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 Issue (3): 73-80   PDF    
对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的审思——基于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学习经验感知
赵彬, 刘水云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北京 100875
摘要: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使中国人才流失的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对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的学习经验感知进行探究发现,中国文化与汉语是吸引其前来的重要动力;尽管在学段和专业方面存在差异,但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学习过程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收获了预期的内容;毕业后的回流意向明确。从人才流动的视角反思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得出,一方面,中国政府为世界人才的培育贡献了巨大力量,有力推动了世界人才环流。但同时此种借助资本换取人才的策略所产生的社会综合效益较低,政治和文化的外交意义仍是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轴心。因此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及完善相关政策是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     学习经验感知     人才环流     人才流失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日益深入,国际间教育交流趋于频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彰显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作为诸多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留学生源国,出国留学人数累积高达458.66万人[1]。截止2018年底,来华留学生数量已增至49.22万人[2],约占世界留学生总数的10%,中国已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并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家。尽管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但就留学教育服务始终处于逆差状态[1]。换言之,中国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一) 公众提出的问责

为应对人才的流失,中国政府着力吸引本国留学生回流及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于国家建设。一方面,中国政府颁布了多项回流政策,大力推行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明确指出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多方支持。上述政策初显成效,十八大以来,留学回国人数占改革开放以来回国总人数的73.87%[3]。同时,发展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并能够吸引外国青年人才来华以促进本国发展。因此,中国政府通过多项政策着力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

自2000年颁布《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起,到201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政府在建立和完善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从而扩大了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同年,《留学中国计划》明确指出注重来华留学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打造中国教育的国际品牌。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布,为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2016年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着力将中国打造成为深受沿线各国学子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专设“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2017年颁布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提出要保障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规模的扩大,一方面鼓励地方政府和高校设立国际学生奖学金,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发展和健全形式多样的奖学金体系。

尽管上述政策极大促进了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政府奖学金是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政府人才培育的策略是借助资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经济激励吸引留学生来华就学,即凭借资本换取人才[4]。近年来,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资助总额大幅提升,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比例不断增加,但公众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产生质疑[5]。更为重要的是,来华留学教育经费的巨大投入能够产生何种效益?能否能有效回应本国人才流失的问题?

(二) 学理探讨的不足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大量学者对出国留学政策的关注度较高,换言之,对来华留学相关政策的探讨略显不足。已有研究较多关注来华留学政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或对政策变迁背后的动力机制加以分析,从而指出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理论层面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推动来华留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尽管上述研究为审视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但仍有部分可供深化的空间。一方面,研究层面较为宏观,注重对政策进行历时性的梳理,从而概括出政策发展的特点,并且多从思辨层面讨论应然状况,缺乏一定的实证基础。另一方面,多将来华留学政策视为整体,鲜有聚焦于某一具体政策的深入分析;同时基于来华留学教育具备较强的政治和外交意义,更多学者强调来华留学政策在扩大来华留学教育的规模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对政策本身实际效果的关注较少。

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研究能够促进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因此大量实证研究基于心理学或跨文化交流的相关理论,探讨了来华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层的学校管理或宏观的政策制定提出建议。事实上,关注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经验感知,不仅能够反映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影响中国政府对来华留学生人才的引进,并潜在影响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经验感知,多数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既包括其来华的动机和需求,同时将经验感知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维度和层次,涵盖生活和学习两大类别,其中前者主要涉及对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各项支持服务的体验和感知,后者包括学习过程中对课程、师生关系、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看法和满意度。已有研究成果为了解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经验感知提供了基础,但多以量化方法为主来呈现数据结果,缺少对数据背后的原因分析,理论深度仍待加强。

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于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试图从他们的视角探究其选择来华留学的原因,对中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感知和就读经验如何以及未来就业地区的意向。通过调研,了解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的培养现状,以期对公众关注的政府奖学金投入成效进行回应,并基于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对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和反思,从而弥补已有研究在学理层面探讨的不足。

二、分析视角:人才流失与人才环流

国际人才流动的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备受关注,通常包括人才流失(brain drain)与人才环流(brain circulation)两种分析路径。

(一) 人才流失

人才流失是指资源以人力资本的形式实现国际间转移,多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个体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6]。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学界普遍将其视为一种高技能人才从收入相对较低的国家流入相对富裕的国家以寻求更好的收入、工作环境或者研究设备的现象[7]

尽管在全球化语境中,人才流动有助于世界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但高技术人才作为一种涵盖多重领域的人力资本,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巨大培育的人才被发达国家坐享其成[8],因而面临人力资本的流失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并陷于人才流失与经济发展受限的恶性循环之中[9]。相反,发达国家成为人才流动的中心地区而获益更多。世界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人才流动的根本动力[10];其中人才接收国对创新和对外国人的开放程度等[11],以及人才输出国在政策福利等相关方面的不足等[12]因素均能引发人才流失;而微观层面个体的职业选择也会发挥作用[13-14]

(二) 人才环流

自20世纪90年代起,学界对人才流动的认识取向发生转变,不再认为高技术人才的迁移仅具负面作用,而将其视为人才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益于人才输出国与接收国[15]。人才环流有利于人力资本相对匮乏的国家获得发展,也利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增长[16],而学术方面的人才环流则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与创造[17]

区别于人才流失的单一线性模式,即高技术人才从边缘国家流向中心国家,人才环流的作用机制更为复杂,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18]——一方面,部分人才在国外取得学位后回国发展[19];另一方面,尽管部分高技术人才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选择移居国外,但他们能够把在接收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转移到输出国,同时维持在接收国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专业网络,为输出国提供多个层面的支持[20]。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的开放性,如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吸引人才的政策[21],以及移民壁垒的降低[22]均利于人才环流的出现。此外,个体与家庭的联系以及文化的亲缘性使其更愿意回流[23]

三、数据的收集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来了解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的学习经验感知。在前期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调研问卷,在获得相关专家的咨询反馈意见后,对问卷进行修订并随机选取了20名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加以测试,从而确定了问卷的最终版本。问卷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基本信息,包括院校、专业、学段、国籍等;第二部分包括来华留学的动机与留学收获;第三部分涉及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导师配置、课程设置与内容、教学方式与语言、评价方式以及学术交流活动五个方面;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就业意向。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院校名单包括的208所院校中选取了78所高校发放了问卷[24],包括31所“985工程”高校(39.74%),23所“211工程”高校(29.49%)和24所非“211工程”高校(30.77%),从而涵盖不同层次高校的留学生。因此,样本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能够较为全面地呈现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的学习经验感知。在每所高校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50份问卷,共计发放问卷3900份,回收问卷3538份,其中有效问卷335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1%。有效问卷中包含了不同类型的人才,按学段分,硕士研究生2428人(72.3%),博士研究生931人(27.7%);按专业区分,人文专业564人(16.8%),社科1364人(40.6%),理科685人(20.4%),工科746人(22.2%)。随后将有效数据导入SPSS,对调查结果做描述分析。

四、研究发现

研究表明,来华留学研究生在华学习期间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收获较大。中国文化及汉语是最为重要的留学吸引力,并在语言的提升和文化的了解方面高于专业知识的获取;其中对导师配置最为满意,对学术交流活动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的意愿更为强烈。

(一) 中国文化与汉语的吸引力

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主要受到中国文化(52.3%)的吸引,如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悠久的文明历史等。其次是学习汉语(52.1%)的吸引,如学会汉字的书写,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等。排名第三位的是留学费用低(25%),较低的留学成本也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其他的吸引力依次为专业排名情况,导师的学术影响力,奖学金资助以及英文授课,但选择人数均小于25%。

(二) 留学收获

表 1所示,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的留学体验整体满意度较高,在学习收获方面,不仅学习了中国文化,提升了语言能力,也获得了预期的专业知识,其中中国文化的学习与语言能力的提升高于在专业知识方面取得的进步。同时,来华留学研究生群体内部在学段及学科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博士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以及专业知识的进步,均显著高于硕士留学生。学科专业为“人文”“理科”和“工科”的留学生认为自身在专业知识的获得方面高于“社科”专业的留学生。针对语言能力,硕士留学生较博士留学生的提升更大;人文和社科专业的留学生比理科及工科专业的留学生提升更大。

表 1 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的学习收获
(三) 学习过程满意度

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学习过程满意度主要表现在导师配置、课程设置与内容、教学方式与语言、评价方式以及学术交流五个方面,其中对导师配置的满意度最高,而对学术交流活动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同时,在不同的学段和专业之间,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满意度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如表 2)。

表 2 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学习过程满意度

在导师配置方面,绝大多数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对导师的学术水平表示认可,对导师提供的学业指导感到满意。其中理科与工科专业的留学生较人文与社科专业的留学生的满意度更高,博士留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硕士留学生。

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生整体非常认可所在高校的课程设置,并认为学习内容使其获益较大,满意度较高,博士留学生的满意度均高于硕士留学生。就课程设置,不同专业的留学生之间满意度呈显著差异,即工科高于理科,并高于人文专业,而社科专业的满意度最低;就学习内容,人文类专业留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社科及理科专业的留学生。

数据表明,中文(54.5%)仍是授课主要使用的语言。其中硕士阶段以汉语为主,博士阶段则使用汉语或双语教学;人文社科以中文为主要教学语言,而理工科则更多使用双语或汉语。尽管教学语言的使用存在差异,但大多数学生(76.6%)认为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听懂教师授课所使用的语言,并且人文专业的留学生较其他专业的留学生适应程度更高。就教学方式而言,79.5%的学生表示认可和喜欢,同时学习人文专业的留学生其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的留学生。

绝大多数的留学生(80%)认可所在高校的评价方式,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段的留学生均呈现出较高的满意度。来华留学研究生所在高校为其提供了较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等,留学生整体(70.2%)呈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在专业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博士生对评价方式和学术活动的满意度均高于硕士。

(四) 就业意向

对来华留学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意向进行分析发现,尽管部分学生倾向于在中国就业,但回国发展意愿较为强烈的留学生人数约占整体数量的50%,回流意向明确。其中,博士回国就业的意愿较硕士强烈(皮尔逊方差值为46.188,p < 0.01);理科及工科专业的留学生回国就业意愿显著高于人文及社科专业的留学生(皮尔逊方差值为71.681,p < 0.05)。

整体而言,留学经验感知整体呈现出积极正向的特点,但在学段和学科专业之间存在差异。就学段而言,博士留学生在多个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硕士留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博士阶段的学业任务更重,需要导师提供多方面的学业指导,因此其专业知识也获得了较大提升。针对学科间的区分,理科及工科专业的留学生满意度高于人文类专业的留学生,而社科类专业留学生的满意度最低。这一方面受到中国的学科知识发展水平与国际化程度差异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制于学科自身特点以及研究范式,因此呈现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满意度的分化。

五、讨论和分析

基于人才流动的两种分析路径对中国政府奖学金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整体而言,中国在国际人才环流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并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但对国内的社会综合效益仅体现在人文外交方面,仍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应当从根本上提升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

(一) 共同繁荣的重要力量

中国政府通过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为来华留学研究生提供了强有力的留学支持和吸引,符合共同繁荣的国际趋势,在国际人才环流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 中国提供的留学吸引

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国家,在吸引来华留学研究生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拉力。首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希望通过留学生活,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学习汉语,因此中国文化和汉语是根本的动力。其次,中国政府发布的《留学中国计划》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多项政策,增加了留学生来华学习的机会,并且设置种类多样的奖学金,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等,为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支持和保障。另外,中国高校也注重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服务的质量,在培养留学生方面做出了调整。一方面,除了开设中文课程,满足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的学习需要,还提供英文留学项目,开设英文课程,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从而实现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为留学生提供专门的培养计划,并根据留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从留学生个体层面来看,留学过程中其自身形成的经验和感受是实现国际流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留学目的国接受教育的质量和满意度[25]。研究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研究生在中国文化及语言能力方面获得的发展与预期相符,认可学校的专业排名和导师的学术水平,在华学习的满意度整体较高。另外,尽管留学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多数来华留学研究生认为能够较好地适应留学生活,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并有一定的比例(16.2%)的留学生表示出在中国就业的意愿。因此,中国政府为来华留学研究生提供的留学服务整体较好,有利于未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既能够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为世界人才的培育贡献力量。

2. 符合世界共同繁荣的趋势

来华留学研究生在中国接受较为满意的高等教育,约有半数留学生倾向毕业后回国就业。从人才环流的视域出发,中国政府提供的来华留学教育服务有利于留学生生源国与中国双方的发展,符合国际化背景下共同繁荣的趋势。

首先,人才环流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播。来华留学研究生就读经验的满意度高,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在人才环流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深化。同时,来华留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化外交的需要。学习中国文化及汉语是吸引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的强有力的因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提升了自身的汉语水平。来华留学研究生作为文化使者,使中国文化通过人才环流得以广泛传播,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并且人才环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国际流动,使各国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丰富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其次,在当前的技术轴心时代,知识和技术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26]。因此,如研究结果所示,来华留学的博士研究生,尤其是作为高技术人才的理科及工科博士生,毕业后更倾向回生源国就业,为其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环流不仅有利于世界知识经济的增长,推动学术知识的共享与创造,更能够促进高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的国家获得一定人才并谋求发展。即使部分来华留学研究生选择在中国就业,但他们在中国获得的以及与生源国维持的社会关系和专业网络,有利于他们将在中国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转移,从而促进生源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中国政府提供的来华留学教育服务,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和人才方面提供的强有力的帮助。

(二) 社会综合效益较低

已有研究主要将发展国际留学教育的效益分为政治、文化、经济和教育四个方面[27]。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为来华留学人才培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中国塑造和诠释了自身文明开放、合作共赢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因此可以肯定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产生的效益。但立足于本国的人才发展及国家建设,其他方面的效益仍显不足。

1. 政治和文化效益为轴心

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在政治及文化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推动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相互交融;同时,发展留学教育作为一项国际政治投资,有利于培育和创设良好的政治外交关系[28],特别是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给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提供来华留学的机会,为中国创设了良好的国际生态环境。

总的来看,人文交流是我国外交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我国发展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尤其着力提供政府奖学金资助来华留学研究生,其本质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外交战略。究其根本,来华留学教育服务作为宣传和树立国家形象的途径和手段,主要目标为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其重要的政治外交意义使得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更为关注数量规模的扩大,而更为重要的培养质量和专业知识的提升则相对弱化。因此,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亦服务于此项目标,注重该政策产生的政治和文化效益。

2. 经济和教育效益不足

但如何增强来华留学教育服务所产生的社会综合效益,从而回应民众的问责,仍是中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的经济效益和教育效益仍有待提升。

国际经济竞争的渐趋激烈,人才争夺的问题日益凸显。从经济角度来看,在来华留学教育服务方面投入大量的经费,提供强有力的政府奖学金支持,其目的在于吸引人才和技术。为应对人才流失的问题,中国政府通过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吸引留学生前来和引导中国留学生回流。中国政府颁布了多项吸引中国留学人员回流的政策,累计已有313.2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3]。总体来说,留学归国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人才流失的状况。但反观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的实效,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的作用更多服务于人文交流,亦如来华留学研究生更看重中国文化与汉语的吸引力,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远不及文化与语言的提升;半数及以上的研究生倾向于回国就业,我国仍处于人才流失的境地,其中博士留学生的归国意愿更为强烈,高层次留学生的流失使我国前期人才培养的投入与后期的收益出现断裂和失衡,没有充分释放来华留学教育服务所产生的教育红利[29]

仅就教育而言,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政策能够吸引相当比例的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国内高校朝向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水平[30]。但已有研究表明,多数高校对留学生采用分离管理的模式,如为留学生单独提供宿舍、图书馆,专为留学生开设英文课程等[31-32]。此种管理和培养模式将留学生与本国学生相区分,使本国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不足,导致来华留学研究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更为重要的是未能使本国学生直接受益于高等教育国际化。

六、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依靠大幅增加来华留学教育预算,提升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力度和范围,对于发展来华留学教育以及社会综合效益的作用较为局限,影响力的持续性较弱。而改变当前我国留学教育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完善配套政策,才能够有效吸引来华留学研究生人才。首先,在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以学校和学科实力吸引高质量人才来华留学,籍此作为赢得人才争夺战的重要途径,而非仅借助中国文化与汉语作为吸引的拉力。要注重发挥部分优势学科的作用,如中医等,使来华留学研究生在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专业知识方面获得更为有效的提升。同时建立起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质量的管控并重视来华留学研究生取得的学业成就[33]。其次,应当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可以与其他国家签订协议,发展学历、学分互认,为来华留学研究生在学习方面提供更多保障;同时为吸引来华留学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国工作,应当对实习、就业、创业等一系列政策进行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辉耀, 苗绿.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40.
[2]
教育部. 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EB/OL].(2019-04-12)[2020-05-1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3]
教育部. 2017年出国留学、回国服务规模双增长[EB/OL]. (2018-03-30)[2019-01-1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3/t20180329_331771.html.
[4]
黄海刚, 马健生. "自主培育"还是"依赖引进":中国人才战略的实践悖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20-28. DOI:10.3969/j.issn.1002-0209.2012.04.002
[5]
徐实, 秦博.引进留学生也要追求质量, 避免"高衙内"们浑水摸鱼[EB/OL].(2018-05-23) 2019-3-11].https://www.guancha.cn/xushi/2018_05_23_457623_s.shtml.
[6]
Beine M, Docquier F, Rapoport H. Brain Drain and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inners and Losers[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8, 118(528): 631-652. DOI:10.1111/j.1468-0297.2008.02135.x
[7]
Boncea I. Brain Drain or Circular Migration:The Case of Romanian Physicians[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5(32): 649-656.
[8]
Baruch Y, Budhwar P S, Khatri N. Brain drain:Inclination to stay abroad after studies[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7, 42(1): 99-112. DOI:10.1016/j.jwb.2006.11.004
[9]
Cervantes M, Guellec D. The brain drain:Old myths, new realities[J].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OECD Observer, 2002(230): 40-42.
[10]
Portes A. Determinants of the brain drain[C]//Kubat D. The Politics of Return: International Return Migration in Europe. Centre for Migration Studies, New York, 1976: 269-275.
[11]
Thomas S.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the Highly Skilled: Brain Gain, Brain Drain or Brain Exchange[J]. HWWA Discussion Paper, No. 88, Hambur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HWWA), Hamburg, 2000.
[12]
Dodani S, LaPorte R E. Brain Drain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How can Brain Drain be Converted into Wisdom Gain[J].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2005, 98(11): 487-491. DOI:10.1177/014107680509801107
[13]
Richardson J, Mallon M. Career interrupted? The case of the self-directed expatriate[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5, 40(4): 409-420. DOI:10.1016/j.jwb.2005.08.008
[14]
Suutari V, Brewster C. Making their own way: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rough self-initiated foreign assignments[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0, 35(4): 417-436. DOI:10.1016/S1090-9516(00)00046-8
[15]
Davenport S. Panic and panacea:brain drai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 capital policy[J]. Research Policy, 2004, 33(4): 617-630. DOI:10.1016/j.respol.2004.01.006
[16]
Daugeliene R, Marcinkeviviene R. Brain Circulation: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J]. Engineering Economics, 2009(3): 49-57.
[17]
JÖNS H. "Brain circulation" and transn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s:studying long-term effects of academic mobility to Germany, 1954-2000[J]. Global Networks, 2009, 9(3): 315-338. DOI:10.1111/j.1471-0374.2009.00256.x
[18]
Johnson J, Regets M.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o the United States-Brain Drain or Brain Circulation?[J]. NSF Issue Brief, 1998, 3-6.
[19]
DeVoretz D, Ma J. Triangular human capital flows between sending, entrepot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regions[J]. Canadian Studies Population, 2002, 29(1): 53-69. DOI:10.25336/P6F603
[20]
Saxenian A L. From Brain Drain to Brain Circulation: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Regional Upgrading in India and China[J].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5, 40(2): 35-61. DOI:10.1007/BF02686293
[21]
Saxenian A. Brain Circulation:How high-skill immigration makes everyone better off[J]. The Brookings Review, 2002, 20(1): 28-31. DOI:10.2307/20081018
[22]
Tung R L. Brain circulation, diaspora,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6(5): 298-304. DOI:10.1016/j.emj.2008.03.005
[23]
Lee J, Kim D. Brain gain or brain circulation? U.S. doctoral recipients returning to South Korea[J]. Higher Education, 2009, 59(5): 627-643.
[24]
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名单[EB/OL].(2012-11-20)[2018-12-11].http://www.gov.cn/banshi/2012-11/20/content_2270916.htm.
[25]
Arambewela R, Hall J. A Model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Students From Asia[C]//Borghini S, McGrath M, and Otnes C(eds), E-European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Minnesota, Duluth: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2007(8): 129-135.
[26]
Bell, Danie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6.
[27]
Knight J, De Wit H.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istorical and conceptual perspectives[C]//De Wit H.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ustralia, Canada,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5: 5-33.
[28]
Lee J J, Rice C. Welcome to America? International Student Perceptions of Discrimination[J]. Higher Education, 2007, 53(3): 381-409. DOI:10.1007/s10734-005-4508-3
[29]
哈巍, 陈东阳. 人才流动与教育红利:来华留学教育研究综述[J]. 教育学术月刊, 2019(3): 55-64.
[30]
Knight J. Internationalization Brings Important Benefits as Well as Risks[J].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15(46): 8-10.
[31]
丁笑炯. 高校来华留学生支持服务满意度调查与思考:基于上海高校的数据[J]. 高校教育管理, 2018, 12(1): 115-124.
[32]
马佳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就读经验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18, 40(4): 19-28. DOI:10.3969/j.issn.1003-7667.2018.04.003
[33]
教育部关于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2018-10-09)[2019-3-3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810/t20181012_351302.html.
Pondering on China's Government Scholarship Policy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perception from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s
ZHAO Bin, LIU Shuiyun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brain drai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noticeable. After a study on the perception from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enjoy China's government scholarships,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most appealing factors to the students are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language.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in schooling phases and professional levels,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is relatively high and what they expected have been achieved. In addition, their willingness to go home after graduation is strong. After reviewing the China's government scholarship polic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alent mobility,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has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world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owerfully facilitates the global brain circulation. However, the comprehensive social benefit from the "capital-for-talent" policy is low, and the political, cultural and diplomatic significance is still the co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authors believe the education quality upgrad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remain as importance factors to attract overseas students.
Keywords: China's Government Scholarship Policy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erception from learning experience     brain circulation     brain d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