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判断依据有二。其一,国家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今年,国家将召开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这也是教育部的重点工作之一,此标志性事件代表着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得到国家最高层级的重视。其二,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关键变革。如今,国内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进一步加大,国外学成归来的研究生数量进一步增加,而出国研究生数量却可能不再维持快速增长态势,“内增外减”境况促使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大发展和大变革阶段。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应是什么?应该是莘莘学子要求享受优质研究生教育的美好愿望(也可以说是祖国对新时代高端人才苗子的需求),与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尚不够充分、质量尚不够优秀、体系尚不够协调之间的矛盾。资源尚不够充分,是指全国人民希望能有更充分的资源投入于研究生教育;质量尚不够优秀,是指希望研究生教育应有更高质量的发展,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体系尚不够协调,就是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不同学位类型、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地区省份及高校不同水平的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还不够协调。这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二、新使命、新抓手: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两大使命与三大抓手在上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将肩负起两项新的使命。一是“建成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强国”。其建成标志应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世界一流、体量全球最大、结构协调合理,中国成为世界研究生的主要求学地之一。二是“打造研究生教育中国品牌”,包括:1.国家品牌。从国家角度来看,形成较为完善健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保证、评估体系及其发展激励机制。2.高校品牌。将来可以探讨将全国学位架构转为国家学位治理和高校学位管理的有机融合,即由国家制定学位质量基本要求,高校在“创造品牌”的需求与动力牵引下,制定实施高于国家基本要求的学位标准,以此形成名校效应;这个设想的最主要建设抓手就是各个大学的研究生院。3.学科品牌。学科品牌建设应和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一流学科要求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各种学科应努力形成自身品牌,其要求为“顶天立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4.学位品牌。形成优秀的中国学位品牌体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及其他相关学会应发挥重要作用,以优博、优硕论文评选等举措促进优秀学位体系的加速建成。
为了有效消解上述主要矛盾,完成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和品牌建设的两项使命,我们还要寻找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抓手。第一个抓手是博士生“三元”资助体系,即将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奖助学金与学校设立的助教岗位与导师设立的助研岗位相结合。为解决各校博士生资源稀缺问题,我曾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建议,可参考美国奖助学金体系,维持我国国家奖助学金体系的规模和增长比例不变,同时增设助研(RA)、助教(TA)两类博士生资助计划。第二个抓手是自主权改革。这包括三方面内容:1.高校自主权。高校在学科规划统筹、学位授予、招生人数、导师审批、研究生结构改革等方面能逐步拥有更多自主权。2.学科自主权。比如,高校能依据学科发展和本校特色自主设定二级学科。3.导师自主权。导师在担负立德树人责任的同时也应有相应的自主权。第三个抓手是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一是依靠第三方专业组织开展评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是社会化的专业组织,可对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开展专业、客观评估,也可以借助中国科协、中国社科联等学会力量扩大评估专业队伍。二是依靠期刊数据库开展评估。世界期刊界有四次大变革:第一次是数字化变革,第二次是全球化变革,第三次是结构化重组,第四次是正在进行的跨界别融合。期刊的跨界融合就是把期刊出版发行、数据库、评价工具等结合在一起,形成庞大的分析数据库和全球期刊发行网。前三次变革中国都没能参与,第四次不能再次错过。中国研究生教育要进行大国强国建设,应该建设我们自己的集数据、分析工具、评估平台、传播媒介为一体的评估体系。
三、新方向、新任务:研究生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与四项任务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学术研究活动应立足时代要求,着重研究“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主要研究任务如下:1.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应重点研究其未来发展路线和规模结构,这既需要进行国际比较,也需要对国内需求进行详实、透彻的数据分析,据此制定和形成发展路径、目标结构和评价标准。2.科研诚信与学术伦理。伦理有别于一般的研究诚信规范,它的灰色地域宽、专业性强,当前的大数据伦理、基因伦理、互联网伦理、环境伦理、人工智能伦理等均和科学发展前沿连在一起,且不同国家的伦理标准不同;另外,伦理的规范与准则总处于动态演化的过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伦理体系。鉴于伦理研究与科学发展联系紧密,且目前我国学术伦理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我们须着力组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3.地区不平衡。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研究生教育是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知识富集人群流动的一条渠道,但是在流动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地区都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在西部与东部之间,除了人才由西至东、知识由东至西这种单循环过程,是否还应进一步促进互动式的双循环过程?地区间的人才和知识流动应有标准,通过研究和实践,努力形成区域需求和人才、知识的良性流动。4.一流人才的培育。此即“钱学森之问”,应从政策构架、环境保障、案例分析、名师塑造等方面思考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如何培育一流人才,这些都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应该着重研究的。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