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向来被视作为研究高深或专门学问者所专设,承担着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和创造高品质科研成果的重任。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以后,研究生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发展,研究生业已成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高等教育在校生群体。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生与教师发展已经成为相对专门的一个研究领域。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就教师发展问题已作不同视角的探讨和研究,有关学生发展问题也在逐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鉴于研究生在高等教育在校生群体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研究生发展的实际性,论者主张研究生发展应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议题,并且认为在合作伙伴关系下的研究生自主发展模式是符合现实的一种必要选择。基于此,本文拟就研究生自主发展及其策略选择问题略陈一二,以就方家指正。
一、研究生发展: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发展这一普遍使用的概念而言,在不同的学科及流派那里均有不同的解释。检视各种关于发展的概念,就其普遍意义而言,发展总是呈现出变化,蕴含着价值判断,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结果;发展意味着一种积极的变化,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研究生教育通过系统的教育训练对研究生施加影响,以获得某种期望的积极变化。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约为两端,一是为准备进入学术领域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教育,主要是培养在高等教育机构或科学研究机构工作的理论性或学术性人才,以适应社会知识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的需要;二是培养为准备进入社会职业领域工作的高层次专门性人才,以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发展是作为一类特殊学生个体及群体的发展:一是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发展;一是在专业研究或某类职业领域的发展。研究生发展是研究生产生积极变化并履行自身使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通过发展完成学业,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并实现自身的发展。研究生发展是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的一种有意识的变化过程。研究生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外部环境的干预。研究生的发展与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既是研究生发展规律作用下的结果,也是研究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发展的产物。有关研究生发展的研究应当聚焦于研究生发展的价值取向性、研究生发展的主要内容、研究生发展的逻辑、研究生发展需要怎样的发展环境、评估研究生发展指标、研究生发展规律等问题展开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研究生发展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发展。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为进入学术领域或高级职业领域做准备的一种教育类型。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是有计划、有指向性的培养研究生的一类社会活动。换言之,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事业或类型,或者说是培养研究生的一类社会活动。研究生发展并不意味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发展被包含于研究生教育发展之中,它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有着发展内容上的部分重叠。
论者之所以提出研究生发展问题,在于这是关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构成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内容,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首先,研究生导师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领域。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已是时下热门的议题,作为肩负职业任务的教师群体,研究生导师也是教师发展问题研究的题中之义。2012年7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随后相继批准成立了30家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这就意味着教师教学发展有了相应的指导性机构。另外,随着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逐渐壮大,一批研究型大学也尝试着就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发展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与尝试。一是专门针对新增研究生导师组织相应的学习交流与培训;二是一些学校成立了专司研究生导师发展问题的组织机构。例如浙江大学在2007年成立了求是导师学校、苏州大学于2011年成立了导师学院等。其次,研究生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高等教育在校生中一个重要群体。2006-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博士生在校生从18.81万人增长到23.63万人,增长了25.7%;硕士生在校生从86.82万人增长到124.64万人,增长了43.6%。[1]2011年全国各类机构研究生在校生已达164.58万人,研究生占在校生比例已达6.7%。[2]由于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的最高层次,在我国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在校生规模的增长意味着研究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而言,研究其如何发展,怎样促进研究生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复次,增进研究生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要旨。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征程上,研究生教育不可缺位,而且理应发挥领军作用。研究生教育在于培养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既要培养一定数量的学术研究后备力量,又得必须培养数以千计的面向职业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增进研究生在不同领域的发展。
二、研究生自主发展:符合现实的必要本文所主张的研究生自主发展是一种在合作伙伴关系下的研究生发展模式,研究生自主发展是符合现实的一种必要选择。所谓的研究生自主发展是指研究生在学术和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在作为合作伙伴的导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订立适合自己的学术和职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学习和实践的内容,而且有能力将所订立的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这里所说的自主是学术和职业发展与获得自我发展能力的自立,是在某种价值观指引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首先,它强调了研究生发展的自主性,研究生是研究生发展的最直接受益者,实现研究生发展从而获取更高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能力是研究生自主发展的源动力。其次,研究生自主发展并不是无指针、无指导的自然发展和自由发展,研究生自主发展是在作为合作伙伴的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的自主发展,这种自主发展还应当符合研究生教育的要旨,背离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要旨,虽然也能在某些方面实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不是本文所指的研究生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它本身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与作为受教育对象的研究生个体所想要达到的发展目标有时可能并不一致。
(一) 符合研究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征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征决定了该类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发展规律。研究生教育的生源结构与本专科阶段相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研究生也具有不同于本专科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一是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不同于本专科生。研究生业已完成了本科教育,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学习经验体验模式,其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均高于本科生。二是社会经历与体验不同于本专科生。研究生生源构成既有一批从校门到校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有大量具有若干年社会工作经历和体验的人士,他们很多已具有相对成熟的处事能力。三是研究生具有明显不同于本专科生的学习任务和培养目标。研究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研究生的发展着眼于研究能力的拓展上。研究生往往都有着较为明确的学科、专业发展目标,对自己有较准确的把握,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意识,对本学科、专业领域内的问题和研究进展状况较为敏感。[3]研究生学习与发展过程具有理所当然的独立自主性、产教结合性以及创新实践性,所以说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的自主发展模式是符合研究生群体身心发展特征的。
(二) 适应研究生与导师群体特征变化趋势第一,适应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要求,在保持一定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份额的基础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逐步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近三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占研究生招生总数的比例已由原来的6%攀升至30%。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导师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调整。硕士生导师成为导师队伍的主体,但由于其增长速度低于当前硕士生在校生规模的增长,导致生师比升高。在目前导师群体规模扩张、指导频率不足的现实背景之下,研究生适度的自主发展是符合现实情形的选择。第二,研究生群体来源日益多样化,以学术为志业的比例下降,追求职业发展需要的目的性增强;大量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投考者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相当模糊的阶段。一则研究生入学考试投考者动机各异,真正有志于高深学问研究的几希。2011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主要动机是职业发展需要(33%)和就业前景好(31%),有5%的人是因为就业难暂时读研。[4]根据麦可思(Mycos)最新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意向“以学术为志业”的比例仅为9%。[5]二则投考者对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狂热程度丝毫不逊于高等学校入学考试。2009-201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投考者人数年均增长14.85万人,2013年报名人数预计将突破180万人大关。这就意味着单一地要求研究生以追求在学术领域的发展为主要任务的政策和行动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应适应研究生群体求学动机的变化,藉此满足研究生在不同领域发展的需要。第三,导师与研究生双方呈现多样化的关系模式,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形式既有传统的“父子式”“师徒式”“教学式”[6],也有基于共同利益并符合现实伦理的“合作伙伴关系式”。[7]在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下,自主发展成为履行契约的必经之途。
(三) 满足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训练,要求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后能逐步独立的进行科学研究,并能透过教学水平的训练和提升,成功地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承下去。学术研究的自主性意味着研究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对自主选择的课题进行研究。学术研究的跨学科属性日益增强,对研究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少量的课程教学以外,进行适当的学术研究,是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主要模式,这种学术研究建基于研究生原有的本科教育基础和研究生阶段的若干学术性训练,有时课程学习和学术训练以及学术研究是同时进行的。要求硕士研究生通过系统的教育训练逐步掌握科学和专业研究的方法,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群体更应能独当一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学术研究需要探究精神,需要“闲逸的好奇”,需要一定的创造性。这就是说研究的自主性已成为满足学术研究的一个应然要求,它符合学术研究能力对研究生所提出的基本要求。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训练,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后能从事高级职业领域的专门工作,并能透过专业训练成为“具有专业化做事品格和能力的专门人才”。[8]职业领域的专业发展程度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领域的高级人才在高等教育阶段形成的专业发展自主能力的延续。不论是以学术研究和教学为主的学术职业还是专业实践为主的社会一般性职业,其发展的主体在于职业群体自主意识的驱动,其发展的动力在于内外部环境的推动和约束。
三、研究生自主发展:可能的策略选择在合作伙伴关系下,推动研究生自主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也就意味着研究生获得了相应的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在合作契约范畴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空间更加广阔。在合作伙伴关系下的研究生自主发展是一种符合现实的必要,虽说如此,但并不意味着研究生自主发展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要真正达到所谓的研究生自主发展,还得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 培育研究生自主发展意识之所以要强调和主张研究生的自主发展,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现在的研究生自主发展意识表现不足和自主发展能力相对欠缺,或者研究生发展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成分,但这种自主发展的成分还不能集中围绕于相应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要实现研究生自主发展,必须首先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培育研究生自主发展意识。意即研究生在发展过程中不应“等、靠、要”,而应主动寻求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并在作为合作伙伴的导师指导下,实现在校期间的发展目标。为此,作为促进研究生自主发展的外部责任方,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可采取多种途径以培育研究生自主发展意识。研究生教育机构可开展相应的自主发展教育,职涯与生涯教育,开展多种团体与个别辅导项目,以作建立和培育研究生自主发展意识之用。研究生导师在缔结合作伙伴关系过程中可以一定的自主性作为导生双方合作的前提要求,逐步培养和训练研究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就研究生个体而言,应摒弃依附发展、被动发展、自然发展等意识倾向,逐步累积起在导师指导下实现自主发展的观念意识。
(二) 谋划研究生自主发展行动受行动逻辑的驱使,研究生发展模式的选择源于研究生发展意识与利益的策动。采取研究生自主发展的模式,有助于提升和增进研究生的发展能力和水平,以奠定未来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的能力基础。从一般意义而言之,依靠自主发展行动的支持,让研究生在自主发展行动中历练,才能获得研究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才能更加有益于研究生的发展。为此,主张谋划研究生自主发展行动,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提高文献自主阅读能力,扩充文献阅读量。文献阅读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提高文献的阅读和研究能力,扩展文献阅读量,实际上就是研究生研究能力提升的途径。第二,主动参与课题及项目研究。不论是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研究能力都是有要求的,只不过对研究的规定性有所不同。研究生应主动寻求参与课题及项目研究工作,在课题与项目研究的实际研究经历中提升自主研究和发展的能力,以获取在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上的进步。第三,积极参与本领域或跨学科学术交流。一方面通过学术交流切磋可在一定程度上开阔眼界,拓展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野;另一方面借助本领域或跨领域学术交流,积累学术或实践资源。第四,尝试构建研究生伙伴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研究生之间的同学、同门等各种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和提高。此外,还应积极参与专业领域社会实践。学术研究生教育也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罢,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统一的。可选择参与那些对学术研究或职业发展有益的社会实践,以提升其在学术研究领域和职业发展领域的能量。
(三) 推进研究生自主发展管理研究生发展需要一定的发展环境,而推进研究生自主发展管理其实质就是要能够有效地创造促进研究生自主发展的环境。推进研究生自主发展管理的逻辑在于,现有的研究生发展管理模式遵循了政治的逻辑(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最高标准)和经济的逻辑(以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运营成本为裁量尺度),并没有真正遵循研究生发展的逻辑(以是否能促进研究生发展为终极准绳)。一方面需要探索有利于推动研究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创造条件让研究生在校期能够在这些制度环境中开展自主性发展行动,而不至于受到掣肘。在符合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的前提下,以符合研究生教育要旨为依据,尽力使研究生自主发展维系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演变成自然发展、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强调了研究生的自主管理,需要研究生对其自主发展行动方案、行动过程等进行调节、控制和评估,以使发展得以有效地进行和不断地修正与完善。
(四) 搭建研究生自主发展平台为了有效地精进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领域的成就,搭建有助于增进自主发展的学习与资源利用平台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自主发展平台就是那些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以研究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有助于实现研究生自主发展的,旨在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在学术领域和职业发展领域成就的平台。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已有不少研究生教育机构在尝试构建各种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发展的平台。问题就是现有的平台是否真正地有助于促进研究生的发展,或者能否充分地帮助研究生实现发展或自主发展。搭建研究生自主发展平台的目的就是期望能够借助研究生自主发展平台的构建,为提振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领域表现而培植适宜的土壤,使研究生自主发展能够有效地获取资源,形成学术与专业训练与生活对话的场域。第一类可搭建研究生与导师交互合作式平台,主要是为研究生在学术和职业领域发展提供交互式合作学习机会。例如增设各类“研究生工作坊”、组织和开设各类“研究生论坛”与“学术沙龙”等。为有效推进导师与研究生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化,还可试行Office Hours制度,发挥其在增进师生良性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成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9]第二类可建立跨校、跨区域的资源共享与整合平台,将跨校间及区域内研究生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从而为研究生发展提供更为多样和殷实的学术与职业领域资源。譬如开展更多的“研究生暑期学校”项目,鼓励研究生跨校互访修读课程,以满足研究生日益增加的多元化发展需求。第三类是研究生学术创新与教学实践平台。学术学位研究生不仅要学会做学术研究,还要提高教学能力,将科学文化知识和学术研究成果有效地传承下去。第四类是研究生职业发展提升平台。政府统筹和协调建立各种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职业发展或专业研发平台,借此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研究生在职业实践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发挥其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产学研合作方的专业研究与实践中,以达成实实在在的利益。
[1] |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
[2] |
张男星.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12[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 1.
|
[3] |
洪恩强, 胡天佑. 合作伙伴: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传统超越[J]. 当代教育科学, 2011(2): 15-18. DOI:10.3969/j.issn.1672-2221.2011.02.004 |
[4] |
薛天祥. 研究生教育学[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
[5] |
麦可思研究院.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6.
|
[6] |
胡天佑. 合作伙伴: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一种可能[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4): 22-28. |
[7] |
别敦荣.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及其质量标准的学理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3): 76-81. DOI:10.3969/j.issn.2095-1663.2013.03.016 |
[8] |
邹建军. 搭建学术平台促进研究生自我成长[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4): 7-10. DOI:10.3969/j.issn.1001-960X.2012.04.003 |
[9] |
胡天佑. Office Hours制度探微[J]. 职业技术教育, 2011(19): 9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