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 Issue (3): 55-58   PDF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基本类型及科学构建探析
田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 710049
摘要: 导师和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两个基本主体,双方关系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水平;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四种师生关系形态:师徒式、合作式、冷模式、对立式;在导师和研究生相互作用中,导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构建良性互动机制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研究生     导师     关系形态     良性互动    

英国Gossingham univesity的Gastineau博士说:“研究生阶段是很可怕的。至今我还没有遇到过一个没有经历过经济危机、精神危机、情感危机以及与导师关系危机的研究生。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体系如此可怕的原因”[1]。近两年来,杨宝德事件和李鹏事件的接连发生,以及10%左右研究生调换导师的意愿诉求,考验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的智慧和能力。如何构建导师与研究生的良性互动关系,最大限度地防止悲剧重演,立德树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学习环境,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研究生和导师的主要特点

深入分析、准确判断约束主体,是构建良性科学机制的前提。在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和导师是对立统一的两个基本细胞。

(一) 研究生的特点

研究生位于我国人才体系的顶端,承载着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美好憧憬与期待。

1.来源广泛。与本专科生来源于高中毕业这个单独渠道相比,研究生来源则广泛得多,一是本科毕业后没有参加工作而直接考研深造的,这是当前研究生的主要力量;二是大学期间由于成绩突出,品格良好而被保送读研的,这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三是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人,为了更新知识或改善生活环境,选择考研。

2.类型多样。按学位层次,研究生可分为硕士生和博士生;按工作状态,可分为统招和同等学力,统招生又分为脱产和非脱产;按培养单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高等院校;二是科研院所;三是大型企业。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培养优秀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之一;按培养目标,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学术型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学位型主要针对应用类人才。

3.阅历丰富,生理成熟,独立性较强。研究生年龄大都在23岁以上,生理、心理相对成熟,有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很多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基本判断,思想认识已初步定型。

4.自我认同度高、心理压力大。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研究生一方面自我认同度高,他们人格上自尊、自信、自立,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大多都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另一方面,因为面对学习就业、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容易出现烦躁和苦恼,尤其在遇到棘手问题时,挫败感和自我高期望之间就会形成强烈反差,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问题就会产生。

5.围绕导师形成人际关系网。研究生跟导师最为亲密,在校期间的人际关系网主要围绕导师展开,同一导师的同一届别或不同届别的学生,往往以师兄弟、师姐妹相称,学习生活形成小圈子,联系紧密。

(二) 导师的特点

研究生导师一般是招生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明确的研究方向,有些导师还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研究生试验器材、学术交流和基本生活。

1.导师大都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是学科、学术带头人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承担较重的科研教学压力;有些导师还担任学校重要职务和各种社会兼职,学术之外的日常应酬较多。

2.导师中年化趋势比较明显。对比1997年、2007年和2016年研究生导师队伍年龄构成可以发现,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导师队伍的主体:40岁以下的青年导师1997年约13851人,占总量的20%,2007年约50691人,占25%,2016年约90631人,占24%,二十年间基本持平;40到55岁的中年导师,1997年约27544人,占38%,2007年约128167人,占62%,2016年约235817人,占62%,前十年增长幅度巨大,后十年总体持平;55岁以上导师,1997年约30203人,占42%,2007年约27176人,占13%,2016年约52499人,占14%,与40到55岁之间导师数量变化方向一致。见表 1

表 1 研究生导师年龄结构一览表

3.导师一般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通过了系统化学术训练,熟悉研究生培养环节和主要问题。当前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能够获得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一般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且很多招生单位明确将学历作为选拔导师的重要条件之一,比如武汉科技大学2017年颁布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聘任办法》中就规定,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

4.导师对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掌握较少。大多数高校的硕士、博士生导师,虽然参加过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也达到了相应水平,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对教育学规律和心理学知识仅限于主观感悟,不能很好理解青年学生的教育诉求和心理变化,处理矛盾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生硬,容易跟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研究生与导师,是研究生教育中两个特点鲜明的行为主体,只有正确认识、科学分析,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二、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的基本类型

由于导师在招生、资助、培养、答辩、学位授予等环节都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在研究生与导师的相互关系中,导师处于相对的强势地位,是师生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处于相对的劣势,是师生关系矛盾的次要方面。以双方关系的亲疏程度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师徒式、合作式、冷漠式、对立式四种。

(一) 师徒式

许多导师信奉我国传统伦理关系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信条,自觉做起了学生在校园的第一监护人,把研究生当成子女,倾注爱心、呵护成长,指导学术、关心生活,他们会经常跟学生一起吃饭、旅游、逛街、聊天,请学生到家里做客,甚至会代替父母,操持学生的终身大事和工作安排,跟学生建立起亲密无间的良好关系[2]。然而,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他们也会对研究生有较为苛刻的要求,深层次地介入研究生的私人空间,混淆了导师和家长的区别,未能正确处理人际界限。目前在读的研究生大都是“90”后,是家庭里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处在师徒关系里的他们大都非常纠结:一方面感恩导师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苦恼失去个性自由,结果就是有的研究生对导师赞誉有加,有的却怨恨有加。

(二) 合作式

这种导师比较看重师道尊严,从不试图与研究生建立亲密的私人关系,对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集中于学术和道德方面,一般通过讲课、例会、研讨来实现,给学生较多自由选择和学术创新的空间。他们会给学生提供科研经费和实验器材,双方选定题目,协同攻关,最终成果归导师和研究生共同享有。处在这种关系里的研究生,可能有两种倾向:踏实认真的硕果累累,放任自流的学无所成。

(三) 冷漠式

这类导师因为担任重要职务或者校内外兼职很多,日常事务比较繁忙,与研究生当面交流较少,即学生口中的QQ导师、微信导师或电话导师,有的学生抱怨,读研三年跟导师总共见了五次面:录取一次、答辩一次,中间三次。有个学生在分享读研经历时说:研一一年,大概除了第一次研究生导师—学生见面会见过一次后,基本就只活在QQ上了,冷不丁地分享一些学术资源,偶尔布置个小任务,例如指导大二学弟学妹看英文文献,看看其他同门师兄妹的论文提提意见等等。导师这样做的结果,当然就是双方关系越来越疏远。

(四) 对立式

“坦白说,不会有师生情。我导师也拿顺利毕业威胁过。老师的意思就是合作—你好好给我干活,我应该就会让你毕业。上了研究生就不要想着自己是学生了。”这是一位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的确,在当前导师队伍中,还存在着极少数学术能力欠缺、思想道德素质较差、言语粗俗、心胸狭隘、不近人情的导师,他们往往会因为学生家庭出身、本科毕业学校、考研成绩、有没有带礼物、听不听话等细枝末节的问题心怀芥蒂,在培养过程中对学生故意刁难、横加指责,造成双方关系势同水火。还有的导师随意把师生关系转化成雇佣关系,引起研究生反感。

前两种关系里的研究生,大多数对导师充满感激,即使毕业经年,仍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后两种关系中的研究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学术和心理关照,任其消极情绪蔓延,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三、导师与研究生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效显著,在招生录取、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毕业答辩等方面形成了科学严谨的管理体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理想信念崇高、道德情操高尚、心理素质健康、专业素质过硬、创新能力突出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面对的主要矛盾、追求的战略目标都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去解决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紧迫问题。而构建导师与研究生的良性互动机制,显然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共793个,学科11328个,在读研究生198.11万人,居世界第二。研究生导师378947人,其中博士导师18677人,硕士导师289127人,博士硕士生导师71143人。按照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注册研究生数将达到千分之二,在读研究生规模将超过290万,来华留学研究生不少于总量的3%。如此庞大的社会存在,千万不能等闲视之。进行系统研究,加强顶层设计,改变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无序现象,的确是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 以科学机制,保证研究生和导师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学生经过认真复习、数次考试、层层选拔,才最终获得研究生就读资格,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抱着很高期望,希望在导师指导下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改变生存环境,实现人生价值。因此,他们对导师的尊重真实可靠、发自肺腑,只需适当教育即可稳固。而导师则是师生双方出现对立情绪的主要方面,所以构建科学机制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导师尊重研究生的良好局面。首先,尊重的前提是理解。有的导师觉得自己对研究生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应有回报,反而招致怨怼,其关键原因就是不能正确理解青年人的成长环境及所思所想。其次,尊重的核心是平等。导师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在学术上颇有成就而瞧不起学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没有理解的尊重往往是干预或放任,没有平等的尊重往往沦为口是心非。我们建立相互尊重机制,核心就是对导师的行为有所约束:一是所有教学科研活动均在办公地点完成;二是每月必须有导师主持的时间确定的研究生学术研讨;三是导师有督促教育研究生的义务;四是研究生对导师在培养中存在的不合理要求可以进行申诉,主管部门应及时答复;五是研究生参与导师评价的机制应健全。

(二) 导师培训考核机制

马克思曾经讲过教育者必须先接受教育的观点,这是非常正确的。很多研究生导师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可以说是接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但这种训练大多停留在经验层面,如果没有科学理论指导,那就有可能演变成狭隘经验论,害人害己。所以,科学的导师培训机制非常重要:一是培训内容选取要科学,至少应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科目;二是培训方式要灵活,最好把专家讲解和相互交流结合起来;三是树立典型和榜样,号召大家学习优秀导师的成熟作法;四是培训要常态化。另外,对导师的定期考核与评价很重要。

(三) 双导师制的健全与完善

在世界很多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中,单一导师制越来越受到质疑,比如德国研究生联合会2004年调查,虽然有50%的研究生表示导师能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并且为他们的研究提供帮助,但很多人还是认为导师的指导质量有待提高:31%的博士认为他们的导师疏于激发他们去战胜研究过程中的困难;42%的博士生建议他们的导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19%的博士生认为导师的知识面比较窄;18%的博士生认为导师不关心博士生是否具有完成研究的能力,为此,德国一些高校开始采用导师小组制。美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均采用导师与指导委员会相结合的制度,重视以学科师资的集体力量对研究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荷兰只有教授才能担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俗称大导),另外由高级研究人员或副教授担任日常导师,日常导师基本每周都和博士生会面讨论研究进展(阶段性论文、实验结果)、解决出现的问题;大导则可能会每月或每两个月与学生面谈一次。

针对我国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及导师学术方向固化等问题,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和某些高校,也开始积极推行双导师制,比如复旦大学、西安交大等,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关键在于双导师不仅没有产生优势互补效应,反倒出现业务重叠和资源浪费,最终形成一实一虚的尴尬局面。为了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设立研究生思想导师具有可行性。思想导师重点围绕研究生思想波动、道德困惑、心理健康开展工作。一般每30个研究生配备一位思想导师,可以从辅导员、党政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社会志愿者中选拔,条件是充满爱心、有耐心和责任心,应该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知识面宽,语言风趣幽默、充满激情、有感染力;兼职为主,但必须保证随时交流,随时发现问题;学术导师与思想导师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但应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学术导师在指导学术之余也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导师要就研究生学术方面的困惑、疑难及时跟学术导师沟通,善谋对策。

2018年1月17日,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从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强化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强化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对提升研究生导师素质,尤其是构建导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机制,进行了新的规划设计。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7条,明确提出师德师风建设工程。随着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研究生和导师良性互动关系的确立指日可待。

注释:

① 2017年12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杨宝德自杀身亡,其女友随即曝光了杨宝德与导师周某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导师较多介入杨宝德的个人生活,校学位委员会经调查后停止了周某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② 2016年5月23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硕士李鹏在导师张建雨创办的公司打工时,在一场爆炸事故中不幸遇难,导师张建雨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参考文献
[1] (英)Sara Delamont. 给研究生导师的建议[M]. 彭万华,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3.
[2]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 导师论导——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3.
Analysis of the Basic Types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visors and Postgraduate
TIAN Jianjun     
School of Marxism,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Abstract: Supervisors and postgraduates are the two basic parts of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level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At present, there are four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forms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in specific, master-apprentice, cooperative, indifferent and opposit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pervisor and the postgraduate, supervisor is the principal aspect, and is the key factor to construct a benign interac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postgraduates     supervisors     relationship forms     benign inter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