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西安 710062
伴随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视与推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已接近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数,占研究生招生总数的42.3%[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所以能迅速实现规模扩张源于大规模招收应届毕业生,即设置全日制专业学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是主体,而其中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所占比重最大。专业学位作为一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学位类型,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与美国专业学位以招收在职人员为主不同,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主要以应届毕业生为生源主体,由于应届毕业生缺乏相应的职业经历及体验,要培养切合职业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则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传统上以培养学术型硕士为主导的高校,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绝非仅是学位类型的增加,而是意味着人才培养理念、模式的深层次、根本性转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除设置实践课程外,尤为重要的是增设了专业实践环节,旨在逾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构建可雇佣能力或言就业能力。因而,作为弥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缺乏职业经历与体验的环节,专业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效果直接关系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与否。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各专业学位授权点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应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并要求对实践环节进行考核评价。因而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相继探索联合行/企业设立实践基地。那么,当前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实践的成效怎样呢?存在哪些问题?其成因为何?本研究旨在对专业实践的成效及制约因素进行探析,进而籍借绩效棱镜理论探究提升专业实践绩效的策略。
二、专业实践成效的境况及其成因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必备环节,《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专业实践具有明确、严格的要求:如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2]。然而,当前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质量管理状况并不理想,其主要发展“瓶颈”如下:
(一) 专业实践的发展困境 1. 专业实践存在“隐形”隔离,其过程犹如“灰箱”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存在大学与企业或科研院所之间“隐形”的隔离,致使专业实践环节成为一个类似于“灰箱”的装置。这种“隐形”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指导的不对接。校内导师通常负责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校内教学活动及相关指导,而进入实践基地后的专业实践环节则主要由校外导师负责。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在专业实践环节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机制,导致校内导师难以及时掌握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的进展及质量状况;校外导师亦难以将本行业所需具备专业能力的理论基础顺畅地反馈给校内导师。二是高校与企业对专业实践成效的评价不衔接。当前,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在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效果的考评标准上并未达成一致。以全日制工程硕士为例,工程硕士进入实践基地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倾向于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实践学生如同正式员工般考核与评价。企业和科研院所更关注研究项目的进展及取得成果,有否为企业“增值”,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高校对实践成效的评价以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为考量依据,以总结性评价为主。企业基于自身需求,其内部有一套对实践学生的评价举措,而高校对专业实践成效的评价又局限于研究生提交的实践总结报告和企业导师提供的类似于“实习鉴定”作为考核依据[3]。由此不难发现,实践基地合作双方的“隐形”隔离使专业实践过程成为一个“灰箱”,致使目前仍不能全面掌握专业实践的融合机制,也难以揭示专业实践达臻预期成效的机理。
2. 专业实践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保障通过对实践基地的实地调研发现,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的效果不甚理想,诸多“症状”表明专业实践质量缺乏有效的保障。首先,部分实践基地的专业实践流于形式。部分高校出于应付专业硕士授权点设立实践基地的要求,加之部分企业或科研院所出于博得声誉的考量,与高校联合建立了“名义上”的实践基地,然而这些实践基地实际上并未运行,或者只是形式上接受专业硕士进入实践。其次,实践基地之间的质量差异较大。部分实践基地因高校与企业在成立联合培养基地之前便有合作基础,因此实践基地的运行较为顺畅、效果较好。但实践基地具体运行过程中,企业、科研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存在差异,因而实践基地的实际运行效果殊异。同时,多数实践基地承载能力有限,只能接受有限规模的学生进行实践,难以满足大规模全日制专业硕士扩招的需求。再次,双导师投入度不够。由于专业实践环节强调校外导师主导,多数专业实践研究生反映校内导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对其指导显著不足,更有部分校内导师因长期指导学术型硕士,而将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指导,甚至不支持专业硕士到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其中不乏因违逆校内导师意愿而得不到校内导师指导的学生。此外,校外导师的投入亦非常有限。部分校外导师因工作繁忙,只是挂名指导,实践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后或者得不到校外导师的指导,或者由校外导师指派其他人员进行所谓的“指导”。整体而言,实践基地的质量参差不齐,上述因素限制着专业实践预期效果的实现。
(二) 专业实践成效不高的成因专业实践成效不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深层次“症结”在于:
其一,实践基地未能形塑成为“利益相关者共同体”。利益相关者理论源自企业,此后,该理论得到众多学科学者的关注,如管理学、企业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近年来,伴随高校管理的复杂化以及其类企业行为的增多,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约瓦纳·萨范诺维奇(Jovana Savanovic)指出尽管商业部门与高等教育部门存在差异,但在市场竞争以及对社区高度责任的时代,高等教育组织需要考量与分析其利益相关者的影响[4]。实践基地的运行过程中同样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包括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社区等。基于专业实践过程所涉及的多利益主体特性,实践基地可以被视为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营造一个利益相关者共同体而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或言诉求。但由上述实践基地的运行现状可知,现实的境况是多数实践基地未能围绕全日制专业硕士构建起一个紧密协作的利益相关者共同体,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专业硕士之间的关联度不强,未能生成聚拢起实践基地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共生点”,实践基地仍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
其二,专业实践过程缺乏共同参与式的绩效管理机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成效不高与缺乏必要的绩效管理机制密切相关,绩效评价是质量监控的重要举措,绩效评价属于绩效管理的范畴,是绩效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似,绩效管理理论同样源自企业,而后被广泛应用于其它社会领域,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罗迪卡(Rodica Gherghina)等认为高等教育领域采用绩效管理作为理论参照框架和建立绩效评价系统缘于优化教育活动,实行有效管理、质量保障及教育系统兼容性的需要[5]。专业实践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活动,尽管发展至今已近十年,但仍处于探索阶段。鉴于专业实践环节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流程中的重要地位,理应从优化专业实践活动,实行有效管理和质量保障,建立成熟专业实践模式的角度去健全与完善专业实践环节,但目前整个专业实践过程缺乏绩效管理理念的指引。此外,专业实践过程中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实践基地联络人员、实践学生等的协同参与程度较低,使其未能紧密围绕协商一致的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概而言之,缺乏共同参与式的绩效管理导致专业实践目标的实现效果大打折扣。
三、绩效棱镜理论的要义及其与提升专业实践成效的耦合 (一) 绩效棱镜理论的要义绩效棱镜理论(Performance Prism),又称为绩效三棱镜,最早由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管理学院的安迪·尼利(Andy Neely)教授和安德森咨询公司的克里斯·亚当斯(Chris Adams)联合提出。绩效棱镜理论是以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论。三棱镜是一种透明的多面体光学器件,用来把复合光分解成光谱或用来改变光线的方向,棱镜可以揭示隐藏在白光中的七色光。绩效棱镜遵循这一理念,意在揭示影响企业绩效的复杂因素。以往的绩效评价是以“股东价值”为导向的,而绩效棱镜则是以“利益相关者价值”为导向的,关注的是如何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股东之外的员工、管理者、顾客、政府、社区等,而不是仅仅关注股东的利益,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均衡化和最优化。不难发现,绩效棱镜理论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其理论基石的。以利益相关者价值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已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且发展成为绩效管理的一种新范式。
如图 1所示,绩效棱镜是一个“多面体”,涵盖五个构面: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策略、过程、能力和利益相关者贡献。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和利益相关者贡献构成了三棱镜的两个底面,策略、过程和能力则构成了三棱镜的三个侧面。如同棱镜折射白光,每个构面表征观测绩效的不同维度,通过这五个维度来解释绩效评价和管理的复杂性。“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构面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确定谁是关键利益相关者以及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与需求;“策略”构面主要解决我们应采用什么策略以满足上述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与需求;“过程”构面主要解决我们需要历经哪些关键过程以执行上述策略;“能力”构面主要解决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以运作和改善上述过程;“利益相关者贡献”构面主要解决我们需要利益相关者提供哪些贡献以促使我们维系和发展上述能力[6]。这五个构面具有逻辑关联性,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策略、过程、能力和利益相关者贡献作为绩效评价的步骤设计依次展开,以利益相关者满意度为逻辑起点,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同时,绩效评价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改善环路,籍借绩效棱镜开展的评价与管理结果具有反馈性,从而使组织成为一个持续改进的开放系统。
高校愈发注重其内部组织绩效,绩效管理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随着高校“类企业”行为的增加,绩效评价、绩效管理等企业界注重绩效的理论、行为渐次渗透入高校的管理之中。尽管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呈连续增长之势,但与高等教育规模极速扩张相比,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仍属不匹配性增长。欧美国家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进程中甚至缩减教育经费。在现代大学资源依赖特性愈发彰显的境况下,政府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问责,要求高校向其利益相关者说明并报告其有效性,绩效问责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高校而言,推行绩效评价最初只是为了应对外部的认证需要和绩效说明需要,但高等教育在与市场的不断融合过程中,高校逐步将绩效管理从一种外发适应行为转换为一种内部自发行为。正如史黛西·思穆罗威兹(Stacy Smulowitz)所言,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考虑或已经采用一种绩效评价系统以实施对绩效或成效的管理、评价和提供证明。而绩效棱镜便是绩效评价系统中可有效运用于高等院校的方式[7]。
实践基地具有利益相关者组织的特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是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或行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型载体,其运行过程牵涉多方利益。实践基地的运行效果不仅关系到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关系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亦关系到企业吸纳专业硕士参与其创新实践。专业实践看似是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延伸,即将人才培养活动拓展到企业或科研院所,但实践基地并非是企业或科研院所的无偿服务行为,而是一种合作共赢行为。究其实质,实践基地的实效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实践基地具有显著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特性,而绩效棱镜的利益相关者导向恰好契合了这一组织特性。
绩效棱镜能够提供“共同参与式”的绩效管理路径。鉴于当前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缺乏绩效管理机制的状况,若要切实保障和提升专业实践的质量与成效应从绩效管理机制的构建着手。此外,实践基地具备利益相关者组织属性要求实践基地的建设须充分考量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构建一个紧密协作的利益相关者共同体,从而激发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绩效棱镜作为一种绩效评价与管理理论,极为重视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基础,从而吸纳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这为实践基地构建共同参与式的绩效管理机制提供了路径指引。
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实践绩效管理机制的构建绩效棱镜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实践绩效的提升提供了策略指引,高校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等利益相关者应就实践基地构建起系统化的绩效管理机制(图 2)。
绩效棱镜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构面是整个绩效管理系统的起点,强调首先确认哪些是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而厘清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何。究其实质而言,是后续环节的基础。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运行过程中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如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企业或科研院所、家长、政府、社会公众等。而其关键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高校研究生院/处、校内导师、专业硕士、校外导师、企业或科研院所、政府。研究生院/处作为高校直接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部门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及运行具有重要的统筹管理职能;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专业硕士是专业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大主体;企业或科研院所则是实践基地的直接合作者;政府是专业实践成效的监督者和资源提供方。就各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而言,高校研究生院/处的诉求是实践基地运行良好,成效显著;校内导师的诉求是专业实践环节能切实提高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企业或科研院所的诉求是专业实践能帮助企业创新发展和提供潜在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校外导师的诉求是专业硕士能独立或协助其完成相关实践项目;政府的诉求是专业实践能为社会培养切合所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 达致专业实践关键利益相关者诉求的策略高校作为实践基地的主要发起者需主动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其一,实践基地应致力于满足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而非仅满足部分或者某个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若单纯强调满足部分或个别关键利益相关者、甚至是非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将难以形塑“共同参与式”的利益相关者共同体。高校应致力于让所有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意识到其需求是可以籍借专业实践实现的,体认到专业实践基地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同时,针对不同关键利益相关者制定差异化举措以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其二,规避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发生偏差,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制定绩效目标。若上述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发生偏离将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亦将影响到专业实践的成效。以校内导师为例,诸多校内导师同时担任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导师,长期指导学术型硕士所形成的“惯习”使其未能采用契合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在指导专业型硕士时容易发生诉求偏离。
(三) 实施专业实践关键利益相关者需求策略的流程要实施满足关键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策略需遵照一定的流程,首先,利益共生。塑造专业实践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体,通过充分地沟通交流使关键利益相关者知悉专业实践的成效得益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参与,并理解各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围绕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生成“利益共生点”,利益共生点应涵盖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同时吸纳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专业实践绩效目标的制定,其是激发各关键利益相关者积极性的根本保障。其次,绩效目标达成评价。对专业实践绩效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形成性及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侧重及时关注各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专业实践的状况,总结性评价侧重对各关键利益相关者需求实现程度予以评价。再次,绩效信息反馈。通过对专业实践绩效的评价,将绩效评价信息反馈到绩效棱镜的五个“构面”,基于此修正或拟定新的绩效目标,从而促成专业实践绩效的不断改进,形成专业实践绩效持续提升的闭合环路(循环系统)。
(四) 运行专业实践关键利益相关者需求策略流程所需的能力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管理部门及培养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能力以保证上述流程的运行。一是资源整合能力,高校应善于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尤其是校外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资源,建立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基地,了解校外单位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在校内发布;二是沟通协调能力,在专业实践过程中高校应与企业或科研院所、政府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与校外合作单位就专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协同解决问题,并向政府部门寻求相应的政策支持;三是淘汰整改能力,对于专业实践成效不理想或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不够的实践基地应进行及时地整改,必要时要淘汰成效极低的实践基地。
(五) 关键利益相关者贡献的识别绩效棱镜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即在于凸显了关键利益相关者贡献对于绩效保障及提升的关键作用,显示了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实现与其贡献是一种互动关系。对于专业实践而言,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对保障其成效显得尤为重要,专业实践的绩效离不开各关键利益相关者提供积极贡献。高校研究生院/处应及时收集校外单位的需求信息,搭建信息发布平台,为实践基地的建设、运行发挥疏通院系、校外合作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作用。校内导师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应用型科研项目为全日制专业硕士提供理论指导,与校外导师协同参与专业实践培养过程。校外导师应保证对专业硕士的指导时间,培养专业硕士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能力。全日制专业硕士应积极投入到专业实践过程,遵从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为专业实践绩效提供反馈信息。企业或科研院所应为专业硕士提供名副其实的实践机会,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和生活补助等,加强对实践基地的日常管理及与高校的沟通联络。政府部门应为实践基地的设立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政策引导,如通过政策优惠刺激校外单位参与实践基地共建。在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或言探索阶段,政府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不可或缺。
[1] |
王战军.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28.
|
[2] |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03-19).[2017-02-05]. http://www.gov.cn/zwgk/2009-03/26/content_1269531.htm.
|
[3] |
焦磊, 张乐平, 陈小平. 研究型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基地发展的困境与策略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4): 74-79. DOI:10.3969/j.issn.2095-1663.2016.04.014 |
[4] |
Jovana Savanovic.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in Quality Assuranc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Austria[ED/OL].[2016-11-20].https://tampub.uta.fi/bitstream/handle/10024/95997/GRADU-1408624972.pdf?sequence=1.
|
[5] |
Rodica Gherghina, Florin Vǎduva, Mirela Anca Postole.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Public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ic Crisis[J]. Annales Universitatis Apulensis Series Oeconomica, 2009(2): 639-645. |
[6] |
Andy Neely, Chris Adams. Perspectives on Performance:The Performance Prism[J]. 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 2001(1): 7-15. |
[7] |
Stacy Smulowitz. Evidence for the Performance Prism in Higher Education[J]. 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 2015(1): 70-80. |
2. School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