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 Issue (6): 35-41   PDF    
学术型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影响因素探讨
刘博涵a, 赵璞b, 石智丹c, 刘明d    
a. 清华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北京 100084;
b. 清华大学 团委, 北京 100084;
c.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4;
d. 清华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北京 100084
摘要: 学术志趣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本文关注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对1148名清华大学的学术型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考察研究生学术志趣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生的学术动机、科研投入、导学关系、导师指导、学术环境等因素均对学术志趣有显著影响。研究生的个体属性、导师年龄、导师职称等因素对学术志趣影响不显著。为此,应从优化选拔机制、构建良好导学关系、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等方面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志趣。
关键词: 学术志趣     学术动机     导学关系     学术环境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志趣的内涵,即志向和兴趣,在教育中重要性的表述自古有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说明兴趣对于求学的重要性。“凡学,官先事,士先志”(《礼记·学记》),强调志向是学习的重要前提。

学术志趣,指的是个体从事学术研究的志向和兴趣,是学者潜心学术、琢磨学问的动力之源,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的重要基础。国际顶尖学术大师、20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曾说“进行科研的时候, 一定要有兴趣, 否则不会走很久”[1],指出兴趣对于科研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已成为代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群体,但研究生群体的整体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2]。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其学术志趣密切相关。如何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是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当前国内高等教育背景下,探讨研究生群体的学术志趣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与研究生学术志趣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

志趣是指对具有价值的理想做出承诺,是一种结合了兴趣的志向[3],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4]。关于学术志趣,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陆一和史静寰认为,学术志趣与“专业承诺”和“专业认同”的内涵相近,但比“承诺”和“认同”的主动性和程度更深,是“是对专业领域高度认同、非常感兴趣并且有志于投身其中成为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的动机”[5]。王喜峰在研究中称“学术志趣是把学术研究当成了自己终生的行为追求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达到了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业”[6]。鲍威等认为,学术志趣是一种研究兴趣和探究取向,并侧重从内在动机的角度测量学术志趣[7]。从国内外文献来看,关于学术志趣的相关研究有限,比较相近的概念包括专业承诺、学术忠诚和学术激情等。连榕等将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定义为大学生认同本专业,在此基础上愿意付诸努力的态度和行为[8]。曹健将“学术忠诚”界定为认可学术研究价值,愿意付出行动,追逐学术理想的行为倾向[9]。学术激情则指的是个体热爱学术研究,能够从学术研究中获得认同,愿意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偏好倾向[10]。参考学者们的研究,本文将学术志趣界定为认同学术价值、具有科研兴趣并且立志从事学术工作的倾向。

在学术志趣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中,陆一和史静寰对本科生学术志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学生的个人属性、接受的教育内容以及人际互动等因素对个体的学术志趣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5]。对于学术志趣的相近概念,如专业承诺、学术兴趣、学术忠诚、学术激情等,学者们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者开展了影响因素方面的实证研究。

学术志趣及其近似概念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个体属性,包括性别、年级以及感情婚恋状况等。部分研究探讨研究者的性别、年级等个体属性与其学术志趣之间的关系[11]。第二,学术特征,包括学科类型、专业匹配、课程安排等学习和科研的相关因素。学科特点对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有一定影响,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学术激情[10]。也有学者认为课程因素对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培养和学术成就取得具有重要作用[12]。第三,环境因素,包括个体所拥有的人际网络和所处的学术环境。在人际网络方面,师生、生生等人际互动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兴趣、志向的树立都有显著影响。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证明导师能力、导师指导、导师职称等因素显著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包括研究生的学术忠诚、科研投入、科研绩效等[13-14]。个体身边的学术榜样也会显著影响其学术志趣,陆一和史静寰以本科生为研究样本,证明学术领袖作为杰出榜样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5]。在学术环境方面,学术环境是研究者在从事科研工作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支撑和影响科研各环境的要素总和,包括科研条件、硬件设施构成的“硬环境”,以及学术氛围、组织制度、校园文化等构成的“软环境”[2]。良好的学术环境能激发个体开展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正向促进其学术热情[15]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为本文关于学术志趣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基于国内背景的学术志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针对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来源——研究生群体的实证研究仍是空白。因此,本文以清华大学学术型研究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个体特征、学术动机、学术特征、环境因素等对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

在本研究中,将影响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因素分为学术动机、学术投入、导师因素、学术环境四大类,研究框图如图 1所示。

图 1 研究生学术志趣影响因素研究框图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16]。本文将学术动机界定为研究者最初选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心理动力。学术动机能够激励和维持研究者的科研行为,也会影响研究者的学术志趣[17]。本研究用两个变量衡量研究生的学术动机,一是研究生的读研原因,即是否因对学术研究感兴趣而攻读研究生学位;二是研究生的科研成就动机,即研究生追求科研成功的趋向,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内部推动力量。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读研原因对于研究生学术志趣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1B:研究生的科研成就动机会正向促进其学术志趣。

研究生对于学术研究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是影响其学术志趣的重要因素。对于学术研究的热情会反映到研究生的学术投入程度上,学术志趣是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的支撑,一定的学术投入也会促进学术成果的产出,从而增强研究生的获得感,进一步巩固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学术投入与学术志趣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学术投入程度会正向促进研究生学术志趣。

导师是研究生日常学术工作最重要的相关者,对于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18]。导师因素既包括导师的个人因素,如学术地位、学术能力等;也包括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互动因素,包括导学关系、指导方式、指导频率等。如熊斌等人认为导师的学术能力对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19]。王健康等人通过对“211工程”文科院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后,发现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学术努力程度的影响作用显著[20]。侯志军等发现导师的指导方式对研究生学术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13]。周文辉则发现导师的指导频率对研究生培养作用显著[14],但晋索灵发现指导频率对指导质量的影响作用不大[21]。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A:导师职称对于研究生学术志趣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3B:导师年龄对于研究生学术志趣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3C:导师指导对于研究生学术志趣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3D:良好的导学关系会正向促进研究生学术志趣。

学术环境构成了研究生学术研究的重要浸润空间,是影响研究生学术志趣的重要因素[22]。学术交流是现代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研究生培养至关重要[23]。良好的学术环境能够为不同课题组、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对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良好的学术环境会正向促进研究生学术志趣。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样本来源

本研究于2018年5月开展,选取清华大学的学术型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总体,根据博硕类型和院系两个层次进行分层抽样,总共抽取1148个调研样本,向调研样本定向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975份,有效问卷率为85%。有效样本中男生比例为63.4%,女生比例为36.6%。博士生比例为61.2%,硕士生比例38.8%。在学科构成上,工科为57.6%,文科为23.3%,理科为19.1%。在政治面貌方面,共青团员比例为46.9%,中共党员比例为46.6%。综合而言,调研样本在性别比例、学生类型、院系分布、政治面貌等方面的分布情况都与调研对象总体分布情况较为吻合,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无偏性。

(二) 变量测量

本研究以学术志趣为解释变量,对于学术志趣的测量参考陆一和史静寰设计的量表[5],结合清华大学研究生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了学术志趣的测量指标体系,共包含10个观测题项。学术志趣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计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1-5分。

相关的自变量包含学术投入、学术动机、导师因素、学术环境等四个维度(见表 1)。其中,本研究选取研究生平均每天在学术研究上投入的时间作为衡量其学术投入的核心指标。

表 1 学术志趣量表以及主要自变量

学术动机用读研原因和科研成就动机两个变量衡量。其中,读研动机为虚拟变量,测量研究生是否将对科研感兴趣作为读研动机。科研成就动机量表基于Deemer编制的科研动机量表[24]基础上修订得出,该量表共包含20个题项,同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打分。

导师因素包含导师的个体因素(导师职称、导师年龄)以及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因素(导师指导、导学关系)两个层面。其中,“导师指导”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测量,评价的题项为“我的导师在科研能力方面给我带来启发”和“我的导师在学术视野方面给我带来启发”;“导学关系”为虚拟变量,测量研究生与其导师之间的关系是否为和谐的良师益友关系。

在学术环境的测量上,本研究主要参考Post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Survey (PRES)量表[25]中的“学术环境”分量表,结合国内高校特点,设计了适用于测量国内高校学术环境的量表。该量表包括8个题项,涵盖信息资源和设备、专业资源、学术交流机会与平台、跨学科资源等多个方面。

五、研究结果 (一) 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基本情况

研究生学术志趣的总体情况如表 2所示,从整体上来看,研究生学术志趣人均得分为3.24,表明研究生群体具有一定的学术志趣。在具体分项的得分中可以发现,研究生群体对“学术给我带来巨大的满足感”“我对学术充满热情”的说法认同度很高,但对“遇到再大的阻碍,我也愿意继续做学术”“生命中没有学术,存在就少了意义”的平均得分稍低,且标准差较大,表明研究生群体普遍具有很强的学术热情,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对于是否以学术为人生志向方面则具有较大分歧。

表 2 被解释变量统计数据
(二) 研究生学术志趣的相关关系

在对各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前,对各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见表 3表 4表 5表 6)。结果表明,在四组自变量的相关分析之中,学术志趣与学术动机、学术投入、导师因素和学术环境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 3 学术志趣与学术动机的相关性
表 4 学术志趣与学术投入的相关性
表 5 学术志趣与导师因素的相关性
表 6 学术志趣与学术环境的相关性

在学术动机中,学术志趣与研究生的读研动机有弱相关关系,与研究生的科研成就动机呈现显著的中等相关关系。在学术投入中,学术志趣与研究生的学术投入时间呈现显著的弱相关关系。在导师因素中,学术志趣与导师职称、导师年龄均不相关,与导学关系、导师指导因素显著相关,均呈现正向的弱相关关系。此外,学术志趣与学术环境也呈现正向的弱相关关系。

(三) 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影响因素

本文用多元线性回归检验各因素对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影响。在控制博硕类型、性别、政治面貌变量和身心健康状况之后,依次加入学术投入、导师因素、学术环境、读研动机和健康评定因素,分别构成模型1-模型4(见表 7)。

表 7 各组因素对学术志趣的多元回归

共线性检验表明,4个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值都小于2,说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由回归结果可知,研究生的学术投入、学术动机、导师因素和学术环境均对其学术志趣产生显著影响。

在模型1中,本文首先检验学术志趣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研究生的个体属性后,研究生的学术动机会显著影响其学术志趣。具体来看,不论是读研原因,还是科研成就动机,均会正向促进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科研投入时间这一变量,结果表明,研究生的科研投入时间对其学术志趣有显著影响。在模型3中,进一步加入导师因素,和预期的结果有偏差,本文观察到导师职称、导师年龄等导师层面因素对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无显著影响,而导学关系和导师指导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学术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学术环境对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从学术动机来看,因对科研感兴趣而读研的研究生比有其他读研动机(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广的社会网络等)的研究生具有更高的学术志趣;此外,研究生的科研成就动机水平越高,其学术志趣也愈加浓厚。从科研投入来看,在本研究调查的时间范围内(每天12小时内),研究生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越长,其学术志趣越浓厚。从导师因素来看,导师职称和年龄对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均无显著影响,而导学关系、导师指导具有显著影响。与导师关系融洽的研究生相对于其他研究生具有更高的学术志趣;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效果越好,研究生的学术志趣越浓厚。从环境因素来看,研究生对于学术环境的主观评价越高,其学术志趣也越浓厚。

此外,在个体属性层面,除了心理压力,其他因素均对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没有显著影响。个体层面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不是本研究关注的核心解释变量,因此表格中不再将具体参数列出。

六、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关注研究生学术志趣,结合现有研究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利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第一,学术动机对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有显著影响。学术动机是研究生从事学术工作的原始动力,因对科学研究感兴趣而读研的研究生明显具有更高的学术志趣;科研成就动机越高,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水平也越高。因此,在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过程中,应将读研动机作为重要的招生考察指标,优化招生程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引导激发其科研成就动机,成功经历对个体的成就动机具有显著影响,应注重训练、提高研究生的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其科研成就动机水平。

第二,科研时间投入与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本研究限定的时间区间内,科研时间投入与学术志趣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但尚无法确认因果方向。本研究初步判断,科研时间投入和学术志趣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更高的学术志趣促使研究生在科研上投入更多时间精力,而科研时间的投入也可能促进学术志趣的激发。因此,合理安排科研时间、保证足够的科研投入,有助于培养和维持研究生的学术志趣。

第三,导学关系和导师指导对研究生的学术志趣有显著影响。导学关系为“良师益友”型的研究生比其他研究生具有更高的学术志趣水平;对导师指导更为满意的研究生,其学术志趣水平也更高。因此,要倡导构建良好和谐的导学关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宣传尊师重教导师典范;同时,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研究生的兴趣和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加强日常互动交流。

第四,学术环境对研究生的学术志趣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生对学术环境的评价越高,其学术志趣也愈浓厚。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助于树立学术理想、激发学术志趣,进而提升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2]。一方面要加强硬件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术交流、注重朋辈激励,培育良好的学术软环境。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研究生学术志趣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证实了关于研究生学术志趣的相关假设,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回应。本文尚未将学术特征、社会网络等因素纳入讨论范围,对于部分学术志趣影响因素的具体因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也是本研究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庄一多.我们与"诺奖大师"对话[N].北京日报, 2008-11-19(15).
[2]
张小平, 刘博涵, 赵璞, 等. 学术软环境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初探:清华大学的案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8): 1-4.
[3]
陆一, 史静寰. 志趣: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J]. 教育研究, 2014(3): 48-54.
[4]
朱红, 郭胜军, 彭程. 理科大学生职业志趣的实证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6, 14(4): 155-174. DOI:10.3969/j.issn.1671-9468.2016.04.010
[5]
陆一, 史静寰.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影响学术志趣的教育因素探析: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为例[J]. 教育研究, 2015(5): 38-47.
[6]
王喜峰. 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研究现状的思考[J]. 河南教育(高教), 2018(2): 83-86.
[7]
鲍威, 杜嫱, 麻嘉玲. 是否以学术为业: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职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4): 61-70.
[8]
连榕, 杨丽娴, 吴兰花.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 心理学报, 2005, 37(5): 632-636.
[9]
曹健, 王建康, 陈浪华. "研究生学术忠诚量表"编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10): 47-52. DOI:10.3969/j.issn.1001-960X.2008.10.011
[10]
王海迪. 学术型博士生学术激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研究生院高校的实证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2): 58-64.
[11]
吴兰花, 连榕. 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5, 28(4): 872-876. DOI:10.3969/j.issn.1671-6981.2005.04.026
[12]
张颖伟, 鹿雪文.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 2016(20): 45-46.
[13]
侯志军, 何文军, 王正元. 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知识共享及创新的影响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2): 62-67.
[14]
周文辉, 张爱秀, 刘俊起, 等. 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9): 7-14. DOI:10.3969/j.issn.1001-960X.2010.09.002
[15]
曹健, 王建康. 高校学术环境对研究生学术努力行为影响调查[J]. 江苏高教, 2009(2): 100-102. DOI:10.3969/j.issn.1003-8418.2009.02.033
[16]
朱智贤. 心理学大辞典[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7]
黄海刚, 金夷. 通往Ph.D之路:中国博士生入学动机的实证研究:兼论学术动机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意义[J]. 复旦教育论坛, 2016, 14(5): 59-66. DOI:10.3969/j.issn.1672-0059.2016.05.010
[18]
杜旭晨, 刘子实. 构建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长效机制:基于导师对研究生影响度调查[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5, 36(3): 305-312.
[19]
熊斌, 陈真英. 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J]. 理论界, 2008(5): 197-198. DOI:10.3969/j.issn.1003-6547.2008.05.078
[20]
王健康, 曹健. 文科研究生学术忠诚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 08: 26-28.
[21]
晋索灵.导师指导质量评价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2]
唐安奎. 论大学学术环境与基层学术人员的成长:学术生态的视角[J]. 现代教育科学, 2006(4): 90-93. DOI:10.3969/j.issn.1005-5843.2006.04.027
[23]
朱邦芬. 关于培养杰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8): 7-10. DOI:10.3969/j.issn.1005-0450.2011.08.003
[24]
Deemer E D, Martens M P, Buboltz W C. Toward a Tripartite Model of Research Motivation: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Scale[J].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010, 18(3): 292-309. DOI:10.1177/1069072710364794
[25]
Hodsdon L, Buckley A. Post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Survey 2011 results[J]. York the Higher education, 2011.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cademic Interest of Research-oriented Postgraduates
LIU Bohana, ZHAO Pub, SHI Zhidanc, LIU Mingd     
a. Postgraduate Work Department of the CPC Tsinghua University Committe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b. the Chines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singhua University Committe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d.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 Academic interest is an essential basis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professionals. Focusing on academic interest, the authors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1, 148 academic research-oriented postgraduates in Tsinghua University to study their academic interest and influence factors thereof wit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ademic motivation, investment in research, supervisor-postgraduate relationship, supervisor's guidance,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influence the academic interest of the postgraduates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individual attributes, the age and the professional title of a supervisor matter insignificantly.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nspire academic interest of the postgraduates by optimizing candidate selection process, establishing good relations between supervisors and postgraduates, and improving academic atmosphere.
Keywords: Academic interest     academic motivation     supervisor-postgraduate relationship     academic atm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