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防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91
以研究课题牵引培养研究生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通行做法[1-2]。多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已将研究生导师有无特定等级(经费)标准的研究课题作为其研究生招生资格的一个基本条件[3-4]。然而,在现行国内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教学质量评估、学科专业评估等各类评估体系中,对有关横向课题(一般是指在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科技部、教育部发布或主管的各类国家科研专项之外,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各省市政府发布的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或科技专项、软科学课题等纵向课题立项以外的,而由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军队系统基层部队、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事业单位直接委托或招标委托的应用型研究课题)缺乏认定标准,且所占权重过低。并加之受横向课题来源、经费额度、数量规模、研究条件、课题发布部门行政级别要求以及评价指标等因素的制约,对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研究和经验做法推广等尚未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
在新时代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并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大背景下,通过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领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的需求,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定位更为合理,目标更为明确,培养标准更为清晰,培养路径更为简捷,培养资源配置更为有效。在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向提高职业素养和任职能力方向转变的进程中,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应用型研究生群体培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目标要求,对于推动新时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促进我国高层次人才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实际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近30年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 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涉及的学科专业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任务的高等院校数量逐年增加,已为我国培养了数百万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但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尚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是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质量保证、质量评价考核等方面的规范化程度仍然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尚不够稳定。长期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从生源、招生、考试、录取、教学、论文研究、考核、答辩、评价等各环节存在着的质量不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相当部分高等院校存在着“重招生培养资格申报、轻培养体系质量建设”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标准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建设、实验条件建设等方面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投入不够稳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定程度成为部分高校用于创收的“自留地”,相当范围存在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粗放式“一锅烩”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研究的正规化、集约化训练不够,使得这一研究生群体毕业后学位的“含金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质疑。
三是相当部分高等院校在培养体系和培养方式,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专题研究以及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写作与指导上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并无明显区别,相对于科学学位研究生群体学习与研究的学术型科学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应用型实践特色不够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水平等方面往往低于各方关于教育培养质量的预期。
四是伴随着报考条件的放宽性调整,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知识结构、经验结构以及能力结构的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能力素质与培养目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与研究能力的“短板”问题更加凸显。
五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报考的原因多为入门相对容易,研修学习的时间相对灵活,学籍管理相对较为宽泛,报考生源往往仅热衷于提高学历与学位层次,从整体上看,跨专业研修学习的比例较大,入学前本科阶段应具备的学科专业基础较为薄弱,相当比例缺乏所报考学科专业的受教育背景或从业经历,或从业时间较短,特别是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往往受工作和家庭生活状况的影响,研究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用于学习研究的时间管理能力较弱,主动钻研的意愿和动力不强,行文写作能力较弱,进入学科专业领域学习研究的进程较慢,使得教育培养质量的保证存在诸多难题。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规律,探索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二、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涵与特点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总要求,满足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着眼实践培育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是在经济社会实践应用岗位上任职,常常需要解决工作实务问题,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4, 6],应聚焦实践任职需求,努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高等院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必须贴近社会实践、围绕任职和岗位需求,在培养体系上实现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根本性转变。
(一) 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涵创新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要求,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2],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务问题研究能力,符合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是指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等院校,组织广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以自身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学术积累、思维体系为基础,高度重视其从事实践问题研究的积累,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学科专业与培养目标,从涉及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全局各领域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中与相应学科专业有关联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前沿问题中确定应用型研究选题方向,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学习研究团队,积极申请由相关领域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地市、厅局,乃至区县、街道、乡镇等基层政府部门)、军队系统(各军兵种、战区、军、师,乃至旅团等基层部队)、社会组织、各类企事业单位直接委托或招标委托的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横向研究课题,包含规划计划、决策咨询、专题研究、调查研究、管理咨询、技术设计等应用型课题,并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相关学科专业横向课题的选题、课题论证申请、课题研究、报告撰写到成果应用推广的整个过程中,使其得到全程体系化的应用型实务问题研究训练。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增强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具体问题研究的工具方法,解决经济社会各领域中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使高等院校在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能够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大幅度跃升,有效地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并进而不断增进校地融合,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层次更高,与生产创造和经济社会实践结合的更为紧密。
(二) 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特点实践表明: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攻读专业学位期间的时间分配上,应有约50%的时间从事课题研究,约25%的时间学习本学科专业课程,约25%的时间参加专业领域的社会实践实训。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问题导向性和可操作性[4, 6]。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聚焦实践问题为前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直接服务于国家建设实践需要,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思考和分析的问题向实践问题聚焦,并围绕岗位实践需求,能有效地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问题研究能力转化为工作能力,能够使高等院校获得更多研究资源与研究选题方向,经过有组织有规模的集约化专题研究,能够形成更多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二是以横向课题牵引为手段。以课题研究为主线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是国际上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通用形式,新的历史时期,源于国内各级政府部门、军队系统、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各级各类横向课题,一般能够充分体现相关实务领域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前沿问题,从实务问题出发完成横向课题研究任务,能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更有使命感和成就感,其从事学习与研究的精力将会更为集中,学习与研究的程度更为深入,能够充分挖掘其学习与研究的潜力。三是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务问题研究能力为核心。培养应用性实务问题研究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把实践中的现实实务问题作为研究的参照点,突破了以导师专题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在该模式下,导师作为横向研究课题的负责人,是课题研究的主导者而非研究主体,导师把其工作重点放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方法和学术规范的指导、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以及研究资源的配置等方面,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更直接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务问题之中,积极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紧跟学科专业应用发展前沿,围绕应用性实务问题广泛开展交流研讨,以宽阔的眼界和敏锐的思维提出创新观点和独到见解,着力解决当前各领域中存在的各类现实问题,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聚焦实践问题以横向课题牵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利于应用性实务问题研究与专业性教学相结合,能够拓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带着应用性实务问题投身于专业领域的实习实训,并有效地推动教学与研究成果向实践的转化。
(一) 有组织地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申请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级各类横向课题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全程参加横向课题研究,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2]。一是要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创造各种条件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横向协作科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二是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更多的深入实践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实际工作的实训机会,激励他们以更大的动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与研究之中,拓展思维视野,提高实践能力。三是要聚集实践,围绕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展研究,以导师自身从事科研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积累为基础,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四是从热点问题、重难点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中确定研究选题,组织研究生组建研究团队积极申请各级横向研究课题,并指导研究生做好细致的研究规划,使研究生提早了解实务前沿动态,占据学科专业领域相关实务问题研究的制高点。总之,通过横向课题牵引,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能大大提高其实践创新意识和实务问题研究能力,促进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深化,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二) 着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围绕横向课题开展实务问题研究的创新能力一是要在专门组织并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围绕横向研究课题全程参加课题选择、论证、申报、研究,材料搜集、实地调查、文献阅读、资料归纳,报告撰写、论文写作和课题答辩、研究成果修改与发表以及研究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基础上,注重传授横向课题研究方法,从注重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传授向注重研究方法传授转变,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二是除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研究课题、讲授与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外,专门讲授实务问题课题研究目标与研究计划安排相关内容,按照时间节点布局和把握课题研究的节奏,将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理念、体系、流程、方法及实践经验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效掌握各类实务问题研究选题确立、研究内容设定、研究计划安排以及研究工作组织实施的工具方法。三是要力争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能够全程参与并完成一项横向课题,通过科研创新方法论的学习和训练,使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断提高围绕横向课题开展实务问题研究工作的创新能力。
(三) 以高标准课程论文写作指导为基础,全程跟踪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围绕横向课题研究的学位论文写作行文写作能力是学位研究生的一项基本能力,更是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行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需求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活动中课程设置与研究训练的基本依据。二是不仅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还必须要求其须结合未来实务工作的需要开展创新性的实务问题研究。三是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写作由浅入深分为学习性写作、学习研究性写作和研究性写作三个层次,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课程论文作业作为学习性写作成果,在校期间撰写的公开发表的论文作为学习研究性写作成果,而将学位论文作为研究性写作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应按照学习性写作成果、学习研究性写作成果、研究性写作成果的顺序循序渐进。四是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论文按照可以公开发表的标准撰写,并注重文风、学风以及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如要求一般不得直接使用原始文献资料的标题性语句、整个语句、部分段落(已经达成标准或共识的概念与定义除外),原始文献资料的字句必须经过作者的整理、归纳和提炼后,方可进入论文。一次引用原始文献资料文字量超过20个字以上时,必须加标注释,即便经过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文字进行了整理、归纳和提炼,本中对某一篇或某一部原始文献资料内容的累计引用文字量亦不得超过该篇(部)文献资料文字量的6%。通过全过程高标准的论文质量要求,为后续的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奠定扎实基础。五是在现有课程论文和公开发表论文的基础上,紧密围绕横向课题凝练学位论文选题,以使得学位论文的论证和研究更有实践应用价值,在应用型横向课题研究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上,从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主要观点、逻辑脉络、结构安排、研究结论等宏观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要求学位研究生从具体的意境推敲、语序安排、文字校对、参考文献与注释等细节方面加以精雕细琢。
(四) 在横向课题研究中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准确把握应用性实务问题研究的特点规律全程参加横向课题研究工作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性实务问题研究能力素质的基本路径,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准确把握应用性实务问题研究的特点规律,并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横向课题一般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较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课题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得到转化运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应在横向课题研究中指导研究生准确把握应用性实务问题研究的特点规律。一是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强化导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补足导师实践短板,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系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行文写作能力这三项基础能力入手,为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性实务问题研究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尽早将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引入实务问题研究创新之门。二是需要以学科专业成熟的概念知识体系与工具方法为基础,围绕实践应用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有关具体实践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工作,扎根实践,发现实际问题、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从问题到对策、对策到政策全过程,从明确问题,构建指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程开展应用性学术研究,注重针对性与时效性。四是要通过围绕横向课题,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对应用性实务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着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四、结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向实践问题聚焦,适应了我国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教育培养的新目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也为高等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组织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相关专业领域的各级各类横向课题,不仅要求导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导师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更为深厚的应用性实务问题研究积累。高等院校要面向经济社会实践需要,着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发现实际问题、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有效支撑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实际任职能力。各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特色学科专业在相应具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的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把所学知识成功转化为自身素质和实践的能力,把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升华为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
吴照云. 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11): 19-23. DOI:10.3969/j.issn.1001-960X.2007.11.005 |
[2] |
杨卫, 来茂德, 严建华, 等.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4): 1-6. DOI:10.3969/j.issn.1001-960X.2009.04.001 |
[3] |
邹永初, 蔺督学. 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应解决的四大问题[J]. 中国军事教育, 2009(4): 35-37. |
[4]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12)[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
[5] |
段爱军, 郭绪强. 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演化及启示[J]. 大学教育, 2013(22): 7-10. DOI:10.3969/j.issn.2095-3437.2013.22.003 |
[6] |
李峻, 陈鹤鸣. 美、德、日三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比较与启示[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1): 88-93. |
2. Graduate School,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LA China, Beijing 1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