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 Issue (5): 49-54   PDF    
试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以C9高校为例
程诗婷, 廖文武    
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上海 200433
摘要: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具有一支高水平、业务精湛且品行良好的师资队伍、契合的授课内容与方式、先进的教学设施等是保证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基本要素。以此为前提,对C9高校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建设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研与分析,发现这些国内一流大学在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上仍存在许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生态系统为目的,从教学目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授课方法、课程形式与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学术学位硕士生     课程教学     C9高校    
一、问题提出

自1981年学位条例出台以来, 我国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发展历经30多年, 从无到有,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且相对独立的一个教育层次。同时学术学位硕士生又是博士生教育层次的重要储备生源, 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阶段又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学术人才培养阶段。在这两方面影响下, 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上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模式与特色, 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从数量上看, 2015年我国在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达919264人, 在教育规模上, 我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然而, 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 一些新问题逐渐浮现, 其中以课程教学建设的不足较为凸显。"重科研, 轻教学"的现象在我国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 在宏观层面, 院系专业设定的课程体系有的已名存实亡, 课程设置重复、层次模糊, 教学方法与教材老化, 因人设课等情况屡见不鲜; 在微观层面, 存在着教师敷衍、学生散漫, "教"与"学"双方积极性不高等不良倾向。这些使得原本为硕士生阶段进行知识储备与科研准备的课程教学过程, 成为了一种获取学分的"形式主义", 这无疑是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违背, 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顺利推行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形成阻碍。

针对上述问题, 国内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如汪霞等从目标设定、结构优化、内容改革、管理强化等方面对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1]。郭雅丽等从分析当前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入手, 提出加大非必修课程比重、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等新颖建议, 以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获得提升[2]。杨玉春等从管理的视角, 基于对当前研究生课程管理的现状调查, 提出加强过程管理与评估指导, 促进课程管理的科学化、自主化与专业化[3]。然而, 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 当前单独对硕士生阶段课程教学现状的实证分析较少。本研究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 考察能够彰显或影响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子, 并在此基础上对C9高校硕士生开展实证调查。以揭示我国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建设应然分析

教育生态学由生态学衍生而来, 借助生态学的观点, 将教育所在场域视为处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教育生态系统, 并以生态学所特有的整体、关联的视角, 将教育问题或教育现象放置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审视, 认为从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角度出发, 才能对教育问题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事物之间或各教育问题之间的关联, 主要通过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等过程实现[4]。在此视角下, 可以认为课程教学生态系统是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就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生态系统来说, 招生、培养、学位授予与就业是其三大核心环节, 培养环节因用时较长、内容繁琐、管理庞杂受到较多关注, 而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是其中的两大重要内容。课程教学生态系统所处的位置及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整体关联原理贯穿下, 完善的课程建设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保证课程教学系统能量流动的畅通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 能量的流动体现为智能与人才的输入、加工与输出。从某一方面来看, 硕士生的课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 以知识为媒介进行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因此,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教学系统能量输入的重要前提, 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授课能力无疑对课程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 师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是能量输入的应然结果,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理解与应用, 以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自身能力与授课水平的提升, 不仅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 更是课程教学促进科研训练作用的彰显。

(二) 以契合的授课内容与方式保证课程教学系统信息传递的有效

信息传递的畅通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对课程教学系统来说, 信息传递的内容以授课内容的形式体现, 授课内容的质量则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与外界系统的关联性彰显。如授课内容对研究生科研、就业等方面的关切, 是课堂教学与科研、就业等硕士生教育系统内部各环节关联性的体现; 而从授课内容的前沿性、层次性等方面, 可对该系统与硕士生教育系统外环境、本科生与博士生教育系统之关联性窥探一二。此外, 良好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信息顺利传递的重要保障, 因此, 对合理授课方式的探讨也是构建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是硕士生掌握扎实基础理论与学科专门知识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 以先进的教学设施保证课程教学系统物质循环的富集

物质的投入支持与产出应用是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在课程教学子系统中, 一定的财政物质投入如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与更新等, 是对教学便利性的提升。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 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施的引入与应用, 往往对课堂中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互动的优化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 在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生态系统中, 课程建设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位置与重要性, 对硕士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科研素养等具有基础性的铺垫作用, 同时又受到系统内部各环节以及系统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 课程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 对其质量的考察也应从多个角度进行。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 认为从师资队伍水平、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内容质量(关联性、前沿性、层次性)、授课方式、教学设施等方面综合衡量, 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或彰显出某门课程教学的水平, 如图 1所示。

图 1 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生态系统示意图
三、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建设实然探讨 (一)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说明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上海研究基地, 于2014年6月针对C9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开展的研究生教育情况调查。本研究选取该调查数据中的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部分的数据进行分析, 共包含样本1404人, 样本的人口学特征分布情况如表 1所示。

表 1 样本分布情况

在研究方法上,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学术学位硕士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 逐一探讨课程教学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具体情况。本研究所使用的软件为SPSS19.0和EXCEL, 主要采用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雷达图分析法等数据分析方法。

(二) 数据分析结果 1. 课程学习效果

以选择"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作为满意度。数据分析显示, 调查样本对课程学习效果的总体满意度不高, 为61.29%。其中, 表示比较满意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6.76%, 而感到非常满意的仅有24.53%。此外, 对课程学习效果感到不满意的学生比例达11.51%。具体如图 2所示。

图 2 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学习效果满意度情况分布图
2. 授课教师水平

对授课教师水平的考察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授课师资队伍及课堂内外师生互动的满意度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学术学位硕士生对授课师资队伍的满意度为79.77%, 其中有33.69%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 而有46.0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在师生互动上, 学术学位硕士生的满意度相对略低, 为72.79%, 其中, 表示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的学生分别占33.74%和39.05%。具体如图 3图 4所示。

图 3 学术学位硕士生授课教师水平满意度情况分布图
图 4 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师生互动满意度情况分布图
3. 授课方式

学术学位硕士生对当前课程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偏低, 仅为58.76%, 其中感到满意的为34.58%, 感到非常满意的为24.18%, 感到不满意的为13.70%, 如图 5所示。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硕士生最期待的授课方式, 并与当前最常使用的授课方式加以对比, 如图 6所示, 研讨教学与理论灌输为当前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中较常使用的教学方式, 学术学位硕士生对研讨教学的授课方式有着较大程度的期待与认同, 而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最不受硕士生期待的教学方式。此外, 硕士生对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有着一定的期待, 对案例教学、混合型教学等教学方式均有着较高的期待度。

图 5 学术学位硕士生授课方式满意度情况分布图
图 6 学术学位硕士生授课方式现状及期待情况对比雷达图
4. 课程内容质量

(1)课程内容的关联性

从教学内容对学生就业及科研的帮助考察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学术学位硕士生对两方面关联性的满意度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相对而言, 硕士生对就业关联性的满意度高于科研关联性的满意度。在授课内容与就业的关联性上, 学生的满意度为71.90%, 其中感到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分别为33.84%和38.06%, 具体如图 7所示。

图 7 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内容与就业关联性满意度情况分布图

在课程内容与科研的关联性上, 如图 8所示, 学生满意度仅为55.67%, 感到满意的为31.32%, 感到非常满意的为24.35%。而有18.2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是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紧密相关的两部分内容, 根据Pearson积差相关的检验结果显示, 硕士生对课程内容科研关联性、科研活动的满意度在0.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如表 2所示。由此, 提升课程内容的科研关联性颇具意义。

图 8 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内容与科研关联性满意度情况分布图
表 2 学术学位硕士生满意度相关性检验

(2)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层次性

学术学位硕士生对课程内容前沿性与层次性的满意度均在70%以上。课程内容前沿性的满意度为72.67%, 其中表示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的学生分别占34.15%与38.52%, 具体如图 9所示。学术学位硕士生对课程内容层次性的满意度达76.02%, 有39.41%的学生感到比较满意, 36.61%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 具体如图 10所示。

图 9 学术学位硕士生授课内容前沿性满意度情况分布图
图 10 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内容层次性满意度情况分布图
5. 教学设施

当前学术学位硕士生对教学设施的满意度较高, 达76.32%, 其中有34.92%的学生感到比较满意, 41.40%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 而感到不满意的学生比例仅占总人数的7.92%。体现了学术学位硕士生对当前学校课程开设的硬件条件有较高程度的认可。具体如图 11所示。

图 11 学术学位硕士生教学设施满意度情况分布表
(三) 讨论与总结

学术学位硕士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平均为69.47%, 分布在55.67%-79.77%之间。其中, 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方面体现在授课教师水平上, 达79.77%, 其次为教学设施, 达76.32%。这与C9高校师资队伍优良的现状相吻合, 同时体现出C9高校对教学设施等后勤保障条件投入的高度重视。学生满意度最低的方面为课程内容与科研关联性, 为55.67%, 彰显了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脱节的现实问题比较严重; 其次为授课方式, 满意度为58.76%, 是课程体系进一步建设与提升过程中需要着重加强的方面。此外, 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满意度也偏低, 为61.29%, 这与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一些不足有关, 同时, 硕士生自身对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影响课程效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四、提升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我国C9高校在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建设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如具有了较高质量的授课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保障等, 然而也存在着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改进之处。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生态系统上, 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 明确以提升学生核心能力为教学目的

明确教学目的是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 对课程教学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作为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课程教学的目的应依托于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培养目标而设定。那么怎样定位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培养目标?硕士生教育是建立在本科教育基础上, 打好了研究基础的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5], 而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则更为注重与强调学术性。从社会需求及硕士生个人发展的角度看, 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应以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术能力为目的。因此, 课程教学的目的设定应凸显硕士生培养的专业性与学术性。粗略地讲, 课程教学应能帮助硕士生扎实掌握某一学科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术兴趣及科研素养, 同时使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等得到锻炼与提升, 以使学生能较为顺利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二) 构建系统性与灵活性并存的课程体系

在明确课程教学建设目标后, 构建课程体系是课程建设具体工作的首要内容。虽然课程体系会因学科专业的不同而异, 但其构建工作的出发点应具有一致性, 即应以让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构建宽广个性化的自我知识结构为依据。因此需遵循系统性与灵活性两大规则。系统性是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宏观的规划,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 按照学科专业知识结构, 严谨设定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学位课、研究方向选修课程、研究方法课程、跨一级学科或公共选修课程等的具体内容, 并合理分配各类课程的课时与学分数量。灵活性是认识并尊重研究生个体的差异性, 给予硕士生充分的选课自主权, 让硕士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达到对自身专业知识的查缺补漏, 以及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发展。

(三) 设置教研结合与精优化凸显的课程内容

研究生教育阶段是一个一以贯之的过程, 在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中, 教学与科研两大部分并不存在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 同时抓住这两方面, 让学术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发展能够两条腿走路, 才能有更稳定、更快速的发展。在具体的做法上, 有必要在课程学习阶段为学术学位硕士生开设研究方法课程, 同时应鼓励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成优质的教学资源, 以激发学生学术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精神, 达到"教、学、研"三方面的相长。

而为保证课程内容的精优化, 应以全局的眼光, 严格依照课程体系规划课程内容, 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杜绝因人设课或教师随意更改课程教学大纲或授课内容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 为弥补授课教师个人知识范围对课程内容造成的局限, 应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 尤其是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与研究方法课程的联合授课, 形成课堂中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 切实提升课程质量。此外, 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 鼓励教师将授课内容与学科前沿与热点问题融会贯通, 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引入启发式与引导式导向的授课方法

根据前述分析, 研讨式教学或研讨班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应在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教学, 尤其是专业课教学中大力推广。此外, 学术学位硕士生对授课方法多样性存在着一定的需求, 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个体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因此, 可采用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前沿讲座、名著阅读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选择与使用上, 应充分考虑到学术学位硕士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对课程的需求趋向, 注重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以对硕士生的启发、引导代替强制性的理论灌输,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与激发。

(五) 探讨多样化与开放式指引的课程形式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课程形式本身已经趋于多样化, 比如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学习模式, 翻转课堂的模式等等, 为研究生课程及教学形式多样性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培养单位不仅可以尝试打破传统课程教学在时间地点上的限制, 借助网络平台、校园信息化数字平台等, 推动在线课程、假期开放课程等的建设, 还可以考虑制定通过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与互动活动获取相应课程学分的细则。从广义上说, 学术交流活动可以看成是高校内部课程范畴的有益延伸。这一做法在欧美等国已成为常态, 是对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视与鼓励, 也是对传统获取课程学分固定模式的突破。

(六) 提倡协同化与有效化视角的教学管理

研究生培养单位上下协同配合的教学管理与客观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 是课程教学体系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课程建设是涉及高校内部各部门、多个利益相关者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 高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各群体间的信息沟通与密切配合极其重要。

在课程教学评估上, 全校上下都要转变观念。开展课程教学评估是当前提升教学水平和反映学术学位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必须加强宣传力度, 解除培养单位对评估的戒备与顾虑, 使其自觉参与到各项评估活动中, 积极构建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估(教师评学)、毕业生反馈等内容在内的多角度、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全面管理评估体系。此外, 还应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实施第三方评估, 实质性地参与到评估实践中。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评估的客观性, 进而全面提升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霞, 卞清, 孙俊华. 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10): 30–34. DOI:10.3969/j.issn.1001-960X.2015.10.007
[2] 郭雅丽, 任永泰, 邓华玲.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3): 47–50.
[3] 杨玉春, 张广斌. 研究生课程管理研究:现状·问题·建议[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5): 27–31.
[4] 廖文武, 程诗婷, 廖炳华, 等.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体系构建探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11): 1–6.
[5] 薛天祥. 研究生教育学[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3.
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or Academic Degree Post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Taking C9 Universities as Examples
CHENG Shiting, LIAO Wenwu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eachers in high quality and high morality, suitable curriculum taught in good method and advanced teaching facilities are the basic factors for a sound operation of the teaching ecosystem for academic degree postgraduates.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takes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or academic degree postgraduate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ereof in the C9 universities. The analysis finds that the first-rate domestic universities also lack behind in terms of curriculum arrangement an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herefore, for the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a sustainable teaching ecosystem for academic degree postgraduates, 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from the re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course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course form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educational ecology     academic degree postgraduates     curriculum teaching     C9 univer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