培养单位“增加收入”的双重功利心态造成的双方利益负向耦合,从而降低培养质量,损害在职硕士群体声誉。并轨招生后,虽然研究生入学要求提高,但这一负向耦合风险并没完全消失,一方面是非全日制考生报考方面产生的风险,有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次研究生并轨招生,非全日制招生计划规模已占硕士招生总计划28.4%,但考生约为总报名人数的10%,可见报考人数虽有增加,但竞争难度依然难和全日制相提并论,此外也有一些考生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本身就是求学目的难以实现后的替代性选择,自身认同度偏低可能带来学业态度方面风险。另一方面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方面的风险,并轨招生要求同等对待,给研究生培养单位带来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教育成本投入大幅度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参与科研等机会偏少且能力偏弱,造成其无法因制度变迁带来招生理念的改变,再则,由于招生要求提高,带来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压力问题,特别是理工科生源问题尤为突出,为了破解难题,降低招生要求和追求招生收入等逐利风险可能出现。
第三是并轨招生没有带来同轨培养,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权利不平等。在以往许多研究和公众评论中,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过程备受诟病,多归因为学习者自身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问题,但实际上,并轨招生后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压力并不小,正如一位网友这样评论:“知不知道我们非全比全日制的付出及压力多多少?不管是备考还是读研,我们都要兼顾忙碌的工作,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周末休息的时间,我们班很多同学跟我一样两地奔波。为了完成平时作业写到半夜两三点是经常的事,有的同学甚至写通宵,为了期末考试,通宵背书的也有不少。那些说我们非全不如全日制的,麻烦先去学校体验体验再说好吗?”。因此,培养过程的主要困境在于并轨招生没有带来同轨培养,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权利不平等。从相关评论数据可见,培养过程学习权利不平等集中反映在培养过程存在资助体系不健全、导师指导区别对待,学习资源无法共享、学业评价手段单一、学习交流渠道偏少、学习氛围无法营造、工学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特别是缺乏集体学习氛围。研究发现同行指导对研究生毕业学习的四个领域(学术,社会,心理和职业)产生积极影响[11],所以缺乏集体学习交流氛围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被质疑最集中的环节。
第四是就业同权难以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结果认同度。客观来讲,就业同权政策可能会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但社会公众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结果认同度更多是一种主观体验,受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经验体验影响。如果无法实现与全日制研究生同样的毕业标准,而单向追求就业同权,则难以转变公众观念,进而影响制度实施效果。非全日制研究生“出口关”能不能从严把控,受到整体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环境影响,若在普遍评价标准偏低情况下,仅靠个别学校从严把握不仅难以扭转现状,还因其毕业难反向影响招生难,陷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两难选择,从经济学理性人的视角看,就很难有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无外界监督和压力情况下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标准,给自己办学带来压力。
五、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提升的路径思考综上,我们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法通过强制性的政策加以改变,虽然就业同权政策反映出决策者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权利的关心和保障,但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难本质上是社会认同度低的问题,从长远看,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树立非全日制研究生服务多样性高质量教育诉求的价值观念,实现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有学者提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 内涵发展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12]。实现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应发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优势,服务人民群众多样性高质量教育诉求的需要。一方面是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关系问题,从西方许多国家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看,两者并无明显区别,只是学习形式的不同,我们应理顺两者关系,充分认识到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各自优势及不足,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定位为和全日制研究生同等的法律地位,将其性质定位为功能互补。另一方面,非全日制研究生应凸显在职人员学习的主体性,一些学校将非全日制研究生中愿意留校跟读的和全日制研究生同样管理,实际上是忽视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并不利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二是推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治理法治化,实现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深层次并轨。2016年并轨招生制度出台,仅解决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口关问题,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深层次并轨是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的必然走向,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又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教育法律法规有其权威性、先导性、评价性、强制性等优势,能够为实现两者深层次并轨提供有力保障,这就要求我们推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治理法治化。从治理法治化视角审视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深层次并轨问题,重点在培养过程并轨,难点在培养结果并轨。从培养过程深层次并轨角度来看,这是彻底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备受质疑的关键路径,主要应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过程机会平等的权利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同等的资助权利、同等的过程要求、同等的教育资源分配等等,实践中,也有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摸索培养过程深层次并轨的路径,如给予同等奖学金政策、发放三方协议等,效果如何有待观察。此外,考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工学矛盾,学习过程机会平等还应从法律上明确其因学适当休假的权利,给予其学习提供相对充裕的时间。从培养结果深层次并轨来看,只有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做到统一,方能解决其形式平等问题,但若培养质量无法保障,单纯强调毕业证书的统一,则可能带来更大风险。
三是基于互联网创新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活动方式,破解非全日制研究生工学矛盾难题。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应在功能互补的内涵理念下,以同等质量为要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均是因时间和空间制约所引起的,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活动方式。基于互联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满足受教育者差异化教育诉求,保障培养过程质量的重要依托,而要做好这一平台,除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外,更重要的是构建适应其特点的学业评价模式,英美等国家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分制的经验可以值得我们借鉴,由于短期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难以快速提升,所以我们可以基于学分制,建立从非全日制转向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四是健全非全日制研究生质量监控机制,以毕业同标实现就业同权。实际上,舆论对于就业同权的质疑关键来自于是否做到毕业同标,而毕业能否同标不只是研究生培养单位自觉履行制度规定即可实现的,受制于办学规模、招生困难等因素影响,毕业同标又需要宏观层面的监控。构建既不干涉学校研究生办学自主权,又能激励其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质量的监控机制成为重要议题,这也得到了政策实践响应,特别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将纳入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范围,以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将纳入抽检范围等相关规定,若能严格执行和追责,必能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质量把关有较大警醒作用。毕业同标制度在初期可能会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只有毕业同标的真正实现,取消非全日制硕士的毕业证书“非全日制”标记才具备合理性。
总的来说,社会群体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同度受到诸多复杂因素影响,从本案例舆情分析来看,类似就业同权等政策无法直接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同度。非全日制研究生应基于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实现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深层次并轨,最终从培养质量上消除两者差异,实现两者功能互补,方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提升的必由之路。
[1] |
白毅鹏.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硕士不是掏钱就能读[N].中国青年报, 2019-10-15(002).
|
[2] |
白丽新, 江莹, 赵仁铃. 深入领悟顶层设计切实做好基层实践:基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并轨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12): 10. |
[3] |
杨斌, 康妮. 亟须激发活力: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7): 49-53. |
[4] |
王群, 付森. 中小学教师非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数据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5): 15-20. |
[5] |
廖湘阳.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社会认同度测量维度研究:基于在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2): 57-61. |
[6] |
万淼, 赵国祥.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认同实证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5): 66-73. |
[7] |
涂薇.威胁条件下内隐、外显自尊对于研究生社会认同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
[8] |
许鑫, 章成志. 互联网舆情分析及应用研究[J]. 情报科学, 2008(8): 1194-1700+1704. |
[9] |
李轶美, 邵光华. 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求学动机调查研究与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 2016, 28(5): 36-41. |
[10] |
陈进前, 岳昌君. 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收益率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 2019(11): 62-69. |
[11] |
Lorenzetti, Shipton, Nowell,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graduate student peer mentorship in academia[J/OL].Mentoring & Tutoring: Partnership in Learning.(2019-11-03)[2020-03-14].https://doi.org/10.1080/13611267.2019.1686694.
|
[12] |
周文辉, 曹镇玺.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新形势、问题及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1): 8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