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 Issue (5): 4-8   PDF    
论“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意义及逻辑体系
耿有权    
东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南京 210096
摘要: 认为"双一流"建设方案是科学的完整的价值厚重的"战略表述系统",基于逻辑结构意义分析,"双一流"是蕴含历史、现实和未来意义的新理念,是系统清晰且责任明确的战略规划,是引导大学贡献高等教育强国的实施方案,是坚定理论、制度、道路自信的文化范本,是打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宏伟蓝图。深刻认识其战略意义及逻辑体系,对科学推进"双一流"实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双一流"     战略规划     价值评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2015年国家文件出台后被称为"双一流"建设方案, 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迅速开展理论研究, 为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建言献策。2017年初,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简称《实施办法》)[2], 有关"双一流"建设的研讨交流更加深入。仅通过百度和中国期刊网输入"双一流"关键词, 就搜到相关结果770万条和552条。然而, 从现有讨论情况看, 尚有人对"双一流"战略意义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 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双一流":蕴含历史、现实与未来意义的新理念

"双一流", 是一个"新"概念和"新"理念, 也是一个"旧"概念和"旧"理念。之所以称其"新"概念和"新"理念, 是因为国务院2015年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文件, 一时间, 有人称之为"双一流计划", 有人称为"两个一流", 广为认可的是"双一流", 现在已约定俗成高等教育专用词语了。之所以称其"旧"概念和"旧"理念, 是因为"双一流"具体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或"一流学科", 这两个特别称谓在1994年后国家相关教育政策文件中频繁出现, 有的单独称谓, 有的并列称谓, 有的意义模糊(如重点学科), 有的意义明确。例如, 1995年国家颁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 决定"面向21世纪, 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3]; 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 我国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4];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中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这一项目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 即"985工程"。之后, 国家各种政策文件反复重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或一流学科)的核心概念。总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政策文件的颁布实施、教育学者研究的深入以及各种媒体的广泛宣传, "世界一流"和"双一流"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和传播。

经过"211""985"工程等重点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实力确实得到了显著增强, 目前已有若干所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前100名或200名, 同时人们对"双一流"建设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和关键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只有建设好世界一流学科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有的大学可以建成若干个世界一流学科, 进入全球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 有的大学可以拥有一流特色学科, 成为有行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因此长期以来, 重点高校高度重视并努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与其同时, 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包括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有学者研究发现:"本来, 国家实施'985’'211’工程, 是为了支持高校建设, 但是, 入选工程却成了高校的办学政绩以及身份。甚至存在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高校一入选, 就被称为'985’高校、'211’高校, 国家重点支持的拨款还没到位, 学校还没有开始建设, 就"功成名就"; 还有的高校宁愿不要拨款, 也要身份, 因为身份对他们来说, 就是最大的资源。这可谓'985’'211’工程最大的问题, 即引导高校关注身份超过关注具体的建设。"[5]"事实上, 为了进入'985’名单, 许多大学都进行了残酷的竞争, 而一旦进入名单, 似乎就进入了保险箱, 一切资源获得就顺理成章了。这大概就是身份固化的结果。高校为了显示自己的建设成绩, 采用各式各样的手段, 但核心都是以行政意志为主导的, 学者的意志被严重弱化, 甚至使学术的价值边缘化, 这就形成了'985’建设之痛。"[6]因此, 国家在新一轮建设中强调"统筹建设", 不仅表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而且也可以说是一种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由"同"到"异"。以往国家统一定位大学发展层次, 采取同一步调和计划, 基层自由发展空间很小; 现在是放权给高校自主设计蓝图, 追求差异化发展, 大学国内外发展空间更大。二是由"分"到"合"。过去国家根据形势需要"分头"制定政策, 没有统一规划实施各类项目, 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最佳效应; 现在的"统筹建设"致力于把国家各种政策资源包括"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整合到"双一流"建设体系中, 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由"静"到"动"。以往国家对少数大学采取身份和投入固定的"静"政策, 如"211"和"985"工程; 现在则是扶优扶需扶特扶新, 并根据五年期建设效益采取平等竞争、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政策。四是由"硬"到"软"。前期国家对大学资助后偏重于考察"硬件"建设效益; 现在是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等"软"因素进行考察验收。五是由"内"到"外"。过去侧重检查大学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及国内相对地位和影响; 现在则重点考察大学贡献的"世界级水平状况", 特别看重把"中国特色"建设到"世界一流水平"。正是这种政策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再次开启新的征程。

可以说, "双一流"战略必将对中国高校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国家通过实施"双一流"方案, 不仅要建设拥有若干个一流学科的世界一流大学, 譬如让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复旦等可与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剑桥等名校比肩; 而且要建设若干个拥有一流特色学科的高水平大学, 譬如使中国农业大学等发展成为有行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因此, 过去未入选"211"和"985"工程的有潜力和实力冲刺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校或学科有可能成为"双一流"的"备选单位"。有专家给出测算:"'双一流’的蛋糕将比'985’、'211’工程大, 入围涉及的院校有望从'211’工程的100多所增加到近300所, 占据全国院校数量的1/10。而剩下的9/10国内高校, 亦可通过其它途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有所作为。"[7]可以预见, "双一流"战略的实施, 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对世界高等教育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二、"双一流":系统、清晰且责任明确的战略规划

"双一流"建设方案, 是国家宏观政策指导文件, 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指针。文件共分五个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支持措施和组织实施(《实施办法》七章二十九条)。这五个部分贯通一体, 浑然天成, 形成逻辑严密的"战略表述系统"。这个方案对国家、省市及高校学科单位乃至社会系统提出了战略性要求, 是指向未来、统筹全局、谋求发展、重在落实的战略规划, 需要各界深刻领会。

就国家层面而言, 确定战略方向和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双一流"方案确认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 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为此, 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现在到2020年, 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个阶段:到2030年, 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个阶段:到本世纪中叶,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就省级层面而言, 既有战略方向和定位问题, 也有具体政策措施问题。从现实角度看,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建立起国家和省(市)共管共建体系, 因此, 文件颁布后, 各省、市响应国家号召出台"双一流"发展计划, 协同组织高校制定"双一流"战略计划, 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目标。就是说, 那些努力创建"双一流"的高校, 不仅会获得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也会得到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媒体报道, 2015年以来, 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湖北、湖南等20余省市已出台"双一流"计划, 资助经费达到400亿之多[8]。应该说,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有利于激励高校实现"双一流"战略目标。

就高校层面而言, 既有奋斗目标和政策规划问题, 更有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问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 原"211"和"985"圈内外高校面临着重要的机遇,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推进自身建设?如何适应国家战略布局全校学科生态?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及建设多少个世界一流学科?非一流学科怎么办?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特色?如何构建世界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等,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不仅影响高校发展状态, 而且决定学校在国家地区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毫无疑问, 高校应尽早谋划新的发展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

就学科单位而言, 建设"双一流"的关键步骤是建设"世界一流院系", 因为相对于国家、省市和高校部门, 院系是高校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传承创新文化、开展国际交流的基层单位, 是"双一流"建设最重要的终端平台。因此未来时期, 学科建制单位将面对一系列问题, 诸如, 如何借助"双一流"东风构建世界一流学科生态?如何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内涵建设?如何建设世界一流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培养世界一流创新人才?等,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不仅影响学科单位建设质量, 而且影响大学"双一流"建设水平。

三、"双一流":引导大学贡献高等教育强国的实施方案

"双一流"战略, 是面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 其核心指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进而实现教育强国梦。"一所学校是不是一流大学, 关键看这所学校在国家的发展建设中能否做出一流的贡献, 培养出一流的人才。"[9]因此, 推进"双一流"战略, 是未来高校贡献国家、回报社会和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机遇。

首先, 从大学功能的全部意义看, "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逻辑起点"。《大学》曰:"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即大学旨在培养至德至善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 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办好我国高校, 办出世界一流大学, 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10]换言之, 高校只有抓住了"一流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不放松, 才算抓住了"双一流"建设的"牛鼻子", 才算找准了"双一流"建设的"命脉"。这样看来, 大学只有贯彻好、落实好这个中心任务, 才符合"双一流"建设的根本要求。

进一步说, "一流师资队伍"和"一流科学研究"是"双一流"建设的"逻辑中介"。大学要培养世界一流创新人才, 必须依靠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是落实"人"的要素, 科学研究是落实"事物"的因素, 此"人"与此"事"结合, 以"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一流学科"为平台, 产出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 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 一流大学的师资队伍发挥了作用, 科学研究产生了效果, 学科价值得到了认可, "双一流"目标"水到渠成"。为此, "双一流"建设方案论述了"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建设思路和政策措施。

可以推论,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和"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是"双一流"建设的"逻辑延伸"。我们知道,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十四亿人口生活其中的世界大国, 在这样的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世界一流创新人才, 无疑需要人们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也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需要, 把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造福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双一流"建设作用。因此, 如果说"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是从历史的精神的文化维度来提升"双一流"的道义责任, 那么"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则是从国家、现实和未来需要的维度来推进"双一流"的内涵发展。总之, 这两者既是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 也是世界一流学科展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的重要任务。

四、"双一流":坚定理论、制度、道路自信的文化范本

历史证明, 大学从来不是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的, 世界一流大学更是如此。时任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贾弥尔·萨米教授(Jamil Salmi)指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既没有通用窍门也没有万能钥匙可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 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 每个国家都必须从各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一个能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的策略。"[11]事实上, "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世界知名大学的成功, 都深植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之中。"[12]在这个意义上, "双一流"建设方案, 浓缩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历史内涵、本土精神和时代追求,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三个自信对中国一流大学本质属性的精神要求。

其一, "双一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是有效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精神灵魂。为此"双一流"方案强调, 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 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其二, "双一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建设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是有效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保障。为此"双一流"方案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扎根中国大地, 遵循教育规律, 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显然, 这个要求规定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精神内涵。

其三, "双一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性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是有效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现实要求。为此"双一流"方案强调, 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 使之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总之, 这个基本要求, 引导和规范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建设的目标路径。

五、"双一流":打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宏伟蓝图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 我们不仅要架设好高等教育这个"金字塔"的主体部分, 更要架设好"金字塔"的"塔顶"部分, 最好在若干年之后使之成为屹立于"世界高等教育高原"上的"珠穆朗玛峰"。在这个意义上, "双一流"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蓝图的战略设计, 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动建构。

首先, 这个发展模式始终把"根基"建立在"中国大地"上, 坚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俗话说,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之"根基"毫无疑问应该深深地扎在"中国大地"上, 而不是其他土地上。此"中国大地", 旨在要求大学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要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道路、发展道路和创新道路。因此, 任何时候离开"中国大地"考虑问题, 这个模式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其次, 这个发展模式坚持跟随中国发展战略设计未来思路, 紧密跟踪和服务中国发展目标。"中国对未来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 明确了奋斗目标, 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 也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13]按照这样的发展前景,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必然紧随其后, 奋力而为。所以, "双一流"建设方案设计了"三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建设任务, 体现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再次, 这个发展模式把准了全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脉搏", 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 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 依样画葫芦, 是不可能办成功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 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 更要遵循教育规律,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4]讲话告诉我们, 全球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确有共性规律可循, 其中一个共性规律就是要立足国家民族的基本立场和基本特色, 否则我们将难以达到理想的建设效果。

最后, 这个发展模式把国家战略落实到高校行动中, 确立以"三个面向""三个突出"为政策方向。《实施办法》强调, 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 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 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 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 深化产教融合, 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综合实力。很显然, 这个发展模式, 目标明确, 行动有力, 前景光明, 是值得期待的"中国大学一流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国发[2015] 64号.(2015-10-24)[2017-04-3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教研[2017] 2号.(2017-01-24)[2017-04-30].[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6/content_5163670.htm.]
[3] 郭新立. 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从211工程到2011计划[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
[4]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科教兴国动员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5.
[5] 熊丙奇. "双一流":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0版[J]. 人民论坛, 2016(7下): 53.
[6] 王洪才. "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J]. 重庆高教研究, 2016(1): 8.
[7] 戴春晨, 邓雪芬.扩容并引入滚动机制, "双一流"建设开启中国好大学2.0版[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07-08.
[8] 戴春晨, 邢佳慧, 邓雪芬.高等教育突进:20余省份400亿赶场"双一流"[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2-17.
[9] 陈彬.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双一流"建设须回归教育本源[N].中国科学报, 2017-03-28.
[10] 吴晶, 胡浩.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6-12-08)[2017-04-30].[http://www.mod.gov.cn/leaders/2016-12/08/content_4766073.htm.]
[11] [摩洛哥]Jamil Salmi.世界一流大学:挑战与途径[M].孙薇, 王琪译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
[12] 晋浩天, 陈鹏, 李笑萌."双一流"建设:让高等教育成熟自信[N].光明日报, 2017-03-07.
[13] 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 2013-10-04.
[1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2017-04-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On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and Logical System of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GENG Youqua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Abstrac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program is a scientifically complete and strongly valuable "strategic present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gical structural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further explains that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is a new concept that embodies historical, present and future significances, a strategic planning featuring clear system and clarified responsibilities, an implementation program leading universities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s to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with higher education, a cultural model that gives self-confidence to people to confirm the theory, system and road to development, and a magnificent blueprint for making a development mod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author deeply believe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people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the logical system in promoting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in a scientific manner.
Key words: "Double First-class"     strategic planning     value assessment